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法测干密度
- 格式:xlsx
- 大小:37.74 KB
- 文档页数:8
一. 目的采用灌水法检测土样密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 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土样的湿密度,干密度。
2.执行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三. 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四. 职责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 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每单位工程至少取三个点;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
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六. 仪器设备1.量筒(HX322)2.台秤(TGT100/JC401)3.水准尺(GC581)4.塑料薄膜袋七. 环境条件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和室内常温下进行试验。
八.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试验步骤:(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试坑尺寸(mm)(2)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m,准确到10g,p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H,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1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
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5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H,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22.数据处理:(1) 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021)(V A H H V w p -⨯-=式中:p V —试坑体积(cm 3);1H —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 );2H —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 );w A —储水筒断面积(cm 2);0V —套环体积(cm 3)。
灌水法测密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2、技术标准
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3、仪器设备与环境条件
3.1.储水桶: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3.2.台秤:称量50kg ,最小分度值10g
4、操作步骤
2.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挖出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挖好试坑后称挖出的试样质量,准确至10g ,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试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 记录储水桶内初始水位高度,打开储水桶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
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记录储水桶内水位高度。
持续3~5min ,观察袋内水面是否下降,当袋内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6.试坑的体积按下式计算:
H1_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 );H2_储水筒注水终了时的高度(cm );Aw_储水筒断面积(cm2);V0_套环体积
7.试样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注意事项:
1.灌水采用的塑料薄膜袋材料为聚氯乙稀,薄膜袋的尺寸应与试坑大小相适应;
2.开挖试坑时,坑壁和坑底应规则。
试坑直径与深度只能略小于塑料薄膜袋的尺寸,铺设时应使塑料薄膜袋紧贴坑壁,否则测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120
P w V H H A V =-⋅-。
压实度检测方法
一、环刀法
1、仪器:环刀、天平、铝盒、刮刀等
2、试验步骤:
(1)称量环刀、铝盒质量,并标注、记录;
(2)去土样,称量环刀及土样质量,计算湿密度ρ湿=m湿/v(环刀体积200cm3);
(3)取部分土样分两份进行烘干,计算含水量ω=(m湿/m干-1)×100及干密度ρ干=ρ湿/(1+0.01×ω);
(4)计算压实度=ρ干/ρma x×100。
二、灌水法
1、仪器:天平、量筒、铝盒、水平尺、薄膜、水桶等。
2、试验步骤:
(1)称量铝盒重量,并标注、记录;
(2)选定检测部位,挖除表层土,将检测面刮平;
(3)开挖土样坑,并称重土样。
(4)在取样坑内铺设薄膜,倒入水,计取水的体积(注意灌水一定要灌至似溢未溢状态)。
计算湿密度;
(5)取部分土样分两份进行烘干,计算含水量及干密度;
(6)计算压实度。
三、灌砂法
仅将“二”的水换成标准砂即可。
灌水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灌水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填料压实密度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将填料样品装入试验容器,并通过灌水的方式将填料填满容器,然后进行压实处理,最终可以得到填料的压实密度数据。
试验目的:测定填料的压实密度,以了解填料的堆积情况,为填料的使用提供依据。
试验原理:灌水法是通过灌水填充填料,逐步压实,测定填料样品的压实密度。
试验中需要使用试验容器、注水器、钢尺等装置和工具。
试验步骤:1.准备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台上。
2.在试验容器上方的注水器中装满清水,并调节好注水速度,使其能够均匀注入试验容器。
3.将试验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并记录试验容器的质量。
4.将填料逐渐灌入试验容器中,注意排除气泡并保证填料的均匀分布。
5.每灌入一定长度的填料,利用钢尺测量一次试验容器中填料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6.继续灌水填料,重复步骤5,直至填满试验容器。
7.每次测量填料高度时,将试验容器放置在天平上,记录试验容器的质量。
8.完成灌水和填料过程后,计算填料的压实密度。
计算方法:1.计算填料的质量:填料质量=灌水后试验容器质量-空试验容器质量2.计算填料的体积:填料体积=试验容器体积3.计算填料的压实密度:压实密度=填料质量/填料体积实验记录示例:试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试验人员:XXX试验容器信息:容器材质:玻璃容器体积:500毫升试验过程:1.空试验容器质量:100克2.灌水后试验容器质量:900克3.填料高度与质量数据记录如下:填料高度(cm),试验容器质量(克)--------------,-----------------5,15010,25015,35020,45025,55030,65035,75040,85045,95050,105055,115060,125070,145075,155080,165085,175090,185095,1950100,2050计算结果:1.填料的质量:填料质量=900克-100克=800克2.填料的体积:填料体积=500毫升3.填料的压实密度:压实密度=800克/500毫升=1.6克/毫升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填料的压实密度为1.6克/毫升。
压实度灌水法密度测定仪(储水筒)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密度的快速检测,根据试筒中灌入水的体积,计算出试筒内材料的比重,从而计算出压实度值。
符合标准: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的T0110-1993标准技术参数:1、试筒直径200mm,试筒高度350mm;2、最大盛水量10000ml;3、精度±25ml一、实验步骤1.在整平后的地表,将座板固定。
将聚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
记录储水桶初始水位高度,注水入座板至刚满不外溢为止。
记录储水桶水位高度,计算座板部分地体积。
2.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入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并测定含水量。
3.修整坑壁,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地铺好。
4.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注水。
当水面与环套的上边缘齐平时关闭注水管,持续3~5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二、计算细粒料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量,按下式求出整体含水量:ω=ωfρf+ωc(1-ρf)式中:ωf——细粒料部分的含水量,%;ωc——石料部分的含水量,%;ρf——细粒料的干质量与全部材料干质量之比。
细粒料与石块的划分以60mm粒径为界。
按下式计算座板部分的容积:V1=(h1-h2)Aw式中:V1——座板部分的容积,cm3Aw——储水筒断面积cm2h1——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h2——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按下式计算试坑容积V=(H1-H2) Aw—V1式中:V——试坑容积,cm3H1——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H2——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按下式计算湿密度:ρd=mp/V式中:mp——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方法是怎样的前言灌水法密度试验仪是一种常见的孔隙率测试仪器,适用于土壤密度和孔隙率的测试。
在实际测试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方法。
试验目的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目的是测量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通过计算得出土壤的孔隙率,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试验方法的正确执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试验原理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推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在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灌入一定量的水,使水分充分渗透到样品中,测量水的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然后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试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认试验仪器无故障和损坏。
2.清洗试验仪器及相关配件,保证清洁卫生。
3.称取土样的质量,并记录质量值。
2. 操作步骤1.在试验仪的量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加入水的质量和体积值。
2.将干土样置于试验筒中,并记录土样质量值。
3.将试验筒放入浸润容器中,浸润时间为24小时,使土样充分吸收水分。
4.从浸润容器中取出试验筒,用细丝锥挑除土样表面的气泡并记录试验筒重量。
5.把试验筒固定在试验仪器上,并将量杯中的水倒入试验筒中。
6.等待水渗透至土样内部,约20分钟后测量水的质量,并记录试验筒+水的质量值。
7.根据试验所用的土样体积和质量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求出孔隙率。
3. 结果处理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计算孔隙率。
2.对试验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确保数据正确可靠。
结论灌水法密度试验仪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土壤密度和孔隙率测试仪器。
正确的试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灌水法密度试验仪时,操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的试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严格控制每个试验的操作参数,以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新建蒙西华中铁路(陕西境内)
灌水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里程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填料名称 压实方式 设计压实系数 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相对湿度(%)
填料压实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最大干密度ρ
dmax
(g/cm 3
) 最优含水率ωop t (%)
颗粒密度ρsm (g/cm 3
)
施工日期
填土层次
压实遍数(遍) 填层标高(m )
填层压实厚度(cm )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储水筒水位(cm )
储水筒 断面积 A w (cm 2)
试坑 体积 V p (cm 3) 土和容器 总质量 (g ) 容器 质量 (g ) 试坑土的 质量 m p (g ) 土的 湿密度
ρ0(g/cm 3
) 土的
含水率 ω(%) 土的干密度
ρd (g/cm 3
) 压实系数K 孔隙率n (%) 初始 H 1 终止 H 2 规定值
实测值
⑴
⑵ ⑶ ⑷=[⑵-⑴]×⑶
⑸ ⑹ ⑺=⑸-⑹
⑻=⑺/⑷
⑼ ⑽=⑻/[1+ 0.01×⑼]
⑿=⑾/ρ
d ma x
⑿=[1-⑾/ρs ]×100
附注:
试验 计算 复核
表号:铁建试录175 标准代号:Q/CR 9205-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