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手评选 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品位美好生活
- 格式:ppt
- 大小:6.36 MB
- 文档页数:37
初一政治学案课题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时间 2010-3-25自学目标1.区分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及其意义2.知道如何培养高雅情趣?自学部分一自学要求 (1)阅读课本38—47页,边预习边记忆答案明显的问题(2)认真完成自学内容二自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自学内容(20分钟)(一)生活处处有情趣(1)对比38-39页两幅图画, 图1属于_______________;图2属于____________.得出结论:高雅情趣是_____________的情趣.它符合________要求,也符合__________要求.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庸俗情趣是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它会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40页萧伯纳的故事,谈一谈:高雅情趣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阅读41页小唐的故事,谈一谈高雅情趣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总结:高雅情趣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过富有情趣的生活(阅读课本42----47页标题得出结论:如何培养高雅情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学检测1、“爱花的人,心灵也是芳香的。
”这句西方谚语告诉我们()A生活处处有情趣 B高雅的情趣能使人修身养性,保持良好的心境C情趣是多种多样的 D只有爱花才是高雅情趣2、下列生活情趣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是()A抽烟、酗酒、吸毒 B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C聚众赌博 D爱好体育,喜欢音乐3、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使我们的情趣更加高雅。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十)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二课时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学习目标】:1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杜绝不良嗜好3丰富文化生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预习形成】:(亲身体验求知的快乐!)1、通读第一节的内容,梳理知识结构,试着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细读课文,边读、边划、边记。
重点内容要用“_____”划下来,用“()”标出关键词,遇到不明白的划“?”。
一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记下来。
我认为的重点是:我的疑问是:【课堂研讨与展示】:(我来展示我的风采!)预习成果交流:各小组内先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自己的疑问先在小组内试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由各小组讨论课堂上解决。
1、小组内解决的问题是:2、小组没解决的问题是:握手,就免了吧。
哈哈活动一:.(1)观察右图,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阅读教材P43~P44图片和材料,说一说“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联系?”活动二:少年张某是个独生子,聪明好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发现两个高年级同学躲在一间破房子抽烟,便前去观看。
其中一个对他说:“我们吸的这种烟很好玩,你要不要试试?”他经不起诱惑,就吸了一支掺有海洛因的烟。
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很快上了瘾。
开始旷课,成绩也一落千丈。
为了购买海洛因,他向父母要钱,向同学借钱,偷别人的钱,后来发展到去社会上行窃。
最终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
从张某的经历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活动三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47,讨论: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我们培养高雅情趣有什么作用?【考点识记】:如何培养高雅的情趣呢?【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1.漫画《如此追星》中“追星女”的行为()A.有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B.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C.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如此追星D.是盲目从众心理的表现2.要杜绝不良嗜好,就要()①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②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③勇于对那些影响我们健康成长的东西说“不”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刚进入中学的小李同学在自己的一篇作文中写到:人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兴趣,我以做作业为乐,作业可以在教室里笔耕,也可以在舒适的床上冥想;可以在课间十分钟争辩,也可以在上学路上深思。
14课时7.14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复习目标:1、学会区分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提高分辨能力。
2、理解高雅生活情趣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好奇心、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
4、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复习导航:1、情趣有之分,高雅情趣是、、、的情趣。
它符合和的要求,也符合和的要求。
2、是我们行为的动力,它可以驱使我们去探索的各种奥秘,获得新的感受,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
3、高雅的情趣通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又可以把一个人的陶冶得更加高雅。
是兴趣的开始,我们应该由开始,培养的兴趣爱好,并进而发展为。
4、要拒绝不良嗜好,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和的能力,避免。
复习过程:任务一:生活处处有情趣1、记住:情趣有雅俗之分2、什么是高雅情趣?3、什么是庸俗情趣?它有什么危害?4、培养高雅情趣有什么意义?5、但丁说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你是如何理解的?任务二:过富有情趣的生活1、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的途径有哪些?2、为什么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3、好奇心有什么作用?4、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联系?5、如何认识从众心理?它有什么危害?6、怎样才能杜绝不良嗜好?7、怎样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课堂小结:高雅情趣情趣有雅俗之分生活处处有情趣庸俗情趣要培养高雅情趣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典型例题分析:1、有些青少年盲目“随大流”或模仿别人,看到别人吸烟自己也吸,看到别人崇拜明星自己也去“追星”。
其原因是()A、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B、有主见,不受周围人的影响C、分不清情趣的高雅和庸俗D、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2、合肥市庐阳区育新小学举行了“快乐读书、智慧读书、好书共享、爱心漂流”首届小学生旧图书交易节活动。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设计思想:本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和实践,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让学生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内容“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而构建。
三、学情分析:1展。
2 3乐观生活 奥秘生活 理智生活 文化生活谁不说俺家乡美23安琪的委屈安琪的错误行为受到大家的一致谴责,但她却觉得十分委屈。
她辩解说:上有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1)这是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 生:……师总结:盲目从众的危害(不利于……) (2)我们该怎么做? 生:……师总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生活中还有哪些盲目从众现象?有什么危害?第一步: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危害,并简要说明危害。
第二步: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盲目从众的图片(中国式+抽烟、酗酒) 好真善美高雅情趣庸俗情趣假恶丑4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本课安琪”作为引领课堂教学始终的人物线索,使整堂课浑然一体。
以“帮安琪”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模式,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乐观生活:奥秘生活: 理性生活: 文化生活: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条件) (起点) (有力保证)(重要途径)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14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学案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培养高雅情趣,乐观向上,追求美好生活。
2.能力目标:认识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的区别,培养和提高辨别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处处有情趣,懂得情趣有雅俗之分,知道高雅情趣和庸俗情绪对人会有不同的影响。
教学重点: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的区别教学难点:情趣有雅俗之分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38页正文内容,思考:生活中的情趣体现在哪些方面?友情提示:①之美,带给我们无限的怡情雅趣;②中,人们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会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幸福;③工作学习之余的等,充实着人们的内心世界。
结论:生活有情趣。
2.看看:教材P38--39页两组图画说说:图画中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想想:两组图画所反映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友情提示:①P38页图片中的人物分别在、、;它们的情趣都是情趣。
②P39页漫画中的人物分别在、、,它们的情趣都是情趣。
结论:情趣有之分。
合作学习阅读教材P39—40页正文内容,请结合教材P39页“读一读”和P40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什么是高雅情趣?什么是庸俗情趣?展示交流:(要求:人人参与,竞相展示≤7分钟)请判断下列情趣哪些是高雅的?哪些是庸俗的?并说说分别会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①喜欢唱歌②上课时间小声唱歌③喜爱雕刻④在课桌面上刻字⑤喜欢旅游⑥在文物古迹上题写“某某到此一游”高雅情趣有(填序号):。
其影响是:。
庸俗情趣有(填序号):。
其影响是:。
阅读巩固:阅读教材P41,回答:为什么要培养高雅的情趣?(点拨:即高雅情趣的影响或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意义。
要求:背诵并默写。
≤5分钟)达标检测: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自然界的青山绿水、风清云淡,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社会中的艺术创作、雄伟建筑,带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中养花弄草、池边垂钓,充实着我们的心灵。
这些都说明()A.任何一种情趣都是高尚的、科学的。
创新课堂大赛优秀教学设计之一:追求高雅情趣时间:2011-03-24 15:15:17 来源:作者:刘爱香5.阅读课本第43至44页,知道应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理解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6.阅读课本第45至46页中间,明确盲目从众的危害,知道怎样杜绝不良嗜好。
7.阅读课本第46页的“读一读”,完成第47页“我的高雅情趣发展计划”,弄懂怎样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使自己的情趣更高雅。
8.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课堂探究案※教学环节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思考生活分析生活指导生活思考生活、分析生活、指导生活:步骤如下1.以无记名书写的形式调查每个学生最喜欢的一两件情趣,教师汇总,从中选取学生中较普遍的6个情趣,如看书、外出郊游、打篮球、QQ聊天、网络游戏、吸烟酗酒等等2.分组讨论。
每组分得以上6个情趣中的其中一个情趣进行讨论,明辨它们是高雅情趣还是庸俗情趣。
3.每个小组选派一两个同学代表有理有据的说明本小组讨论的情趣是高雅情趣还是庸俗情趣。
4.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补充,提升学生认识水平。
具体如下:看书:小组交流教师总结教师引入:我从网上找了一篇你们同龄人对读书的看法的文章,让个同学读一遍,看你们是否有同感,作为对读书的看法的总结,如何?多媒体显示:同龄人的感悟:小组讨论展示发挥思品课育人功能,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两难问题,指导学生行动,即导之以行。
首先说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使人进步,可以使说明人明理。
书读多了,就会妙笔生花。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把平时看书获得的好词好句全用上了,结果得了一个“特优”。
其实,读书不仅可以写好作文,还有许多好处,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明白道理等,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口才和说服力。
说了这么多读书的好处,同学们一定怀疑,难道读书就没有一点坏处吗?没错,如果看了一些不健康的书,那结果是很可怕的,很可能毁了整个人生。
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一、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重难点:一、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高雅情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情趣高雅、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情景研讨:展示三组图片,大意是:(1)体现自然之美,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带给我们无限的怡情雅趣。
(2)体现人们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幸福。
(3)体现工作、学习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等,充实着人们的内心世界。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积极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美好的事物,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由此可见,生活处处有情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问题。
环节二:合作探究、课堂互动1. 学生参与、体验情趣让学生展示一些表现自己以及家人、同学、朋友生活情趣的照片。
结合照片情景,谈感受,话情趣。
(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景进行分析。
目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生活处处有情趣)2. 漫画赏析想一想:上述漫画反映了这些同学什么样的情趣?(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境进行分析)学生回答:高雅情趣。
教师归纳:情趣是多种多样的,有高雅情趣,也有庸俗情趣。
不同的情趣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作用。
3. 思维变迁、感悟情趣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材料一:毛泽东的一生充满高尚、雅致、健康、丰富的生活情趣。
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哲学家、书法家和诗人。
同时,他还喜欢爬山和游泳。
1956年,他畅游长江后,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著名诗句。
他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幅畅游长江的壮丽图画,抒发了他与风浪搏斗的舒畅情怀,显示了他顽强的毅力和伟大的气魄。
《第14课第2框生活处处有乐趣》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酷爱生活、自信爽朗,爱好普遍、乐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进展,踊跃地追求美好生活。
二、能力:分清乐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试探、正确判定的能力。
3、知识:明白乐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育高雅乐趣的重要性。
重点:培育高雅乐趣的重要意义难点:高雅乐趣和庸俗乐趣的区别导入新课: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丰硕多彩,充满乐趣的。
正如英国教育阿加斯宾塞所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和各类自然美所引发的情感,人一辈子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培育高雅的乐趣,就会发觉生活中充满着阳光和欢乐。
让咱们“追求高雅乐趣,体味美好生活”吧!一、自主探讨整体感知:阅读教材列出你所了解的知识点一、生活中有哪些乐趣?二、你认什么缘故样的乐趣是高雅乐趣?请举例。
3、你认什么缘故样的乐趣是庸俗乐趣?请举例。
二、合作交流一、乐趣有雅俗之分(1)生活中处处有乐趣补充:乐趣指意趣、性情、志趣。
凡是人们的爱好、爱好、玩赏、消遣都能够归入生活乐趣的范围。
乐趣是无处不有、多种多样的,但乐趣有高雅乐趣,也有庸俗乐趣。
不同的乐趣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作用。
(2)乐趣是多种多样的,乐趣有高雅庸俗之分情景活动一:(教材P38页)看一看想一想①什么样的乐趣才是高雅的?(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板书:②高雅乐趣对人的生活产生什么阻碍?。
情景活动二:(教材P39页)看一看说一说漫画中表现的乐趣高雅吗?如此的乐趣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阻碍?师生讨论以后得出结论(同时板书):庸俗乐趣是:。
二、要培育高雅乐趣(什么缘故要培育高雅乐趣?或说高雅乐趣都有哪些作用呢?)情景活动三:(教材P40页)谈一谈:①高雅乐趣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②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1)高雅乐趣有利于读一读:(见教材P41页)(2)高雅乐趣有助于(3)高雅乐趣有助于情景活动四:(教材P41页)说一说:①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高雅乐趣?②这些高雅乐趣对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产生了什么阻碍?师生讨论以后得出结论:高雅乐趣有利于课堂小结(略)一、乐趣有雅俗之分三、展现提升“走进生活”:小李近来迷恋上运算机,却只用来玩游戏和上网谈天,常常一下学就跑到网吧,一玩确实是三四个小时,没有钱时就对爸爸扯谎,说是要买书,拿到钱后又去玩游戏,延误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活动材料;了解自己,观察他人的生活情趣二.教学课题:课题:山东省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一目三.教材分析:生活处处有情趣,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明确不同的情趣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作用,由两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第一个层次“情趣有雅俗之分”,即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
分清情趣的雅与俗对初一的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第一层次“情趣有雅俗之分”是教学难点。
第二个层次“要培养高雅情趣”,主要说明了高雅情趣的作用。
学生只有明确了庸俗情趣的危害,高雅情趣的积极作用,才能为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奠定理论基础,因此它是本课重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高雅情趣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趣有雅俗之分。
四.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法、阶梯式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课前多媒体展示《请你欣赏》【百度视频】/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1&word=%C9%BD%CB%AE%B7%E7%BE% B0%CD%BC%C6%AC%B4%F3%C8%AB/v/b/30911066-1715914783.html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在优美音乐里,看到得一幅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真实感受:高兴、喜悦、向往等。
人们把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欣赏和追求就称之为情趣。
这是一种自然情趣,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情趣,请看图片他们的喜悦来自哪里?【百度图片】学习喜悦/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2839819854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D1%A7%C9%FA&s=0#pn=0劳动喜悦/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B7 %E1%CA%D5%B5%C4%CF%B2%D4%C3&istype=2&z=0&fm=rs5休闲娱乐/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2839867151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C0%CF%C4%EA%C8%CB%D0%DD%CF%D0%D3%E9%C0%D6&s=0奉献喜悦/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 ult&fr=&sf=1&fmq=1328402219562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 &face=0&istype=2&word=%BE%E8%BF%EE%C5%C5%B6%D3+%D0%A6%C8%DD&s=0学生回答:(略)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情趣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存在于自然风光,还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劳动、娱乐、休闲中,更存在于人们的无私奉献中。
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学习目标】1.热爱生活、情趣高雅、全面发展;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知道情趣有俗雅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高雅情趣的作用与庸俗情趣的危害;难点:理解情趣有雅俗之分。
【课前预习案】阅读课本第38—46页,自主学习,自行解决以下问题。
并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来。
我相信你能行!1、生活中的情趣有哪些?2、何为高雅情趣?有哪些作用?何为庸俗情趣?有哪些危害?3、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4、如何以乐观态度的对待生活?5、正确认识好奇心;如何将好奇心发展为自己的兴趣、情趣?6、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怎样杜绝不良嗜好?【课内探究案】【活动一】互通有无话情趣想一想:进入初中生活,学校组织了哪些有情趣的活动?请告诉大家,学校开展上述活动有哪些好处?【活动二】生活感悟择情趣观看视频:网瘾少年的忏悔观看完视频之后,你觉得这样的情趣有何危害?你知道哪些庸俗情趣?【活动三】看课本,结合爱迪生的故事,思考讨论:1.爱迪生的成功源于什么?2.所有的好奇都是有益的吗?举例说明。
【活动四】看幻灯片,判断哪些现象属于盲目从众,有何危害?【巩固训练】1.下列属于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有()①下棋、练书法、听音乐②养花、赏鱼、作画③迷恋游戏、睹博④写作、登山、摄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小军喜欢收集军事装备的图片,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新的《军事天地》杂志。
他被一幅国外新型坦克的图片所吸引,目光久久停留在这幅照片上,最后他撕下了这页,把图片珍藏起来。
小军的情趣属于()A.高雅的生活情趣,喜欢收集军事装备图片B.庸俗的生活情趣,是道德水平不高的表现C.高雅的生活情趣,开拓了眼界,开发了智力D.庸俗的生活情趣,耗费了精力,影响身体健康3. 居里夫人认为: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法国作家法朗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生活将永远是平庸的、缺乏趣味的,因而必定是可悲的。
鲁教版思品七下《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word教案陕西省长武县昭仁中学焦维世一、教材分析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
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一辈子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生活处处有乐趣,乐趣存在于观赏大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中的劳动制造以及休闲娱乐等活动中。
乐趣是多种多样的,有高雅乐趣,也有庸俗乐趣。
不同的乐趣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作用。
高雅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制造力;有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而庸俗的乐趣,则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
针对现在学生课余生活存在的各种乐趣,让学生充分认识高雅乐趣的作用,坚决摒弃庸俗乐趣,培养高雅乐趣,提高自身素养,过富有乐趣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好奇心专门强,能产生对知识的浓厚爱好,但他们不喜爱枯燥的教学方法,但乐于观看、分析图片,才艺展现等能表现自己活力的教学活动。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设计了活动照片展现、“乐趣展现会”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进展的空间,如此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制造性。
三、教学目标1、明白得高雅乐趣与庸俗乐趣的区别,了解高雅乐趣的培养途径。
2、分清乐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摸索、正确判定的能力,把握培养高雅乐趣的途径。
3、培养高雅乐趣,摒弃庸俗乐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同意的学习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
本节课要紧采纳两种方式:一是情境性模式,通过教材的图片、学生参加活动的图片、案例,学生的模拟表演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直截了当体会,提升学生的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是发觉法,在教材或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从而发觉问题,猎取和分析能够关心他们说明问题的信息,依照分析形成说明,对问题作出回答,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发觉。
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
正如英国教育阿加斯宾塞所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
”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只要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好奇之心探索多彩的世界,亲近自然,丰富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情趣,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阳光和欢乐。
让我们“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吧!2、板书课题: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一、生活处处有情趣二、讲授新课:1、情趣有雅俗之分(1)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按教材简述,说明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存在于欣赏大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中的劳动创造诣极休闲娱乐等活动之中。
)那么,什么是情趣呢?情趣指意趣、性情、志趣。
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都可以归入生活情趣的范畴。
比如:喜欢打球、绘画、下棋、音乐、旅游、书法、登山、钓鱼、等等,就是一种情趣。
各种各样的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情趣是无处不有、多种多样的,但情趣有高雅情趣,也有庸俗情趣。
不同的情趣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作用。
(2)情趣是多种多样的,情趣又高雅庸俗之分情景活动一:(教材P38页)看一看想一想①什么样的情趣才是高雅的?(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如下)义务劳动、练习书法、健身长跑;扶贫助困,奉献爱心;学习乐器,爱好声乐,科技制作等等,这些情趣有益于身体健康,具有科学性,是文明的、向上的爱好。
因此,我们说这是高雅的情趣。
板书: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
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3.知识: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
正如英国教育阿加斯宾塞所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
”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只要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好奇之心探索多彩的世界,亲近自然,丰富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情趣,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阳光和欢乐。
让我们“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吧!2、板书课题:生活处处有情趣二、讲授新课:1、情趣有雅俗之分(1)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按教材简述,说明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存在于欣赏大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中的劳动创造诣极休闲娱乐等活动之中。
)那么,什么是情趣呢?情趣指意趣、性情、志趣。
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都可以归入生活情趣的范畴。
比如:喜欢打球、绘画、下棋、音乐、旅游、书法、登山、钓鱼、等等,就是一种情趣。
各种各样的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情趣是无处不有、多种多样的,但情趣有高雅情趣,也有庸俗情趣。
不同的情趣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作用。
(2)情趣是多种多样的,情趣又高雅庸俗之分情景活动一:(教材P38页)看一看想一想①什么样的情趣才是高雅的?(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如下)义务劳动、练习书法、健身长跑;扶贫助困,奉献爱心;学习乐器,爱好声乐,科技制作等等,这些情趣有益于身体健康,具有科学性,是文明的、向上的爱好。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七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2课时)课题《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知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2、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情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出示一组学生宿舍文化照片。
问:这体现了你们一种怎样的生活? [引入主题]观看、惊喜、兴奋、回答。
从实际生活中感悟情趣,引入主题。
共同探讨(展示课件)一位钢琴家的故事。
思考:我们应向钢琴家学习怎样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乐观的生活态度。
(展示课件)推选“乐观之星”:列举身边风趣、幽默、乐观的同学。
思考:他是怎样乐观对待生活的?让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乐观(展示课件)贝多芬和张海迪的事迹。
体会他们是怎样乐观对待生活的?让学生利用榜样的感召作用,自觉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展示课件)爱迪生的小时候的故事。
思考:爱迪生的成功源于什么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共同探讨(展示课件)让学生列举自己感到好奇的事情。
列举、交流。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展示课件)课堂小辩论:好奇心是否能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搜集证据、辩论。
理解好奇心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正确把握好奇心(展示课件)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的联系。
思考、回答。
揭示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的联系,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