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束缚近似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5
§5-4 紧束缚近似理论原子结合为原子时,电子的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子从孤立原子的束缚态变为晶体中的共有化状态。
电子状态变化的大小取决于电子在某原子附近所受该原子势场的作用与其它诸原子势场作用的相对大小。
若原子所处原子势场的作用较之其它原子势场的作用要大得多,例如对于原子中内层电子,或晶体间距较大时,上面讨论的近自由电子近似就不适用,这时共有化运动状态与束缚态之间有直接联系,即紧束缚近似理论。
紧束缚理论的实质是把原子间相互作用影响看成微扰的简并微扰方法,微扰后的状态是N 个简并态的线性组合,即用原子轨道()i m ϕ-r R 的线性组合来构成晶体中的电子共有化运动的轨道(,)ψk r ,也称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简写为LCAO 。
5.4.1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设晶体中第m 个原子的位矢为:112233m m m m =++R a a a ……………………………………………………………………………(5-4-1)若将该原子看作一个孤立原子,则在其附近运动的电子将处于原子的某束缚态()i m ϕ-r R ,该波函数满足方程:22()()()2m i m i i m V m ϕεϕ⎡⎤-∇+--=-⎢⎥⎣⎦r R r R r R ………………………………………………(5-4-2) 其中()m V -r R 为上述第m 个原子的原子势场,i ε是与束缚态i ϕ相对应的原子能级。
如果晶体为N 个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布喇菲格子,则在各原子附近将有N 个相同能量i ε的束缚态波函数i ϕ。
因此不考虑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晶体中的这些电子构成一个N 个简并的系统:能量为i ε的N 度简并态()i m ϕ-r R ,m=1,2,…,N 。
实际晶体中的原子并不是真正孤立、完全不受其它原子影响的。
由于晶体中其它诸原子势场的微扰,系统的简并状态将消除,而形成由N 个能级构成的能带。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量子力学的微扰理论,我们可以取上述N 个简并态的线性组合(,)()()mi m maψϕ=-∑k r k r R ………………………………………………………………………(5-4-3)作为晶体电子共有化运动的波函数,同时把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当作周期势场的微扰项,于是晶体中电子的薛定谔方程为:22()()()2U E m ψψ⎡⎤-∇+=⎢⎥⎣⎦r r r …………………………………………………………………(5-4-4) 其中晶体势场U (r )是由原子势场构成的,即 ()()()nl nU V U =-=+∑r r Rr R …………………………………………………………………(5-4-5)5.4.2 微扰计算(5-4-4)式可以转化为如下形式:()()22()()()2m m V U V E m ψψ⎡⎤-∇+-+--=⎢⎥⎣⎦r R r r R r r 代入(5-4-2)和(5-4-3)后,可得:[()()()]()0mi m i m maE U V εϕ-+---=∑r r R r R ………………………………………………(5-4-5)在紧束缚近似作用下,可认为原子间距较i ϕ态的轨道大得多,不同原子的i ϕ重叠很小,从而有:()()*in i m nm d ϕϕδ--=⎰r R r R r …………………………………………………………………(5-4-6)现以()*in ϕ-r R 左乘方程(5-4-5),并对整个晶体积分,可以得: *()()[()()]()n i m i m m i m ma E a U V d 0εϕϕ-+---⋅-∑⎰r R r r R r R r =…………………………(5-4-7)首先讨论(5-4-7)式中的积分。
紧束缚近似名词解释
紧束缚近似(Tight-Binding Approximation)是一种在固体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中常用的近似方法,用于描述电子在晶格结构中的行为。
该方法假设电子只在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运动,忽略了更远的相互作用。
这种近似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电子波函数重叠较少的材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的波函数主要集中在它们各自的原子附近。
在紧束缚近似下,电子的能量和波函数可以通过一个包含原子轨道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来描述。
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处理大规模系统,因为它只需要考虑每个原子周围的有限数量的其他原子。
尽管紧束缚近似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很好地描述那些电子波函数重叠较大的材料,如金属和半金属。
此外,它也不能描述那些具有强电子关联效应的材料,如某些过渡金属氧化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