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8
染⾊体核型简要说明1、简介1.1染⾊体数⽬和形态在核型图的组成中,常染⾊体依照长度递减的顺序⽤数字1到22表⽰,性染⾊体⽤X和Y表⽰。
依照染⾊体⼤⼩递减的顺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七组(A—G)。
1.2区、带、亚带的命名⼀般沿着染⾊体的臂从着丝粒开始向远端连续的标记区和带。
p和q分别⽤于表⽰染⾊体的短臂和长臂,着丝粒区定义为10,向着短臂部分称为p10,⾯向长臂的部分称为q10。
每条臂上与着丝粒相连的部分定义为1,稍远的区定义为2,依次类推。
在定义⼀个特定的带时,需要下列四个条件:(1)染⾊体号,(2)臂的符号,(3)区号,(4)该带在所属区的带号。
这些条件需要连续列出,中间不要有空格和间断。
例如1p31表⽰1号染⾊体短臂3区1带。
举例说明1p31再分为三条相等或者不相等的亚带,亚带被命名为1p31.1,1p32.2和1p31.3,1p31.1靠近着丝粒,1p31.3远离着丝粒,如果亚带再予以分割,则只附加数字,中间不插⼊标记,如1p31.1可进⼀步分割为1p31.11, 1p31.12等,尽管在理论上,⼀条带任何时候可分割任意数⽬的新带,但通常⼀条带只分割为三条亚带。
1.3符号和简写术语下表列出所有⽤来描述染⾊体和染⾊体畸变的符号和简写术语。
add 额外未知起源的物质⽅括号[ ] 描述细胞数⽬cen 着丝粒chr 染⾊体del 缺失der 衍⽣染⾊体dup 重复h 异染⾊质ins 插⼊inv 倒位mar 标记染⾊体mat 母⽅起源减号丢失mos 嵌合体p 染⾊体短臂pat ⽗亲起源+(加号)获得q 染⾊体长臂qs 染⾊体长臂上的随体(问号)对某⼀染⾊或染⾊体结构的疑问r 环状染⾊体rob 罗宾逊易位s 随体t 易位ter 末端(染⾊体末端)1.4正常变异染⾊体的特征1.4.1异染⾊区,随体柄和随体的变异1.4.1.1长度的变异通过在相应染⾊体或其臂描述的符号h, stk, s之后加上“+”或“-”号,可以将异染⾊质⽚段,随体柄或随体长度变异和由于其它结构变异导致的染⾊体臂的长度的增减区分开来。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因此,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该细胞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右图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则该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该细胞或生物体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例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推算含有几个染色
体组。
染色体组数=
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
如下图,共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形态数(形态、大小不相同)为2,所以染色体组数为8÷2=4(个)。
生物进化知识:进化与染色体进化——染色体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染色体是所有细胞共有的结构,它们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是进化简史中的重要成分。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着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染色体进化。
本文就染色体进化中染色体形态和数量的变化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染色体形态的变化染色体形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染色体大小和形状的改变上。
1.染色体大小的改变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大小可以上升或下降。
例如,在某些基因组中,小染色体的数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大染色体的数量则逐渐增多。
这种现象被称为染色体重构。
染色体重构的原因包括基因重组、基因转移和等位基因的剔除等。
2.染色体形状的改变染色体形状的改变是染色体进化中的另一种重要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包括染色体端部的变形,染色体的着色体区域的变形以及整个染色体形状的变化等。
例如,某些物种的染色体端部具有特殊结构,称为端粒,端粒在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和形状在不同物种、不同时期有着显著的差异,表明在进化中染色体端粒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外,染色体着色体区域的形态也容易发生变化。
在一些进化早期的物种,着色体区域相对较短,随着物种的进化和繁衍,染色体着色体区域的长度随着染色体重组的发生而变异,这种变异也是染色体进化中的重要形态变化。
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除了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外,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也是染色体进化中的重要一环。
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染色体数目的高倍化染色体数目的高倍化指染色体数量发生翻倍。
在生物进化史上,染色体数目的高倍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染色体数目的高倍化一般发生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自然突变、染色体不分离等过程中。
例如,在某些昆虫中,染色体高倍化是一个常见的进化现象,昆虫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多倍体或异倍体现象,这种现象被认为是昆虫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快速增加的一种表现形式。
2.染色体的融合和裂解染色体的融合和裂解也是染色体进化的重要形态变化。
染色体分类染色体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细胞结构,携带了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发育过程。
大部分生物体拥有双倍体染色体组,即细胞核内存在两套相同的染色体。
染色体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根据形态分类:染色体按照外观形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体染色体、亚单体染色体、亚二体染色体和二体染色体。
单体染色体是染色体发生着丝粒粘连后呈线状的状态;亚单体染色体是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的中间状态;亚二体染色体是合成染色体在分裂前呈四臂状;二体染色体是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呈两个相同染色体臂的状态。
2. 根据着丝点位置分类:染色体亦可按照其着丝点的位置进行分类。
着丝点是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区域,通过此区域与纺锤体相连,确保染色体正确地分离到子细胞。
根据着丝点的位置,染色体可以分为中央着丝点型、末端着丝点型和细胞质型。
3. 根据染色体数目分类:染色体可以基于其数量进行分类,例如在人类中,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分为独体(单一染色体)、双体(两对染色体)和多体(超过两对染色体)。
人类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46个,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4. 根据基因分布分类:染色体可以根据基因分布的方式进行分类,例如在人类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臂上,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和在遗传中的作用。
除了以上分类,染色体还可以根据DNA序列、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
了解染色体的分类对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分类的染色体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和进化规律,从而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1. Alberts, B., et al. (2020).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arland Science.2. Lodish, H., et al. (2016). Molecular Cell Biology. Macmillan.3. Weaver, R. F. (2011). Molecular Biology. McGraw-Hill Education.4. Griffiths, A. J. F., et al. (2020).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染色体组的特征染色体是生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携带着遗传信息并参与了细胞的遗传传递过程。
染色体组是指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集合,具有以下特征。
1. 数目和形态的变异性染色体组的数目和形态在不同生物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性。
人类体细胞中常见的染色体数目为46个,而某些昆虫的染色体数目可以达到数百甚至上千个。
此外,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形态也各异,有直线状、环状、V字型等多种形态。
2.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组成。
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蛋白质则与DNA紧密结合,维持染色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染色体上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结构,如着丝粒、中粒和端粒等。
3. 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
在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中,染色体通常位于细胞核内。
在细胞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染色体的分布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如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会出现明显的凝聚和分离过程。
4. 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在细胞的遗传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通过DNA上的基因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其次,染色体参与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确保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和遗传多样性的产生。
此外,染色体还参与了细胞的DNA修复、转录和表达等生物过程。
5. 染色体的遗传变异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种群遗传的重要基础。
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变异可以导致基因组的重组和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这些变异可以使生物适应环境的改变,也可以导致一些遗传疾病的发生。
6. 染色体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染色体组的特征和功能,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研究染色体的方法。
其中包括染色体显微观察、染色体带分析、染色体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而揭示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和进化规律。
染色体组具有数目和形态的变异性、特定的结构、特定的分布、重要的功能、遗传变异性以及特定的研究方法等特征。
初一生物染色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的?A. 蛋白质和DNAB. 蛋白质和RNAC. DNA和RNAD. 蛋白质和脂质2. 人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A. 23对B. 46条C. 3对D. 24条3.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称为: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细胞分化4. 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什么细胞中?A. 神经细胞B. 肌肉细胞C. 生殖细胞D. 血细胞5. 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的疾病是:A. 贫血B. 白化病C. 唐氏综合症D. 糖尿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______的物质。
7. 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控制生物______的基本遗传单位。
8.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在不同物种之间是______的。
9.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形成______的生殖细胞。
10. 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异常,可能导致遗传病,如染色体数量异常的疾病包括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12. 描述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共10分)13. 染色体与遗传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4. C5. C二、填空题6. 深色7. 性状8. 不同9. 单倍体10. 唐氏综合症三、简答题11.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首先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然后细胞核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最终形成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量的子细胞。
12. 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目的是产生单倍体的生殖细胞,而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目的是细胞的增殖,保持染色体数量不变。
四、论述题13. 染色体与遗传病之间的关系密切。
染色体携带着遗传信息,任何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异常都可能导致遗传病。
例如,唐氏综合症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出现三体性,即比正常多了一条染色体,导致智力低下和其他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