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IP

移动IP

移动IP
移动IP

移动IP

动办公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企业内部网建立拨号访问服务器,并建立拨号用户组,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拨打拨号访问服务器的接入号码,通过PPP协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接入企业网。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用户IP地址大多是动态分配的,只能实现用户对企业资源的访问,由于用户IP地址发生了变化,其他用户不能通过该用户原来的IP地址与该用户通信,即无法实现双向访问,就仿佛一个手机用户漫游到外地时只能用他的手机拨打电话,而别人无法通过他原来的号码访问他;

2)此外管理员也无法实现基于IP的权限管理和计费管理;

3)缺乏强有力的安全和身份认证;

4)同时一个用户由两个帐号,也增加了额外的用户管理,使用户管理变得十分复杂;

5)移动用户拨打接入号码往往要产生大量的长途电话费用。

2、建立基于Internet的网上办公系统,移动用户只要接入Internet,就可以通过浏览器或者专有客户端软件访问企业办公资源。采用这种方式使移动办公变得比较简单,无需增加额外得用户管理,也不需支付长途费用。但其也仅仅是在应用层上实现移动办公,而企业内部除了办公系统还有很多其他基于IP的应用系统如ERP等则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用户IP地址仍然是动态的,依然无法实现基于IP地址的双向访问。

3、采用VPN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第二种方式的一种改进,它通过在移动用户与企业网络之间通过加密和认证手段建立传输隧道实现在Internet的安全的数据通讯。目前VPN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它使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廉价资源建立自己的跨地域的虚拟企业专网。不过VPN技术的主要技术出发点是解决企业如何在公网上建立一个安全的虚拟企业网的问题,而不是以解决移动办公为目的,因此它并不实现移动用户的漫游功能,不能双向访问和不能基于IP进行权限管理和计费管理。

通过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传统的方式都没有很好的提供一种灵活而有效的移动办公的方法,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移动IP技术呼之而出,它有效的解决了移动计算机的安全和用户管理、实现了移动用户的双向访问和基于IP的权限管理、计费管理,实现了移动用户对企业资源的透明访问。移动IP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悄然兴起,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二、什么是移动IP技术

所谓移动IP技术,是移动用户在跨网络随意移动和漫游中,使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时,不用修改计算机原来的IP地址,同时,继续享有原网络中一切权限。简单的说,移动IP就是实现网络全方位的移动或者漫游。

移动IP应用于所有基于TCP/IP网络环境中,它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网络漫游服务。譬如:在用户离开北京总公司,出差到上海分公司时,只要简单的将移动终端(便携笔记本电脑、PDA等所有基于IP的设备)连接至上海分公司网络上,不需要做其他任何改动,那么用户就可以享受到跟在北京总公司里一样的所有操作。用户依旧能使用北京总公司的相关打印机,或者可以依旧访问北京总公司同事电脑里的share文件及相关数据库资源;诸如此类的种种操作,让用户感觉不到自己身在外地,同事也感觉不到你是否出差了。换句话说:移动IP的应用让用户的“家”网络随处可以安“家”,不再忍受移动终端因“出差”带来的所有不便之苦等等。

三、移动IP应用

移动IP中定义了三种功能实体:

移动节点:一个移动的计算机,它从一个网络或者子网移动到其他网络或者子网,它改变位置时无需更改其IP设置,仍然可以通过其固定的IP地址进行通信。

家乡代理:一个连接到移动节点本地网络的主机或路由器,它保存有移动节点的位置信息,当移动节点离开家乡网络时能够将发往移动节点的数据包传给移动节点。

外地代理:移动节点当前所在的外地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它能够把由家乡代理送来的数据包转发给移动节点。

我们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来讲述移动IP的工作原理。

某公司有在北京的总公司和上海的分公司,两个公司都建设有自己的局域网,这两个局域网通过Internet或者公司Intranet相连,为了实现移动IP,在两个局域网上都安装了一台移动IP服务器。移动用户A是北京总公司的用户,他经常需要去上海分公司或者外地出差,他希望仍然即使在外地仍然能够象在北京办公室一样进行移动办公,使用各种办公室的资源。

其网络拓扑图如下:

网络拓扑图:

在移动IP协议中,移动用户A在家乡网络有一个唯一的IP本地地址,当移动用户A 连接在北京总公司网络上时,其工作机制和固定节点一样,不运用移动IP功能。在家乡网络链路上由家乡代理来维护当前的位置信息

当移动用户A连接到上海分公司网络上时,就需要引入转交地址,它使用一个叫作“代理发现”的规程在上海公司网络上发现一个外地代理,并向这个外地代理进行注册,把这个外地代理的IP地址作为自己的转交地址,转交地址用来标识移动用户A现在所处的位置,以便进行路由选择。移动用户A的本地地址与当前转交地址联合进行移动绑定。

当移动用户A得到一个新的转交地址时,通过注册规程把自己的转交地址告诉自己北京公司的家乡代理。这样当有发往移动用户A本地地址的信息时,其在北京的家乡代理便截取该信息,并根据注册的转交地址,通过隧道将数据包传送给移动用户A。

当移动用户出差到外地,通过当地的ISP接入互联网的时候,此时这个ISP并不支持移动IP。为此我们提供了一个小巧的便携式移动IP代理,移动用户A将其插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该代理将ISP分配给它的IP地址作为转交地址,并将该转交地址通知用户在北京的家乡代理,以实现信息转发。其实现方法基本上与他移动到上海公司网络上一样。

但由于在该ISP与北京公司网络之间有防火墙隔离,移动IP代理无法直接访问到北京总公司网络上的主机;为此我们在公网上设置了一台访问服务器,这台服务器可以通过所有公司内部网络的防火墙访问各分公司的网络上的主机。移动IP代理所有的信息首先发送到

该访问服务器,通过该访问服务器访问北京总公司网络上的家乡代理。

四、移动IP的主要特点

通过以上移动IP应用的介绍,我们总结移动IP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强大的漫游功能:移动用户在企业网各子网之间,Internet与企业网之间自由漫游,方便的使用原有企业网中的资源。

2、双向通信:移动用户在位置变化时,仍然可以方便的通过转交地址进行通信,其他用户也仍然可以通过该用户原来的IP地址与该用户通信,不受地理位置对网络通信的限制,实现真正的双向通信。

3、网络透明性:移动用户漫游时,不需对计算机原有网络设置做任何改动,也无需改动所接入的外地网络和家乡网络设置。

4、应用透明性:移动用户在进行漫游时,无需对个人计算机和网络主机上的基于IP 的应用进行任何改动,无需增加额外的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实现了应用系统的透明性。

5、良好的安全性:采用隧道技术进行加密传输和身份认证,不增加移动用户带来的新的安全隐患。

链路无关性:移动IP技术与低层链路无关,可以同时支持无线、有线网络环境

移动IP协议

移动IP协议 ●移动IP的基本概念 ●移动IPv4基本工作原理 ●移动IP的概念性数据结构 11110842184 陶正飞

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IP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固定的因特网 接入方式,而是希望能够提供灵活的上网方式。 ●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要求IP网络能够提供对移动性的良好支持。 ●个人通信时代的到来,要求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一 个专有地址上网。 ●在未来的IPv6网络中,网络节点的概念不只局限在传统的主机, 还包括各种智能设备,如汽车等,加上IPv6对移动IP的良好支持,还包括各种智能设备如汽车等加上IP6的良好支持移动IP将大有用武之地。

解决移动路由的基本方法与问 题 ●为每一次改变接入点改变一次IP地址 —传统的路由算法不能保持通信的连续性 ●接入点改变IP地址不变 —传统的路由算法处理特定的地址的负荷将 传统的路由算法处特定的地址的负荷将 大大增加路由器的负载,路由表将急剧膨胀

移动IPv4的研究 ●1992年:IETF成立移动IP工作组(IP Routing for )并在开制定移Wireless/Mobile Hosts),并在开始制定移动IPv4的标准草案 ●文档主要包括: —RFC 2002(定义了移动IPv4协议) RFC2002 —RFC 1701、2003与2004(定义了移动IPv4中的3种隧道技术) —RFC 2005(定义了移动IPv4的应用) —RFC 2006(定义了移动IPv4的管理信息库MIB)●1996年6月:IESG通过了移动IP标准草案 ●1996年11月:公布了建议标准

IP技术及应用之四—移动IP网络(2学时)

移动因其固有的特性给网络设计带来如下问题 在不同类型网络中支持移动性,给认证、当移动的节点穿越网络和设备的时候,其移动节点体积小,能耗及性能是移动网络中特别3 寻址—— IPv4网络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加入到Internet 中时,地址空间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在IPv6网络的设计中,对移动网络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全球覆盖范围内采用外地代理技术代价昂贵,并且外地代理常常会由于信号衰减和干扰而变得无法使用。 考虑到无线电波的能量限制和频道利用率等问题,一台移动主机必须采用多个跳数的通信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源移动主机发送出去的包被几个中间节点的主机相继传递直到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基于多跳路由的Ad Hoc 网络相对单跳网络有如下优点:由于采用多跳的方式,数据包能够绕过障碍物寻径到目的地,不容易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 有利于空间的利用。如果在基站范围内有大量的节点 进行点到点的通信,那么这种通过小半径范围多跳传输方式所得到的吞吐量将比全部利用基站采取单跳方式传输得到的吞吐量要高的多。 通过小半径范围多跳传输方式所消耗的电池能量将比利用基站采取单跳方式所消耗的电池能量要少,特别对于那种点到点的传输更是如此。而节约能量对于移动节点来说非常重要。

7 4.2 移动IP 协议 移动IP 协议由IETF 的Mobile IP 工作组制定,是网络层解决方案。 名词: (1)节点:指路由器或者主机。 (2)家乡链路:该链路上的网络前缀与移动节点家乡地址的网络前缀相同。标准的IPv4路由机制将会把发往移动节点家乡地址的分组转发到移动节点的家乡链路上。(3)外地链路:非移动节点家乡链路的网络链路。(4)访问链路:移动节点目前所处的外地链路。 (5)通信对端(Correspondent Node ,CN):与移动节点通信的节点,既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9 移动节点拥有两个IP 地址: 转交地址,它是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上时由外地代理分配的临时IP 地址,是连接家乡代理和移动节点的隧道的出口。转交地址可以是外地代理的IP 地址(称为“外地代理转交地址”),也可以是暂时分配给移动节点的某个端口的IP 地址(称为“配置转交地址”),其网络前缀必须与移动节点当前所在外地链路的网络前缀相同。转交地址标识了移动节点当前的物理连接位置,反映了当前的网络拓扑,移动节点通过注册过 程在家乡代理中对转交地址进行登记。 移动到12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代理广播消息中ICMP 路由器广播部分的生存时间域来判断。移动IPv4协议规定,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发送代理广播消息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Lifetime 所指明的时间的1/3。 ?如果移动节点在时间Lifetime 内都没有收到原代理的代理广播消息,则表明节点已经离开了先前所在的链路。此时如果移动节点收到新的代理的代理广播消息,它就向这个新的代理进行注册。 ?如果移动节点没有收到任何广播消息,那么它就发送代理请求消息进行询问。

移动IP

移动IP 动办公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企业内部网建立拨号访问服务器,并建立拨号用户组,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拨打拨号访问服务器的接入号码,通过PPP协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接入企业网。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用户IP地址大多是动态分配的,只能实现用户对企业资源的访问,由于用户IP地址发生了变化,其他用户不能通过该用户原来的IP地址与该用户通信,即无法实现双向访问,就仿佛一个手机用户漫游到外地时只能用他的手机拨打电话,而别人无法通过他原来的号码访问他; 2)此外管理员也无法实现基于IP的权限管理和计费管理; 3)缺乏强有力的安全和身份认证; 4)同时一个用户由两个帐号,也增加了额外的用户管理,使用户管理变得十分复杂; 5)移动用户拨打接入号码往往要产生大量的长途电话费用。 2、建立基于Internet的网上办公系统,移动用户只要接入Internet,就可以通过浏览器或者专有客户端软件访问企业办公资源。采用这种方式使移动办公变得比较简单,无需增加额外得用户管理,也不需支付长途费用。但其也仅仅是在应用层上实现移动办公,而企业内部除了办公系统还有很多其他基于IP的应用系统如ERP等则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用户IP地址仍然是动态的,依然无法实现基于IP地址的双向访问。 3、采用VPN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第二种方式的一种改进,它通过在移动用户与企业网络之间通过加密和认证手段建立传输隧道实现在Internet的安全的数据通讯。目前VPN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它使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廉价资源建立自己的跨地域的虚拟企业专网。不过VPN技术的主要技术出发点是解决企业如何在公网上建立一个安全的虚拟企业网的问题,而不是以解决移动办公为目的,因此它并不实现移动用户的漫游功能,不能双向访问和不能基于IP进行权限管理和计费管理。 通过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传统的方式都没有很好的提供一种灵活而有效的移动办公的方法,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移动IP技术呼之而出,它有效的解决了移动计算机的安全和用户管理、实现了移动用户的双向访问和基于IP的权限管理、计费管理,实现了移动用户对企业资源的透明访问。移动IP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悄然兴起,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二、什么是移动IP技术 所谓移动IP技术,是移动用户在跨网络随意移动和漫游中,使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时,不用修改计算机原来的IP地址,同时,继续享有原网络中一切权限。简单的说,移动IP就是实现网络全方位的移动或者漫游。 移动IP应用于所有基于TCP/IP网络环境中,它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网络漫游服务。譬如:在用户离开北京总公司,出差到上海分公司时,只要简单的将移动终端(便携笔记本电脑、PDA等所有基于IP的设备)连接至上海分公司网络上,不需要做其他任何改动,那么用户就可以享受到跟在北京总公司里一样的所有操作。用户依旧能使用北京总公司的相关打印机,或者可以依旧访问北京总公司同事电脑里的share文件及相关数据库资源;诸如此类的种种操作,让用户感觉不到自己身在外地,同事也感觉不到你是否出差了。换句话说:移动IP的应用让用户的“家”网络随处可以安“家”,不再忍受移动终端因“出差”带来的所有不便之苦等等。 三、移动IP应用 移动IP中定义了三种功能实体:

移动ip

移动IP工作原理概述(高) 原理,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固定的场所通过固定的线路进行网络通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象使用手机那样,在移动中实现对网络的不间断访问、在移动中享受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各种服务,毕竟手机提供给我们的服务还是太少了。本文所要讲到的移动IP技术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一、移动IP的基本含义 简单的说,移动IP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它能够保证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在不改变现有网络IP地址、不中断正在进行的网络通信及不中断正在执行的网络应用的情况下实现对网络的不间断访问。 移动IP的这一特性特别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因为只有无线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很难想象在有线网络中计算机怎样才能在既不改变自身IP地址又不影响正在执行的网络应用的情况下从一个网络链路移动到另外一个网络链路。可以说,无线网络技术与移动IP技术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无线网络为移动IP的实现提供了适合的环境;另一方面,移动IP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无线网络中的漫游功能。 从字面上看,很容易混淆移动IP与动态IP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移动IP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动态IP指的是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动态地获得一个IP地址,而不需要用户在计算机的网络设置中指定IP地址,这一点相信大家也比较熟悉,因为动态IP和DHCP经常会应用在我们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另外,移动IP的目的在于实现移动过程中的不间断网络访问,而不单纯是可移动设备对网络的访问。例如,您可以将一台轻便小巧的笔记本电脑带在身边,在需要上网的时候,将它连接在单位的局域网上(如果您在单位的话)或通过笔记本的PCMCIA MODEM卡及电话线(如果您在家中或出差在外的话)进行上网。在此,除了可以比较方便地把笔记本拿到其他地方上网以外,这两种上网的方式与固定设备(如台式机)的上网方式没有什么不同。而移动IP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这台笔记本电脑在移动的过程中(例如,当您在行驶的汽车或火车上时)对网络进行访问,而且当您跨越不同的网络覆盖区域时,您会毫无察觉,因为这种移动对上层的网络应用来说是透明的,它丝毫不会影响您正在进行的网络通信。 二、移动IP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 为了方便下面的介绍,有必要先将移动IP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概念描述一下,这几个概念包括移动节点(Mobile Node)、本地链路(Home Link)、移动节点的本地IP地址(Home Address)、本地代理(Home Agent)、外部链路(Foreign Link)、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外部代理(Foreign Agent)、隧道(tunnel)。 1、移动节点(Mobile Node) 移动节点指的是处于移动中的计算机通信设备,该设备一般安装有无线网卡或无线收发器,因此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关于无线网络及无线网络设备的有关内容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做专门介绍。 2、本地链路(Home Link) 本地链路指的是与移动节点具有相同IP网络前缀(network prefix)和网络掩码的网络链路。例如,移动节点的IP地址为100.100.100.10,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本地链路指的就是IP网络前缀为100.100.100.0的网络链路。 可以这么说,本地链路是移动节点原来所处的链路,在该链路上移动节点可以象其他设备那样进行正常的工作,而不需要移动IP的支持(当移动节点从外部链路移回到本地链路时除外,这种情况下面将有专门的介绍)。

移动IP的术语

8.2.1 移动IP术语 (RFC 3220) 移动节点(Mobile node ) ?指从一个网络或子网链路上切换到另一个网络或子网的移动设备。 ?移动节点可以改变它的网络接入点,但不需要改变它的IPv4地址 ?在移动过程中,移动节点可以使用一个固定IP地址以保持与其它节点的通信。 家乡地址(Home address) ?分配给移动节点的一个长期有效的固定IP地址。 ?HA不随移动节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家乡代理(Home agent) ?指位于移动节点家乡网络上的路由器。 ?当移动节点离开家乡网络时,家乡代理负责截获所有发往移动节点家乡地址的报文,并通过隧道将它们转发给移动节点,并且维护移动节点当前位置的信息。

8.2.1 移动IP术语 (RFC 3220) 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 ?指位于移动节点所访问的外地网络上的路由器。 ?外地代理为注册的移动节点提供路由服务 ?它接受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理通过隧道发来的报文,进行拆封后发给移动节点。 ?对于移动节点发出的报文,外地代理提供普通路由器的服务。 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 ?当移动节点不在家乡网络时,移动节点被赋予的用以反映移动节点当前所在网络位置的临时IP地址。 ?转交地址具有以下特征: ?转交地址与移动节点当前所在网络相关; ?当移动节点切换网络时,转交地址也随之改变; ?送往转交地址的报文可以通过正常路由机制到达移动节点; ?当移动节点与其对端节点通讯时,转交地址一般不作为报文的源IP地址使用。

8.2.1 移动IP术语 (RFC 3220) 移动IPv4协议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转交地址,分别是外地代理转交地 址和配置转交地址。 ?外地代理转交地址(Foreign Agent CoA):移动节点所注册的外地代理的地址。这个外地代理必须至少有一个端口连接移动节点所在的外地链路。 ?FA CoA就是通道的终点,负责接收数据包、解除封装、再发给移动主机。 ?这种地址模式可以使多个移动主机共享一个CoA,使用率较高。 ?合作定位转交地址(Co-located CoA):移动节点从外地链路获得的当地地址,移动节点将之与自己的一个物理网络接口建立关联。 ?外地链路上没有外地代理时,移动节点通常采用这种转交地址 ?一个合作定位转交地址同时只能被一个移动节点使用 ?此时移动主机自身是通道终点,自行解除封装,取出数据包。

移动IP技术报告

移动IP技术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信息量的巨大需求,传统的固定IP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在移动过程中的办公需求;同时,网络向全IP方向的快速发展和便携式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IP网络中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推动了业界对移动终端在网络层接入的研究,促使了移动IP技术的产生。一.移动IP的相关概念 1.1移动IP提出的背景 随着IP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固定的因特网接入方式,而是希望能够提供灵活的上网方式。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要求IP网络能够提供对移动性的良好支持。个人通信时代的到来,要求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个专有地址上网,在未来的IPv6网络中,网络节点的概念不只局限在传统的主机,还包括各种智能设备,如汽车等,加上IPv6对移动IP的良好支持,移动IP将大有用武之地。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的大量涌现,推动了移动计算机接入网络的研究,移动计算机用户希望能够和桌面固定用户一样接入同样的网络,共享网络资源和服务。根据IP地址和寻址地址模式的特点,每一个IP地址都归属一个网络,共享网络资源和服务。根据IP地址结构和寻址模式的特点,每一个IP地址都归属一个网络,当把一台桌面计算机从一个网络移动到令一个网络是,首先要从原网络上断开,在连接到新的网络上,并且还要重新配置IP地址。这样的方式对于一个需要频繁移动的移动计算机来说,显然不能适用。 当一个节点的位置发生改变后,有哪些解决方案呢? 1.改变节点的IP地址:修改IP地址要切断现有的连接,因为TCP和UDP都是基于SOCKET的,无法保持现有的通信;DNS系统记录的信息相对稳定,移动主机移动造成的对IP地址的频繁修改会加重DNS的负担;通信对端必须意识到,从DNS得到的IP地址随时都可能改变,这只能进一步增加访问DNS的次数;DNS信息更新的安全性无法保证;修改IP地

移动IP的工作原理

8.2.2 MOBILE IP的工作原理 移动IPv4的工作过程涉及代理发现、注册、建立隧道以及分组路由等关键环节,具体细节如下: 1.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周期性地组播或广播一条被称为代理广播(Agent Advertisements) 的消息来宣告自己的存在。 2.移动节点周期性地接收到代理通告消息,检查其中的内容以确定自己是连在家乡网 络还是外地网络上。 1.当它连接在家乡网络上时,移动节点就可以像固定节点一样工作; 2.如果移动节点发现它连接在外地网络上,则启用移动IPv4的功能。 3.移动节点可以从外地代理所广播的代理通告消息中得到外地代理转交地址。

8.2.2 MOBILE IP的工作原理 移动IPv4的工作过程涉及代理发现、注册、建立隧道以及分组路由等关键环节,具体细节如下: 4.移动节点向家乡代理注册自己已经获得的转交地址,在注册过程中,如果链路上有 外地代理,移动节点就向外地代理请求服务,外地代理再将注册包中继给家乡代理。 为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注册消息需要进行认证处理。 5.如果注册成功,将建立一条用于转交报文的隧道 ?该隧道的入口是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理,出口是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 6.对端节点发给移动节点家乡地址的报文被家乡代理得到,并根据移动节点注册到家 乡代理上的转交地址,通过隧道将这些报文传送给移动节点。 7.移动节点发给对端节点的报文,采用家乡地址作为源地址,使用外地网络上的路由 器作为默认的路由器直接发送到对端节点。

8.2.2 MOBILE IP的工作原理 ?服务系X发送一个目的地 为移动节点A的数据包 ?并将A的本地地址放在IP 首部 ?该数据包将被路由到A的 本地网络

移动IP原理和三角路由

移动IP原理和三角路由 摘要:为了满足移动节点在移动中保持其连接性,移动IP技术随之产生。这里主要介绍移动IP的概况极其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原理。根据现行状况分析移动IP 技术中存在的“三角路由”问题及其基本解决方案,还提出了现有移动IP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移动IP; 移动节点; 外地代理; 归属代理; 路由优化 前言:近几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性能通信设施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些高性能设施的优势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成功接入因特网,因此,如何保证用户在进行网际移动的同时保持IP 网络的完整性、保持用户通信的连续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移动IP(Mobile IP,MIP)技术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它能够在不间断当前通信状态的情况下无缝地漫游于Internet。移动IP 是一种在全球因特网上提供移动功能的技术,它提供了一种IP 路由机制, 使移动节点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 一、移动IP的体系结构 移动IP技术是移动节点(计算机/服务器/网段等)以固定的网络IP地址,实现跨越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并保证了基于网络IP的网络权限在漫游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改变,实现数据的无缝和不间断的传输。简单地讲,就是能让网络节点在移动的同时不断开连接,并且还能正确收发数据包。 移动IP网络中包括三个网络实体:移动节点MN(Mobile Nost)、归属代理HA(Home Agent)、和外部代理FA(Foreign Agent), (1)移动节点:该节点可以把对Internet的连接从一条链路改变到另一条链路,同时保持正在进行的任何通信,并且仅使用它的永久归属IP地址。 (2)归属代理:该代理是跟移动节点的归属链路有一个接口的路由器,它当移动节点改变其连接的链路时,保持被告知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即关照地址;在一些情况下,还要通告对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址的网络前缀的可达性,从而引来发给移动节点归属地址的IP分组;截获发给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址的IP分组,并把它们隧道传送到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即转交地址。

移动IP段

移动IP段 36.128.0.0 36.191.255.255 中国移动 39.128.0.0 39.191.255.255 中国移动 59.44.112.18 59.44.112.18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火鸟网络(101路移动公司下古城路) 59.58.138.106 59.58.138.106 福建省莆田市移动通信连城网上营业厅 60.11.12.213 60.11.12.213 黑龙江省伊春市春移动通信公司河西营业厅 60.17.224.155 60.17.224.155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逸天优梦网络休闲会馆(腾鳌中国移动通信东侧) 60.17.224.176 60.17.224.176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逸天优梦网络休闲会馆(腾鳌中国移动通信东侧) 60.17.229.153 60.17.229.153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日月明网吧(腾鳌中国移动通信东侧) 60.161.240.239 60.161.240.239 云南省丽江市移动网苑 60.161.240.241 60.161.240.241 云南省丽江市移动网苑(象山东路) 60.219.12.9 60.219.12.9 黑龙江省伊春市移动公司营销中心 61.131.61.102 61.131.61.102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移动先锋休闲会所 61.178.140.34 61.178.140.35 甘肃省金昌市绿色动力万维网络会所金昌店(金三角/移动大厦旁边三楼) 61.184.84.68 61.184.84.68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车站路你我在线网吧(移动二楼) 111.0.0.0 111.0.255.255 浙江省移动 111.1.0.0 111.1.127.255 浙江省温州市移动 111.1.128.0 111.1.252.255 浙江省嘉兴市移动 111.1.253.0 111.1.253.255 浙江省温州市移动 111.1.254.0 111.1.255.255 浙江省嘉兴市移动 111.2.0.0 111.2.255.255 浙江省移动 111.3.0.0 111.3.41.255 浙江省绍兴市移动 111.3.42.0 111.3.42.255 浙江省嘉兴市移动 111.3.43.0 111.3.255.255 浙江省绍兴市移动 111.4.0.0 111.4.242.255 湖北省移动 111.4.243.0 111.4.243.255 湖北省武汉市移动 111.4.244.0 111.4.255.255 湖北省移动 111.5.0.0 111.7.255.255 河南省移动 111.8.0.0 111.8.255.255 湖南省移动 111.9.0.0 111.9.44.255 四川省成都市移动 111.9.45.0 111.9.45.255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移动 111.9.46.0 111.9.255.255 四川省成都市移动 111.10.0.0 111.10.255.255 重庆市移动 111.11.0.0 111.11.127.255 河北省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