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空调器的设计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497.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低压配电房一、地下一层高低压配电房冷负荷计算与分体空调器选型(室内设计温度:28℃):地下一层高低压配电房的冷负荷由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照明散热冷负荷、渗透空气冷负荷和变配电设备散热冷负荷构成,分别计算如下:1、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计算:本空调房间的围护结构有内墙、楼板和地板。
因一层为空调房间,故不需计算楼板传热冷负荷;因无外墙,故不需计算地板传热冷负荷;因此本项计算只需计算内墙传热冷负荷,计算过程如下:Qw = K*F*(twp - tn) = 0.85×173×(30.6 - 28)/1000 = 0.4 kW说明:K:内墙的传热系数, K = 0.85 W/(m2.℃)(内墙构造: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体,内外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F:内墙的面积,F = 173 m2;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wp = 30.6℃;tn:室内设计温度,tn = 28℃。
2、照明散热冷负荷计算:本空调房间的照明灯具是15支22W的LED灯管。
计算过程如下:Qz = 1.2*n1*N*X= 1.2×1×330×1/1000 = 0.4 kW说明:1.2:考虑降压整流器散热的修正系数;n1:同时使用系数,n1 = 1 ;N:照明灯具的安装功率,N = 15×22 =330 W;X: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因室内24小时照明,故X = 1 。
3、渗透空气冷负荷计算:本空调房间外门每天开启的次数很少,故可不计算因外门开启进入空气而产生的冷负荷。
因此本项计算只需计算外门缝隙渗入空气产生的冷负荷,计算过程如下:室外空气参数:温度31.9℃、相对湿度66%;室内空气参数:温度28℃、相对湿度66%。
渗入空气全热形成的冷负荷:Qs =ρ*Lw*(hw-hn)/3600 = 1.133×334×(82.99 - 68.46)/3600 =1.5 kW说明:ρ:室外空气的密度,ρ = 1.133 kg/m3;Lw:渗入空气量,Lw = 418×0.8 = 334 m3/h(房间体积为418 m3,换气次数为0.8次/h);hw:室外空气的焓,hw = 82.99 kJ/kg干空气;hn:室内空气的焓,hn = 68.46 kJ/kg干空气。
三、空调配置方案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工程冷负荷计算方法采用目前应用较多、以传递函数法为基础、通过研究和实验而得到的冷负荷系数法。
其中内维护结构按稳态传热计算。
二、维护结构冷负荷维护结构冷负荷,可以分为外维护结构和内维护结构两部分(一)、外维护结构冷负荷1、外窗冷负荷外窗冷负荷由两部分构成,即太阳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和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太阳辐射得热通过玻璃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CL=Ca ·Cs ·Cn ·Fc ·Djmax ·Ccl (W )(1)式中Ca——窗有效面积系数;Cs——窗玻璃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系数;Fc——外窗面积(m2);Djmax——最大太阳辐射得热因素(W);Ccl——外窗冷负荷系数。
(2)温差传热通过玻璃窗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CL=kc·KC ·Fc ·(t1+td–tns) (W )(2)式中kc——外窗传热系数修正值;KC——外窗夏季传热系数[W/(m2·℃)];Fc——外窗面积(m2);t1——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td——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tns——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外墙及屋面冷负荷温差传热通过外墙或屋面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CL=Kq ·Fq ·(t2+td–tns) (W )(3)式中Kq——外墙或屋面夏季传热系数[W/(m2·℃)];Fq——外墙或屋面面积(m2);t1——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td——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
(二)、内维护结构冷负荷内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是通过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可视作稳态传热,计算式为:CL=Kn ·Fn ·(twp+△tf–tns) (W )(4)式中Kn——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m2·℃)];Fq——内墙或内楼板面积(m2);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f——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
精心整理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SxpQtSP▪▪▪▪▪▪▪▪▪UPS1-2.KCal=KVA×8601-3.BUT/小时=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例如~例如的共32台1①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②机房照明负荷;③建筑维护结构负荷;④补充的新风负荷;⑤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⑥其他2:热负荷分析:(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Q1=860xPxη1η2η3Kcal/hQ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η1:同时使用系数η2:利用系数,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6。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 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环境热负荷(=0.18KW/m2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 x p Qt总制冷量(kw)S 机房面积(m2) 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金融机房(500-600W/m2)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3.96 1-2. KCal= KVA×860 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冷量、水泵扬程、通风的估算一、房间的冷量需求计算方法和数据1、常用算法在空调制冷量的匹数(PH)计算是以大卡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PH=2000大卡,以国际单位来计算要乘于1.16。
所以1PH=2324W。
日常生活中以2500W为标准1PH来计算。
空调制冷量与房间面积对应表场所空调冷负荷W/m2普通客房客厅小办公室,一般办公室,理发厅,图书馆,博物馆115--145145--175145175220--185145--185服装店百货商店,银行营业厅,会议室,餐厅,电影院(每人)160--205175--340160--200340—450300空调冷负荷估算表空调制冷量W1250--18702000--35004800--6500720083009300居住室面积M24--1015--2530--4540--5560--7065--85计算机房面积M24--1015--2030--4030--4540--5050--60旅馆客房面积M24--1025--3030--4030--4545--5050--65餐厅面积M210--1520--2525--3030—3535--40商场面积M220--2525--3030--4040--4545--50办公室面积M215--2030--4035—4545--5050--60说明:根据房间面积和形式查表即可求出空调负荷,如房间面积为20平方普通居室每平方所需要的制冷量为115W--145W,现取130W,则130×20=2600W,空调的制冷量就可以在2500W--2800W之间取。
家庭中选用空调时一般可按175W平方以下来估算,同时要考虑您所居住房间的朝向、窗门的大小、夏季阳光的照射量和当地的温湿度高低在相应的基础上略加大或减少。
2、变容量算法主要为别墅、大型房间或办公用,可按:普通环境:一立方米所需制冷量:50W,恶劣环境:一立方米所需制冷量:70W估算方法1:暖通水泵的选择:通常选用比转数ns在130~150的离心式潜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
空调制冷量与面积计算简介空调制冷量与面积的计算是在选购或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计算空调制冷量与面积的关系,可以确保系统能够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舒适的空气质量。
本文将介绍空调制冷量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空调制冷量的定义空调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的冷却效果,通常用英国热量单位(BTU)或国际单位制的瓦特(W)来表示。
制冷量的大小取决于室内需要被冷却的热量大小,而热量的大小则与室内面积和其他因素相关。
二、空调制冷量的计算方法1. 传统计算方法传统计算方法是根据室内面积来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
一般规定每平方英尺(或平方米)需要多少BTU(或W)的制冷量。
常用的规定如下:- 住宅区:每平方英尺需要20-30 BTU(或70-100 W)- 商业区:每平方英尺需要30-40 BTU(或100-130 W)- 工业区:每平方英尺需要40 BTU(或130 W)以上例如,如果一个住宅房间的面积为200平方英尺,根据传统计算方法,该房间的空调制冷量应在4000-6000 BTU之间(或1400-2000 W)。
2. 现代计算方法现代计算方法则更为精确,不仅考虑面积,还考虑诸如室内高度、墙壁材料、窗户数量和朝向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室内热量生成和散失产生影响,从而对空调制冷量的计算造成影响。
现代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计算软件或进行能量平衡来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
能量平衡是指用于冷却室内空气的能量与从室内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该方法会考虑到诸如室内家具和设备的热量产生、采光和通风系统的效率等因素。
三、空调制冷量与面积的关系空调制冷量与面积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但并非完全线性。
一般来说,面积越大,所需的制冷量也越大。
但是其他因素也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
1. 室内高度室内高度的增加会增加空气体积,从而需要更多的制冷量来冷却室内空气。
因此,在计算空调制冷量时,室内高度也需要考虑在内。
2. 墙壁材料墙壁材料对室内的散热和保温效果有直接影响。
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实例
冷负荷是指空调系统需要移除的热量或能量,以保持房间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计算冷负荷的目的是确定合适的空调容量,以便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
要计算冷负荷,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房间尺寸和形状:房间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空气流动和传热的方式。
较大的房间通常需要更大的空调容量。
2. 房间位置:房间所处的位置和方向会影响外部温度和日照的影响。
南向的房间通常需要更多的冷量。
3. 房间绝缘:房间的绝缘水平会影响热量的传递。
较好的绝缘可以减少冷负荷。
4. 人员数量和活动水平:人员的热量释放和活动水平会增加房间的冷负荷。
例如,一个拥挤的房间比一个空旷的房间需要更多的冷量。
5. 设备和照明:电器设备和照明灯具会产生热量。
这些热量也需要计入冷负荷中。
在计算冷负荷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热负荷计算软件或手工计算表。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房间的特征和条件,计算出所需的冷负荷。
通过了解房间的尺寸、形状、位置、绝缘水平以及人员数量和活动水平,我们可以估计出建筑物的冷负荷。
然后,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来满足这个冷负荷。
计算冷负荷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并确保房间内的舒适温度。
所以,在设计或改造空调系统时,务必进行冷负荷计算,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空调与面积计算方法1、国产空调器命名方法如下:KFR(d)50LW/T(D BP J X F)K-空调 F-分体式 R-热泵制热型 D-辅助电加热 50-制冷/制热量 L-结构类型W-室外机 T-开发型号 D-直流 BP-变频 J-离子除尘 X-双向换风 F负离子(L—结构类型代号中:“L”-柜式,落地式;“G”-壁挂式;“C”-窗式;“N”-内藏式;“F”-风管式;“Q”-嵌入式;“D”-吊顶式)2、空调器的制冷量/制热量:1)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排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冷量。
2)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释放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热量。
3)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制冷量: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的计算公式:制冷量/150W=△ △+2=□ △-2=0“△”即为适应房间的面积“□”为适应最大面积“0”为适应最小面积例如:KFR-2601GW/BP 制冷量:2600W2600/150=17 17+2=19 17-2-15即该空调适用面积为:15-19㎡,空调的匹数也由此而来。
根据制冷量给空调分类:1P:2300W-2500W 1.5P:3000W-3600W 1.25P:2600W-2800W2P:4000W-5200W 3P:6500W-7200W 2.5P:5800W-6200W5P:1200W 10P:2400W3、耗电量:1P:900W左右 1.5P:1300W左右 2P:1800W左右3P:2800W左右 5P:5000W左右 10P:10000W左右一般空调电压为220V, 3P的有220V也有280V;220V适用于家用;380V为动力电适用于商用一般5P、10P均为商用机, 380V电的代码一般为:“3”、“S”4、空调适用面积:1P:11-17㎡ 1.5P:18-25㎡ 2P:30-33㎡ 1.25P:18-23㎡3P:40-45㎡ 5P:60㎡左右 10P:50㎡左右-------------------------------------------------------------------------------------------------------机房用空调,一般是对机器散热降温用,以提高机房设备的寿命,层高三米,用冷负荷参数150k/m2,足够,那么你选型空调的制冷(热)量是260*150*75%=29250w=29.25kw(75%是空调使用系数),那么你需要制冷(热)量在29.35kw左右的空调.高低不超过总负荷的30%,至于什么型式,要看你对空调的具体要求了.-------------------------------------------------------------------------------------------------------家用空调的制冷量配置,一般是180-250瓦/平米,因此30平米的房间至少需要制冷量5400瓦,市场上标准机型5000瓦的,也叫50机,既有挂机也有柜机,这个功率以上的,几乎没有挂机了。
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Q2环境热负荷(=0.18KW/m²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 x pQt总制冷量(kw)S 机房面积(m²)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²)•金融机房(500-600W/m²)•数据中心(600-800W/m²)•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²)•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²)•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²)•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²)•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²)•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²)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3.961-2. KCal= KVA×860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²。
空调与面积计算方法 (2)1、国产空调器命名方法如下:KFR(d)50LW/T(D BP J X F) K-空调 F-分体式 R-热泵制热型 D-辅助电加热 50-制冷/制热量 L-结构类型 W-室外机 T-开发型号 D-直流 BP-变频 J-离子除尘 X-双向换风 F负离子(L—结构类型代号中:“L”-柜式,落地式;“G”-壁挂式;“C”-窗式;“N”-内藏式;“F”-风管式;“Q”-嵌入式;“D”-吊顶式)2、空调器的制冷量/制热量:1)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排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冷量。
2)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释放出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热量。
3)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制冷量: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的计算公式:“△”即为适应房间的面积“□”为适应最大面积“0”为适应最小面积即该空调适用面积为:15-19㎡,空调的匹数也由此而来。
根据制冷量给空调分类:1P:2300W-2500W1.5P: 3000W-3600W 1.25P:2600W-2800W2P: 4000W-5200W 3P:6500W-7200W2.5P: 5800W-6200W 5P: 1200W 10P: 2400W3、耗电量:1P:900W左右 1.5P:1300W左右 2P:1800W左右3P:2800W左右 5P:5000W左右 10P:10000W左右一般5P、10P均为商用机, 380V电的代码一般为:“3”、“S”4、空调适用面积:1P:11-17㎡ 1.5P:18-25㎡ 2P:30-33㎡1.25P:18-23㎡ 3P:40-45㎡5P:60㎡左右 10P:50㎡左右机房用空调,一般是对机器散热降温用,以提高机房设备的寿命,层高三米,用冷负荷参数150k/m2,足够,那么你选型空调的制冷(热)量是260*150*75%=29250w=29.25kw(75%是空调使用系数),那么你需要制冷(热)量在29.35kw左右的空调.高低不超过总负荷的30%,至于什么型式,要看你对空调的具体要求了。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Q2环境热负荷(=m2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 x pQt总制冷量(kw)S 机房面积(m2)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金融机房(500-600W/m2)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1-2. KCal= KVA×860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瓦(W)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 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为功率因数;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机房空调负荷的计算是将机房内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所需的制冷量。
机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场所,其中的服务器和电子设备需要稳定的环境才能正常运行。
机房内的电子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不断上升,这时候需要空调系统来调节温度。
机房空调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机房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机房内部的设备数量和功率、机房内的人员数量和活动强度等。
下面是机房空调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① 根据机房面积计算负荷量Q = K * S* Δt其中,Q为空调需要消耗的制冷功率,单位是千瓦(KW);K为单位面积负荷,单位是瓦/平方米(W/m2);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平方米;Δt为需要调节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② 根据设备负荷计算负荷量Q=Σ(CP ×F ×N)其中,Q表示所需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KW);Σ表示对所有电子设备的求和;CP为每个设备的散热量(单位为瓦或次序);F为生产厂家提供的“特性技术因素”,即指设备还需要的冷却量;N是设备的数量。
③ 根据人员活动强度计算负荷量Q = 100 × (n1f1 + n2f2 + ... + n7f7)其中,Q表示所需的制冷功率,单位是千瓦(KW);ni为各种活动的人数;fi为对应活动的标准需要的制冷量,单位是W/(人·h)。
以上公式只是机房空调负荷计算中的一部分,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机房的热量平衡等做出一定的补偿。
机房空调负荷计算公式是机房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调试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配置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房内温度的控制、设备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消耗。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
一、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概述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需要提供的冷量,以保持计算机房内合适的温度。
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计算机设备产生的热量和房间的热负荷。
计算机设备的热量主要来自于计算机主机、服务器和其他外围设备的功耗产生的热量。
计算机房内的热负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人员带来的热负荷和设备带来的热负荷。
人员带来的热负荷通常可以按每人100-150W来计算,设备带来的热负荷需要根据设备的功耗来计算。
二、计算机设备的热量计算计算机设备的热量主要来自于设备的功耗。
假设计算机设备的功耗为P,每台设备的热功率为Q=P×f,其中f为设备功耗的热功率系数,通常取值在0.8-0.9之间。
计算机房内的设备数量为N,计算机设备的总热负荷为QT=ΣQ。
三、空气质量的要求计算机房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
温度过高会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湿度过高会导致设备腐蚀和电气故障的可能性增加。
四、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的计算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可以采用经验公式,也可以采用热负荷计算法。
1.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根据计算机设备的总功耗来估计空调制冷量。
根据经验公式法,计算机房空调制冷量Qc=QT×C,其中C为经验公式系数,通常范围在2-3.5之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但不够准确,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计算机房。
2.热负荷计算法热负荷计算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计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计算机设备的功耗、人员带来的热负荷、外界温度等因素。
热负荷计算法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但计算结果相对准确,适用于大规模的计算机房。
3.软件辅助计算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软件可以提供有效的辅助计算。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设计内容:本空调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具有高效制冷和节能特性的空调系统。
设计采用了蒸发冷却循环制冷原理,利用制冷剂的相变过程进行热量传递与转移。
设计参数:1.制冷量:考虑到应用场景为中型房间,设计制冷量为1.5kW。
2.制冷剂:选择R134a作为制冷剂。
3.环境温度:假设环境温度为37℃。
4.蒸发温度差:选择10℃作为蒸发温度差。
计算过程和结果:1.确定蒸发温度:热交换器蒸发段的温度为蒸发温度加蒸发温度差,因此蒸发温度为37℃-10℃=27℃。
2.确定冷凝温度:冷凝温度为环境温度。
3.确定制冷剂流量:根据1.5kW的制冷量,我们可以利用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制冷剂比热容和制冷能量公式来计算制冷剂流量。
制冷剂的比热容为c = 0.76 kJ/(kg·K)。
制冷能量公式为Q=m·c·ΔT。
其中,Q为1.5 kW,c为0.76 kJ/(kg·K),ΔT为10K,m为制冷剂流量。
解方程得到m = Q/(c·ΔT) = 1.5/(0.76·10) = 0.197 kg/s。
4.确定冷凝器热沉:根据制冷剂流量和冷凝温度差,可以计算冷凝器热沉。
冷凝器热沉的公式为Q=m·c·ΔT。
其中,m为制冷剂流量,c为0.76 kJ/(kg·K),ΔT为37℃。
解方程得到Q=0.197·0.76·37=5.89kW。
5.确定蒸发器热沉:蒸发器热沉可以通过制冷量和制冷效率来计算。
制冷效率=制冷量/蒸发器热沉。
制冷效率一般在2-4之间,我们选择3作为制冷效率。
蒸发器热沉=制冷量/制冷效率=1.5/3=0.5kW。
综上所述,本毕业设计计算书确定了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制冷剂流量、冷凝器热沉和蒸发器热沉等参数。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效制冷和节能特性的空调系统。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by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
//by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by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 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by在选择空调时,请您根据以上介绍,估算一下自己的制冷量大小,从而选到满意的空调机。
常用专业术语(1) 匹(P)的含义:"P"是功率的简称,国际用"瓦"是指制冷量1P约为2500W。
如:1.5P是指制冷量为1.5*2500W=3500W;2P是指制冷量为2*2500W=5000W在家用空调中1匹=2500W=735马力;大1匹=2600-2800W;小1匹=2100-2300W(2) 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
EER=制冷量/输入功率,此值能检验空调的性能,值越大,系统匹配越好,空调性能优越,制冷、制热效果越好,耗电量越小。
//by(3) 除湿量:指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的空气中除去的水分,叫除湿量。
根据现有资料计算机房空调按如下比较简易有理:所需空调的热负荷为Q;Q=Q1+Q2Q1:设备热负荷,设备热负荷一般为设备总功耗的60%-80%作为发热。
(一般按80%计算)Q2:为环境热负荷,一般取值为120-180W/每平方米同时考虑设备的主备则可按1+1模式设置。
算出即是空调所需的功率。
其中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还有: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1kcal/h(大卡/小时)=1.163W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简易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
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kcal/h) 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Q=860× P× h 1×h 2 ×h 3 式中,P:总功率(kW);h 1:同时使用系数;h 2:利用系数;h 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
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c. 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空调计算主要涉及到制冷量、常用公式有:1.制冷负荷计算公式:制冷负荷是指空调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需要移除的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c=Qst+Qve+Qvs+Qb其中,Qc为空调制冷负荷,Qst为传热负荷,Qve为人体代谢热负荷,Qvs为外表面传热负荷,Qb为热桥传热负荷。
2.传热量计算公式:传热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制冷工作状态下从室内吸热区域吸收热量,然后经过冷凝器排出的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st=ms×Cst其中,Qst为传热量,ms为空气的质量流量,Cst为空气的定压热容。
3.人体代谢热计算公式:人体代谢热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所产生的热量,一般使用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进行计算:Qve=BMR×A其中,Qve为人体代谢热,BMR为静态代谢率,A为人员数。
4.外表面传热计算公式:外表面传热是指空调系统在制冷工作下外部表面与环境界面之间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vs=As×αs×ΔTs其中,Qvs为外表面传热,As为外表面积,αs为外表面热传递系数,ΔTs为表面温度差。
5.热桥传热计算公式:热桥传热是指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热桥对空调制冷负荷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Qb=Ub×Ab其中,Qb为热桥传热,Ub为热桥传热系数,Ab为热桥面积。
6.制冷量计算公式: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制冷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Qr=ρ×V×Cp×ΔT其中,Qr为制冷量,ρ为空气的密度,V为室内空气的体积,Cp为空气的定压热容,ΔT为温度差。
7.冷凝器出口温度计算公式:冷凝器出口温度是指冷凝器出口空气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Tr=Ts+Qr/Cr其中,Tr为冷凝器出口温度,Ts为室内空气温度,Qr为制冷量,Cr为冷凝能量传导。
8.冷凝器制冷能力计算公式:冷凝器制冷能力是指冷凝器在单位时间内从压缩机中获得的能量,计算公式如下:Qco=Cr×Tr其中,Qco为冷凝器制冷能力,Cr为冷凝能量传导,Tr为冷凝器出口温度。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Q2环境热负荷(=m2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 x pQt总制冷量(kw)S 机房面积(m2)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金融机房(500-600W/m2)▪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1-2. KCal= KVA×860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瓦(W)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 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为功率因数;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目录
1 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2)
2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4)
3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6)
3.1 基本参数的确定 (6)
3.2 风量及风机的选择 (6)
3.3蒸发器中空气状态参数的计算 (7)
3.4蒸发器结构参数的初选和计算 (8)
3.5传热系数的计算 (9)
3.5.1 空气侧干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9)
3.5.2 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9)
3.5.4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12)
3.6 蒸发器所需的传热面积的计算 (13)
3.7 空气侧的阻力计算 (13)
4 毛细管的选择计算 (14)
5 系统制冷剂充注量估算 (16)
6 参考文献 (17)
1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根据房间空调器的名义工况,确定制冷循环参数
2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初步拟定选用凌达55系列压缩机,型号QX-40,额定制冷量6750W ,输入功率2060W ,工作容积340m ,压缩机的润滑油用聚酯油。
(1)理论容积输气量 (2)等熵指数 (3)相对余隙容积
C=0.015
(4)容积系数 (5) 压力系数p λ取1 (6) 温度系数T λ取0.926 (7) 泄露系数取l λ0.83 (8) 回流系数h λ取1
(9) 容积效率
(10)实际容积输气量 (11)实际质量输气量
(12)压缩机在设定工况下的制冷量 (13)压缩机指示功率 (14)压缩机输入电工功率
机械效率m η取0.9,电机效率mot η取0.8 (15)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