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8
说明:“溶”表示哪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这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口诀
(1)酸均溶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硝酸HNO3(2)可溶性碱:钾钠氨钙钡
KOH NaOH NH3·H2O(氨水)(OH-和NH4+)
Ca(OH)2Ba(OH)2
(3)盐: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4)微溶物质要记全,碳酸镁、硫酸钙/银,熟石灰。
MgCO3CaSO4Ag2SO4Ca(OH)2
五大阴离子四大酸根离子
物质名称化学式
物质分类
(酸碱盐)
溶解性
(溶不微)
例:氯化钠NaCl盐溶1硫酸
2氯化银
3碳酸钠
4氢氧化镁
5氯化铜
6硫酸钡
7硝酸银
8氢氧化铁
9氨水
10硫酸锌
11碳酸镁
12硝酸铜
13氯化亚铁
14碳酸铵
15硝酸铵
16硝酸铝
17氢氧化钡
18硫酸钠
19硝酸钡
20硝酸
21硫酸铁
22碳酸钙
23氢氧化钙
24氢氧化锌
25氯化铵
26碳酸钡
27硫酸钙
28高锰酸钾
29硝酸亚铁
30碳酸
31硫酸铜
32氢氧化铝
33氯化铝。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1、气体:溶的:CO2、HCl、SO2、NH3等。
不溶(或不易溶):O2、H2、CH4、CO、N2等。
2、金属氧化物:除CaO、Na2O、K2O、BaO溶外,大多数不溶3、酸:大多数溶4、碱:除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溶外,其他碱不溶于水;5、盐: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盐都溶于水;含Cl-的盐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盐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盐只有含K+、Na+、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1、酸类多数都易溶;2、碱类易溶钾钠钡铵,钙是微溶余不溶;3、盐类:①钾盐钠盐硝酸盐,还有铵盐都易溶;(钾钠铵硝都易溶)②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钙银是微溶。
③氯化物中银不溶;④碳酸盐只溶钾钠氨,但是全能溶于酸。
⑤AgCl、BaSO4遇酸也不溶,加稀硝酸不溶解。
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铁粉Fe(铁块银白色)2、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3、红色固体:铜Cu—紫红色,氧化铁Fe2O3——红(棕)色红磷P4、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5、浅黄色固体:硫磺S6、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无水硫酸铜白色),氢氧化铜沉淀Cu(OH)27、大部分固体:白色,如无水硫酸铜CuSO4,CaO,CaCO3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二)液体的颜色1、大部分液体:无色,如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等2、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Cu SO4溶液,氯化铜CuCl2溶液,硝酸铜Cu(NO3)2溶液3、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4、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硝酸亚铁Fe(NO3)2溶液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KMnO4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常见气体、无色气体:单质:氧气O2,氢气H2,氮气N2。
常见物质溶解性(一)(参见初中化学课本P273表)钾盐铵盐都易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其它盐类溶三种,①沉淀溶于强酸中。
钾钠钡钙碱可溶,②其它也溶强酸中。
注:①除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外的盐类只有钾、钠、铵盐可溶。
②氢氧化钙Ca(OH)2是微溶。
常见物质溶解性(二)钾钠铵盐水易溶,硝酸盐类性相同;“硫”盐不溶钡与铅,①“氯”盐不溶银亚汞;②弱碱和那弱酸盐,水中大部分不能溶。
注:①“硫”盐,指硫酸盐。
②“氯”盐,指盐酸盐。
盐类物质的溶解性一切钠、钾盐全部溶,铵盐、硝酸盐也相同。
硫酸钡、铅要除外,氯化亚汞、银不溶,亚硫酸盐、磷酸盐,钠、钾、铵溶余不溶,碳酸盐和硅酸盐,全跟上面相雷同。
硫化钾、钡、钠、镁溶,硫化钙微溶余不溶。
盐类溶解性歌硝酸钾钠溶,碳硅和亚硫,盐酸除银汞,钠后都不溶。
①硫酸去钡铅,微溶氯化铅,磷盐多不溶。
硫酸钙银汞。
注:①溶解性表中钠以后的金属盐都不溶于水。
鸟之诗[先知]比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要详细溶解度表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轉到: 導航, 搜尋關於高中階段使用的用於判斷溶解性的簡易表格,請參見溶解性表。
溶解度表以化學品中特徵元素的拼音順序排列。
所有數據都為1atm下的數據,單位為g/100cm3。
內容列表:錒、氨、銨、鈀、鋇、鉍、鉑、鈈、氮、鏑、鉺、釩、釓、鈣、鋯、鎘、鉻、汞、鈷、矽、鉿、氦、鈥、鎵、鉀、金、鈧、鑭、鋰、硫、鑥、鋁、鎂、錳、鈉、鎳、釹、硼、鈹、釙、鐠、氫、鉛、銣、銫、釤、砷、鈰、鍶、鉈、碳、鋱、銻、鐵、銅、釷、錫、氙、鋅、溴、氬、氧、銦、釔、鐿、銀、鈾、銪、有機化合物物質化學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 乙酸鈉CH3COONa36.240.846.454.665.6139153161170疊氮化鈉NaN338.939.940.8苯甲酸鈉NaC7H5O253.0溴酸鈉NaBrO324.230.336.442.648.862.675.790.8溴化鈉NaBr80.285.290.898.4107118120121121碳酸鈉Na2CO3712.521.539.7494643.943.9氯酸鈉NaClO379.687.695.9105115137167184204氯化鈉NaCl35.735.835.936.136.437.13838.539.2鉻酸鈉Na2CrO431.750.1848896115125126氰化鈉NaCN40.848.158.771.2水解重鉻酸鈉Na2Cr2O7163172183198215269376405415磷酸二氫鈉NaH2PO456.569.886.9107133172211234。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包括Fe (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
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物质的溶解性[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题] 巩固理解一、选择题1.厨房中常见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难溶于水的是()A、酱油B、味精C、食醋D、色拉油2.比较一杯盐水溶液中各部分的咸淡程度,正确的是()A. 上面最淡,下面最咸B. 上面最咸,下面最淡C. 各部分一样咸D. 可能上面的咸,也可能下面的咸3.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4.将碾碎的蔗糖放入水中,经搅拌后,发现蔗糖不见了,这是因为()A、蔗糖的确消失了B、蔗糖变成了水C、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水中D、无法解释这种现象5.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蔗糖,两位同学都将蔗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则结果是()A、小明的糖水更甜B、小芳的糖水更甜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D、两杯水一样甜二、填空题6.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数量是的;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其溶解能力是的;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会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其溶解能力也越。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对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
7.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热量,温度;硝酸铵溶解在水中,热量,温度。
8.我们在喝可乐时,打开可乐瓶后会发现可乐中有许多气泡冒出,这些气体是;当气泡基本上不再冒出时,如果给可乐加热,可乐能否再冒出气泡?。
这一现象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
9.冬天,装蜂蜜的瓶子里面常析出一些白色的葡萄糖晶体,这一现象表明了。
三、综合题10.根据要求,设计一个探究实验:目的:了解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器材与试剂:颗粒状蔗糖5克(若干份),粉末状蔗糖5克(若干份),烧杯,玻璃棒,冷水和热水等。
要求:为了简化问题,每次取水体积都为20cm3,将糖一次性放入水中。
提出问题: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请写出你可能得假设。
假设一:;假设二:;假设三:;请你选择上述任一种假设加以验证,并写出你的验证方案。
[综合延伸与应用题] 迁移应用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用玻璃棒搅拌C、将颗粒磨碎D、多加些蔗糖2.用凉开水养金鱼,金鱼就会死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凉开水温度太低B、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B、凉开水中没有养料 D、凉开水中存在细菌3.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在实验室常用来搅拌的仪器是()A、药匙B、玻璃棒C、温度计D、玻璃导管4.在一定量的水中,要使蔗糖无限制溶解的方法是()A、搅拌B、加热C、冷却D、没有办法5.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B、搅拌汽水C、加热汽水D、冷冻汽水6.下列对于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B、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C、物质的溶解性的强弱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B、油浮在水面上,说明油难溶于水C、用水难洗去油漆,而汽油可以洗去油漆D、降低压强,气体溶解能力增强8.下列哪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是随液体温度的升高而减弱的()A、蔗糖、色拉油B、食盐、氢氧化钠C、氧气、二氧化碳D、蔗糖、食盐9.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钥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D、在20摄氏度时,在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钥匙的蔗糖10.中学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知识选用一种溶剂来进行洗涤()11.在煮汤时放一些香油和味精,使汤更加鲜美,搅拌后发现,香油总是漂浮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12.小李在暑假跟妈妈学炒菜,一天在煮汤时,小李同时给汤中加入了食盐、味精、糖、黄酒和米醋等调料,结果这些调料都分散到汤里了,小李明白了水里(“能”或“不能”)同时溶解多种物质。
13.小明同学在回家的路上,自行车链条掉了,在修理好自行车后,他的手上沾有黑乎乎的机油,他回家用水洗了好几遍都没有洗干净,最后他妈妈用汽油很快就洗干净了,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发现机油溶解于水中,而溶解于汽油中。
14.市场上出售的玻璃瓶啤酒在生产时,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加盖密封而成的,这样的瓶装啤酒在夏天温度高时常发生啤酒瓶炸裂伤人的事故,其炸裂的原是。
15.小明倒了一杯开水,太烫不能喝,他就在开水中放入了一些冰糖,一会儿冰糖溶解了,他发现开水比以前凉多了,据此判断冰糖溶于水时要,这个事实说明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的变化。
[综合题(知识的横向拓展)→ 6、7、9、13、15,延伸题(知识的纵向深入)→ 3、4、5、8、14,应用题(知识迁移到实践中的应用)→ 1、2、10、11、12][[针对训练题]1.我们向一只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铵,使之完全溶解后,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溶液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溶液向外界放出热量C、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溶液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溶液向外界放出热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气体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无关B、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能力越强,气体的溶解能力也越强C、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比气体强D、固体和气体可以共同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3.下列条件中,对物质溶解性没有影响的是()A、温度和物质种类B、压强和物质种类C、温度和压强D、物质的形状4.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浮在水面上B、夏天的水温高,鱼到水面可以凉快一些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上D、夏天,水面上营养物质特别丰富,鱼就浮在水面上吃食物5.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可以使餐具上的油污溶解B、汽油可以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食醋可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自来水可以溶解掉栅栏上的铁锈6.在生活中,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上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A、夏天自来水中有气体,冬天的自来水中没有气体B、夏天自来水中没有气体,而冬天的自来水中有气体C、夏天自来水温度高,自来水中气体的溶解性减弱,所以向外溢出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中气体的溶解性弱,所以不会向外溢出7.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的食盐,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A、一定等于(100+M)克B、可能大于(100+M)克C、一定小于(100+M)克D、可能小于(100+M)克8.在厨房的墙壁上或油烟机上,经常可看到油滴,这些油滴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用水很难把油滴洗去,而用洗洁精能方便地洗去,这是因为。
9.池塘中生活着许多大鱼、小鱼和虾等生物,它们自由自在地呼吸着水中的氧气,可见气体也能溶解在中,实验证明,液体的温度越,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强。
10.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我们把能够溶解别的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把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则物质的溶解能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1)溶质的性质(2)溶剂的性质(3)温度的高低(4)溶剂的多少(5)溶质的多少11.某品牌的无色透明饮料,它注明的配料是:蔗糖、柠檬酸、食用香料、苯甲酸钠和水,由此可知,这种饮料中有种溶质和种溶剂。
12.我国有著名的青海湖,每年的冬天,人们就从湖底打捞天然盐,这是因为。
[中考能力题]1.为研究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实验,其中较为合理的是()A、在20℃时,分别把10克食盐和10克蔗糖放入50克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都相同B、在20℃时,分别把10克食盐和20克蔗糖放入50克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C、在20℃时,分别把20克食盐和20克蔗糖放入50克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食盐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D、把20克食盐放在15℃的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只有部分溶解;把20克蔗糖放入20℃的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2.某校科学实验小组在做“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经过计算处理后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混合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 %时,混合液体积减少的最明显。
(2)从表中得出,在酒精和水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溶液中酒精质量分数的增大,“体积减少”的变化规律是。
物质的溶解性[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题 ]1.D点拨:色拉油放入水中后最终会浮在水面上,不会溶解在水中;2.C点拨: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3.D点拨:溶质和溶剂的性质都是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4.C点拨: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的空隙中去了,又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所以肉眼看不见;5.A点拨:固体的溶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能力也越强;6.有限,不同,强,不同7.放出,升高,吸收,降低;8.二氧化碳,能冒出气泡,弱;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弱;10.(1)糖在水中容解的快慢可能与是否搅拌有关;(2)糖水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可能与水温高低有关;(3)糖水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可能与糖的颗粒大小有关;验证方案三:(1)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20℃的水蒸气20㎝3( 2 )取两份相同颗粒大小的糖5克同时倒入两只烧杯中;(3)用玻璃棒在其中一杯中不停地搅拌而另一杯不搅拌,保持静止不动;(4)比较糖在两杯水中有溶解速度;[综合延伸和应用题]1.D点拨: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温度、颗粒大小和是否搅拌有关,与溶质多少有关;2.B点拨:气体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B点拨:实验室一般用玻璃棒作为搅拌工具;4.D点拨:溶质不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5.D点拨: 气体的溶解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6.C点拨:物质的溶解性强弱还与温度和压强等外界因素有关;7.D点拨:气体的溶解性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8.C点拨: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气体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C点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C点拨:洗掉衣服上的油漆必须要在不损坏衣服的前提下进行,所以选择B溶剂最合适;11.在相同条件下,味精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香油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即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12.能;13.不能,能;14.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所以会向向外溢出;15.吸热,温度;[针对训练题]1.C点拨:硝酸铵溶于水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从而使溶液温度下降;2.D点拨:一种溶剂中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3.D点拨:物质溶解性强弱与物质种类、温度和压强有关;4.C点拨: 氧气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D点拨:铁锈不能溶解在自来水中,但是可以用稀盐酸来清洗;6.C点拨: 气体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温度高,所以在水中溶解的空气就减少;7.C点拨:M克食盐不一定能够全部溶解在水中,如果正好溶解,溶液质量等于(100+M)克,如果不能全部溶解,则小于(100+M)克;8.汽化、液化;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9.水,低;10.(1)、(2)、(3);11.多,同种;12.温度越低,固体的溶解能力越弱;[中考能力题]1.C点拨: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控制研究的变量不同时,其余的条件要控制一致;2. 50,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