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106例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59.23 KB
- 文档页数:2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或鼻息肉的手术体会目的:将鼻内镜手术治疗技术应用于鼻息肉或鼻窦炎的手术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鼻窦炎或者鼻息肉病患5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对照组选择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在进行具体治疗之前,两组病患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存在(P<0.05),结果:其中包括轻度鼻窦炎或鼻息肉25(50%)例,中度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20(40%)例,重度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5(10%)例。
25例病患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痊愈20例,(80 %)病情好转4例,(16%)无效1例(4%)该手术方式总有效率为96%。
其中,轻度病患有效率为100%,中度病患有效率为95%,重度病患有效率为80%。
轻度与中度鼻窦炎或者鼻息肉患者应用该手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痊愈机率要比重度患者明显要高。
此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将50例病患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在进行鼻窦炎或鼻息肉手术7天内使用丙酸氟替(或者沙美特罗)对病患进行喷鼻,手术前三天对病患进行口服强的松的,一天一次[1]。
进行鼻窦炎或者鼻息肉手术前三天(包括手术当天)对病患进行止血敏肌注和负压置换洗鼻处理。
并在手术当天对患者鼻腔内进行手术前的综合评定。
对病患实施局部麻醉后,对病患使用功能性鼻窥镜鼻窦手术把大块鼻息肉进行清除处理,将其分离并将钩突进行切除处理,将已经病变的鼻窦进行处理,对病变的蝶窦口和额隐窝也进行处理。
关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1.3手术后治疗方法对病患进行鼻窦炎或鼻息肉手术后,将病患的鼻腔用膨胀海绵进行常规性的填塞。
术后两天取出膨胀海绵。
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对病患鼻腔进行喷鼻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收敛病患鼻腔内充血粘膜,一天内操作此步骤1——2次[2]。
进行鼻腔手术后3---5天内对病患鼻腔内分泌物利用冲洗术进行仔细冲洗,手术后的一周,对病患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对病患进行系统化治疗。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朱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对使用鼻窦内镜治疗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选择鼻窦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护理后患者得到96.5%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效果显著。
结论:鼻窦炎患者选择鼻窦内镜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得到显著的疗效,但在术后也需要进行相关的临床护理,从而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关键词】鼻窦内镜;鼻窦炎;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53—01鼻窦内镜为新型的手术方法,这种手术创伤小,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较少,对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都具有显著的疗效。
不仅能够对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而且不会对鼻窦结构以及鼻腔结构进行较大的破坏,使鼻窦和鼻腔的通气引流得到较好的改善,使黏膜的生理功能以及形态都得到较好的恢复。
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依然需要给予相应的护理,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选择鼻窦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选择鼻窦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61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范围:19-68岁,平均年龄38.7岁,28例为单侧病变,58例为双侧病变。
在基本资料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鼻窦内镜这种手术方法并不太了解,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手术中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同时将该手术方法的优势告知患者,使其对手术有较强的信赖性,减少患者的忧虑[1]。
还要对手术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告知。
还要将医院环境以及病房的位置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使患者较快的融入到医院的环境中。
1.2.2术前护理在手术前要完成各项相关的检查,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洗头和剪鼻毛,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的情况[2]。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100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分析。
方法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息肉,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的范围或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手术总有效率达96%,两种术式的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12周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鼻窦炎;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765.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06-01慢性鼻窦炎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痊愈,术后容易复发。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精细、准确的方法[1]。
手术利用内镜良好的照明,对患者鼻腔深部结构也能够做清晰观察,在清除病变的同时还能够尽量保留鼻腔、副筛窦中正常黏膜及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通气及引流,术后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2]。
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患者痛苦小,手术切除息肉彻底,手术后息肉不易复发等多种优点,是临床耳鼻喉科常用的术式之一[3]。
为了探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我院对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在13~70岁,平均(42.8±3.6)岁;病史0.5~30年,平均13.5年。
其中ⅰ型30例、ⅱ型2期35例、ⅲ型35例。
1.2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结合常规鼻腔鼻窦确诊的鼻窦炎患者。
1.3 排除标准有颅脑外伤史及颅内肿瘤或颅脑手术史者;内分有泌疾病或先天性无嗅觉者;有神经科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排除毒物接触史及过敏性嗅觉丧失者。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行手术行鼻窦内镜手术。
应用局麻90例,全麻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