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Ch4.5 紧束缚近似
- 格式:pdf
- 大小:709.06 KB
- 文档页数:18
《固体物理学》部分习题解答1.3 证明: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面心立方;面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体心立方。
解由倒格子定义体心立方格子原胞基矢倒格子基矢同理可见由为基矢构成的格子为面心立方格子面心立方格子原胞基矢倒格子基矢同理可见由为基矢构成的格子为体心立方格子1.4 证明倒格子原胞的体积为,其中为正格子原胞体积证倒格子基矢倒格子体积1.5证明:倒格子矢量垂直于密勒指数为的晶面系。
证:容易证明与晶面系正交。
1.6如果基矢构成简单正交系证明晶面族的面间距为说明面指数简单的晶面,其面密度较大,容易解理证简单正交系倒格子基矢倒格子矢量晶面族的面间距面指数越简单的晶面,其晶面的间距越大晶面上格点的密度越大,这样的晶面越容易解理1.9 指出立方晶格(111)面与(100)面,(111)面与(110)面的交线的晶向解(111)面与(100)面的交线的AB-AB平移,A与O重合。
B点位矢(111)与(100)面的交线的晶向——晶向指数(111)面与(110)面的交线的AB——将AB平移,A与原点O重合,B点位矢(111)面与(110)面的交线的晶向――晶向指数2.1.证明两种一价离子组成的一维晶格的马德隆常数为.证设想一个由正负两种离子相间排列的无限长的离子键,取任一负离子作参考离子(这样马德隆常数中的正负号可以这样取,即遇正离子取正号,遇负离子取负号),用r表示相邻离子间的距离,于是有前边的因子2是因为存在着两个相等距离的离子,一个在参考离子左面,一个在其右面,故对一边求和后要乘2,马德隆常数为当X=1时,有2.3 若一晶体的相互作用能可以表示为求1)平衡间距2)结合能W(单个原子的)3)体弹性模量4)若取,计算值。
解1)晶体内能平衡条件2) 单个原子的结合能3) 体弹性模量晶体的体积——A为常数,N为原胞数目晶体内能体弹性模量由平衡条件体弹性模量()4)2.6.用林纳德—琼斯(Lennard—Jones)势计算Ne在bcc(球心立方)和fcc(面心立方)结构中的结合能之比值.解2.7.对于,从气体的测量得到Lennard—Jones势参数为计算结合成面心立方固体分子氢时的结合能(以KJ/mol单位),每个氢分子可当做球形来处理.结合能的实验值为0.751kJ/mo1,试与计算值比较.解以为基团,组成fcc结构的晶体,如略去动能,分子间按Lennard—Jones势相互作用,则晶体的总相互作用能为:因此,计算得到的晶体的结合能为2.55KJ/mol,远大于实验观察值0.75lKJ/mo1.对于的晶体,量子修正是很重要的,我们计算中没有考虑零点能的量子修正,这正是造成理论和实验值之间巨大差别的原因.3.1.已知一维单原子链,其中第个格波,在第个格点引起的位移为,,为任意个相位因子,并已知在较高温度下每个格波的平均能量为,具体计算每个原子的平方平均位移。
1. 理解紧束缚近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紧束缚近似在计算电子能带结构中的应用;3. 通过实验验证紧束缚近似在石墨烯材料中的适用性。
二、实验原理紧束缚近似是一种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电子能带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晶体中的电子波函数近似为各个原子波函数的线性叠加,即紧束缚近似波函数。
通过求解紧束缚近似下的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晶体中电子的能带结构。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计算机、计算软件(如MATLAB、Python等)、实验数据;2. 材料:石墨烯样品、石墨烯样品制备设备、测量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1. 石墨烯样品制备: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杂质;2. 数据测量:使用测量设备对石墨烯样品进行电子能带结构测量;3.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电子能带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紧束缚近似方法进行计算;4. 结果分析:比较计算得到的能带结构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紧束缚近似的适用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石墨烯样品制备:采用机械剥离法,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样品;2. 数据测量: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石墨烯样品进行测量,得到其电子能带结构;3.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电子能带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紧束缚近似方法进行计算;4. 结果分析:通过比较计算得到的能带结构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紧束缚近似在石墨烯材料中的适用性。
1. 紧束缚近似是一种有效的计算电子能带结构的方法,尤其在石墨烯等二维材料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2. 通过实验验证了紧束缚近似在石墨烯材料中的适用性,为后续石墨烯材料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3. 紧束缚近似在固体物理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讨论1. 紧束缚近似是一种简化的近似方法,其适用性受限于材料类型和晶体结构。
对于某些材料,紧束缚近似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2. 在实际应用中,紧束缚近似可以与其他理论方法相结合,如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等,以提高计算精度;3. 本实验中,紧束缚近似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表明该方法在石墨烯材料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HUBEI UNIVERSITY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
3
孤立原子中电子运动方程
i 个束缚态的能级孤立原子中的电子
表示所处能级0ˆH (2)晶体中电子运动方程
势场
⇀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
5
()+-+∑ m
m R V r R V 2()∇+- m V r R (r ψ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9
周期性势场减去原子的势场,仍为负值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11
(k r
ψ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13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15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
17
()2(cos cos cos )
E k J J k a k a k a =ε--++
⇀⋅ ⇀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19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
21
2
222min *()()
2x y z E k E k k k m
=+++
能带底部电子的有效质量
2*2
12m J a
=
在能带顶部 : ⇀
, ,
在 ⇀
,
,
附近按泰勒级数展开
将 ⇀
2 cos cos cos
⇀
有效质量为正
⇀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
23
max ()E k E =+ ⇀ 内层电子外层电子
(2).若考虑p态电子,d态电子,这些
状态是简并的,N个原子组成的晶
体形成能带比较复杂,一个能带
不一定同孤立原子的某个能级对
应,可能出现能带交叠.
——由于p态是三重简并的,对
应的能带发生相互交叠,d态等一
些态也有类似能带交叠
紧束缚讨论中
只考虑不同原子、相同原子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考虑不同原子态之间的作用
——对于内层电子能级和能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对于外层电子,能级和能带的对应关系较为复杂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25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27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
29
()m
ik R m s m
e r R ϕτ⋅--∑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33
Ch4.5 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法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