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相变化 确定版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3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月相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画月相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
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二、给月相排序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日期月相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天气2月1日下弦月20:00-22:00家中阳台晴朗2月7日新月19:30-21:30公园多云2月14日上弦月18:30-20:30高山阴天2月22日盈凸月17:30-19:30海边阵雨2月28日下弦月16:00-18:00沙漠晴朗2月1日,观察时间在晚上8点至10点之间,我站在家中阳台仰望夜空,发现月亮呈现下弦月的形态。
月亮的亮度并不十分明亮,周围星星的亮度比月亮更为突出。
此时天气晴朗,没有云层的遮挡,观察效果很好。
2月7日,观察时间在傍晚7点半至9点半之间,我前往附近的公园观察月相。
由于天空多云,月亮只能隐约可见,新月的阴影部分几乎完全被云遮挡。
虽然观察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月相的变化。
2月14日,观察时间在傍晚6点半至8点半之间,我登上了一座高山,以便更好地观察月相的变化。
天空阴天,云层稠密,月亮呈现上弦月的形态。
尽管天空不够明亮,但观察到的上弦月轮廓清晰可见,这让我对月相的了解更加深入。
2月22日,观察时间在傍晚5点半至7点半之间,我沿着海边漫步,观察盈凸月的变化。
不幸的是,天空开始下起了阵雨,云层更加密集,月亮几乎完全被遮挡。
尽管观察效果不够理想,但我仍然注意到月相的亮度较大,因此可以看到部分月亮的轮廓。
2月28日,观察时间在下午4点至6点之间,我来到了沙漠中进行观察。
天空晴朗,没有任何云层遮挡,月亮呈现下弦月的形态。
尽管观察时间较早,月亮的亮度不够强烈,但可以清晰地看到下弦月的轮廓。
通过这个月份的月相观察记录,我深刻认识到月亮的形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无论天气如何,观察月相都是一项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观察月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天文学知识,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宇宙的壮丽和神秘。
我期待着继续观察月相,并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