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21
尾矿库5个等级划分标准尾矿库的等级划分可是很重要的事儿呢,咱来好好唠唠这5个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一等尾矿库。
这一等尾矿库啊,那可是尾矿库中的“大佬”。
它一般是那种全库容大于等于1亿立方米,或者坝高大于等于200米的尾矿库。
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容器,能容纳超多的尾矿呢。
这么大的规模,在整个尾矿库家族里是非常显眼的,管理起来也是超级严格的。
因为一旦出点啥问题,那影响可不得了,就像一个庞然大物要是有点小毛病,可能就会引发大麻烦。
二、二等尾矿库。
二等尾矿库相对一等来说就小一点啦。
全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到1亿立方米之间,坝高在100米到200米之间。
这个等级的尾矿库也不小哦,就像是一个中等体型的巨人。
它在矿业生产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不过相比一等尾矿库,它的规模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也相对小一些,但可不能因为这样就掉以轻心哦。
它的管理要求也是很高的,毕竟里面装着大量的尾矿,得好好照顾着,就像照顾一个调皮但又很重要的孩子。
三、三等尾矿库。
三等尾矿库呢,全库容在100万立方米到1000万立方米之间,坝高在60米到100米之间。
这个就像是尾矿库家族里的小青年啦,虽然没有前两个等级那么大的规模,但也不容忽视。
它里面的尾矿量也不少呢,如果管理不好,也会有不少麻烦。
比如说要是发生泄漏之类的情况,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
所以对它的监管也是要到位的,不能让这个小青年到处闯祸呀。
四、四等尾矿库。
四等尾矿库全库容在10万立方米到100万立方米之间,坝高在30米到60米之间。
这就像个小弟弟啦。
它的规模更小一些,不过也有自己的特点。
虽然它看起来小小的,但对于一些小型矿业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设施呢。
就像小人物也有大作用一样。
它的安全管理也不能放松,要把它当作一个需要细心呵护的小宝贝,不然也会给周围带来不好的影响。
五、五等尾矿库。
五等尾矿库是最小的啦,全库容小于10万立方米,坝高小于30米。
它就像个小不点,但可别小瞧它。
哪怕它再小,也是装着尾矿的,要是出了问题,对周边的土壤、水源等也可能造成损害呢。
尾矿库危害程度分类:参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将尾矿库危害程度分3类。
尾矿库危害程度综合分析及定量价值估算:(1) 尾矿库事故可能影响范围的推求1)根据尾矿库所处的地理位臵,流域特征,地形、地貌条件,设计防洪标准的稀遇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尾矿库现有库容,可能性溃坝的水力坡降,经分析计算,确定尾矿库一旦发生最大可能造成的溃坝事故所殃及的范围面积,并在相应比例尺尾矿库区域地形图上标定。
2)现场勘察确定殃及范围可能危及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工矿企业,镇村居民地的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等。
(2) 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估算根据肯可能殃及区内居民点的居民人数、居民点的位臵及离坝距离、人口密集程度、房屋坚固程度及尾矿库的等别等因素,尾矿库溃坝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123410.5()i i i i ini i i K K K K K K s N K ==⨯⨯⨯⨯=⨯∑式中:S ——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人:i ——尾矿坝下游80倍坝高范围内,n 个居民点的顺序数;i N ——第i 个居民点的居民人数,人;i K ——第i 个居民点的居民致死率;K ——尾矿库等别系数,见表2;1i K ——第i 个居民点沿主河道到尾矿坝的距离系数,见表3;2i K ——第i 个居民点的房屋不坚固系数,见表4;3i K ——第i 个居民点的位臵系数,见表5;4i K ——第i 个居民点的密集程度系数,见表6。
根据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可能殃及范围内村镇、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塘堰、堤坝、河流及其它防洪排涝设施,耕地、林地、道路交通、电力、通信设施,尾矿库、主要建筑物和其它重要设施的可能损失破坏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来统计和估算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湖北)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湖北)一、重大危险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一)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的危险物质,以GB 18218所列临界值为基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二)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以外的危险物质(场所和设施)以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所列临界值进行辨识和分级(毒性物质除外,毒性物质分级按照《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项和第三项之规定实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以及标准,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四级。
三、附件:1、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doc2、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doc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doc4、P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oc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检测、报告、评估、监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适用本规定。
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尾矿库分级分析尾矿库是矿山开采后产生的废渣堆积区,由于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对尾矿库进行正确的分级分析非常重要。
为什么需要进行尾矿库分级分析尾矿库中含有各种重金属、有害化学品等物质,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尾矿库分级分析可以确定尾矿库存储危险程度,据此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理措施,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尾矿库分级分析方法尾矿库分级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确定危险性的几个因素确定尾矿库存储危险程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区域环境:尾矿库周边的环境是否具有生态保护意义,是否有人类聚集区等。
•尾矿库建设及管理:尾矿库建设是否符合规定,管理是否科学、合理。
•尾矿堆积物:尾矿堆积物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等。
•潜在风险:尾矿库周边是否有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评估可以确定尾矿库的危险程度,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等级。
使用危险系数法危险系数法是一种通过因子相乘或相加的方法来确定尾矿库危险程度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需要对尾矿库的环境、管理、物质、潜在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对每个因素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进行汇总计算出危险系数。
危险系数越高,说明尾矿库的危险程度越高。
尾矿库分级分析实践案例以下是某尾矿库的分级分析实践案例。
案例介绍某尾矿库位于矿山附近,周围有人类聚集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尾矿库物质主要为含铜废渣和含铁废渣,管理相对科学规范。
分级分析过程根据尾矿库的情况,采用危险系数法进行分级分析。
•环境因素:根据周边环境和生态保护区的情况评出低危。
•管理因素:根据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实施效果评分,评出中危。
•物质因素:根据含铜和含铁废渣的浓度和重金属含量评分,评出中危。
•潜在风险因素:根据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等因素评分,评出低危。
综合以上因素的评估,该尾矿库的危险系数为7.2,属于中危。
采取针对性的防护和治理措施,如强化管理制度、加强堆积物监测和风险预警等,可以降低尾矿库对环境和人类的威胁。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征求意见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2.1 辨识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以尾矿库为单元。
辨识依据是尾矿库坝高、全库容和最大可能的事故后果。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不包括经安全验收、已封闭的尾矿库。
对没有经过安全验收的已封闭的尾矿库,仍在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之内。
2.2 辨识方法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者,即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
①全库容1000万m3以上或坝高60m以上的尾矿库,即一、二、三等尾矿库。
②一旦发生最大程度的溃坝事故,可能造成下游居民死亡50人以上的尾矿库;③一旦发生失事,将会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及其他重要设施造成严重危害,或有毒有害物质会大面积扩散的尾矿库。
3.3 说明①尾矿库的全库容和坝高尾矿库溃坝的事故后果,主要由尾矿库的全库容和坝高,以及周围地形地貌、下游居民密度、农田和工业设施等情况来决定。
尾矿库溃坝事故的能量,主要是具有很大势能的尾矿、水等。
衡量尾矿库的能量两个指标即是全库容和坝高。
②尾矿库的事故可能影响范围计算根据尾矿库所处的地理位置、流域特征、地形地貌条件、设计防洪标准的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尾矿库现有库容、可能性溃坝的水力坡降,经分析计算,确定尾矿库一旦发生最大可能的溃坝事故所殃及的范围。
现场勘察确定殃及范围内可能危及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③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员估算根据可能殃及区内居民点的居民人数、居民点的位置及离坝距离、人口密集程度、房屋坚固程度及尾矿库的等别等因素,尾矿库溃坝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按以下经验公式估算。
S=∑(Ni×Ki)Ki=0.5K×K1i×K2i×K3i×K4i式中:S一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人;i一尾矿坝下游80倍坝高范围内,n个居民点的顺序数;Ni一第i个居民点的居民人数,人;Ki一第i个居民点的居民致死率;K一尾矿库等别系数;K1i一第i个居民点沿主河道到尾矿坝的距离系数;K2i一第i个居民点的房屋不坚固系数;K3i一第i个居民点的位置系数;K4i一第i个居民点的密集程度系数。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分级指导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一、定义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工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申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4.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二、适用范围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进行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评估重大危险源时均按单元进行。
具体评估单元是:1.贮存区;2.生产场所(包括工艺装置或设施)。
因此,以下所称的重大危险源均指重大危险源单元,所有的评估均针对单元进行。
三、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定按照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0人或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10~29人或重伤3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的);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死亡人数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其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按GB67210-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或重伤人数按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范围内正常人员数的50%计算。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采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等生产经营单位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生产和贮存设施、设备、装置、场所的现场信息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重大危险源单元为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模拟,以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为主要指标,按照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分级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
危急源辩识、风险评判与操纵措施程序1范畴为了辩识和评判矿山范畴内的职业安康安全危急源,并评判其风险程度,进展风险分级,通过实施不断有效的风险操纵来取得职业安康安全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引用文件GB18218-2023«重大危急源辨识»。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承受GB/T28001—2023 中所承受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治理者代表负责危急源辩识和风险评判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矿山重大风险因素的最终确认。
4.2各单位、各部门负责各自范畴内的危急源辩识、风险评判和编制风险操纵措施的根底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到生产安全技术科。
4.3生产安全技术科负责对各单位危急源辨识、风险评判和风险操纵措施的结果进展汇总、审核,评审操纵措施打算的充分性、有效性。
5工作程序5.1危急源辨识、风险评判与风险操纵措施的差不多步骤:业务活动分类危急源辨识风险评判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编制风险操纵措施打算〔如有必要〕评审措施打算的充分性5.2业务活动分类5.2.1业务活动的分类要考虑对危急源的易于操纵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修理任务等。
一个单位通常有多种业务活动,对业务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业务活动既不能太简洁(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洁(如仅由一、二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5.2.2可考虑按作业类别和工作系统层次分解的方法划分业务活动,一样来说: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时期分;b)按地理区域分;c)按装置分;d)按业务〔作业〕任务分;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5.2.3关于每项业务活动,在进展危急源辨识前要收集如下业务活动信息〔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任务: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率;b)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机器、工具;c)物料: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外形(烟气、蒸气、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外形、重量、外表特点;物料要移动的距离和高度;d)力气:工作〔作业〕人员的力气和已同意的任务培训;e)程序: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包括特种作业任务的持证上岗程序;f)数据:业务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g)事故:发生过的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受。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一、定义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工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申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4.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二、适用范围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进行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评估重大危险源时均按单元进行。
具体评估单元是:1.贮存区;2.生产场所(包括工艺装置或设施)。
因此,以下所称的重大危险源均指重大危险源单元,所有的评估均针对单元进行。
三、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定按照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四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0人或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10~29人或重伤3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的);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死亡人数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其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按GB67210-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或重伤人数按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范围内正常人员数的50%计算。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采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等生产经营单位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生产和贮存设施、设备、装置、场所的现场信息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重大危险源单元为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模拟,以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为主要指标,按照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分级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
附件3尾矿库安全风险等级分级标准一、固有风险(26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1 安全设施“三同时”及证照情况6分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建设项目依法履行了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3无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批复文件(2002年以前设计并投产的,需有现状评价报告,对2002年以后超出原设计范围的部分需履行“三同时”手续),此项不得分且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证照情况许可证证照齐全且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3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在有效期内,此项不得分且直接定为D级(符合陕安监〔2016〕52号要求的除外)否定项2 库容(V)和坝高(H)5分V≥50000万m3H≥200m 5(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业绩)实际得分/(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业绩)标准分必须≥0.7方可按分值得分10000万m3≤V<50000万m3100≤H<200m41000万m3≤V<10000万m360≤H<100m3100万m3≤V<1000万m330≤H<60m2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V<100万m3H<30m 13 筑坝方式4分一次性筑坝 4 未按设计要求筑坝或私自改变筑坝方式未经原设计单位同意,且未报省安监局审核的不得分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下游式 3中线式 2上游式 14 堆存方式2分干式堆存 2 未经设计变更改变堆存方式的不得分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湿式堆存 15 排洪系统形式3分框架式排水井—隧洞 3未按设计设置排洪系统的不得分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框架式排水井—涵洞 2其他方式 15 下游及库区环境4分下游影响范围内无生产生活设施 2 下游1公里范围内有较多生产生活设施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下游1公里范围内无生产生活设施 1库区周边无从事爆破、采砂等危害尾矿库安全的活动1库区周边有从事爆破、采砂等危害尾矿库安全的活动,且该活动未经尾矿库管理单位同意、技术论证及原尾矿库建设审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企业按照不同作业场所的要求,设置了安全标志1 缺一项扣0.2分6 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2分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发生溃坝可能性极低2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每发现一处扣0.5分;水否定项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建立并执行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1文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未建立并执行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的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二、安全设施(43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1 尾矿坝17分初期坝初期坝上下游坡比满足规程要求,同时不陡于设计规定的坡度2初期坝上下游坡比不满足规程要求,或陡于设计规定的坡度,且未经技术论证并报请安监局批复的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坝下渗水量坝下渗水量正常,水质清澈,无混水渗出2未进行渗水量监测扣0.5分,有混水渗出扣0.5分堆积坡比堆积坡比符合设计要求 2堆积坡比不符合设计要求,陡于设计规定的,且未经专家论证的不得分下游坡面下游坡面无严重冲沟、裂缝、塌坑和滑坡等不良现象2有一处扣0.5分,有两项及以上的不得分下游坡面有无积水坑尾矿坝下游坡面上无积水坑 1 有一处积水坑扣0.2分截水沟尾矿堆积坝下游坡与两岸山坡结合处设置了截水沟1未设置截水沟的不得分,截水沟设置不到位,每发现一处扣0.2分坝体侵润线埋深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坝体浸润线埋深2未按设计要求控制坝体浸润线埋深的不得分,浸润线一处有异常的扣0.5分在线监测系统3级及以上尾矿库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1未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不得分,监测系统有异常的,每发现一处扣0.2分坝体位移和坝体侵润线观测设施4级以上尾矿坝设置了坝体位移和坝体浸润线观测设施2未设置的不得分,有堵塞或异常的每处扣0.5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抗滑稳定系数尾矿初期坝与堆积坝坝坡的抗滑稳定性系数满足规程要求2不满足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要求的不得分直接定位D级否定项2 排洪防汛7分滩顶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在洪水来临并达到最高洪水水位时,滩顶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满足规程和设计要求2安全超高及干滩长度不满足规程和设计要求的,有一项不满足要求的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防洪标准防洪标准满足规程中相应等别尾矿库防洪标准的要求2不满足要求的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排洪系统现状排洪系统现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泄水能力,当24小时洪水总量小于调洪库容时,洪水排出时间不超过72小时2排洪系统采用浆砌石结构或现状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泄水能力的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水位标尺在排水构筑物上或尾矿库内适当地点,设置了清晰醒目的水位标尺,标明正常运行水位和警戒水位1未设置清晰醒目的水位标尺的不得分3 排放筑坝6分上游式筑坝法排放上游式筑坝法,于坝前均匀放矿,维持坝体均匀上升2上游式筑坝法,任意在库后或一侧岸坡放矿的,且未经设计变更专家论证的不得分坝体较长时排放坝体较长时采用分段交替作业,使坝体均匀上升2滩面出现侧坡、扇形坡或细粒尾矿大量集中沉积于某端或某侧的,每项扣0.5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子坝质量检查每期子坝堆筑完毕,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记录经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2每期子坝堆筑完毕未进行验收,或无验收记录的扣0.5分4 排洪设施8分排水井检查井的内径、窗口尺寸及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井壁无剥蚀、脱落、渗漏,进水口水面无漂浮物2井的内径、窗口尺寸及位置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得分;井壁有剥蚀、脱落、渗漏,进水口水面有漂浮物的每处扣0.5分排水隧洞检查排水涵管溢洪道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洞内无塌方,衬砌无变形、破损、断裂、剥落和磨蚀,洞内无淤堵2断面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得分;洞内有塌方,衬砌有变形、破损、断裂、剥落和磨蚀,洞内有淤堵的每处扣0.5分涵管无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涵管内无淤堵等2涵管有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涵管内有淤堵等每处扣0.5分沿线山坡无滑坡、塌方,护砌无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无淤堵,消力池及消力坎完好2沿线山坡有滑坡、塌方的扣0.5分;护砌由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有淤堵的每处扣0.5分;消力池及消力坎有损坏的扣1分5 监控系统2分监控设施各个方位设置了监控设施,可以监控到尾矿库的全部设施及周边环境2监控不能覆盖全尾矿库的扣1分,未设置的不得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6 设备设施技术水平3分生产、调度、管理及监控较好应用《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中的先进工艺和设备3部分应用每一项得0.5分,最多不超过2分;未应用不得分三、安全管理(22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1 规章制度3分安全生产权力、责任清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权力、责任清单、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等制度3每少一项清单、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扣1分2 管理机构1分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已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不得分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3 安全投入2分安全生产费用生产经营单位投入了保证尾矿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2未按要求提取并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不得分;安全生产费用挪作他用的扣1分4 隐患排查与处理6分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企业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制度完善,并进行及时、全面的记录,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处理并报告3企业未进行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的不得分,未进行记录的扣1分,隐患未及时处理并报告的扣1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尾矿坝的位移监测、水位监测尾矿坝的位移监测每年不少于4次,位移异常变化时增加监测次数;尾矿坝的水位监测包括库水位监测和浸润线监测;水位监测每月不少于1次,暴雨期间和水位异常波动时增加监测次数3尾矿坝的位移监测少于4次/年,位移异常变化时未增加监测次数的扣1分;水位监测少于1次/月,暴雨期间和水位异常波动时未增加监测次数的扣1分5 应急救援4分编制应急预案(尾矿坝垮坝、洪水漫顶、水位超警戒线、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坝坡深层滑动、防震抗震等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针对垮坝、漫顶等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险情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2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的不得分;缺一项扣0.5分应急预案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了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并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2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的扣0.5分;应急预案未按要求进行组织演练的不得分6 工程档案资料6分工程建设档案尾矿库工程建设档案包括: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监理、安全预评价及安全验收评价、审批等文件、图纸、资料2工程建设档案不齐全的,缺一项扣0.5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生产运行档案尾矿库生产运行档案包括:年度计划、生产记录(入库尾矿量、堆坝高程、库内水位)、坝体位移及浸润线观测记录、安全隐患检查记录及处理、事故及处理、安全现状评价等2生产运行档案不齐全的,缺一项扣0.5分其他资料尾矿库企业编制了年、季作业计划和详细运行图表,统筹安排和实施尾矿输送、分级、筑坝和排洪的管理工作2未编制年、季作业计划和详细运行图表的不得分,缺一项扣1分四、人员素质(3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1 培训考核及各类技术人员配备3分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合格证书0.5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分新进矿或转岗职工培训考核新进或转岗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2小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作业0.5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分所有生产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0.5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1分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0.5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1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按要求配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分五、安全业绩(6分)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分项评审内容标准分值计分方法实际得分备注1 事故情况4分2013年至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无事故 3发生1起一般事故得1分;发生2起及以上一般事故或发生较大事故不得分2016年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无事故 1 发生一般事故不得分并直接定为C级;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发生事故02 安全监管指令落实情况1分严格落实安全监管指令 1有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情况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3 安全生产非法违法情况1分无非法违法情况 1有非法违法情况且未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不得分并直接定为D级否定项。
第六部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和分级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办法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3术语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2全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尾矿库的全部库容,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等五部分。
3.3有效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3.4调洪库容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
3.5总库容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3.6尾矿坝贮存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坝体构筑物,一般指初期坝和堆积坝。
3.7初期坝基建中用当地材料筑成的,作为堆积坝的排渗体和支撑体的坝。
3.8堆积坝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3.9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0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1下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2沉积滩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3.13滩顶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的最高点。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危险性:尾矿库的物理特性(如高度、重力、容量、地质条件等)以及尾矿库内部的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会对尾矿
库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2. 化学反应性:尾矿库中的化学反应性危险源包括尾矿坝、尾矿库的沉淀池、出库槽、排砂泵房、库岸等区域。
3. 流动性:尾矿库中的流动性危险源包括尾矿坝、出库槽、排砂泵房、库岸等区域。
4. 火灾危险性:尾矿库内部的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消防要求,是否具备防火措施和灭火设备,会对尾矿库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5. 爆炸危险性:尾矿库中的爆炸危险源包括尾矿坝、沉淀池、出库槽、库岸等区域。
6. 中毒和辐射危险性:尾矿库中的中毒和辐射危险源包括库岸、机械设备、管道、仪表等。
根据具体情况,以上列举的方面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以综合判定
尾矿库的重大危险源。
同时,判定标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一、重大危险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一)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的危险物质,以GB 18218所列临界值为基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二)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以外的危险物质(场所和设施)以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所列临界值进行辨识和分级(毒性物质除外,毒性物质分级按照《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项和第三项之规定实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以及标准,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四级。
风险评价尾矿库作为人工形成的高位泥石流危险源,主要特征是具有较高的能量。
影响尾矿库平安的危险、有害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勘察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运行管理因素及自然因素等方面。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或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本尾矿库是存储洛家河铜矿选矿厂铜矿石选矿废渣,根据本矿矿石性质不含有毒、易燃、易爆物质,选矿中添加的药剂也不是有毒、易燃、易爆物质。
所以洛家河尾矿库存储的物质没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 号的规定:尾矿库全库容≥100 万立方米或坝高≥ 30m,构成重大危险源。
洛家河铜矿杂木交沟尾矿库设计总库容 400 万立方米,坝高 82 米,因此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素,故本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
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应进行申报和备案。
第二节生产中危险因素分析与措施尾矿库从勘察、设计、施工到使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导致尾矿库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出现重大平安事故。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勘察因素造成的危害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是未做必要的勘察,有的是勘察深度不够,造成设计计算参数选用上科学依据缺乏。
而设计上的失误造成的工程隐患,往往到运行阶段才会暴露出来,造成管理人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恰当的措施。
对库区、坝基、排洪管线等处的不良地质条件未能查明,就可能造成库内滑坡、坝体变形、坝基渗漏、排洪涵管断裂、排水井倒塌等危害。
对尾矿坝坝体及沉积滩的勘察质量低劣,那么导致稳定分析、排洪演算等结论的不可靠。
洛家河铜矿杂木交沟尾矿库 2021 年委托太原市兴华岩土工程勘察对库区进行了勘察,并出具了勘察报告。
附件3:
尾矿库安全生产危险等级分级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根据尾矿库等别、安全管理水平、隐患排查治理、监测监控状况、周边环境、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条件水平实际情况,将尾矿库分为A、B、C、D四个等级,危险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增加,A级为一般危险、B级为较高危险、C级为高危险、D级为最高危险。
二、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标准最高分为1000分,实际得分大于等于800分的为A类库,大于等于600分而小于800分的为B类库,大于等于400分而小于600分的为C类库,小于400分的为D类库。
三、凡否定项得分为0时,直接定为D类尾矿库。
四、尾矿库安全生产危险等级每年一季度前完成。
一、综合情况(400分)
二、安全管理(260分)
三、安全生产基本条件(340分)。
第六部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和分级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办法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3术语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2全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尾矿库的全部库容,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等五部分。
3.3有效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3.4调洪库容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
3.5总库容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3.6尾矿坝贮存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坝体构筑物,一般指初期坝和堆积坝。
3.7初期坝基建中用当地材料筑成的,作为堆积坝的排渗体和支撑体的坝。
3.8堆积坝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3.9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0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1下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2沉积滩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3.13滩顶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的最高点。
3.14滩长由滩顶至库内水边线的距离。
3.15坝高对初期坝和中线式、下游式筑坝为坝顶与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
3.16总坝高与总库容相对应的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坝高。
3.17堆坝高度或堆积高度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顶的高差。
3.18最小干滩长度设计洪水位时的干滩长度。
3.19最小安全超高尾矿坝沉积滩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
4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尾矿库的总库容或总坝高,见表1。
表1 辨识依据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即为尾矿库重大危险源。
4.3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4.3.1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数如下:P=[A]·[R]其中,[A]为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快速评价指标集,[R]为尾矿库重大危险源指标权重集。
[A]={尾矿库总库容D111,尾矿库总坝高D112,尾矿库等别D113,尾矿库已使用年限D114,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D121,库周山体有无产生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D122,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D123,多年平均降水量D124,最大一日降水量D125,尾矿库安全度分类D211,最小干滩长度D212,最小安全超高D213,尾矿坝的状况D214,尾矿坝的渗流情况D215,尾矿坝外坡坡比状况D216,尾矿库防洪办法D221,尾矿坝观测系统D222,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D223}]T,i=1,2, (18)[R]=[ri为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
ri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值见附录。
4.3.2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数与等级对应关系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分为4级,与P值对应关系如表2。
表2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级别5附录5.1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指标共18个,见下图。
分固有危险性指标和现实危险性指标两类。
固有危险性指标共9个,可分为尾矿库自身固有危险指标(4个)和尾矿库区自然固有危险指标(5个)两类。
现实危险性指标共9个,可分为尾矿库安全度评价指标(共6个)和尾矿库其他隐患指标(共3个)两类。
表3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5.1.1尾矿库固有危险性指标B1(1)尾矿库自身固有性危险指标C11①尾矿库总库容(单位万m3②尾矿库总坝高(单位m)D112③尾矿库等别D113④尾矿库已使用年限D114(2)尾矿库外部固有性危险指标C12①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D121②库周山体有无产生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D122③库区是否处于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D123④多年平均降水量(mm/年)D124⑤最大一日降水量(mm)D1255.1.2尾矿库现实危险性指标B2(1)尾矿库安全度评价指标C21①尾矿库安全度分类D211尾矿库安全度分类主要根据尾矿库的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的稳定性确定。
②最小干滩长度D212最小干滩长度(m)反映尾矿库的抗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的稳定性。
表4 上游式尾矿坝最小干滩长度要求表5 下游式、中线式尾矿坝最小干滩长度要求如果尾矿库处于地震区,最小干滩长度则还需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加(0.5~1.5)干滩平均坡度。
设K=实际最小干滩长度/要求最小干滩长度,则K表示最小干滩长度符合程度。
表6 最小干滩长度D212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③最小安全超高D213最小安全超高反映尾矿库的抗洪能力。
表7 尾矿坝最小安全超高要求如果尾矿库处于地震区,最小安全超高则还需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加0.5到1.5。
设K=实际安全超高/要求安全超高,则K表示最小安全超高符合程度。
表8 最小安全超高D213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④尾矿坝的状况D214指尾矿坝有无局部坍滑或隆起,坝面有无冲刷、塌坑等不良现象,检查坝体有无纵、横向裂缝。
坝体出现裂缝时,应查明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形态和成因,判定危害程度。
坝的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坝面保护等。
检查坝肩截水沟和坝坡排水沟断面尺寸,沿线山坡稳定性,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等;检查坝坡土石覆盖保护层实施情况。
判断办法:很好:尾矿坝的轮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完整、畅通,坝坡土石覆盖保护层完好;好:堆积坝的整体外坡坡比陡于设计规定值,但对坝体稳定影响较小,或虽符合设计规定,但部分高程上堆积边坡过陡;堆积坝外坡冲蚀形成冲沟;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完整但存在局部损坏、淤堵现象;一般:坝体出现浅层滑动迹象;堆积坝的整体外坡坡比陡于设计规定值,且相差较大;坝面出现较多的局部纵向或横向裂缝;堆积坝外坡冲蚀形成较多或较大的冲沟,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不完整差: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堆积坝的整体外坡坡比陡于设计规定值,且相差大;坝面出现较多、较大的局部纵向或横向裂缝;坝面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设置不完整且存在局部损坏、淤堵现象;⑤尾矿坝的渗流情况D215指尾矿坝坝面或下游有无发生沼泽化,有无产生管涌、流土,有无不正常的渗流及渗流量是否增大,等等。
查明坝面浸润线出逸点位置、范围和形态。
查明排渗设施是否完好、排渗效果及排水水质,查明有无渗漏出逸点,出逸点的位置、形态、流量及含沙⑥尾矿坝外坡坡比状况D216设K=实际尾矿坝外坡坡比/要求尾矿坝外坡坡比,则K表示尾矿坝外坡坡比符合程度。
表9 尾矿坝外坡坡比D216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2)尾矿库其他隐患指标C22①尾矿库防洪办法D221尾矿库防洪办法反映尾矿库的设计抗洪能力。
依据《防洪办法》(GB50201-94)第4.0.5条确定。
表10 尾矿库等级和防洪办法当尾矿库一旦失事,对下游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设施会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害物质会大面积扩散的,应按上表规定的防洪办法提高一等或二等。
表11 防洪办法D221的相对危险指数量化表②尾矿坝监测系统D222指尾矿坝是否设有的长期监测系统,尾矿坝浸润线位置监测、渗水量和水质监测、③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外界人为因素D223指库区有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采矿、爆破、炸鱼、滥伐、滥垦、滥牧、滥挖尾矿、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等现象。
5.2评价指标权值18个评价指标对尾矿库整体危险性评价的权重,按各因素在各层次的权重自上而下乘积求出。
各因素对尾矿库整体危险性评价的权重如下表。
第七部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的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监管协调字〔2005〕125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TSGR0001《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2《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D000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5001《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3术语和定义3.1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且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办法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办法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等。
压力容器按设计压力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容器0.1MPa≤p<1.6MPa;中压容器1.6MPa≤p<10.0MPa;高压容器10MPa≤p<100MPa;超高压容器p≥100MPa。
3.2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办法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3.3长输管道长输管道包括油气长输管道和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
油气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用于输送油、气介质的管道。
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是指穿越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3.4公用管道是指城市、乡镇、工业厂矿生活区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3.5工业管道指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3.6压力管道登记单元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中规定《使用登记表》按照压力管道名称,即登记单元填写,压力管道的登记单元确定原则如下:3.6.1设计管线标编号从始端至终端的所有管段;3.6.2物流输送的形式,以物流从流出设备至流入设备之间的每条管道;3.6.3装置、系统形式,以装置和系统内、外进行划分,以装置和系统内(或者装置和系统外)每条管道;3.6.4长输管道以站与站之间的管道为登记单元;公用管道中燃气管道的登记单元可参照长输管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