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的传播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2.1《光的传播》精练精析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A.红光满面B.金光闪闪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解析】选C.红光满面、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都是反射光,只有火光冲天是自行发光.故选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D.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解析】选C.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A错;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错;自身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D错;一定要记住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3.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雷电而后听到响声【解析】选D.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雷电而后听到响声.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只要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就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玻璃、空气不均匀,光的传播路线将发生偏折.5.唐代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诗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解析】影子是光射不到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它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光的直线传播6.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传播的,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选填“像”或“影子”).【解析】小孔成像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的像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太阳通过小孔形成的是太阳的像.答案:直线像7.如图,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光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我们看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时,就认为三者重合.答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中,从各个方向看队伍都是整齐划一,这是因为()A.光速太大B.光的直线传播C.队伍很整齐D.前面的人高【解析】选B.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前面一位士兵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故看队伍是整齐的.2.小丹同学面向正北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那么,现在的时间应该是( )A.上午B.中午C.下午D.无法判断【解析】选A.这是一道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小丹同学面向正北面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说明阳光是从他的右侧射过来的,他的右侧是东方,所以现在是上午.故选A.3.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解析】选B.A、C、D都是因为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其后面形成黑暗区域,B是光线透过小孔形成的像.4.(2010·嘉兴中考)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解析】选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A错.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注入海波溶液初,整个液体还不均匀,故光线发生弯曲,搅拌后,整个液体变得均匀,故光又沿直线传播,B、C错,D对.5.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解析】选A.如图表示人影形成示意图.当人向路灯靠近时,影子逐渐变短,当远离路灯时,影子逐渐变长.6.(2009·威海中考)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小孔成像特点的因素,小孔成像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8分)7.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解析】台灯放在左侧,因为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台灯发出的光线能射向左脸,右脸光线射不到,故拍出的照片左脸白,右脸黑.答案:直线传播8.图中,能通过三个小孔看到烛光的条件是_____.【解析】由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知,要使人看到烛光,烛光必须与三个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烛光与三个小孔在同一直线上9.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发生了“日全食”现象.如图所示,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_____所示的位置.(选填“甲”或“乙”)【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而形成的,故甲为月球,乙为地球.答案:乙10.(2009·宁夏中考)一束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1.27 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_____m.【解析】s=vt=3×108 m/s×1.27 s=3.81×108 m答案:3.81×108三、作图题(6分)11.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解析】光源透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画光路图时找出两个特殊点作出光源的像,光线标上箭头,像点A′、B′与物点A、B对应.答案:四、实验探究题(8分)12.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数据可知,影子的长度逐渐变短的过程中,光源的高度逐渐增大,故此同学想要验证影子的长度是否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2)点光源的高度每增加10 m,影子长度的变化是15 cm、5 cm、2.5 cm、1.5 cm,故影子长度的变化量越来越小.(3)要验证影子的长度与光源到短木条距离的关系,需控制点光源的位置、短木条的长度不变,让短木条逐渐远离点光源,观察影子的长度如何变化.答案:(1)影子的长度是否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2)减小(3)控制点光源的位置、短木条的长度不变,让短木条逐渐远离点光源,观察影子的长度如何变化。
光的传播(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进行新课(一)光源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反馈练习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二)光的传播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光的传播让学生讨论回答。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让各组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组合:A.光手电、水B.激光手电、汽水瓶C.激光手电、玻璃砖D.激光手电、白纸E.激光手电、平面镜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板书:)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初中物理课堂评价.八年级.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选一选
1.打雷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光,片刻后听到雷声。
其原因是 ( )
A.发生雷电时,总是先发出闪光后发出雷声
B.有的雷电现象只发出闪光,而有的雷电现象只发出声音
C.任何一次雷电都是闪光和声音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
D.是因为人的眼睛在前,耳朵在后
2.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现象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
3.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多少倍?
二、家庭实验室
请使用激光笔及选用家庭材料:茶水、果冻、烟雾。
用实验现象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请把实验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三、请填写学习评价表
参考答案
一、1.C 2.B 3.7.5
二、略。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教学反思1. 引言光,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谁能想到它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这么多角色呢?从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温暖的灯光,光不仅让我们看得见这个世界,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
不过,有时候,光的传播可不是一帆风顺哦,咱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让光的旅程变得曲折离奇。
这次咱们就来聊聊光传播的那些“坎儿”,并从中反思我们的教学,嘿,准备好了吗?2. 光的传播与阻碍2.1 光的基本传播首先,光传播的时候可不光是直来直去的,像个追求自由的小鸟,它能在各种媒介中穿梭,比如空气、水、甚至玻璃。
想象一下,光就像个爱冒险的家伙,飞来飞去,享受着旅程。
可是,前方可不是总有阳光大道,有时候,它会碰到一些“拦路虎”。
2.2 常见的阻碍那么,这些“拦路虎”都是什么呢?首先,有可能是透明度不够的物体,比如浑浊的水或者磨砂的玻璃,光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嘿,真是叫人捉急!还有啊,像墙壁、黑暗的角落,光完全是无路可走。
更别提那些神秘的材料,比如镜子,光在镜子面前又得重新思考人生,反射回去。
就这样,光的旅程变得复杂了,正如我们学习的路途,时常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3. 教学反思3.1 教学中的光与阻碍好啦,咱们扯了这么多光的事儿,其实是想引入一个话题,教学也像光传播一样,有时会遇到许多“障碍”。
比如,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像光穿越不透明的物体,知识的传播会受到各种阻碍。
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个概念不太理解,或者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这就像光遇到了阻碍,无法顺利传达。
3.2 解决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些障碍呢?首先,作为老师,我们要像光一样灵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可能通过游戏、视频、或者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吸收知识。
同时,别忘了鼓励他们提问,光在遇到阻碍时也会反弹回去,咱们的学生同样需要有发言的机会。
最后,定期回顾、复习也是关键,这样就能帮学生清理思路,打通“光路”,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第二章光现象§2.1 光的传播
1.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叫做光源。
2.打开电灯,我们就可以看见它的光,这是由于光从灯泡到达了我们的眼睛。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为了表示光的直线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迳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3×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很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得更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八年级上册物理作文题目[修改版]
1.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作文的题目修改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修改后的作文题目供学生参考。
2. 作文题目
2.1 光的传播与折射
1. 你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突然发现你的影子变得很长。
根据光的传播原理,解释为什么在特定条件下,影子会变长。
2. 在夏季的一天,你经过一个游泳池,看到一个伸入水中的物体倒立映在水上,但实际上游泳池底部的物体是正立的。
以折射原理为基础,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
2.2 机械运动
1. 你在公园玩一个圆盘,当你坐在圆盘上,一位朋友突然加快了转动速度。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为什么你会向外飞出。
2. 你曾经玩过一个玩具,名叫"摩天轮",它可以改变转动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释为什么转动速度越快,你体验到的离心力
越大。
2.3 声音的传播
1. 在夜晚,你敲打铃铛发出声音,你能够听到回声。
根据声音
的传播原理,解释为什么你能够听到回声。
2. 在乡村的山谷中吹响口哨,你可能会听到听不见的回声。
根
据声音的传播原理,解释这个现象。
3. 总结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作文题目的修改版,通过这些题目,学
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
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思考和撰写作文。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2.1光的传播》实用教案第一篇:人教版《2.1光的传播》实用教案光现象人教版《2.1光的传播》教学设计王美宏教学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重点与难点: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光现象,没有光,人们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人们必须研究和利用光。
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光的传播和应用的知识。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讲授新课(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莹火虫、灯笼鱼、水母等。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日光灯等。
(二)光的传播1.演示:光是怎样传播的①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②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应用: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挖掘隧道。
3.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物理模型)4.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物理现象: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速第二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c表示。
c=299792000m/s=2.99792×108m/s 光速比声音的速度快,所以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
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的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小。
大约为299700000m/s=2.997×108m/s。
我们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宏志物理
第二章光现象
2.1光的传播
1、光源
(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光源:太阳(自然界最大的光源。
)、电灯(爱迪生)、萤火虫……
非光源:月亮、镜子、电影荧幕的光……
(2)光源的分类:热光源和冷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或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有时会发生偏折。
)光在直空中也可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①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为倒立的实像。
(我们看到的太阳就是虚像。
镜子里的像也是虚像。
)
②取直线: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
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③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④影的形成:影子;日(月)食。
(3)光线:我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3、光速
(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光速到底有多快:
1.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
如果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
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2)光年是光在一年里走的路程,光年是长度单位,虽然有“年”但不是时间单位。
多应在天文学上。
1光年=9.4608×1015m。
宏志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