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邮毕设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9.51 KB
- 文档页数:3
毕设开题报告毕设开题报告范文篇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信用卡起源于美国。
1915年,美国的一些百货商店、饮食娱乐业、汽油公司向特定顾客发放一种金属徽章作为信用筹码,顾客可凭徽章在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上述筹码在1950年演变为具有证明身份和支付功能的卡片,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塑料卡。
1951年,美国纽约弗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允许持卡人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在指定商户消费的卡片,开始了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些银行发行了直接从客户活期账户扣款、专供atm取款使用的借记卡,开始了银行发行借记卡的历史。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
信用卡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出现始于八十年代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大批外国人士来华旅游或公干,传统的现金结算方式无法满足国外来宾的需要,中国银行先后与国外七家信用卡公司签订了办理这七家公司发行的七种国际主要信用卡的取现和直接购货。
1986年中国银行又率先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人民币长城卡。
1988年又推出了中国第一张长城万事达卡,1990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也开始发行万事达卡。
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具有循环信用功能的信用卡。
信用卡在中国从代理到发行,经历了大约XX年时间,从无到有,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
近年来,由于我国信用环境建设不完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持卡人违约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发卡机构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乏力及银行间的无序竞争,致使该业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信用卡持卡人违约和欺诈行为出现攀升的势头。
因此,商业银行在大力拓展信用卡发卡过程中,必须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措施,这对于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用卡风险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信用风险分析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60年代开始,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学者已经开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并逐步应用到银行业的客户信用评分与风险管理之中。
北邮工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论文题目:基于仿真理论及虚拟化技术的虚拟覆盖网络模型研究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不少于800字)研究目的现有internet 网络功能强大,服务类型多样,但是随着网络规模指数型的增大,以及应用需求的多样化,我们也逐渐开始意识到internet 正逐渐步入僵化。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个基于仿真理论及虚拟化技术的虚拟覆盖网络模型。
研究意义对虚拟化覆盖网络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internet 的僵化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指数级的增长以及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与此相反,虚拟化覆盖网络却能建立起一个更独立、更安全、更灵活、并能支持地理位置与用户身份分离的网络体系模型。
这样,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私有网络服务,包括应用层和应用层以下的各种服务。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网络规模日益膨胀的今天,internet架构已经开始出现僵化,当网络规模增大时,对硬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厉害,而且当用户的需求变得多样化时比如,用户可能需要提供自己的私有服务,或者用户想建立自己的测试环境等,internet 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提出的基于仿真理论及虚拟化技术的虚拟覆盖网络模型仍处于研究阶段,只是一个研究的模型。
虽然对该网络进行了初步的仿真及性能参数评估,并探讨了该网络模型的实际应用,但要将其真正应用实际生活和科研中,或让其能应用于更多的系统,支持更多的网络新技术,还需要在多方面对虚拟覆盖网络模型进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1]喻健坤,杨树堂,陆松年,李铎峰,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控制的虚拟网络模型研究,信息技术,XX年第8期,1~2页。
[2] ieee std 802.1q-1998, draft standard for virtual 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s,may 16, 1997.[3] ieee std 802.1q?, XX edition ieee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area networks 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may 7, XX.[4] dr. v. rajaravivarma,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 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system theory, 1997., proceedings of thetwenty-ninth southeastern symposium on 9-11 march 1997 page(s):49 - 52.[5] p. ferguson, g. huston, what is a vpn?, technical report, cisco systems, march1998.[6] stanford high-performance networking group,stanford virtual networksystem(vns)。
北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给个人、组织甚至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研究和探索网络安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北邮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本论文选题将以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为主线,在北邮网络安全实验室的支持下,对一系列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索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与实现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安全技术的综述:对当前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整理和归纳,了解其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
2.网络攻击与防御研究:对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进行分析与研究,如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同时探索相应的防御策略。
3.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研究恶意代码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提出有效的检测与识别手段,保护用户免受恶意代码的威胁。
4.网络安全实验与评估:通过实际网络环境中的模拟实验和评估,验证网络安全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等。
首先,通过对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技术路线方面,本论文将采用以下步骤:1.文献调研: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相关领域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2.方案设计:根据文献调研的结果,设计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3.实验实施:根据方案设计,进行一系列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4.实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结果总结: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2018-2018北邮开题报告-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2018北邮开题报告
1.
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有关文献,国内外众学者的相关论文、专著,以及国
内外相关新闻报道等,对所要着手研究的课题作全面地了解与认识。
2.
在对所搜集资料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论文题目,填写开题报告。
3.
对论文作初步构思,构建主体框架,写出论文提纲。
4.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初稿。
我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选题开始,经过了收集资料、编制论文提纲、完成
开题报告等论文撰写过程,现在论文初稿已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北邮毕设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安全漏洞和攻击手段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御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是我国著名的信息技术高校之一,拥有雄厚的信息安全研究实力。
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之一,北邮毕设开题报告主题将聚焦于信息安全领域,通过开发一个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二、研究目标本毕设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网络安全的防御系统。
该系统将使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来检测和阻止恶意攻击、拦截恶意流量,并对用户的网络连接进行监控和分析,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分析和调研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2.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网络安全的防御系统;3.网络安全威胁检测和防御算法的研究与优化;4.恶意流量拦截和过滤技术的研究与实现;5.用户网络连接的监控与分析;6.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三、研究内容1.网络安全威胁分析:通过对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的调研和分析,确定系统需要防御的威胁类型和相应的防御策略。
2.防御系统设计与实现:结合研究目标和网络安全威胁分析的结果,设计和实现一个可靠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该系统将包括威胁检测和防御模块、恶意流量拦截和过滤模块、用户网络连接监控和分析模块等。
3.威胁检测和防御算法研究与优化:研究和改进常见的威胁检测和防御算法,提升系统对未知威胁的检测和防御能力。
4.恶意流量拦截和过滤技术研究与实现:研究和实现恶意流量的拦截和过滤技术,有效防止恶意流量对正常网络连接的干扰和破坏。
5.用户网络连接的监控与分析:对用户的网络连接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异常连接和恶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