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张力的自动控制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50
第二章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2.1 典型收卷张力控制示意图22.2 张力控制方案介绍对张力的控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可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二是控制电机转速,对应这两个途径,MD330设计了两种张力控制模式。
1、开环转矩控制模式开环是指没有张力反馈信号,变频器仅靠控制输出频率或转矩即可达到控制目的,与开环矢量或闭环矢量无关。
转矩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控制的是电机的转矩,而不是频率,输出频率是跟随材料的速度自动变化。
根据公式F=T/R(其中F为材料张力,T为收卷轴的扭矩,R为收卷的半径),可看出,如果能根据卷径的变化调整收卷轴的转矩,就可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这就是开环转矩模式控制张力的根据,其可行性还有一个原因是材料上的张力只来源于收卷轴的转矩,收卷轴的转矩主要作用于材料上。
MD系列变频器在闭环矢量(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下可以准确地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必须加装编码器(变频器要配PG卡)。
2、与开环转矩模式有关的功能模块:1)张力设定部分:用以设定张力,实际使用中张力的设定值应与所用材料、卷曲成型的要求等实际情况相对应,需由使用者设定。
张力锥度可以控制张力随卷径增加而递减,用于改善收卷成型的效果。
2)卷径计算部分:用于计算或获得卷径信息,如果用线速度计算卷径需用到线速度输入功能部分,如果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需用到厚度累计计算卷径相关参数功能部分。
3)转矩补偿部分:电机的输出转矩在加减速时有一部分要用来克服收(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频器中关于惯量补偿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自动地根据加减速速率进行转矩补偿,使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仍获得稳定的张力。
摩3擦补偿可以克服系统阻力对张力产生的影响。
3、闭环速度控制模式闭环是指需要张力(位置)检测反馈信号构成闭环调节,速度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根据反馈信号调节输出频率,而达到控制目的,速度模式变频器可工作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V/F控制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张力辊控制原理 一、 速度辊的控制原理�适用�1#张力辊、5#张力辊、8#张力辊� 速度辊�顾名思义就是控制生产线的速度辊�它的速度也就是这个段生产线的带钢速度。
速度如何控制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现场的硬件配置�也就是现场机械配置。
我们以镀锌线1#张力辊为例说明速度辊的控制原理� 电机的额定速度是�n =1470r p m 变速器的变比是�i =18 辊直径为�D =600�m m �=0.6m 生产线速度�V � V =n /i *ЛD =1470/18*3.14*0.6=153.86米/分钟 也就是说�现场的硬件配置电机在额定速度下最大的速度是�153米/分钟�在入口段没有充套的情况下�可达到生产150米/分钟要求�但是由于入口段还有一个充套速度40米/分钟�所以在条件下还没有达到生产要求。
入口段最高的速度V =190米/分钟 电机的速度n =�n =190/ЛD *i =190/3.14/0.6*18=1815转/分钟 如何能达到这个速度呢?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来达到所要求的速度 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原理 交流异步电机的转速公式为� p f s n 60)1(�� 式中�f —— 定子供电的频率�H z � p ——定子线圈磁极对数� s ——转子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转速之间的转差率� n ——电机转速�m i n /r 。
电机 变速器 辊由上式可知�对于一台电机来说�s 和p 都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平滑的调节其供电频率f �就可以平滑的调节其转速�这是变频调速最基本的原理。
我们忽略转差率就可以得出�入口生产线速度190米/分钟时的电机速度1815转/分钟�变频器输出的频率为�f =n *P /60=1815*2/60=60.5H z �所以在变频器优化时设定最大输出频为60.5H z �这样就可以满足生产线的要求。
基本配置已经满足了�我们来看看电气方面的可控框图� 为改善交流电机在调速过程中的机械特性和调速特性�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方式。
张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类型与原理(天机传动制动器离合器提供,仅供参考之用)目前广泛应用的张力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手动控制型、半自动控制型和全自动控制型。
即全自动器张力控制器、半自动张力控制器以及手动张力控制器。
一、手动控制,在收料、放料或过程中不断调整离合器或制动器的扭矩,从而获得所需的张力,这就要求用户必须随时检查被控材料的张力,随时调节输出力矩,若用气动制动器或离合器时,手动控制器可直接选用精密调压阀,可使用户节约一定的设备成本,但仅适用于一些低速的复合机、挤出机、纺织机械等张力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二、半自动方式:利用超声波原理等自动检出卷径,从而调整卷料张力,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张力的半闭环控制,不仅可以自动测出卷经、控制扭矩输出,同时还具有缓冲启动、防松卷和惯性补偿等功能。
该方案的实施成本较低,因此在中档机械中应用广泛。
三、全自动方式:一般也有两种检测方式。
一种是通过张力传感器测定卷材的张力,然后由控制器自动调整离合器或制动器来控制卷料张力。
这种方式是张力的全闭环控制,原理上来讲,此种方案能够实时反映出张力的变化因此控制精度最高,因此一些高档的精轧机、高速分切机等冶金上采用全自动的张力控制系统。
高精度的张力控制器可用在收放卷及牵引等环节,在张力闭环的同时在放卷控制时可实现缓冲启动、防松卷模式、换辊控制等,在收卷时可实现锥度张力控制(无需传感器输入卷径信号)、启动惯性补偿、停车惯性补偿和换辊控制。
在张力控制点较多时先进的张力控制器可实现一台控制器多路检测及多路控制输出。
在卷径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恒定张力卷取收料,随着料卷的增大时相对于卷心较近材料的力矩变大,产生打滑、收缩。
再有由于卷曲过程中材料的收缩及卷心的压力加大材料被挤坏或被横向窜出。
靠近卷芯的地方产生绉纹,使表面凹凸不平。
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卷径逐渐变大时张力应逐渐减小,即锥度控制)另一种全自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浮辊电位器的检测信号来实现的,然后通过浮辊张力控制器来自动调整离合器及制动器。
10本文从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技术条件下,矢量变频技术在卷取传动中运用和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指导性。
关键词:张力变频矢量转矩卷径引言:在工业生产的很多行业,都要进行精确的张力控制,保持张力的恒定,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诸如造纸、印刷印染、包装、电线电缆、光纤电缆、纺织、皮革、金属箔加工、纤维、橡胶、冶金等行业都被广泛应用。
在变频技术还没有成熟以前,通常采用直流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随着变频技术的日趋成熟,出现了矢量控制变频器、张力控制专用变频器等一些高性能的变频器。
其控制性能已能和直流控制性能相媲美。
由于交流电动机的结构、性价比、使用、维护等很多方面都优于直流电动机,矢量变频控制正在这些行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取代直流控制的趋势。
张力控制的目的就是保持线材或带材上的张力恒定,矢量控制变频器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达到目的:一、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电机输出转矩来实现。
速度模式下的张力闭环控制速度模式下的张力闭环控制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达到张力恒定的。
首先由带(线)的线速度和卷筒的卷径实时计算出同步匹配频率指令,然后通过张力检测装置反馈的张力信号与张力设定值构成PID闭环,调整变频器的频率指令。
同步匹配频率指令的公式如下:F=(V×p×i)/(π×D)其中:F 变频器同步匹配频率指令V 材料线速度p 电机极对数(变频器根据电机参数自动获得)i 机械传动比D 卷筒的卷径变频器的品牌不同、设计者的用法不同,获得以上各变量的途径也不同,特别是材料的线速度(V)和卷筒的卷径(D),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在此不一一列举。
这种控制模式下要求变频器的PID调节性能要好,同步匹配频率指令要准确,这样系统更容易稳定,否则系统就会震荡、不稳定。
这种模式多用在拉丝机的连拉和轧机的连轧传动控制中。
若采用转矩控制模式,当材料的机械性能出现波动,就会出现拉丝困难,轧机轧不动等不正常情况。
张力控制方案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张力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在建筑施工、机械制造,还是电力传输中,张力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可靠的张力控制方案,以帮助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一、背景介绍张力控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应力或应变的调节,使得构件或系统保持特定的张力水平。
正确的张力控制可以提高结构、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和寿命,降低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率。
因此,设计和实施合适的张力控制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本原理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张力水平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
常见的张力控制方法包括手动调节、基于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1. 手动调节: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情况,通过人工调整绳索、链条或缆线的张力来实现控制。
然而,这种方法在长期运行或需要高精度控制的情况下并不适用。
2. 基于传感器的反馈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安装张力传感器来监测张力变化,然后将实际张力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调节执行机构来控制张力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张力控制,并且适用于各种复杂应用。
3.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一些需要大规模张力控制的情况下,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这种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组成,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精确调节和稳定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三、具体方案基于对现有张力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张力控制方案。
1. 传感器选择: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张力传感器,如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取应考虑其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2. 控制器设计:设计一个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
控制器应具备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的响应速度,以实现准确的张力控制。
3. 执行机构优化: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如电机、液压缸或气动装置等,并通过优化其控制算法和传动装置来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第二章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2.1 典型收卷张力控制示意图22.2 张力控制方案介绍对张力的控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可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二是控制电机转速,对应这两个途径,MD330设计了两种张力控制模式。
1、开环转矩控制模式开环是指没有张力反馈信号,变频器仅靠控制输出频率或转矩即可达到控制目的,与开环矢量或闭环矢量无关。
转矩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控制的是电机的转矩,而不是频率,输出频率是跟随材料的速度自动变化。
根据公式F=T/R(其中F为材料张力,T为收卷轴的扭矩,R为收卷的半径),可看出,如果能根据卷径的变化调整收卷轴的转矩,就可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这就是开环转矩模式控制张力的根据,其可行性还有一个原因是材料上的张力只来源于收卷轴的转矩,收卷轴的转矩主要作用于材料上。
MD系列变频器在闭环矢量(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下可以准确地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必须加装编码器(变频器要配PG卡)。
2、与开环转矩模式有关的功能模块:1)张力设定部分:用以设定张力,实际使用中张力的设定值应与所用材料、卷曲成型的要求等实际情况相对应,需由使用者设定。
张力锥度可以控制张力随卷径增加而递减,用于改善收卷成型的效果。
2)卷径计算部分:用于计算或获得卷径信息,如果用线速度计算卷径需用到线速度输入功能部分,如果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需用到厚度累计计算卷径相关参数功能部分。
3)转矩补偿部分:电机的输出转矩在加减速时有一部分要用来克服收(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频器中关于惯量补偿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自动地根据加减速速率进行转矩补偿,使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仍获得稳定的张力。
摩3擦补偿可以克服系统阻力对张力产生的影响。
3、闭环速度控制模式闭环是指需要张力(位置)检测反馈信号构成闭环调节,速度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根据反馈信号调节输出频率,而达到控制目的,速度模式变频器可工作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V/F控制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第二章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2.1 典型收卷张力控制示意图22.2 张力控制方案介绍对张力的控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可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二是控制电机转速,对应这两个途径,MD330设计了两种张力控制模式。
1、开环转矩控制模式开环是指没有张力反馈信号,变频器仅靠控制输出频率或转矩即可达到控制目的,与开环矢量或闭环矢量无关。
转矩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控制的是电机的转矩,而不是频率,输出频率是跟随材料的速度自动变化。
根据公式F=T/R(其中F为材料张力,T为收卷轴的扭矩,R为收卷的半径),可看出,如果能根据卷径的变化调整收卷轴的转矩,就可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这就是开环转矩模式控制张力的根据,其可行性还有一个原因是材料上的张力只来源于收卷轴的转矩,收卷轴的转矩主要作用于材料上。
MD系列变频器在闭环矢量(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下可以准确地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必须加装编码器(变频器要配PG卡)。
2、与开环转矩模式有关的功能模块:1)张力设定部分:用以设定张力,实际使用中张力的设定值应与所用材料、卷曲成型的要求等实际情况相对应,需由使用者设定。
张力锥度可以控制张力随卷径增加而递减,用于改善收卷成型的效果。
2)卷径计算部分:用于计算或获得卷径信息,如果用线速度计算卷径需用到线速度输入功能部分,如果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需用到厚度累计计算卷径相关参数功能部分。
3)转矩补偿部分:电机的输出转矩在加减速时有一部分要用来克服收(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频器中关于惯量补偿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自动地根据加减速速率进行转矩补偿,使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仍获得稳定的张力。
摩3擦补偿可以克服系统阻力对张力产生的影响。
3、闭环速度控制模式闭环是指需要张力(位置)检测反馈信号构成闭环调节,速度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根据反馈信号调节输出频率,而达到控制目的,速度模式变频器可工作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V/F控制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张力控制原理教程张力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张力控制设备。
本文将介绍张力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一、张力控制的基本概念张力控制是指通过对拉伸或收缩的材料施加力,使材料保持一定的张力水平。
张力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运行,避免材料过松或过紧引起的问题。
二、张力控制的应用领域1.包装行业:在印刷、涂覆、贴合等过程中,需要对卷材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纺织行业:在纺纱、织造、印染等过程中,需要对纱线、织物进行张力控制,以避免出现断纱、断经等问题。
3.金属加工行业:在连续拉拔、连续铸轧、连续热轧等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带材进行张力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纸张行业:在造纸、印刷等过程中,需要对纸张进行张力控制,以避免出现张力差、翘曲等问题。
5.电子行业:在印刷电路板、光纤制造等过程中,需要对薄膜、线材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张力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如张力滚轮、张力锥轮等。
这些装置通过控制滚轮之间的接触压力来调节张力,但存在精度低、响应慢等缺点。
2.电气控制方法:电气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材料的张力信号,并通过电动机或气缸等执行器来调节张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响应快,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常见的电气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动态张力控制等。
3.光电控制方法:光电控制方法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材料的张力变化,并通过控制光源的亮度来调节张力。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各种材料的张力控制,但对环境光线干扰比较敏感。
四、张力控制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张力传感器能够测量材料的张力,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关键是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如压电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2.控制算法:张力控制的核心是控制算法,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稳定的张力控制。
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
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张力控制:直接张力控制方式是通过直接测量和调节张力
来控制张力。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张力值,并根据设定的张力目标值和检测到的实际张力值之间的差值,计算出调节量,然后通过执行机构对张力进行调节。
这种控制方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高速、高精度的张力控制场合。
2.间接张力控制:间接张力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与张力相关的其
他参数来间接调节张力。
例如,通过控制线速度、卷径等参数来调节张力。
这种控制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精度和响应速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对张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3.补偿控制:补偿控制方式是通过补偿外部扰动或系统参数变化
来提高张力控制的稳定性。
例如,当外部扰动或系统参数变化导致张力波动时,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补偿控制算法对扰动进行补偿,从而减小张力波动。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存在外部扰动或系统参数变化的场合。
4.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方式是一种基于系统参数变化的控制
方式。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自动适应系统参数的变
化,从而减小因参数变化引起的误差。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系统参数变化的场合。
5.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方式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式。
在
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模糊逻辑规则对输入的变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调节量。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适用于复杂的张力控制系统。
以上是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的几种常见类型,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张力控制器原理张力控制器(Tension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控制张力的自动化设备。
它广泛地应用在纺织、印刷、拉伸、包装以及造纸等行业中。
张力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测被控物体的张力并根据预设的参数进行调节,以达到所需的张力控制。
1.传感器检测:系统通过安装在张力控制线路上的传感器来检测被控物体的张力。
传感器通常采用负载细微压变法、压电效应、电感效应等原理,能够实时测量张力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2.电信号放大与调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和调理的处理,以便使得信号能够被控制器读取并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通常,放大和调理的方法包括滤波、放大、线性化等。
3.控制器计算:张力控制器通过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出当前实际张力与预设张力之间的差异。
控制器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者PLC等计算设备,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对实际张力进行调整。
4.控制信号产生:根据计算得出的实际张力差异,控制器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是电流、电压、气体或者液体等形式,用于调节被控张力装置的运动或者力度。
5.被控张力装置调节:根据控制信号,被控张力装置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所需的张力水平。
常见的张力装置包括张力滚筒、张力传动装置等。
通过控制这些装置的运动或者力度,可以实现对被控物体的张力控制。
6.反馈调整: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张力,通常会添加反馈机制。
控制器可以通过反馈传感器实时监测被控物体的张力,并根据实时的反馈信号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加精确的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传感器检测、电信号调理、控制器计算、控制信号产生、被控张力装置调节和反馈调整等步骤。
通过对这些步骤的协调和控制,张力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被控物体的张力精确控制,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张力控制系统往往是张力传感器和张力控制器的一种系统集成,目前主要应用于冶金,造纸,薄膜,染整,织布,塑胶,线材等设备上,是一种实现恒张力或者锥度张力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其作用主要是实现辊间的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均匀控制。
这种控制对机器的任何运行速度都必须保持有效,包括机器的加速、减速和匀速。
即使在紧急停车情况下,也应有能力保证被分切物不破损。
张力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切产品的质量。
若张力不足,原料在运行中产生漂移,会出现分切复卷后成品纸起皱现象;若张力过大,原料又易被拉断,使分切复卷后成品纸断头增多。
一、标准变频器与收放卷变频器型号介绍尤尼康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可以进行卷径计算。
AF201仅仅支持速度控制模式,AF202不仅支持速度控制模式,还支持转矩控制模式。
AF200标准产品不能进行卷径计算,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系列包括了标准产品的主要功能,还有行业特定的功能,可以进行卷径计算,有相应卷径计算功能码做相关设置,比如H0.00、H1.00、H1.24等等功能码。
AF201标准产品仅仅能做一个无速度编码器反馈的矢量控制,比如木工机械、音乐喷泉、扶梯、陶瓷机械、离心机、塑料吹塑机、细微拉丝机、磨床、雕铣机、跑步机、大圆机等等行业应用中。
AF202可以做有速度编码器反馈的闭环矢量速度控制,还能做转矩控制,设置PD.00=1变频器由速度控制模式变为转矩控制模式,这里可以设置P6.21作转矩给定或者张力给定及速度限定。
主要应用有:替换力矩电机、皮革机、鱼网编织机、浸胶机等等。
AF201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只能实现有位置摆杆或者浮动辊的速度控制,比较典型的行业应用是拉丝机速度控制。
AF201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可实现卷径计算、进行PID调节的复合控制模式实现恒定线速度收放卷控制。
应用行业主要有:双变频拉丝机、直进式拉丝机、层绕机、动力放线架、复卷机等等。
AF202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包含了AF201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的主要功能,不仅能做速度控制,还能做转矩控制,可以实现恒定转矩控制或者恒定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器操作说明1.张力控制器的基本原理2.张力控制器的主要构成张力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器、感应器和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器负责接收感应器的信号,并根据设定值计算出控制信号;感应器负责检测被处理材料的张力,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调整卷取或放线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材料张力的控制。
3.张力控制器的操作步骤(1)接通电源并设置参数:将张力控制器连接到电源,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关参数,例如材料类型、材料宽度、张力范围等。
(2)安装感应器:根据设备的不同,感应器可以安装在卷取装置或放线装置上。
确保感应器与材料接触良好,并调整感应器的灵敏度,使其能够准确检测到材料的张力。
(3)调整控制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器的工作模式,例如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控制器上的按钮或旋钮来实时调整张力;自动模式下,控制器将根据设定值自动调整张力。
(4)监测和调整:在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测材料的张力,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张力偏高,可以适当减小卷取或放线速度;如果张力偏低,可以适当增加速度或调整卷取或放线装置的工作方式。
(5)记录和分析:定期记录张力控制器的工作参数和材料的张力情况,并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操作参数和设备设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张力控制器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检查感应器和控制器的连接线路,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松动或短路的情况。
(2)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灰尘或湿气对设备的影响。
(3)定期进行润滑,确保张力控制器的机械部件正常运转。
(4)定期清洁传感器,以确保其能够准确检测材料的张力。
(5)定期校正控制器,以保证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张力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张力的设备,在印刷、纺织、电子、包装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相对简单,只需按照步骤进行设置和调整即可。
同时,良好的维护和保养也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力控制器的原理
张力控制器是一种用来稳定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的装置。
其原理基于力学和电控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以达到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张力控制器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部分。
传感器用于检测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常见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控制器则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目标张力值对系统进行调节。
控制器中的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算法、模糊
控制算法等。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通过调节阀门、电机或液压缸等设备,对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进行调节。
具体工作时,传感器会不断地监测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并将监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会对实际张力与目标张力之间的差异进行计算,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生成控制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通过执行器作用于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调节装置,以调整张力至目标值。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节,控制器可以实现对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实时稳定的控制。
总而言之,张力控制器利用传感器不断监测传送带或缆绳上的张力,并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实现对张力的稳定控制。
全自动张力控制器原理
张力控制器对在两个加工设备之间作连续运动或静止的被加工材料所受的张力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
在各种连续生产线上,各种带材、线材、型材及其再制品,在轧制、拉拔、压花、涂层、印染、清洗以及卷绕等工序中常需要进行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可以是恒张力控制,也可以是变张力控制。
自动恒张力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为两只张力检测器测量到实际目标(即测量张力),与人为设定设定所需的工作张力(即设定张力)相比较,如果两个比较的张力相等时,张力控制仪不调节输出比例,而两个比较的张力不等时,张力控制器将判断测定张力大于或小于设定而相应的减小或增大输出比例,从而使测量张力与设定张力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恒张力。
张力控制器的作用包括如下几点:
①保证连续生产加工过程能正常进行,即保证被加工材料在连续生产线的各部位上秒流量相等,从而达到既不堆料也不拉断的要求;
②保证被加工产品的质量,如尺寸精度(厚度、宽度、截面形状等)、平直度、卷绕松紧、外形以及材质性能等达到标准要求。
张力控制系统往往是张力传感器和张力控制器的一种系统集成,其作用主要是实现辊间的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均匀控制。
张力控制器进行工作原理及工作要求张力控制器工作原理:
在工控行业,在一些带状和线状类的产品,为达到生产所需要求经常需要控制张力,张力控制器就是控制这类张力的一种仪表。
张力控制器是一种由单片机或者一些嵌入式器件及外围电路开发而成的系统,是一种控制仪表,它可以直接设定要求控制的张力值,然后直接输入张力传感器的信号(一般为毫伏级别)作为张力反馈值,通过比较得出偏差后,输入到PID等控制器进行处理,尽量输出给外围执行机构去控制,以便达到偏差小,系统响应快的目的。
张力控制系统是由张力传感器、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等配套系统构成,适用于收卷、放卷、张力控制。
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
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
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张力控制器工作要求:
1、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
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2、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3、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4、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张力控制器是通过接收两只张力检测器传送的信号,经控制器与设定张力比较,输出控制磁粉离合器,制动器,力矩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自动控制放卷或收卷长尺寸大卷径材料张力的设备,特别适用于印刷机、分切机、涂布机、复合机等。
资料来源——天机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