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护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1. 异位妊娠的定义和概述异位妊娠,又称为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发育。
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子宫颈和腹腔等。
异位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若不及时干预和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孕妇的生命。
2.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的目的异位妊娠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孕妇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确保孩子的健康发育。
主要通过以下护理措施达到目的:a. 及时诊断和干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治疗异位妊娠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如有症状或异常发现,应立即安排相关检查,如B超、血液检查等,以尽早发现异位妊娠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b. 手术治疗对于异位妊娠的大多数病例,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干预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移除异位妊娠组织,同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腹腔开放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c.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
•早期康复: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康复活动,如活动肢体、深呼吸、咳嗽等,以促进肺功能恢复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饮食,遵循低脂、低盐、高蛋白的原则,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
•情绪疏导: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d.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主要包括感染、出血、异位妊娠再发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感染控制: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进行正确的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出血控制:注意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出血,并采取止血措施。
•再发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结扎术或其他相应手术,以降低异位妊娠再发的风险。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着床和生长,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内妊娠。
由于异位妊娠并非在子宫内发育,因此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和器官受损,是一种危险的妊娠并发症。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护理目标1.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应对妊娠终止的心理冲击。
2.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提供适当的药物和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
4.进行必要的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措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1. 贴心沟通:对异位妊娠患者需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可能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2. 疼痛管理: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 注意营养支持:异位妊娠患者需保持充足的营养,避免过度劳累,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5. 治疗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及时给予输液、药物治疗等支持措施,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6.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出血、腹痛、头晕、虚弱等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7. 宣教和指导: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宣教和指导,帮助患者了解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提高自我管理和康复能力。
8. 术后护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情绪疏导等,并及时进行术后复查。
9. 康复护理:在治疗结束后,需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适当的营养和运动,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三、护理重点1. 监测出血情况:异位妊娠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内出血,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疼痛症状:异位妊娠患者常常出现腹痛和阴道流血,需要及时观察疼痛症状的变化,如有加重的情况及时处理。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着床发育的情况,通常会发生在输卵管、卵巢、宫颈或腹腔内。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和内膜异位疼痛,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来说,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以此为话题,探讨一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术前护理1. 了解患者病史:在患者来院就诊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了解,了解患者的病史、曾经的手术史、家族病史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
2. 详细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B超、内分泌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3. 心理护理: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来说,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在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
1. 仔细准备: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
2. 协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程协助医生进行操作,做好器械、药品和患者的安全管理。
3. 监测患者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1. 观察情况: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术后出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疼痛管理:由于异位妊娠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疼痛,护理人员要做好疼痛管理工作,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3. 术后宣教: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病情知识的宣教,包括饮食调理、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四、康复护理1. 药物管理: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包括调配药物、指导用药方法等,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2. 定期复诊: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做好定期复诊工作,包括妇科B超、内分泌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一、引言异位妊娠,又称为宫外孕,是一种危险的妊娠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输卵管,少数见于卵巢、宫颈或腹腔等部位。
由于妊娠着床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容易导致破裂,引发内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术治疗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要点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内,患者应禁食禁水,以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等症状。
6小时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先从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开始,如稀饭、面条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最后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蔬菜、水果等。
3. 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应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可采取以下方法缓解疼痛:(1)调整体位:取舒适体位,如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
(2)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
(3)给予镇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予镇痛药物。
4. 切口护理术后切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具体措施如下:(1)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每天用碘伏消毒2次。
(2)勤换衣物,保持切口周围干燥。
(3)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4)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 导尿管护理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护士应做好以下护理:(1)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2)每天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保持清洁。
(3)观察尿液颜色、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给予关心、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7. 遵医嘱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随访等,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三、术后康复指导1. 休息:术后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异位妊娠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年龄、婚育史2、既往史、妇科手术史3、卫生状况及习惯4、现身体状况5、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主要检查6、自理能力7、心理状态二、护理要点【术前护理】1、妥善安置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2、监测生命体征,一般情况。
3、密切观察腹痛情况、阴道出血情况,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4、出血多、有休克迹象或已经休克的病人,立即采用大号针头开放静脉通路,开放气道并吸氧,注意保暖。
5、做好抢救和急诊手术的准备:将抢救车推至病人跟前,立即配血、备皮、皮试,通知手术室。
6、配合医生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7、遵医嘱陪伴病人行B超等检查,检查时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8、遵医嘱抽取HCG标本,及时送检。
9、阴道排出物及时送检。
10、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1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加。
12、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恐惧感和压力。
13、健康宣教。
14、妇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15、行保守治疗化疗方案的病人注意肌注部位有无异常,监测血RT,按化疗常规护理。
【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变化。
2、监测血RT,注意血HB变化。
3、对合并贫血的病人加强生活护理,防止虚脱外伤等4、健康宣教。
5、心理护理三、指导要点1、异位妊娠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
2、绝对卧床休息的目的和必要性。
3、对合并贫血的患者进行纠正贫血知识的介绍。
包括药物治疗和食疗的知识。
4、卫生宣教,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生殖器官炎症。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5、积极治疗原有的生殖器官炎症或其他疾病,防止再次发生异位妊娠。
6、妇科检查和手术应导正规医院进行,防止不正规操作引发感染或宫外孕。
7、避孕知识。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和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异位妊娠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异位妊娠患者,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异位妊娠患者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不安和失落。
护理人员应当以亲切、耐心和关爱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她们的内心感受,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她们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特别是对于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要每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和脉搏,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和皮肤黏膜的情况,以判断是否有休克的迹象。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阴道流血的情况,包括流血的量、颜色和性质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三、休息与体位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增加腹压的动作。
对于休克患者,应采取中凹卧位,即抬高头胸部 10° 20°,抬高下肢 20° 30°,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四、饮食护理在患者病情未稳定之前,应禁食。
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给予流食、半流食,直至正常饮食。
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五、管道护理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可能会留置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
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做好记录。
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六、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安静,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异位妊娠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的并发症——出血与输卵管妊娠破裂有关。
2.疼痛与输卵管妊娠破裂所致的腹腔内出血有关。
3.哀伤与失去胎儿有关。
4.恐惧与不确定异位妊娠对未来生育的影响有关。
【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阴道出血量、腹痛的程度,及时做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检查,警惕大出血休克的征象。
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准备好急救药物和物品。
2.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吸氧。
建立有效的输液通路,以保证必要时能够迅速输入液体、血液,挽救病人生命。
3.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是抢救严重内出血伴休克的有效措施之一。
宫外孕病人进行自体输血时,回收腹腔内血液的条件:妊娠<12周,胎膜未破,出血时间<24小时,血液未受污染,镜下红细胞破坏率<30%。
4.手术准备按腹部手术常规准备。
5.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性质及阴道流血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医生正确处理。
阴道排出物应送病理检查,同时监测血β-HCG水平。
卧床期间做好外阴及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病人应进高营养,易消化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及突然转换体位而导致卵管妊娠破裂和再次出血。
6.心理支持应与病人及家属讨论其发生异位妊娠的原因、治疗方法、预后及对未来怀孕的影响。
鼓励病人及家属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度过沮丧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7.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摄入高蛋白饮食,补充足够的热量和铁剂,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抵抗力。
教会病人自我照顾的方法,如出现阴道流血、发热、腹痛等症状及时就诊。
加强妇女的保健工作,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沐浴、勤换内衣裤,防止发生盆腔感染。
协助病人及家属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
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破裂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本文旨在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一、临床资料本次总结共收集异位妊娠患者100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0岁。
患者均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0%,卵巢妊娠占8%,宫颈妊娠占2%。
二、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耐心解释异位妊娠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3)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关爱和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2.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2)对于休克患者,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如静脉输液、输血等。
3. 药物治疗护理(1)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
(2)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手术护理(1)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等。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
(3)做好术后疼痛护理,如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等。
5. 生活护理(1)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异位妊娠破裂的风险。
(2)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防止感冒。
6. 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异位妊娠的预防知识,如避免不洁性交、合理避孕等。
(2)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禁性生活、定期复查等。
三、护理效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治愈率为90%,好转率为10%。
四、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的护理技能。
通过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治疗护理、手术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是一种妊娠异常情况,胚胎着床位置异常,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内。
其临床特点是早孕征象呈现,但子宫内没有胚胎或胚胎过早停止发育,同时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
由于异位妊娠的风险,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措施。
1. 安全评估:对于怀疑或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首要任务是确保其安全。
评估患者的腹痛程度、出血量以及体征变化。
对于持续剧烈腹痛、大量阴道出血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医生,确保其及时接受治疗。
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
异常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
3. 疼痛管理:对于腹痛明显的患者,需要给予镇痛治疗。
可以选择给予口服非处方镇痛药或注射镇痛剂,但需遵循医生的嘱托和药品使用指南。
4. 血液检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
血常规可以了解贫血程度及感染风险;血型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凝血功能可以评估出血风险。
5. 液体管理:对于有大量阴道出血的患者,要进行液体平衡的监测。
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以维持血容量。
6. 心理支持:异位妊娠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他们可能面临无法妊娠、流产以及手术等问题。
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疑虑和担忧,并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和咨询。
7. 术后护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护士要进行术后的护理工作。
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定期监测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
8. 卧床休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一般会要求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护士应及时协助患者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的发生。
9. 定期随访: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建议进行定期随访。
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电话或面对面的沟通,询问其身体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复发的症状。
对于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工作要全面、细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以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并促进其康复。
护士还应密切与医生的配合,根据医嘱进行护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引言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由于异位妊娠的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手术治疗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妇科异位妊娠术后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术后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1)术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术后出血。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可给予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食物。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敷料整洁、干燥,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阻塞。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定期更换引流管,防止感染。
4. 尿管护理(1)术后及时拔除尿管,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泌尿系感染。
(2)拔管后,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有排尿困难,及时报告医生。
5.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进行疏导。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可给予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食物。
(2)术后1周内,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7. 日常生活护理(1)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避免感染和再次发生异位妊娠。
(3)定期复查,如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及时就诊。
三、并发症的护理1. 出血(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阴道出血量,如有增多,及时报告医生。
2. 感染(1)保持伤口敷料整洁、干燥,避免感染。
(2)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
一、急救措施:对于严重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患者,应立即开放静脉,交叉配血,做好输血输液的准备,以便配合医生积极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并按急诊手术要求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二、防范措施:注意经期、产期和产褥期的卫生,防止生殖系统的感染。
不吸烟、不喝酒,注意孕前检查,积极医治妇科疾病,正确掌握受孕时机,以减少宫外孕发病率。
三、病情观察
1、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并重视患者的主诉。
尤应注意阴道流血量与腹腔内出血不成比例的情况,当阴道流血量不多时,不要误以为腹腔内出血量亦很少。
2、告诉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些征象,如出血增多、腹痛加剧、肛门坠胀感明显等,以便当患者病情发展时,医患均能及时发现,给予处理。
四、医护治疗配合
1、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近年来用化疗药物甲氨蝶呤、中药等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已有成功的报道。
在治疗中若有严重内出血征象、可疑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或胚胎继续生长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2、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手术治疗是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如输卵管切除术、保守性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在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积极纠正休克,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有关内容参见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
五、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治疗患者,于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并以亲切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保持环境安静、有序,减少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协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案。
术后,帮助患者以正常的心态接受此次妊娠失败的现实,向她们讲述异位妊娠的有关知识,以减少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
六、一般护理
1、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腹部压力增大,从而减少异位妊娠破裂的机会。
在患者卧床期间,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
2、协助争取留取血标本,以监测治疗效果。
3、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铁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绿叶蔬菜以及黑木耳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七、健康指导
做好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防止发生盆腔感染。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浴、勤换衣,性伴侣稳定。
发生盆腔炎后须立即彻底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需告诫患者下次妊娠时要及时就医,并且不宜轻易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