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叶 检 验 报 告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工作流程卡受理编号:注:①各有关人员应认真填写流程卡上相应栏目,不得漏填或缺填;②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备案的决定;受理部门应在7日内完成初审并作出是否到现场审核的决定;需要现场审核的,应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完成,在20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省局食检处;省局食检处收到报批材料后,在5日内分别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准予备案的,在10日内颁发备案证书;不予备案的,书面说明理由;③对复查换证或更改备案内容的,受理部门应向企业收回原备案证书;受理编号: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评审记录评审类型□初次评审□重新评审□换证复查□监督检查□更改评审评审方式□资料审核□现场审核申请企业名称茶叶基地名称基地地址评审日期年月日浙江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处制2006版填写须知一、要求用钢笔填写或电子文本,文字工整、清楚;二、评审组对企业的评审按以下程序进行:1.文件申请书和资料等审核;2.见面会;3.现场评审;4.评审组内部会议;5.总结会,向企业反馈评审情况;三、文件资料审核应对照浙江检验检疫局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管理细则、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条件和要求中有关要求进行,“判定”栏内根据情况选择打“√”或涂黑,在“客观描述”栏中记录审核情况;四、评审组应在本表“判定”栏内根据情况填写“是、否、有、无、不适用”等内容;在“客观描述”栏中记录观察到的具体情况或理由;五、记录也可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记录表;六、鉴于被评审基地或评审依据的特殊要求,本记录不足以满足记录需要时,应另外附上附加核查记录表;七、本记录作为登记评审过程的原始凭证,评审人员不得随意漏项、漏填;评审员签名:评审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评审日期:年月日不符合项报告受理编号:评审跟踪报告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评审报告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自动失效通知单存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自动失效通知单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评审不合格通知单存根编号:…………………………………………………………………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评审不合格通知单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取消批准程序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证书吊销通知单存根编…………………………………………………………………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卫检验检疫备案资格取消通知单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日常监督管理记录注:本记录一式三份,检验检疫部门、茶叶种植基地、出口企业各存1份;。
申请材料之二 : 研制报告明日叶属于我国新食品原料申请相关规定的在我国尚无传统食用习惯的植物类,不在农业部禁止进口的动植物目录内。
经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食品检验资质)进行的成分分析、卫生检验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产品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且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并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危害。
一研发背景、目的和依据1 研发背景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 Koidz.),又名八丈芹、长寿草、日本芹等,是一种原产于日本八丈诸岛的野生芹菜,属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图1),因其生命力强、生长旺盛,可今日摘叶,明日即能成长出新芽,故而得“明日叶”之名﹝1﹞。
图1 明日叶照片据国内外文献报到,明日叶与普通蔬菜一样,含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国内外已对明日叶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主要成分、检测分析、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明日叶可采用凉拌、榨汁、素炒、炖煮、油炸等方法食用,也可炒茶和干燥磨粉食用,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居民的喜爱和广泛应用。
我国台湾及日本、韩国等国家,食用明日叶已有数十至上百年历史,并且已经批准明日叶可作为普通蔬菜和食品原料而食用(图2)和(8-1:法规文件)。
我国大陆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种植明日叶,现已在山东、海南、浙江、江苏、贵州、云南、广州等多个省有明日叶的种植和应用。
凉拌、炒食、榨汁、炒茶和干燥磨粉等食用方法已在民间广泛传播应用,还有省份将明日叶茶进行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近十多年来,明日叶在我国已有较多种植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迄今,尚无明日叶作为食品食用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到。
国内外毒性研究资料表明,明日叶是一种无毒无害,可以安全食用的蔬菜﹝12,13﹞。
图 2 日本国立健康研究所关于明日叶的规定本公司(青岛海隆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自开始从日本引种明日叶,至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期间曾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科技局和青岛市城阳区科技局等多级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
2020年第11期工厂往往摊叶过厚,风力接受不同,有些茶叶根本没有吹到风,造成萎凋不均匀,还有部分焖久了发酵过度发生红变,品质下降,建议摊叶厚度不高于30cm 。
2.4关于白茶萎凋后期的渥堆工艺体会渥堆工艺,在传统白茶生产过程中是没有的,传统认为白茶品质以鲜爽为好,经过渥堆的白茶失去鲜爽味,所以萎凋到一定时间必须要及时干燥,然后要及时装袋密封保存。
如今,由于市场追宠老白茶,讲究有年份的品质。
白茶陈年后有苦涩味的内含物质会发生转化,口感变的更佳,并且能分解出更多有保健功效的物质,适当品饮一些陈年的白茶也是一种乐事。
通过渥堆(民间俗称养茶)让茶叶内含物快速的转化,达到理想的口感效果。
开始渥堆前,先控制好萎凋叶的含水率约12%,然后加高堆放上面覆盖棉布,厚度不宜超过80cm ,温度约28-30℃,渥堆时间总历时不超过3d 。
需要注意事项:萎凋叶含水率如果太高,渥堆时间如果太长,渥堆后茶褐素含量过高,茶叶色泽暗褐,滋味偏淡而酸感。
近年来市场频繁出现年份高(10年以上)的老白茶,事实上多数是通过长时间的渥堆,造成年份久的假象,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
萎凋适度的茶叶通过适当的渥堆,以达到理想的口感效果,是可以科学的采取,一定要注意时间、温度、适度要控制好,不能长时间的渥堆。
如果过长时间的发酵,干燥后的毛茶外形色泽暗褐,看似乎有年份的老茶,冲泡后叶底偏硬、暗,品质为次。
3白茶的干燥干燥目的是固定前面做出来的茶叶品质,所以必须及时的进行,但切记不能把茶叶焙过重、过熟。
传统白茶要保存她的鲜爽味,所以干燥后要及时装袋密封保存,以免香气等物质挥发殆尽。
白茶干燥用烘干机时温度要控制尽量低些,注意叶温保持在80℃以下。
如果是以日晒干的方式,可以分时分次复晒。
高端白茶可以采取炭焙的方式,干燥后的茶叶再经过炭焙有三大优点:去除杂异味、提高茶香、突显甜醇度。
烘焙时控制温度60-70℃,一次投茶量约2.5-3.5kg ,30-40min 即可(中间翻动一次)。
茶叶检测报告哪里做,茶叶检测执行标准有哪些茶叶,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也是人们接待客人的必不可少的饮品。
其中茶叶分为很多种,可以按照不同喜好进行选择。
其中就分为红茶、绿茶。
指的是茶叶泡出来的颜色色泽颜色。
那我们在选择茶叶时,除了自己喜好的茶叶时, 人们也要考虑它的质量问题。
市面上茶叶有很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商家们在这方面应该也都知道。
要让消费者认可自己产品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办理一份茶叶的检测报告。
茶叶检测报告哪里做茶叶检测报告一般是由第三方CNAS/CMA检测机构出具。
什么是CNAS/CMA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英文缩写为:CNAS),是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CMA :中国计量认证简称〃CMA〃,英文全称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 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是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zheng fu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
这种认证对象是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如各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环境检测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O取得上面两个资质的机构说明此机构具备向公众出具公平、客观的报告,具备一定的falv效应的。
取得CNAS/CMA资质的报告,是可以被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线下实体市场监督认可的。
茶叶检测报告相关执行标准简介GB/T 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509.176-2003茶叶、睡过、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螭醇残留量的测GB/T 8302-2013 茶取样GB/T 8303-201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4-2013 茶水分测定GB/T 8305-2013 茶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2013 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7-2013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8-2013 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2013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 8310-2013 茶粗纤维测定GB/T 8311-2013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GB/T 8313-2008茶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检方法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GB/T 18625-2002茶 茶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简易检验方法 酶抑制法GB/T 18798.1-2008固态速溶茶一部分:取样GB/T 18798.2-2008固态速溶茶第二部分GB/T 18798.3-2008固态速溶茶第三部分 GB/T 18798.4-2008固态速溶茶第四部分:规格测定GB/T 21727-2008固态速溶茶 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GB/T 21728-2008茶砖含氟量的检测方法GB/T 21729-2008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GB/T 23193-2008茶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204-2008茶茶叶中519种有害药物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205-2008茶茶叶中448种有害药品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3376-2009茶叶中有害药物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害虫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总灰分测定 :水分测定GB/T 18798.5-2008固态速溶茶 第五部分 :自由流动和紧密堆积密度的GB/T 30376-2013茶叶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茶叶中茶黄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茶叶入驻电商需要检测报告吗答:需要的,任何产品在入驻电商时,都是需要至少一份关于产品的检测报告的。
桑叶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叶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桑叶为原料,经采叶、清洗、切叶、杀青、揉捻、速包、松块、筛渣、烘焙、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茶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桑叶:适时采收,无腐烂、无劣变、无霉变、无虫蛀,不含有夹杂物的天然原料。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3.5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