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 格式:docx
- 大小:25.62 KB
- 文档页数:9
Serial N o.446July .2006 矿 业 快 报EXPR ESS I N FORM A T I ONO F M I N I N G I NDU STR Y 总第446期2006年7月第7期尾矿库危险源辨识及事故预防丁军明1 黄德镛1 李 雄2 林 友1 李广涛1(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2云南铜业集团) 摘 要:针对尾矿库勘察、设计、施工、运行和闭库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级,并对导致危险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尾矿库安全管理中的重点管理的对象,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关键词: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事故预防;矿山安全中图分类号:TD 8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83(2006)0720024204Iden tif ica tion of Hazard Sources of Ta il i ngs Dam and Precautionary M ea sures for Acc iden tsD ing Junm ing 1 H uang D eyong 1 L i X i on 2 L in You 1 L i Guangtao1(1Schoo l of L and R esou rces Engineering ,Kunm ing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2)Abstract :T he po ssib le hazard sou rces of reconnaissance ,design ,con structi on ,operati on and clo su re of dam in vari ou s stages of a tailings dam w ere iden tified and classified .T he cau ses resu lting in hazard w ere analyzed in detailed .T he ob jects that need to be carefu lly m anaged in safety m anagem en t of the tailings dam w ere po in ted ou t ,and relevan t p recau ti onary m easu res fo r acciden ts w ere raised .Keywords :T ailing dam ;Iden tificati on of hazard sou rce ;P recau ti onary m easu re fo r acciden t ;M ine safety 1 引言尾矿设施是矿山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较大,一般约占矿山建设总投资的5%~10%。
目录尾矿库风险评价结果表 (2)1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2)1.1重大危险源辨识 (2)1.2主要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2)1.2.l溃坝 (2)1.2.2淹溺 (3)1.2.3高处坠落 (3)1.2.4触电伤害 (4)1.2.5机械伤害 (4)1.2.6粉尘 (5)1.2.7高温、低温 (5)2.评价方法 (7)2.1评价单元划分 (7)2.2评价方法的选择 (7)2.2.1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7)2.2.2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7)2.2.2.1安全检查表法 (8)2.2.2.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9)3.1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10)3.1.1预先危险性分析 (10)3.1.2小结: (13)3.2安全检查表法分析评价 (13)3.2.1安全管理单元分析评价 (14)3.2.2尾矿库使用单元分析评价 (16)3.2.3辅助安全设施单元分析评价 (17)3.2.4防洪系统单元分析评价 (17)3.2.5尾矿输送和水位控制单元分析评价 (18)3.2.6评价小结汇总 (19)风险分析评价记录表 (19)4.安全对策措施 (22)4.1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措施 (22)4.2技术管理对策措施 (23)5.尾矿库安全综合评价 (23)6.评价结果 (25)尾矿库风险评价结果表1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1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全库容≥100万m3或坝高≥30m的尾矿库为重大危险源。
该尾矿库设计总库容为496万m3>100万m3,总坝高为20m<30m,为四、五等库,故该尾矿库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2主要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尾矿库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漫顶、溃坝、淹溺、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粉尘和高温、低温等。
主要危险因素是溃坝、淹溺、高处坠落和粉尘,分析如下:1.2.l溃坝1、本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可能危害尾矿库溃坝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安全事故,溃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洪水漫顶、尾矿坝决口、坝体浸润线上升坝体溃坝、滑坡等。
附表1:尾矿库风险预判表/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相关指标评分表附表1-1尾矿库环境风险预判表12附表1-2 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指标评分表得分:48分4附表1-3 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指标评分表得分:66.556(1)下游涉及的跨界情况:指沿着尾矿库事故后污染物的可能流向10km评估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扩大评估距离)内存在行政区边界的情况。
如果涉及多种类型,以等级最高的行政区边界进行计算。
(2)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包括1)“所在区域”敏感性情况;2)“尾矿库下游涉及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情况;3)“尾矿库下游涉及其他类型风险受体”敏感性情况;4)“尾矿库输送管线、回水管线涉及穿越”敏感性情况共计4方面24种的情形。
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这4方面情况,取其中得分最高的作为最后“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的得分。
(3)下游水体:主要考虑地表水。
如果下游同时还涉及海水,则评估时需综合“地表水”、“海水”两方面得分,取其中得分最高的作为最后“下游水体”方面得分。
(4)一般、较大、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指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评估具有一般、较大、重大环境风险等级的企业。
(5)重大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指尾矿库下游可能危及的,依据当地地方相关标准、文件或其他行业标准被划分为具有重大等级的环境污染源或风险源。
(6)其他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指尾矿库下游可能危及的,依据当地地方相关标准、文件或其他行业标准被划分为具有除重大等级之外的其他等级的环境污染源或风险源。
(7)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评分时:如果涉及多种情况,则按最高分计算。
(8)表中复选框“□”表示可以多选,按其中最高得分计算;单选框“○”表示只能单选。
20附表1-4 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指标评分表得分:3221232425。
尾矿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报告尾矿库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决定作业环境危险性(D)因素有三个: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用公式表示为:D=L×E×C。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形式划分为: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0.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的分值为1;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为10。
根据评价项目现状对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进行打分注:*为“打分”的参考点(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以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
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
注:*为“打分”的参考点(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后果(C)对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一个参考点,在期间进行取值注:*为“打分”的参考点(4)危险性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危险性分值尾矿库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分析认为,尾矿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但应注意做好尾矿堆积坝下游坡面的排水及防尘、降尘。
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粉尘危害评价依照《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1-2010)标准,对操作人员受粉尘危害的程度进行评价。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的SiO2含量(M)的分级数和权重数(W M)取值。
游离SiO2含量的分级和取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分级数和权重数(W B)取值。
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分级和取值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W L)取值。
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分级和取值生产性粉尘作业按危害程度分为四级:相对无害作业(0级)、轻度危害作业(Ⅰ级)、中度危害作业(Ⅱ级)、高度危害作业(Ⅲ级),具体作业分级。
项目危险原 因后果状态时态风险评价危险等级改进措施或预防方法正常异常紧急现在过去将来 LECD1滑坡(坝坡失稳)1、为片面追求库容,尾矿坝边坡陡于设计边坡,坝体抗滑安全系数不足;溃坝人员伤亡√ √ 3 8 24 IV1、按设计要求建筑尾矿坝。
2、尾矿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查明影响尾矿库及各构建筑物安全性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
3、勘察应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4、汛期前,必须对尾矿坝和排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2、在勘探时没有查明基础有淤泥层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土层,设计时未能采取适当措施;√ √ 3824 IV3、选择坝址时,没有避开位于坝脚附近的渊潭或水塘,筑坝后由于坝脚处过大沉陷而引起滑坡;√ √ 3 8 24 IV2渗漏 1、尾矿坝无排渗设施;溃坝人员伤亡√ √ 2 0.5 100 100 Ⅲ1、 按设计设置排渗设施。
2、 按设计控制坝面坡度。
3、 清基1m 深,清至弱风化层。
2、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差,且施工时未进行必要的处理;;√√ 2 0.5100 100 Ⅲ并按设计进行处理。
4、按设计选用筑坝材料。
3、筑坝材料不当√√ 2 0.5100 100 Ⅲ3 裂缝1、坝基承载能力不均衡;溃坝人员伤亡√√ 2 0.5100 100 Ⅲ1、清基至弱风化层。
并按设计进行处理。
2、按设计选用筑坝材料。
3、坝体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施工。
4、坝体设计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
2、坝体施工质量差,如碾压不均,筑坝材料分布不均,导致不均匀沉降;√√ 2 0.5100 100 Ⅲ3、坝身结构及断面尺寸设计不当。
√√ 2 0.5100 100 Ⅲ4 排洪构筑物堵塞1、进水口杂物淤积;洪水漫坝溃坝人员伤亡√√ 2 0.5100 100 Ⅲ1、排洪构筑物的稳定、结构强度和过水能力都应达到设计要求。
2、应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排洪设施施工;3、加强对排洪构筑物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构筑物垮塌。
附表1:尾矿库风险预判表/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相关指标评分表附表1-1尾矿库环境风险预判表12附表1-2 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指标评分表得分:48分4附表1-3 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指标评分表得分:66.556(1)下游涉及的跨界情况:指沿着尾矿库事故后污染物的可能流向10km评估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扩大评估距离)内存在行政区边界的情况。
如果涉及多种类型,以等级最高的行政区边界进行计算。
(2)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包括1)“所在区域”敏感性情况;2)“尾矿库下游涉及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情况;3)“尾矿库下游涉及其他类型风险受体”敏感性情况;4)“尾矿库输送管线、回水管线涉及穿越”敏感性情况共计4方面24种的情形。
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这4方面情况,取其中得分最高的作为最后“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的得分。
(3)下游水体:主要考虑地表水。
如果下游同时还涉及海水,则评估时需综合“地表水”、“海水”两方面得分,取其中得分最高的作为最后“下游水体”方面得分。
(4)一般、较大、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指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评估具有一般、较大、重大环境风险等级的企业。
(5)重大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指尾矿库下游可能危及的,依据当地地方相关标准、文件或其他行业标准被划分为具有重大等级的环境污染源或风险源。
(6)其他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指尾矿库下游可能危及的,依据当地地方相关标准、文件或其他行业标准被划分为具有除重大等级之外的其他等级的环境污染源或风险源。
(7)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评分时:如果涉及多种情况,则按最高分计算。
(8)表中复选框“□”表示可以多选,按其中最高得分计算;单选框“○”表示只能单选。
20附表1-4 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指标评分表得分:3221232425。
第六部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和分级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办法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3术语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2全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尾矿库的全部库容,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等五部分。
3.3有效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3.4调洪库容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
3.5总库容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3.6尾矿坝贮存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坝体构筑物,一般指初期坝和堆积坝。
3.7初期坝基建中用当地材料筑成的,作为堆积坝的排渗体和支撑体的坝。
3.8堆积坝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3.9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0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1下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2沉积滩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3.13滩顶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的最高点。
2风险管理2.1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ABZD-02-01 2.1.1目的为了便于开展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防X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2.1.2适用X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尾矿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2.1.3职责职能2.1.3.1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尾矿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小组,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进展审核批准。
2.1.3.2安全环保科、生产技术部负责实施尾矿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尾矿库的危险源进展控制。
2.1.3.3安全环保科和人力资源部确保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员承受应有的培训,以承当指定X围内的工作。
2.1.3.4选厂负责识别、排查、汇报尾矿库内的危险源。
2.1.4工作内容与要求2.1.4.1危险源辨识的原那么:1〕合法性原那么2〕实效性原那么3〕有限X围原那么4〕方法的科学性原那么5〕适宜性原那么6〕预防性原那么7〕输出性原那么8〕真实性原那么2.1.4.2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尾矿库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登记重大安全风险2.1.4.3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要求:1〕应涵盖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包括尾矿库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2〕应涵盖尾矿库所有工作场所与周边环境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3〕应涵盖所有工作过程如尾矿输送、排放、筑坝、库水位控制等存在的危险源。
4〕应考虑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5〕应考虑正常、非正常的情况与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4〕应考虑生产场所以外的活动、装置与相关方的活动如排废渣、废水入库,库内取砂、选矿、放牧等。
5〕应认定并评估工作或活动的次生危险如库水位失控导致溃坝严重污染下游农田水系、造成人员伤亡等。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
评价
时间
类别评价记录
主持主持人职务总经理助理参与
部门
员工代表人数
评价议题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辨识与评价
内容1、溃坝结论:存在隐患措施:加强日常管理,防微杜渐。
2、引洪渠被杂物堵塞结论:已整改措施:加强管理,定时清理杂物
3、无安全区域警戒范围结论:无此现象,已全面加设铁丝网围栏
4、尾矿库设在软弱不良地基上结论:安全
5、尾矿库选择的区域汇水面积大,蓄洪容积小结论:较安全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定期维护排洪泄洪设备设施
6、尾矿库各附属设施,未按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结论:已改进
措施:立即整改,个附属设施按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7、加高坝体未按设计要求和规程编制作业计划结论:已改进措施:加高坝体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程编制作业计划
8、未按选厂排出的尾矿量确定尾矿库的面积结论:无此现象
9、未安排专人对尾矿坝进行检查维护结论:无此现象措施:尾矿库工应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作业
10、未对渗流堵塞或渗水现象及时维修结论:已整改措施:依据操作规程规定,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11、矿坝设置各种排渗设施,不能保持渗流通畅结论:设施齐全,渗流通畅
12、没有建立尾矿库的巡查和观测记录结论:各种记录齐全
辨识评价方式人员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