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检验规范
- 格式:xlsx
- 大小:15.61 KB
- 文档页数:1
塑料原材料检验规范1.外观检验外观是塑料原材料的第一道检验环节。
检验人员应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光滑度、表面缺陷等方面的评估。
外观检验旨在判断原材料的表面是否平整、无杂质,并且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2.密度检验密度是塑料原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于不同类型的塑料来说,其密度是有一定要求的。
检验人员可利用密度计对原材料进行密度测试,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熔流率检验熔流率是塑料原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能指标,可以反映塑料的熔融流动性能。
检验人员可以通过熔流率仪对原材料进行熔流率测试,以判断其熔融流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弯曲强度检验弯曲强度是塑料原材料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可以反映塑料的抗弯性能。
检验人员可以利用弯曲强度测试仪对原材料进行弯曲强度测试,以判断其抗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拉伸强度检验拉伸强度是塑料原材料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可以反映塑料的抗拉性能。
检验人员可以利用拉伸试验机对原材料进行拉伸强度测试,以判断其抗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热变形温度检验热变形温度是塑料原材料的一个重要热学性能指标,可以反映塑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性能。
检验人员可以利用热变形温度测试仪对原材料进行热变形温度测试,以判断其变形温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7.抗氧化性检验抗氧化性是塑料原材料的一个重要使用性能指标,可以反映塑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抗老化性能。
检验人员可以利用抗氧化性测试装置对原材料进行抗氧化性测试,以判断其抗老化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8.添加剂含量检验添加剂是塑料原材料中常用的一种成分,对塑料的性能起到调节作用。
检验人员可以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原材料中的添加剂含量进行测试,以判断其添加剂含量是否符合需求。
以上是对塑料原材料进行检验的一般规范,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保证塑料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从而确保最终塑料制品的品质。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一、目的及适及范围(一)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规范塑料件制品的检验方法,对塑料件产品生产及出厂的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一致性和全面性及准确性、特制定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二)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的塑料件的检验与验收。
二、术语(一)翘曲(弯曲,变形):主要是因为成型品的收缩不均,而造成成型品内部形成应力,一旦脱模,成型品内部应力松弛就造成形状的改变。
(二)缩水(塌坑、平面凹陷):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是在成型品表面呈现凹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冷却因化时,体积收缩引起的,常见于肉厚较厚的部位。
(三)流痕(波纹、流纹):是熔融材料,在射入成型空间时,由于温度下降急冷固化,造成材料的粘度增高,降低流动性。
尤其是在成型品表面,材料的固化速度最快,在受到后续树脂的推动下,会形成以浇口为中心,垂直于射出方向的波纹。
(四)缺料(短射):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是射出的熔融树脂,在射入模穴中对于模穴的某一角落无法完全充填,而造成不满模的情况。
(五)气泡(空孔):是成型品内部产生空隙的现象。
对透明的成型品而言,严重影响成型品外观。
这是由于成型品在料厚部份中心处冷却最慢,所以材料会在中心部产生空孔。
另外熔融材料若含有水份或挥发性气体,则也会在靠近成型品表面有空孔或气泡的产生。
(六)喷痕(喷流、冷料):是材料在射出时,从浇口进入模穴中,熔融材料呈曲折的带状固化现象,在成型品的表面会形成蛇行状的流痕。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射入模穴时,材料的温度过低或冷却太快,使材料的前端迅速固化。
接着受到随后进入的热材料压缩,而造成明显的流动纹路。
这种不良现象,在侧面浇口较容易发生。
(七)熔接缝(结合线、合胶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是熔融材料在合流的部份,由于流动的树脂前端无法完全合流,所产生的条纹,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八)断裂(裂痕):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1 目的及适及范围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塑料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产品设计图纸》。
3 内容3.1 术语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3.2.2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2.3实配用端子等其他零件实配对接。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C 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4 检验标准3.4.1 塑件的检验标准(表1) 3.4.2 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2)关于塑件的外观A 、B 、C 面检验的方法: 所有的塑件都应分为外观的A 、B 、C 面 A 、B 、C 面划分图例:A 、B 、C 面示意图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 版本 生效期 准备 审核 批准 1/121. 目的:预防生产使用时出现重大品质事故,保证生产能够正常进行,提高产品品质。
2. 范围:适用于注塑部件的检验判定。
3.4.检验条件及步骤:4.1 检验条件检验位置:被检验件应放在自己面前10cm ±1cm 处的检验桌面上检验背景:灰色(需丝印的透明件背景颜色为黑色和白色两种) 检验距离:35~50cm灯光:800~1200lux 白炽灯 检验时间:注:推荐检验时间,根据产品复杂程度调整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2/124.2检验步骤5.注:不透明腕枕的正面(丝印面)为Ⅱ类表面,其他表面为Ⅲ类表面;透明腕枕的上盖和侧面(透明面)为Ⅱ类表面,其他表面为Ⅲ类表面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3/126.检验表面的分类及可接受的非超标缺陷个数:7.抽样水准:按照GB/T2828逐批计数抽样标准执行,一般检验水平II, AQL: CR:0, MA:0.65, MI:2.5从每批来料中按照日期分别抽取相应数量产品进行检查。
8.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4注:在缺陷定义中未定义的缺陷,请参照与之相近的缺陷来检验9.检验内容及标准:9.1 包装标识检查:①包装标识正确,需与实物相符,无混料,缺陷等级MA。
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5/12②包装完好,外包装无破损,内包装无散落,缺陷等级MA。
塑料件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是对塑料件进行质量检验的依据和规范,用于确保塑料件的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1. 尺寸和外观: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的尺寸和外观要求,例如长度、宽度、厚度、平整度等。
通过测量和目测等方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物理性能: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的物理性能要求,例如硬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通过物理试验和测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化学性能: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的化学性能要求,例如耐酸碱性、耐溶剂性、耐候性等。
通过化学试验和测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环境要求: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要求,例如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候性等。
通过环境试验和测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印刷和标识: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上的印刷和标识要求,例如标识内容、位置、清晰度等。
通过目测和测量等方法来判断塑料件的印刷和标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塑料件检验标准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和使用领域的要求而有所
差异,各个行业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来指导塑料件的检验工作。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塑料件外观检验成为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的外观检验规范可以有效保障塑料件产品的质量,确保消费者的满意度,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为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一、外观检验的原则1.正确性原则塑料件外观检验应基于科学、严谨的方法和相应的仪器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公正性原则检验员应该是受过培训的,遵守检验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过程的公正性。
3.可靠性原则外观检验的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4.适用性原则外观检验应选择与被测塑料件特性相适应的方法和设备进行。
5.效率原则检验过程应高效快捷,避免浪费时间。
6.安全性原则检验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二、外观检验项目1.尺寸塑料件外观检验重要的项目之一是尺寸。
尺寸的检验应根据所给的设计图纸进行,测量的数据应在匹配的位置记录,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2.表面光洁度塑料件外观检验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表面的光洁度。
检验员需要检查被测塑料件表面的平滑度、表面裂缝以及边缘磨损等问题。
3.表面缺陷表面缺陷是塑料件外观检验不可忽视的一个项目。
包括气泡、凹陷、表面漏出、划痕等表面缺陷。
这些缺陷应该尽可能地被避免或降至最低程度,以确保产品的传递性。
4.壁厚塑料件外观检验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壁厚。
被测部分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不同测量位置处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
5.材料质量塑料件的材料质量也是塑料件外观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
检测员应从货源出发,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组成能够适应产品的流通性和表面优质性。
三、外观检验的方法1.人工检验人工检验是应用最广泛的外观检验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需要由检测员进行手工检验,检查被测物表面是否有缺陷或其他可能的问题。
2.光学检验光学检验是利用一些光学设备,如放大镜、显微镜、光镜等方法进行检验。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查被测物的表面。
3.自动检验自动检验是应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检验和分析检测数据的方法。
1.目的及适及范围:目的是为塑料制品的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认可的封样作为判定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塑料件的检验与验收。
2. 内容:2.1术语:1) 异色点:与塑料制品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暴露在塑料制品表面上的混入树脂中的杂点。
2) 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它与制品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 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表面下陷。
4) 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 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 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 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的多余料。
8) 断裂:塑料纹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9) 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制品表面的现象。
10) 油丝(油痕):由于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该痕迹表面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1)污垢:制件光滑表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2.2 检验方法2.2.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1.0---1.2)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6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2.2.2尺寸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2.3 检验项目及标准检验项目及标准见下表:注:A类缺陷为重缺陷;B类缺陷为轻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