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 格式:docx
- 大小:21.74 KB
- 文档页数:4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含义上的细微差别。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所学数学语言描述两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事物的多少总是相对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学用言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便可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进行了阐述: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它点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
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激发兴趣1、口算练习师:首先我们来进行口算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声音又响亮。
火车火车哪里开?(这里开)读算式说结果,直接说结果,两个同学快速抢答。
看来,同学们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都有提高。
2、比大小师:猜一猜下面的题目让我们填什么?(>、<或=),是我们昨天刚刚学过的,看你们能不能接受挑战。
手势准备,出示,谁来说。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发现同学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得不错!(前4题学生回答,后4题学生出示手势)3、说反义词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刘老师说出一个词,请你说出它的反义词,看看哪个同学对口令做得好,听好了!大(小)、多(少)、长(短)、粗(细)、贵(贱)师:有的同学说,这不是语文课学习的知识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用到这些词。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教案洪桥小学----曹米香教学内容: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的进行描述。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2、比较大小。
45 54 36 34 87 7940 47 89 98 19 22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6情境图。
1、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汇报:红球最多,58个;黄球最少,10个。
3、红球根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生说。
问:“多多少”,“少多少”。
生思考。
5、引出“多得多”,“少一些”。
6、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数学用语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43页“做一做”。
2、练习九第4题。
四、课后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教学设计课题:“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内容: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
1、看图数一数有多少只青蛙?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数一数,并说一说数青蛙的方法。
2、出示小棒图,复习10个一是几?2个十是几?10个十是多少?二、比较红球和黄球的数量,学习“多得多”“少得多”课件出示彩球图,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所给出的信息。
1、观察红球和黄球的数量,谁多谁少?2、红球比黄球多多少?(学生在数)3、既然数不清,我们就用一个词来形容。
多多少?4、对了,是多很多!那今天,在数学课中,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词语,叫做“多得多”!这句话就应该这样说:红球比黄球多得多。
5、反过来,黄球与红球进行比较,这句话应该怎样说?师适机引导:黄球与红球的数量相差很多,所以应该说:少得多生复述:黄球比红球少得多二、比较蓝球和黄球的数量,学习“多一些”“少一些”1、接着我们来观察蓝球和黄球的数量,谁多谁少?2、蓝球比黄球多多少?师找出两名个子差不多的学生,让其他学生观察谁高谁矮,适机引导?高多少那么,蓝球与黄球的数量相差不是很多,我们应该怎么描述这句话?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多一点相近的新词语:多一些谁还能用这个词语重新描述一下这句话?3、如果反过来黄球与蓝球进行比较呢?三、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词来表达。
(板书课题)三、巩固拓展:1、我们班有21名男生、18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女生比男生?2、我们班现在有39名学生,1位老师,老师比学生?学生比老师?3、一班有50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70人,一班比二班?二班比三班?4、完成做一做。
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程度。
2、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程度,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5)你喜欢吃糖吗?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三样东西。
来看一看。
如果让你用一个手抓,你觉得能抓几个?先是金元宝,然后是牛奶糖再来看看第三样是什么?大米你觉得她用一个手来抓的大米的数量会比金元宝的数量怎样?生:多很多很多。
师:你发现了吗?他在多的后面还加了几个字,听到了吗?师:看来在比较多少时,单单说“多”“少”已经不够描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了。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新的词: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标题)。
二、讲授新课(15)1.多一些、少一些师:你看到了什么?师:比一比,谁多,多几个,多的程度怎样?师:多一点点,数学上,我们说多一些(板书)。
师:你能用多一些说说吗?(多说)师:多一些是什么意思?师:多一些就是多一点点。
、师:反过来呢?师:你能把比多的和比少的两句话一起说一遍吗?全班说。
2.多得多、少得多师:你看到了什么?师:比一比,谁多,多几个,多的程度怎样?师:多很多,数学上,我们说多得多(板书)。
师:你能用多得多说说吗?(多说)师:多得多是什么意思?师:多得多就是多很多。
师:反过来呢?师:你能把比多的和比少的两句话一起说一遍吗?全班读。
3.理解一些和得多师:认真观察这四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程度低,一点点就用一些;程度高,很多就用得多。
全班再系统地读一般。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数量的关系,你学会了吗?三、巩固练习(15)1.做一做师:你看到了什么?师:可以怎样比?同桌说,个别说,全班说。
第四单元第六课时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教学目标: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叠书,一筐苹果,一筐草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呈现问题情境。
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打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猪、小猫)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
2.尝试猜数。
谈话: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
(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并标上"10个")提问:小猴做了儿个呢?提示可以先和小猪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小猫做了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35、40等)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猪做的多。
同样都比小猪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交流。
归纳:小猴只比小猪做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猫比小猪做的多了很多。
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板书: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
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评析:教师创设了三个小动物做星星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把小猴、小猫做的星星都和小猪做的10个进行比较,并尝试猜一猜它们做的个数。
通过比较、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
]4.练习反馈。
让我们再来比比小动物做的纸花吧!(多媒体呈现)提出要求:先比一比,再说一说"谁比谁做的纸花多一些"、"谁比谁做的纸花多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新兴小学林沫含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想带你们认识一些不同的球,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球?比一比哪个球最大?哪个球最小?哪两个球大小比较接近?二、新课1.教学例6。
(1)课件动态出示例6。
先出示有58个红球的瓶子。
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个红球。
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的一般方法:先数出10个,再估一估瓶子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
用这样的方法先估出瓶子中大约有红球60个,然后组织学生5个5个(或2个2个)地数,每数5个,课件动态地将5个红球放入一个空瓶中,直至最后数得红球是58个。
接着分别出示有15个蓝球和10个黄球的瓶子。
让学生把这3个数按顺序排列出来。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8>15>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15<58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把几个数连接起来,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像58比15大,15比10大,58也比10大,可以用“>”连接,你还能把这些数的大小关系说得再明确些吗?(2)小组合作,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比一比,哪组说得对,哪组说得多。
集体汇报、交流。
甲组: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
乙组:58比10多得多,10比58少得多。
丙组: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
2.出示小猴86只,小兔38只,小鸭7只,小鸡32只学生根据题意连线。
3.教材第43页“做一做”。
根据水果的个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
例如,65比25多得多,25比65少得多;25比30少一些,30比25多一些。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P43。
教学目标:1.通过详尽情境中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2.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比一比,找生长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同桌比过高矮吗?下面我们来和同桌比高矮,说说你比同桌怎样?同桌比你怎样?生答。
如果,老师和你比,结果怎样?过渡:比高矮,两个人比较近的可以说高一些、矮一些,两个人差得远可以说高得多,矮得多。
比高矮,小朋友们都会,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呈现问题情境。
(青蛙小豆、小绿、小跳)春天快到了,青蛙正忙着用彩球来打扮它们的房间呢!快看他们都准备哪些颜色的球呢?(黄球、蓝球、红球图)2、初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
谈话:这是黄球,数数有多少个?有10个。
师提问:蓝球几个呢?谁想来猜一猜:提示可以先和黄球比一比,再猜猜它有几个。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师:篮球比红球多很多吗?生:不是师:不是多很多那用数学的语言怎么说?生解放发言师:规范相差不多我们说多一些(板书)师;谁能统统的说一说生:篮球比红球多一些(15比10多一些)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生:红球比篮球少一些(10比15少一些)3、初步体会“多得多、少得多”。
红球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
启发:看来,蓝球、红球都比黄球多。
同样都是比黄球多,为什么大家猜蓝球时只猜十几个,而红球却要猜四十几个、五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汇报交流。
归纳:蓝球只比黄球多了一点点儿,而红球比黄球多了很多。
师:多了很多你知道数学里怎么说的吗?师:规范说法并板书多得多师:把刚才的发现统统的说一说生:红球比黄球多得多(58比10多得多)师:还可以怎么说?生:黄球比红球少的多(10比58少得多)小结:小朋友的小脑瓜真聪惠!理解能力强,很会表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教学设计桂阳县东风学校:魏树生教学目标: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男生有多少人?我们班男生人数比45人多比50人少。
请猜一猜,我们班可能有多少名男生?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几种可能性都想到了。
对,我们班有47名男生,34名女生。
请观察4 7和34这两个数,你发现我们班男、女人数出现了什么情况?生: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一些,女生人数比男生少一些。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不错,已经知道用一句话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了,并且还能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表达。
其实,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还可用“多得多、少得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自己的话把生活中的一些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清楚。
(板书课题)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呈现问题情境。
(多媒体出示画面):大象的生日快到了,动物们想为大象的生日开一次生日聚会。
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动物?生:(小猫、小猴、小狗)。
它们正在准备什么呢?生:折星星。
喔,原来它们是要为大象的生日聚会装扮新家呀。
仔细看,它们各折了多少个星星呢?师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及数字。
2.初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
启发:谁做的最少,谁做的多呢?看来,小猫、小猴都比小狗做的多。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我们先把(比小狗做的多的)小猫和小猴作一个比较,看看它们谁做的最多。
请观察。
归纳:小猫只比小猴做的多了一点点,我们可以说:板书:小猫做的比小猴多一些。
那反过来怎么说?板书: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
如果利用数字比较怎么说?38比34多一些。
(38>34)也可怎么说?34比38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