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交流电路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671.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3章单相正弦电路分析已知正弦电压(V)、(V),则u1与u2的相位差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讨论相位差问题时应当注意,只有同频率正弦量才能对相位进行比较。
这是因为只有同频率正弦量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是恒定的,能够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而不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随时间变化的,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解不正确。
因为u1的角频率为ω,而u2的角频率为2ω,两者的频率不同,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频率为50 Hz,初相为45°。
(1)写出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并画出波形图;(2)求该正弦电流在s时的相位和瞬时值。
解(1)由题设已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A,频率Hz,初相。
由频率f可得角频率ω为:(rad/s)所以,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为:(A)波形图如图所示。
(2)s时的相位为:(rad)瞬时值为:(A)已知正弦电流(A)、(A),试求i1与i2的振幅、频率、初相、有效值和相位差,并画出其波形图。
解i1与i2的振幅分别为:(A)(A)频率分别为:(Hz)初相分别为:有效值分别为:(A)(A)i1与i2的相位差为:说明i1超前i2。
波形图如图所示。
图习题解答用图图习题解答用图设,,试计算、、AB、。
分析复数可用复平面上的有向线段、代数型、三角函数型和指数型(极坐标型)等形式表示。
复数的加减运算就是将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加减,因而采用代数型比较方便。
复数的乘法运算就是将模相乘而辐角相加,复数的除法运算就是将模相除而辐角相减,因而采用指数型(极坐标型)比较方便。
解写出下列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并画出其相量图。
(1)(mA)(2)(A)(3)(V)(4)(V)分析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就是用一个复数来反映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和初相,即用相量的模来代表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用相量的辐角来代表正弦量的初相。
教案(31 )【导入新课】[1]直流电的定义及表示[2]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回顾电能的应用引入交流电及本节课题--正弦交流电的产生【教学过程】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初相位、相位差一、相位和相位差[1.]相位定义:任意一个正弦量y = Asin(t 0)的中的(t 0)称为相位。
[2.]初相位:相位中的0,称为初相位,可反映正弦交流电的初始(t=0)的值。
[3.]相位差: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与时间t无关)。
可证明: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等于初相位之差。
设第一个正弦量的初相为01,第二个正弦量的初相为02,则这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差为12 = 01 02并规定1212 180或[4.]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的讨论: (1) 当12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比第二个正弦量的相位越前(或超前) 12;(2) 当12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比第二个正弦量的相位滞后(或落后)| 12|;(3) 当12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同相,投影图7-1(a)所示;(4) 当12 = 或18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反相,投影图7-1(b)所示;(5) 当 2-12或9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正交。
二、应用举例:[1]已知u = 311sin(314t 30) V,I = 5sin(314t 60) A,则u与i的相位差为:ui = (30) ( 60) = 90即u比i滞后90,或i比u超前90。
[2]正弦交流电流 i = 2sin(100t 30) A,如果交流电流i通过R = 10 的电阻时,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角频率、频率、周期及初相并求电功率P 解:最大值Im = 2 A 有效值I = 2 0.707 = 1.414 A, = 100 rad/s f =/ 2 = 50hz T =1/f=0.02s 0=30在一秒时间内电阻消耗的电能(又叫做平均功率)为P = I2R = 20 W,五、总结:本节介绍了正弦交流电的定义特点及三要素,结合正弦表达式搞清各要素间关系及物理意义,并学会相关计算;正确理解相位差的含义及两正弦交流电间相位关系。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应用相量法。
通过引入相量法,建立了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给出了KCL,KVL和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由于它们与直流电路的分析中所用的同一公式在形式上完全相同,因此能够把分析直流电路的方法,原理,定律,例如,网孔法(回路法),结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效电源原理等等直接应用于分析正弦电路的相量模型,其区别仅在于:(1)不直接引用电压电流的瞬时表达式来表征各种关系,而是用对应的向量形式来表征各种关系;(2)相应的运算不是代数运算,而是复数的运算,因而运算比直流复杂。
但根据复数运算的特点,可画出向量图,利用向量图的几何关系来帮助分析和简化计算,从而扩大了求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谐振等。
认识以上区别,对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是有益的。
9-1试求图示各电路的输入阻抗Z和导纳Y。
解:(a)Z=1+=1+=Y====S(b) Z==Y=(c) Y=SZ=题9-1图设端口电压相量为,根据KVL,得所以输入阻抗为导纳设端口电压,电流相量为,,根据KCL,得且有所以输入阻抗导纳注:本题的求解过程说明,引入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后,正弦电路的输入阻抗(或导纳)的定义与计算和直流电路输入电阻(或电导)的定义与计算是相似的。
即输入阻抗若有n个阻抗串联,等效阻抗若有n个导纳并联,等效导纳为只不过Z和Y是复数。
9-2已知图示电路中,。
试求电路中合适的元件值(等效)。
解:把u用余弦函数表示有u和I的相量形式为,根据入端导纳的定义,有既图示的两并联元件为电导和电容,其参数为注:以上计算表明,导纳的模等于电流与电压的模值之比,导纳角等于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若导纳角,表示电流超前电压,导纳为电容性,反之为电感性。
9-3 附图中N为不含独立源的一端口,端口电压u,电流I分别如下列各式所示。
试求没一种情况下的输入阻抗Z和导纳Y,并给出等效电路图(包括元件的参数值)。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练习题解答(6)1-3 一只额定电压为V 220,功率为100W 的白炽灯,在额定状态下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流各为多少?解:根据功率表达式 UI I R P 2L ==则此时流过白炽灯的电流和白炽灯中的电阻分别为A 45.0220100U P I ===Ω===48445.0100I P R 22L1-5 某一直流电源,其输出额定功率P N = 200W ,额定电压U N = 50V ,内阻R 0 = 0.5Ω,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15所示。
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电路如解题图3所示,当S 闭合时,根据额定功率表达式N N N I U P = 则A 450200U P I N N N === 又根据额定电压表达式N N N I R U = 那么Ω===5.12450I U R N N N(2)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和开路状态下电源端电压等于电动势电压,所以V 5245.050I R U E U N 0N 0=⨯+=+== (3)电源电路短路时负载电阻为零,则短路电流为A 1045.052R E I 0S ===1-7 在题图1-7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V30U V 80U V 60U V 90U V 140U A10I A 6I A 4I 54321321=-==-====-=(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E 解题图3题题1-721U U U21U 题题题4解:(1)各元件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元件电压的实际极性如解题图4所示。
(2)根据U 和I 的实际方向来判定,当U 和I 的实际方向相反时即为电源(注意,U 的实际方向指的是电位降落的方向,即从正极指向负极),否则为负载。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三、习题详解3-1 试计算下列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初相:(1))30314(sin 5 +t (2))60(cos 8+πt解 (1)周期 s 02.050131422==π=ωπ=T 频率 Hz 5002.011===T f初相 ︒=300ϕ(2)周期 s 222=ππ=ωπ=T频率 Hz 5.0211===T f初相 ︒=1500ϕ3-2 试计算下列各正弦量间的相位差:(1)A )30(sin 5)(1+ω=t t iA )30(sin 4)(2-ω=t t i(2)V )1520(cos 5)(1+=t t uV )3010(sin 8)(2-=t t u(3)V )45(sin 30)(+ω=t t uA )30(sin 40)(-ω=t t i解 (1)60303021=--=-=)(ϕϕϕ (2) 角频率不同,比较无意义。
(3) ︒=︒--︒=-=75)30(4521ϕϕϕ注意 ①通常只对同频率的两个正弦量才能做相位比较。
②求相位差时要将两个正弦量用相同的sin 函数或cos 函数表示。
③求相位差时,两个正弦量表达式前均带正号。
3-3 已知正弦量 30j 220e U =和A I3j 4--=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正弦波形及相量图表示它们。
解 (1)30j 220e U= 三角函数式 )30sin(2220︒+ω=t u2t︒-30330︒图3-1题3-3正弦波形(2) A 3j 4--=I三角函数式 A )43a r c t g s i n (25π-+ω=t i 正弦波形,相量图可参照(1)答案画出。
注意 习惯上常取初相绝对值小于180°。
3-4 写出下列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式(1)A cos 25t i ω=(2)V )45314(cos 2125-=t u(3)A )605(sin 10--=t i解 (1)A cos 25t i ω=A t t t t i )90sin(25)90sin(25)90sin(25cos 25︒+=︒--=-︒==ωωωωA 905︒∠=∴I(2)V )45314(cos 2125-=t u)4531490sin(2125)45314(cos 2125︒+-︒=-=t t u)135314sin(2125)314135sin(2125︒--=-︒=t t )45314sin(2125)180135314sin(2125︒+=︒+︒-=t tV 45125︒∠=∴U(3)A )605(sin 10--=t iA )1205sin(10)180605sin(10)605(sin 10︒+=︒+︒-=--=t t t iA 12025︒∠=∴I注意 ①不能认为电流相量I等于正弦量i. 即≠I i. ②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正弦电流都要将其化为正弦表达式,再写出相量。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t e 314sin 2220=V ,试问e 的最大值、有效值、角频率、频率和初相位各是多少?解:e 的最大值 V E m 3112220==有效值 E=220V 角频率 ω=314( rad/s)频率和初相位 f = ω/2л = 50Hz 初相位为零2.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是10A ,频率为50Hz 。
初相为30°,(1)写出它的瞬时表达式,并画出其波形图;(2)求该正弦电流在t=0.0025s 时的相位和瞬时值。
解:(1)A t i )30314sin(210︒+= (2)当t=0.0025s 时 相位角︒=⨯⨯=452/3600025.0314πφ瞬时值 A i 1022210sin 210=⨯==φ 3.已知)30314sin(2101︒+=t i A ,)30314sin(10︒-=t i A ,画出这个电流的波形图,哪个电流超前?它们的相位差是多少?若用万用表测量这两个电流,试问读数各为多少?解:i 超前60°。
用万用表测量时,i 1=10A,i =7.07A4.已知)30314sin(210︒+=t u V ,t i 314sin 25=A ,求u 、i 的相量并画出相量图。
解: u 的相量为︒∠=3010UV i 的相量为︒∠=05IA 5.指出并改正下列各式的错误1)V 2) A ︒∠=4520u )60sin(10︒+=t Iω 3)V 4)︒∠=120220E )30sin(5︒-=t I ω A解:1) 2)V U︒∠=4520 A t i )60sin(10︒+=ω3) 4)V E︒∠=120220 A t i )30sin(5︒-=ω 6.当频率提高时,R 、X L 、X C 如何变化?解:R 与频率无关。
X L =ωL ,频率提高时,X L 成比例提高。
X C =1/ωC ,频率提高时,X C 成反比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