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牛2号三电系统培训-电控部2017-02-10(1)(PPT52页)
- 格式:pptx
- 大小:7.85 MB
- 文档页数:52
技术干货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介绍,快速了解电池、电机、电控的技术知识现在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但是很多人对电动车的的续航、动力及安全性都有一些的不太相信,总会觉得不如传统的汽车的性能好一些。
另外,也有许多想买新能源车的朋友,对不同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也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选择。
所以,今天小编就抽时间为大家整理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介绍”的文章,让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有个基本的了解。
摘要: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三电”(电池、电控、电驱动)。
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一、电池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基本会占到整车成本的40%到60%。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一般又称为动力蓄电池,是指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主要用于接受和存储由外置充电装置和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提供的电能,并通过高压配电系统为驱动电机、电动空调压缩机、PTC 加热器等高压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关乎到汽车的续航里程及行车安全等等诸多方面。
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
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三元锂、钴酸锂、锰酸锂以及镍氢电池等。
目前的市场主要是磷酸铁锂与三元锂之争,其他已经基本被乘用车淘汰。
先来了解下影响电池使用性能的几个主要参数: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能,乃至整车的安全性能,这也就不难解释某某品牌的电池自燃现象了。
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分为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
质量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的电能。
体积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的电能。
很显然能量密度越大,同样体积或质量的电池能够携带的电能就越多,也就是说续航里程就越大。
另外还有一个功率密度,衡量的是电池的瞬间放电能力,功率密度越大,放电能力越强,车辆的瞬间加速能力越好。
实际上能量密度不够高也是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市面上常见车型电池类型选用情况:通过车企对动力蓄电池的选择也可以间接反应出各车企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思路,有些更加注重续航里程,有更好的续航体验;有些车企更加注重行车安全,更加注重安全第一的理念。
三电迁改技术培训资料一、引言三电迁改技术是指将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系统从燃油驱动转变为电动驱动的一种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三电迁改技术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三电迁改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的培训资料。
二、三电迁改技术的基本概念1. 三电迁改技术的定义三电迁改技术是指将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替换为电动机、电池组和电控系统的一种技术,以实现汽车的电动化。
2. 三电迁改技术的优势- 环保: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
- 节能: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于传统燃油汽车。
- 维护成本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对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三、三电迁改技术的原理1. 电动机电动机是三电迁改技术的核心组件,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机电或者直流机电,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
2. 电池组电池组是储存电能的装置,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电池组的容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3. 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控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行的关键部份。
它通过感知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者的操作指令,控制机电的转速和扭矩输出,实现汽车的加速、制动和行驶控制。
四、三电迁改技术的应用场景1. 公交车公交车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份,采用三电迁改技术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2. 物流车物流车通常需要长期连续行驶,采用三电迁改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对燃油的依赖,提高运输效率。
3. 出租车出租车是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采用三电迁改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减少噪音污染。
五、三电迁改技术培训资料1. 三电迁改技术培训课程- 课程名称:三电迁改技术基础培训- 培训内容:电动汽车基本原理、电动机选型与控制、电池组选型与管理、电控系统原理与调试等。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
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一、电池电池是与化学、机械工业、电子控制等相关的一个行业。
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
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
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1996年通用推出EV-1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是现代电动汽车架构雏形,从铅酸电池到日系混动的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也才20多年。
从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乘用车配置电池来看,32款车型采用了17家企业的电池,其中16家是电池厂商,另外一家是长安新能源的,这说明其它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直接外购,包括电芯、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等。
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机厂都没有自己的电芯与电池组设计能力跨国车企,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芯,但是它们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电池组件与管理系统,这是为了加强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
与大多自主品牌的差别是,即使不采用这家的电芯,它们可以换个电芯品牌照样能够设计电池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动力电池,也是就新能源汽车中的能量来源,目前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支撑,故目前以锂电池最为主要。
(如下图)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可以大概跑600km,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如下图)下表列出了四类锂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别。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类电池各有优劣。
那各汽车厂商究竟是凭什么选择其中某种电池呢?哪种电池又将是未来的主流呢?数码电子产品对锂电池安全性要求不高,钴酸锂电池最合适3C领域,特斯拉敢于使用此类电池也是未来得到超强的续航能力,但是同时其安全性能要打些折扣。
锰酸锂电池因其不偏不倚的特征赢得动力电池最大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其能量密度不如钴酸锂和三元锂,但其他综合性能相当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