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理(圆的方程)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三数学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以点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A.B.C.D.【答案】C【解析】由已知,,故选.【考点】1.圆的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点到直线的距离.2.某圆的圆心在直线上,并且在两坐标轴上截得的弦长分别为4和8,则该圆的方程为()A.B.C.或D.或【答案】C【解析】由已知分析可设圆心为,半径为,则有或,解得,故选C.【考点】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弦长的基本知识.3.设点,若在圆上存在点N,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C.D.【答案】A【解析】过M作⊙O切线交⊙O于R,根据圆的切线性质,有∠OMR≥∠OMN=30°.反过来,如果∠OMR≥30°,则⊙O上存在一点N使得∠OMN=30°.∴若圆O上存在点N,使∠OMN=30°,则∠OMR≥30°.∵|OR|=1,∴|OM|>2时不成立,∴|OM|≤2,即=≤4,解得,≤≤,故选A.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若圆C:关于直线对称,则由点向圆所作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A.2B.4C.3D.6【答案】B【解析】由题知圆C的圆心C(-1,2),半径为,因为圆C关于直线对称,所以圆心C在直线上,所以,即,所以由点向圆所作的切线长为===,当时,切线长最小,最小值为4,故选B.【考点】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问题,二次函数最值5.已知M(-2,0),N(2,0),则以MN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的轨迹方程为() A.x2+y2=2B.x2+y2=4C.x2+y2=2(x≠±2)D.x2+y2=4(x≠±2)【答案】D【解析】MN的中点为原点O,易知|OP|=|MN|=2,∴P的轨迹是以原点O为圆心,以r=2为半径的圆,除去与x轴的两个交点.6.已知圆C:x2+y2+mx-4=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x-y+3=0对称,则实数m的值为() A.8B.-4C.6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圆上存在关于直线x-y+3=0对称的两点,则x-y+3=0过圆心(-,0),即-+3=0,∴m=6.7.若圆C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x-3y=0和x轴都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A.(x-2)2+(y-1)2=1B.(x-2)2+(y-3)2=1C.(x-3)2+(y-2)2=1D.(x-3)2+(y-1)2=1【答案】A【解析】设圆心坐标为(a,b),由题意知a>0,且b=1.又∵圆和直线4x-3y=0相切,∴=1,即|4a-3|=5,∵a>0,∴a=2.所以圆的方程为(x-2)2+(y-1)2=1.8.已知圆C的圆心在曲线y=上,圆C过坐标原点O,且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则△OAB的面积是()A.2 B.3 C.4 D.8【答案】C【解析】设圆心C的坐标是(t,).∵圆C过坐标原点,∴|OC|2=t2+,设圆C的方程是(x-t)2+(y-)2=t2+.令x=0,得y1=0,y2=,故B点的坐标为(0,).令y=0,得x1=0,x2=2t,故A点的坐标为(2t,0),∴S△OAB=|OA|·|OB|=×||×|2t|=4,即△OAB的面积为4.故选C.9.若圆的半径为1,其圆心与点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圆心与点关于直线对称,所以圆心坐标为,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考点】圆的标准方程.10.已知直线与圆心为的圆相交于两点,且,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答案】0或6【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圆的圆心在,半径又直线与圆交于两点,且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整理得:解得:或所以答案应填:0或6.【考点】1、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11.若圆C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x-3y=0和x轴都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A.(x-2)2+(y-1)2=1B.(x-2)2+(y+1)2=1C.(x+2)2+(y-1)2=1D.(x-3)2+(y-1)2=1【答案】A【解析】设圆心为,半径为,则=1,解得,所以,解得,故圆心坐标为(2,1),所以该圆的标准方程是(x-2)2+(y-1)2=1,选A.12.若圆x2+y2-2kx+2y+2=0(k>0)与两坐标轴无公共点,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A.-1<k<1B.1<k<C.1<k<2D.<k<2【答案】B【解析】圆的方程为(x-k)2+(y+1)2=k2-1,圆心坐标为(k,-1),半径r=,若圆与两坐标无公共点,即,解得1<k<.故选B.13.若圆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和轴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答案】【解析】由于圆的半径为1且与轴相切,所以可以假设圆心.又圆与直线相切.所以可得.解得,由圆心在第一象限.所以.所以圆的方程为.【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3.圆的标准方程.14.方程x2+y2-6x=0表示的圆的圆心坐标是________;半径是__________.【答案】(3,0),3【解析】(x-3)2+y2=9,圆心坐标为(3,0),半径为3.15.方程x2+y2+4mx-2y+5m=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答案】m<或m>1.【解析】由(4m)2+4-4×5m>0得m<或m>1.16.圆心在y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答案】x2+(y-2)2=1【解析】设圆的方程为x2+(y-b)2=1,此圆过点(1,2),所以12+(2-b)2=1,解得b=2.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1.17.如图,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答案】(x-4)2+y2=7.它表示圆,【解析】设直线MN切圆于N,则动点M组成的集合是P={M||MN|=|MQ|}.因为圆的半径|ON|=1,所以|MN|2=|MO|2-1.设点M的坐标为(x,y),则,整理得(x-4)2+y2=7.它表示圆,该圆圆心的坐标为(4,0),半径为.18. P(x,y)在圆C:(x-1)2+(y-1)2=1上移动,试求x2+y2的最小值.【答案】3-2【解析】由C(1,1)得OC=,则OPmin =-1,即()min=-1.所以x2+y2的最小值为(-1)2=3-2.19.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x-y+1=0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x+y+3=0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A.(x+1)2+y2=2B.(x-1)2+y2=2C.(x+1)2+y2=4D.(x-1)2+y2=4【答案】A【解析】直线x-y+1=0,令y=0得x=-1,所以直线x-y+1=0与x轴的交点为(-1,0),因为直线x+y+3=0与圆相切,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r==,所以圆C的方程为(x+1)2+y2=2.20.求圆心在抛物线x2=4y上,且与直线x+2y+1=0相切的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答案】(x+1)2+=【解析】设圆心坐标为,半径为r.根据已知得r== (t2+2t+2)= [(t+1)2+1]≥,当t=-1时取等号,此时r最小为,圆心坐标为(-1,),故所求的圆的方程是(x+1)2+=.21.已知点A(-3,0),B(3,0),动点P满足|PA|=2|PB|.(1)若点P的轨迹为曲线C,求此曲线的方程;(2)若点Q在直线l1:x+y+3=0上,直线l2经过点Q且与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M,求|QM|的最小值.【答案】(1)(x-5)2+y2=16(2)4【解析】(1)设点P的坐标为(x,y),且|PA|=2|PB|,则=2,化简得曲线C:(x-5)2+y2=16.(2)曲线C是以点(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如图.是此圆的切线,连接CQ,由直线l2则|QM|=,时,|CQ|取最小值,|CQ|=,此时|QM|的最小值为=4.当CQ⊥l122.已知圆C经过A(5,1),B(1,3)两点,圆心在x轴上,则圆C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x-2)2+y2=10【解析】依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2=r2,把所给两点坐标代入方程,得解得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2+y2=10.23.已知半径为2,圆心在直线上的圆C.(Ⅰ)当圆C经过点A(2,2)且与轴相切时,求圆C的方程;(Ⅱ)已知E(1,1),F(1,-3),若圆C上存在点Q,使,求圆心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答案】(Ⅰ);(Ⅱ)【解析】(Ⅰ)因为原心在直线上故可设原心为,则可根据圆心和圆上的点的距离为半径列出方程。
高三数学圆的坐标知识点圆是在平面上由一点到另一点距离保持不变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在数学中,圆的坐标表示使用两个坐标数表示圆心的位置,再加上一个表示半径的数值。
本文将介绍高三数学中与圆的坐标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圆心与半径的坐标表示、圆的方程及其性质。
一、圆心与半径的坐标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心的坐标表示为 (h, k),其中 h 表示横坐标,k 表示纵坐标。
而半径的长度则可以通过圆心与圆上一点的坐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二、圆的方程及其性质1. 标准方程:对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圆,其方程为 x^2 + y^2 = r^2,其中 r 表示半径的长度。
2. 一般方程:对于以圆心为 (h, k) 且半径为 r 的圆,其方程为(x-h)^2 + (y-k)^2 = r^2。
3. 圆的性质: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度。
同时,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垂直于圆的直径两点的线段。
圆的弦是通过圆上两点的线段。
圆的弦经过圆心时,被称为直径。
三、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求解直线方程与圆方程的交点来确定。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可能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或者没有交点三种情况。
2. 判别条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直线方程与圆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
当判别式大于零时,直线与圆相交;当判别式等于零时,直线与圆相切;当判别式小于零时,直线与圆无交点。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 外离:两个圆的距离大于两个圆半径之和时,称两个圆外离。
2. 外切:两个圆的距离等于两个圆半径之和时,称两个圆外切。
3. 相交:两个圆的距离小于两个圆半径之和时,称两个圆相交。
4. 内切:两个圆的距离等于两个圆半径之差时,称两个圆内切。
5. 内含:两个圆的距离小于两个圆半径之差时,称一个圆内含于另一个圆。
五、应用题举例1. 求两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求交点坐标。
2. 求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并求交点坐标。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了解了高三数学中关于圆的坐标知识点。
圆的认识•圆的定义:圆是一种几何图形。
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
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相关定义:1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2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字母表示为r。
3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字母表示为d。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4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最长的弦是直径,直径是过圆心的弦。
5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优弧是用三个字母表示。
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
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
优弧是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小于180度的弧。
6 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7 由弦和它所对的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8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9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10 圆周长度与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用π表示,π=3.1415926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π≈3.14。
11圆周角等于相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2 圆是一个正n边形(n为无限大的正整数),边长无限接近0但不等于0。
圆的集合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其中定点是圆心,定长是半径。
•圆的字母表示: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O”。
圆—⊙;半径—r或R(在环形圆中外环半径表示的字母);弧—⌒;直径—d ;扇形弧长—L ;周长—C ;面积—S。
圆的性质:(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2条弧。
复习课: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能根据题目条件选择恰当的形式求圆的方程,理解圆的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互化.灵活运用圆的几何性质解决问题.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难点:与圆有关的综合题的求解方法.能力点: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应用,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自主探究点: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利用参数方程解决求最值问题. 易错点:运算出现错误,对问题分析不全面导致漏解. 学法与教具1.学法:学生动脑、动手总结规律,梳理知识,解决问题.2.教具:投影仪. 一、【知识梳理】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如三个点,半径和圆心(两个坐标)等. 2.圆的方程(1)标准式:222()()x a y b r -+-= ,其中r 为圆的半径,(,)a b 为圆心. (2)一般式:22220 (40)x y Dx Ey F D E F ++++=+->,其中圆心为(,)22D E--,半径. (3)过圆与直线(或圆)交点的圆系方程:i) 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ii) 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1-=λ时为一条过两圆交点的直线,该方程不包括圆C 2)(4)二元二次方程220 Ax By Cxy Dx Ey F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220,0,40A B C D E AF =≠=+->.二、【范例导航】 题型1:求圆的方程【例1】(1)求经过点(5,2),(3,2)A B ,圆心在直线230x y --=上的圆的方程;(2)求圆心在直线30x y -=上,与y 轴相切,且被直线y x =截得的弦长为. 【分析】本题可以设圆的标准方程,建立关于圆心(,)a b 和半径r 的三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 【解析】(1)解法一:设圆的标准方程为222()()x a y b r -+-=根据题意可得222222(5)(2)(3)(2)230a b r a b r a b ⎧-+-=⎪-+-=⎨⎪--=⎩,解得45a b r ⎧=⎪=⎨⎪=⎩所求圆的方程为22(4)(5)10x y -+-=.解法二:因为圆过(5,2),(3,2)A B 两点,所以圆心在线段AB 的中垂线4x =上,又因为圆心在直线230x y --=上,联立解得4,5a b ==.进而求得圆的半径r =, 圆方程为:22(4)(5)10x y -+-=.(2)因为圆与y 轴相切,且圆心在直线30x y -=上, 故圆方程可设为222(3)()9x b y b b -+-=又因为直线y x =截圆得弦长为,则有2229b +=,解得1b =±, 故所求圆方程为:22(3)(1)9x y -+-=或22(3)(1)9x y +++=【点评】求圆的方程时,根据题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程形式,同时注意圆的几何性质的充分利用,如在第(1)问解法二中,利用圆心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可以使简化运算.第(2)问求解时注意两组结果.变式训练:求半径为4,与圆22:4240A x y x y +---=相切,且和直线0y =相切的圆的方程.【解析】由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圆222:()()C x a y b r -+-=.圆C 与直线0y =相切,且半径为4,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1:(,4)C a 或2:(,4)C a -. 又已知圆22:4240A x y x y +---=的圆心A 的坐标为(2,1),半径为3. 若两圆相切,则两圆心之间的距离437CA =+=或431CA =-=.(1) 当1:(,4)C a 时,222(2)(41)7a -+-=,或222(2)(41)1a -+-= (无解),故可得2a =±.∴所求圆方程为22(2(4)16x y -++-=或22(2(4)16x y --+-=.(2) 当2:(,4)C a -时,222(2)(41)7a -+--=,或222(2)(41)1a -+--= (无解),故2a =±∴所求圆的方程为22(2(4)16x y -+++=或22(2(4)16x y --++=.【点评】对本题,易发生以下误解:(1)忽略圆心在x 轴下方的情形,(2)只考虑两圆相外切的情况.题型2:轨迹问题【例2】(1)已知点M 与两个定点(0,0),(3,0)O A 的距离的比为12,求点M 的轨迹方程. (2) 已知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是(4,3),端点A 在圆22(1)4x y ++=上运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分析】第(1)问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第(2)问用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方程,所得轨迹都是圆. 【解析】(1)设所求轨迹上任意一点(,),M x y 根据题意:12MO MA =,即:2MO MA =,即=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22(1)4x y ++=.(2)设AB 的中点(,)M x y ,点00(,)A x y ,则004232x x y y +⎧=⎪⎪⎨+⎪=⎪⎩,得 002423x x y y =-⎧⎨=-⎩,又因为A 在圆周上运动,故可得:22(241)(23)4x y -++-=,所求轨迹方程为:2233()()122x y -+-=.【点评】本题是比较简单的两道题目,分别用了直接法和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方程,旨在让学生复习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同时更进一步了解哪些点的运动轨迹是圆。
高三数学知识点之圆的方程下面整理了高三数学知识点之圆的方程,期望大伙儿能把觉得有用的知识点摘抄下来,在空余时刻进行复习。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x-a)^2+(y-b)^2=r^2(1)标准方程,圆心(a,b),半径为r;(2)求圆方程的方法:一样都采纳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样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通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形:(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 r2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高三数学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则当的面积最大时此时实数的值为【答案】【解析】因为的面积等于,所以当时的面积最大,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因此【考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2.已知圆C的圆心在曲线y=上,圆C过坐标原点O,且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则△OAB的面积是()A.2 B.3 C.4 D.8【答案】C【解析】设圆心C的坐标是(t,).∵圆C过坐标原点,∴|OC|2=t2+,设圆C的方程是(x-t)2+(y-)2=t2+.令x=0,得y1=0,y2=,故B点的坐标为(0,).令y=0,得x1=0,x2=2t,故A点的坐标为(2t,0),∴S△OAB=|OA|·|OB|=×||×|2t|=4,即△OAB的面积为4.故选C.3.已知圆C1:(x+1)2+(y-1)2=1,圆C2与圆C1关于直线x-y-1=0对称,则圆C2的方程为()A.(x-1)2+(y+1)2=1 B.(x+2)2+(y-2)2=1 C.(x+1)2+(y-1)2=1 D.(x-2)2+(y+2)2=1【答案】D【解析】圆C1:(x+1)2+(y-1)2=1的圆心为(-1,1).圆C2的圆心设为(a,b),C1与C2关于直线x-y-1=0对称,∴解得圆C2的半径为1,∴圆C2的方程为(x-2)2+(y+2)2=1,选D4.已知圆的圆心是直线与轴的交点,且圆与直线相切,则圆的方程是( )A.B.C.D.【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因为圆与直线相切,所以半径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即,则圆的方程为,故选A 【考点】切线圆的方程5.求半径为4,与圆x2+y2-4x-2y-4=0相切,且和直线y=0相切的圆的方程.【答案】(x-2-2)2+(y+4)2=42或(x-2+2)2+(y+4)2=42【解析】由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圆C:(x-a)2+(y-b)2=r2.圆C与直线y=0相切,且半径为4,则圆心C的坐标为C1(a,4)或C2(a,-4).又已知圆x2+y2-4x-2y-4=0的圆心A的坐标为(2,1),半径为3.若两圆相切,则|CA|=4+3=7或|CA|=4-3=1.①当C1(a,4)时,有(a-2)2+(4-1)2=72或(a-2)2+(4-1)2=12(无解),故可得a=2±2.∴所求圆方程为(x-2-2)2+(y-4)2=42或(x-2+2)2+(y-4)2=42.②当C2(a,-4)时,(a-2)2+(-4-1)2=72或(a-2)2+(-4-1)2=12(无解),故a=2±2.∴所求圆的方程为(x-2-2)2+(y+4)2=42或(x-2+2)2+(y+4)2=42.6.以两点A(-3,-1)和B(5,5)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答案】(x-1)2+(y-2)2=25【解析】设P(x,y)是所求圆上任意一点.∵A、B是直径的端点,∴·=0.又=(-3-x,-1-y),=(5-x,5-y).由·=0 (-3-x)·(5-x)+(-1-y)(5-y)=0 x2-2x+y2-4y-20=0 (x-1)2+(y-2)2=25.7.点(1,1)在圆(x-a)2+(y+a)2=4内,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1)【解析】∵点(1,1)在圆的内部,∴(1-a)2+(1+a)2<4,∴-1<a<1.8.如图,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是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使得PM=PN,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答案】(x-6)2+y2=33(或x2+y2-12x+3=0).【解析】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O1(-2,0),O2(2,0).由已知PM=PN,得PM2=2PN2.因为两圆的半径均为1,所以-1=2(-1).设P(x,y),则(x+2)2+y2-1=2[(x-2)2+y2-1],即(x-6)2+y2=33,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x-6)2+y2=33(或x2+y2-12x+3=0).9.已知圆M过两点A(1,-1),B(-1,1),且圆心M在x+y-2=0上.(1)求圆M的方程;(2)设P是直线3x+4y+8=0上的动点,PA′、PB′是圆M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求四边形PA′MB′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x-1)2+(y-1)2=4.(2)2【解析】(1)设圆M的方程为(x-a)2+(y-b)2=r2(r>0),根据题意得解得a =b =1,r =2.故所求圆M 的方程为(x -1)2+(y -1)2=4.(2)由题知,四边形PA′MB′的面积为S =S △PA′M +S △PB′M =|A′M||PA′|+|B′M||PB′|.又|A′M|=|B′M|=2,|PA′|=|PB′|,所以S =2|PA′|,而|PA′|==,即S =2.因此要求S 的最小值,只需求|PM|的最小值即可,即在直线3x +4y +8=0上找一点P ,使得|PM|的值最小,所以|PM|min ==3,所以四边形PA′MB′面积的最小值为S =2=2=210. 已知M(-2,0),N(2,0),则以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 .x 2+y 2=2B .x 2+y 2=4C .x 2+y 2=2(x≠±2)D .x 2+y 2=4(x≠±2)【答案】D【解析】设P(x,y),则|PM|2+|PN|2=|MN|2, 所以x 2+y 2=4(x≠±2).【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B.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从而导致漏掉了x≠±2.11. 设定点M(-3,4),动点N 在圆x 2+y 2=4上运动,以OM,ON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MONP,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答案】(x+3)2+(y-4)2=4,但应除去两点(-,)和(-,)【解析】设P(x,y),圆上的动点N(x 0,y 0),则线段OP 的中点坐标为(,),线段MN 的中点坐标为(,),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有可得又因为N(x 0,y 0)在圆上,所以N 点坐标应满足圆的方程.即有(x+3)2+(y-4)2=4,但应除去两点(-,)和(-,).12. 若原点在圆(x-m)2+(y+m)2=8的内部,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m<2 B .0<m<2 C .-2<m<2 D .0<m<2【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m 2+m 2<8,即m 2<4,解得-2<m<2.13. 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圆的圆心坐标为,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由于两圆关于直线对称,它们的圆心关于直线对称,大小相等,因此所求的对称圆的圆心坐标为,其半径长为,即为,故选A. 【考点】1.两点关于直线对称;2.圆的标准方程14.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6x-8y=0,设该圆中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和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20【解析】配方可得(x-3)2+(y-4)2=25,其圆心为C(3,4),半径为r=5,则过点(3,5)的最长弦AC=2r=10,最短弦BD=2 =4,且有AC⊥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AC×BD=20 .15.已知圆(x-a)2+(y-b)2=r2的圆心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且与直线3x+4y+2=0相切,则该圆的方程为().A.(x-1)2+y2=B.x2+(y-1)2=C.(x-1)2+y2=1D.x2+(y-1)2=1【答案】C【解析】因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a=1,b=0.又根据=1=r,所以圆的方程为(x-1)2+y2=1.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当动点M在底面ABCD内运动时,总有D1A=D1M,则动点M在面ABCD内的轨迹是________上的一段弧.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答案】A【解析】因为满足条件的动点在底面ABCD内运动时,动点的轨迹是以D1D为轴线,以D1A为母线的圆锥,所以动点M在面ABCD内的轨迹是圆的一部分.17.已知圆:,则下列命题:①圆上的点到的最短距离的最小值为;②圆上有且只有一点到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③已知,在圆上有且只有一点,使得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真命题的个数为A.B.C.D.【答案】D【解析】已知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所以动圆构成的轨迹为夹在抛物线和抛物线之间的部分(包括边界),所以①②③都满足题意【考点】圆的方程的性质、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断.18.已知圆与x轴切于A点,与y轴切于B点,设劣弧的中点为M,则过点M的圆C的切线方程是()A.B.C.D.【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又切线斜率为1,故切线方程为,即.【考点】1、圆的标准方程;2、圆的切线的性质;3、直线的方程.19.圆心在曲线上,且与直线相切的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
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 9.3 圆的方程试题理北师大版圆的定义与方程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作圆方程标准(x-a)2+(y-b)2=r2(r>0)圆心(a,b)半径为r一般x2+y2+Dx+Ey+F=0充要条件:D2+E2-4F>0圆心坐标:(-D2,-E2)半径r=12D2+E2-4F【知识拓展】1.确定圆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确定圆的方程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大致步骤为(1)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2)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b,r或D、E、F的方程组;(3)解出a、b、r或D、E、F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点M(x0,y0)(1)点在圆上:(x0-a)2+(y0-b)2=r2;(2)点在圆外:(x0-a)2+(y0-b)2>r2;(3)点在圆内:(x0-a)2+(y0-b)2<r2.【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是圆心与半径.( √ )(2)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则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x -x 1)(x -x 2)+(y -y 1)(y -y 2)=0.( √ )(3)方程Ax 2+Bxy +Cy 2+Dx +Ey +F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A =C ≠0,B =0,D 2+E 2-4AF >0.( √ )(4)方程x 2+2ax +y 2=0一定表示圆.( × )(5)若点M (x 0,y 0)在圆x 2+y 2+Dx +Ey +F =0外,则x 20+y 20+Dx 0+Ey 0+F >0.( √ )1.(教材改编)将圆x 2+y 2-2x -4y +1=0平分的直线是( ) A .x +y -1=0 B .x +y +3=0 C .x -y +1=0 D .x -y +3=0 答案 C解析 圆心是(1,2),所以将圆心坐标代入检验选项C 满足.2.已知圆C :(x -3)2+(y -4)2=1和两点A (-m,0),B (m ,0)(m >0),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APB =90°,则m 的最大值为( ) A .7 B .6 C .5 D .4 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圆心C 的坐标为(3,4),半径r =1,且|AB |=2m . 因为∠APB =90°,连接OP , 易知|OP |=12|AB |=m .要求m 的最大值,即求圆C上的点P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因为|OC|=32+42=5,所以|OP|max=|OC|+r=6,即m的最大值为6.3.(2015·)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A.(x-1)2+(y-1)2=1B.(x+1)2+(y+1)2=1C.(x+1)2+(y+1)2=2D.(x-1)2+(y-1)2=2答案 D解析圆的半径r=12+12=2,∴圆的方程为(x-1)2+(y-1)2=2.4.(教材改编)圆C的圆心在x轴上,并且过点A(-1,1)和B(1,3),则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答案(x-2)2+y2=10解析设圆心坐标为C(a,0),∵点A(-1,1)和B(1,3)在圆C上,∴|CA|=|CB|,即a+12+1=a-12+9,解得a=2,∴圆心为C(2,0),半径|CA|=2+12+1=10,∴圆C的方程为(x-2)2+y2=10.5.(2016·某某)已知a∈R,方程a2x2+(a+2)y2+4x+8y+5a=0表示圆,则圆心坐标是______,半径是______.答案(-2,-4) 5解析由已知方程表示圆,则a2=a+2,解得a=2或a=-1.当a=2时,方程不满足表示圆的条件,故舍去.当a =-1时,原方程为x 2+y 2+4x +8y -5=0, 化为标准方程为(x +2)2+(y +4)2=25, 表示以(-2,-4)为圆心,半径为5的圆.题型一 求圆的方程例1 (1)(2016·某某)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M (0,5)在圆C 上,且圆心到直线2x -y =0的距离为455,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2)(2015·课标全国Ⅰ)一个圆经过椭圆x 216+y 24=1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答案 (1)(x -2)2+y 2=9 (2)⎝ ⎛⎭⎪⎫x -322+y 2=254解析 (1)因为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设C (a,0),且a >0, 所以圆心到直线2x -y =0的距离d =2a5=455,解得a =2,所以圆C 的半径r =|CM |=4+5=3, 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2+y 2=9.(2)由题意知圆过(4,0),(0,2),(0,-2)三点, (4,0),(0,-2)两点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1=-2(x -2),令y =0,解得x =32,圆心为⎝ ⎛⎭⎪⎫32,0,半径为52.思维升华 (1)直接法:根据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 (2)待定系数法①若已知条件与圆心(a ,b )和半径r 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依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 ,b ,r 的方程组,从而求出a ,b ,r 的值;②若已知条件没有明确给出圆心或半径,则选择圆的一般方程,依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D 、E 、F 的方程组,进而求出D 、E 、F 的值.(2016·某某八校联考)已知圆C 关于y 轴对称,经过点A (1,0),且被x 轴分成两段弧,弧长之比为1∶2,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 2+(y ±33)2=43解析 ∵圆C 关于y 轴对称,∴可设C (0,b ),设圆C 的半径为r ,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b )2=r 2,依题意,得⎩⎪⎨⎪⎧12+-b2=r 2,|b |=12r ,解得⎩⎪⎨⎪⎧r 2=43,b =±33,于是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33)2=43. 题型二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例2 已知点(x ,y )在圆(x -2)2+(y +3)2=1上.求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设t =x +y ,则y =-x +t ,t 可视为直线y =-x +t 在y 轴上的截距,∴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直线纵截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直线与圆相切时在y 轴上的截距.由直线与圆相切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2+-3-t |2=1,解得t =2-1或t =-2-1.∴x +y 的最大值为2-1,最小值为-2-1. 引申探究1.在本例的条件下,求y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y x 可视为点(x ,y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y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与该圆有公共点的过原点的直线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直线与圆相切时的斜率.设过原点的直线的方程为y =kx ,由直线与圆相切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2k +3|k 2+1=1,解得k =-2+233或k =-2-233.所以y x 的最大值为-2+233,最小值为-2-233.2.在本例的条件下,求x 2+y 2+2x -4y +5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x 2+y 2+2x -4y +5=x +12+y -22,求它的最值可视为求点(x ,y )到定点(-1, 2)的距离的最值,可转化为圆心(2,-3)到定点(-1,2)的距离与半径的和或差.又圆心到定点(-1,2)的距离为34,所以x 2+y 2+2x -4y +5的最大值为34+1,最小值为34-1. 思维升华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与圆有关的长度或距离的最值问题的解法.一般根据长度或距离的几何意义,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数形结合求解.(2)与圆上点(x ,y )有关代数式的最值的常见类型及解法.①形如u =y -bx -a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过点(a ,b )和点(x ,y )的直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②形如t =ax +by 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的截距的最值问题;③形如(x -a )2+(y -b )2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a ,b )的距离平方的最值问题.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 +1=0.求:(1)y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y -x 的最小值;(3)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1)如图,方程x 2+y 2-4x +1=0表示以点(2,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设y x=k ,即y =kx ,则圆心(2,0)到直线y =kx 的距离为半径,即直线与圆相切时,斜率取得最大值、最小值. 由|2k -0|k 2+1=3,解得k 2=3, ∴k max =3,k min =- 3. (2)设y -x =b ,则y =x +b ,当且仅当直线y=x+b与圆切于第四象限时,在y轴上的截距b取最小值,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0+b|2=3,即b=-2±6,故(y-x)min=-2- 6.(3)x2+y2是圆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的平方,故连接OC,与圆交于B点,并延长交圆于C′,则(x2+y2)max=|OC′|2=(2+3)2=7+43,(x2+y2)min=|OB|2=(2-3)2=7-4 3.题型三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例3 (2016·潍坊模拟)已知圆x2+y2=4上一定点A(2,0),B(1,1)为圆内一点,P,Q为圆上的动点.(1)求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2)若∠PBQ=9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解(1)设AP的中点为M(x,y),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P点坐标为(2x-2,2y).因为P点在圆x2+y2=4上,所以(2x-2)2+(2y)2=4,故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1)2+y2=1.(2)设PQ的中点为N(x,y),在Rt△PBQ中,|PN|=|BN|.设O为坐标原点,连接ON,则ON⊥PQ,所以|OP|2=|ON|2+|PN|2=|ON|2+|BN|2,所以x2+y2+(x-1)2+(y-1)2=4.故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2+y2-x-y-1=0.思维升华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 (3)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4)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等.(2016·某某模拟)设定点M (-3,4),动点N 在圆x 2+y 2=4上运动,以OM 、ON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MONP ,求点P 的轨迹. 解 如图所示,设P (x ,y ),N (x 0,y 0),则线段OP 的中点坐标为⎝ ⎛⎭⎪⎫x 2,y 2,线段MN 的中点坐标为⎝⎛⎭⎪⎫x 0-32,y 0+42.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x 2=x 0-32,y 2=y 0+42,从而⎩⎪⎨⎪⎧x 0=x +3,y 0=y -4.又N (x +3,y -4)在圆上,故(x +3)2+(y -4)2=4. 因此所求轨迹为圆:(x +3)2+(y -4)2=4,但应除去两点⎝ ⎛⎭⎪⎫-95,125和⎝ ⎛⎭⎪⎫-215,285(点P 在直线OM 上的情况).21.利用几何性质巧设方程求半径典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y =x 2-6x +1与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C 上,求圆C 的方程.思想方法指导 本题可采用两种方法解答,即代数法和几何法.(1)一般解法(代数法):可以求出曲线y =x 2-6x +1与坐标轴的三个交点,设圆的方程为一般式,代入点的坐标求解析式.(2)巧妙解法(几何法):利用圆的性质,知道圆心一定在圆上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设圆的方程为标准式,简化计算,显然几何法比代数法的计算量小,因此平时训练多采用几何法解题. 规X 解答解 一般解法 (代数法)曲线y =x 2-6x +1与y 轴的交点为(0,1),与x 轴的交点为(3+22,0),(3-22,0),设圆的方程是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则有⎩⎨⎧1+E +F =0,3+222+D3+22+F =0,3-222+D3-22+F =0,解得⎩⎪⎨⎪⎧D =-6,E =-2,F =1,故圆的方程是x 2+y 2-6x -2y +1=0.巧妙解法 (几何法)曲线y =x 2-6x +1与y 轴的交点为(0,1),与x 轴的交点为(3+22,0),(3-22,0). 故可设C 的圆心为(3,t ),则有32+(t -1)2=(22)2+t 2,解得t =1. 则圆C 的半径为32+t -12=3,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3)2+(y -1)2=9.1.(2016·某某检测)圆心在y 轴上,且过点(3,1)的圆与x 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A .x 2+y 2+10y =0 B .x 2+y 2-10y =0 C .x 2+y 2+10x =0 D .x 2+y 2-10x =0 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设圆心坐标为(0,r ),半径为r ,则32+(r -1)2=r 2,解得r =5,可得圆的方程为x 2+y 2-10y =0.2.(2016·某某一模)方程|x |-1=1-y -12所表示的曲线是( )A .一个圆B .两个圆C .半个圆D .两个半圆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x |-12+y -12=1,|x |-1≥0,即⎩⎪⎨⎪⎧x -12+y -12=1,x ≥1,或⎩⎪⎨⎪⎧x +12+y -12=1,x ≤-1.故原方程表示两个半圆.3.若直线ax +2by -2=0(a >0,b >0)始终平分圆x 2+y 2-4x -2y -8=0的周长,则1a +2b的最小值为( )A .1B .5C .4 2D .3+2 2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圆心C (2,1)在直线ax +2by -2=0上, ∴2a +2b -2=0,整理得a +b =1, ∴1a +2b =(1a +2b )(a +b )=3+b a +2a b≥3+2b a ×2ab =3+22, 当且仅当b a =2ab,即b =2-2,a =2-1时,等号成立.∴1a +2b的最小值为3+2 2.4.点P (4,-2)与圆x 2+y 2=4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 -2)2+(y +1)2=1 B .(x -2)2+(y +1)2=4 C .(x +4)2+(y -2)2=4 D .(x +2)2+(y -1)2=1 答案 A解析 设圆上任一点坐标为(x 0,y 0),x 20+y 20=4,连线中点坐标为(x ,y ),则⎩⎪⎨⎪⎧2x =x 0+42y =y 0-2⇒⎩⎪⎨⎪⎧x 0=2x -4,y 0=2y +2,代入x 20+y 20=4中得(x -2)2+(y +1)2=1.5.(2016·某某诊断)圆C 的圆心在y 轴正半轴上,且与x 轴相切,被双曲线x 2-y 23=1的渐近线截得的弦长为3,则圆C 的方程为( )A .x 2+(y -1)2=1B .x 2+(y -3)2=3C .x 2+(y +1)2=1D .x 2+(y +3)2=3答案 A解析 依题意,得题中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3,倾斜角为60°,结合图形(图略)可知,所求的圆C 的圆心坐标是(0,1)、半径是1,因此其方程是x 2+(y -1)2=1.6.(2016·某某模拟)已知P 是直线l :3x -4y +11=0上的动点,PA ,PB 是圆x 2+y 2-2x -2y +1=0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C 是圆心,那么四边形PACB 的面积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2 C. 3 D .2 3答案 C解析 圆的方程可化为(x -1)2+(y -1)2=1,则C (1,1),当|PC |最小时,四边形PACB 的面积最小,|PC |min =|3-4+11|32+42=2,此时|PA |=|PB |= 3. 所以四边形PACB 的面积S =2×12×3×1=3,故选C. 7.(2016·某某模拟)若圆C 经过坐标原点与点(4,0),且与直线y =1相切,则圆C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x -2)2+(y +32)2=254解析 因为圆的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且圆经过点(0,0)和(4,0),所以设圆心为(2,m ). 又因为圆与直线y =1相切,所以22+m 2=|1-m |,解之得m =-32. 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2+(y +32)2=254. 8.过点P (1,1)的直线,将圆形区域{(x ,y )|x 2+y 2≤4}分为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则该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答案 x +y -2=0 解析 当圆心与点P 的连线和过点P 的直线垂直时,符合条件.圆心O 与点P 连线的斜率k =1,所求直线方程为y -1=-(x -1),即x +y -2=0.9.已知D 是由不等式组⎩⎪⎨⎪⎧ x -2y ≥0, x +3y ≥0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则圆x 2+y 2=4在区域D 内的弧长为________.答案 π2解析 作出可行域D 及圆x 2+y 2=4,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所在圆心角θ=α-β所对的弧长即为所求.易知图中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2、-13,得tan α=12,tan β=-13, tan θ=tan(α-β)=12+131-12×13=1, 得θ=π4,得弧长l =θ·R =π4×2=π2(R 为圆的半径). 10.(2016·某某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A (-1,0),B (0,3),C (3,0),动点D 满足|CD →|=1,则|OA →+OB →+OD →|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 7+1解析 设D (x ,y ),由CD →=(x -3,y )及|CD →|=1知(x -3)2+y 2=1,即动点D 的轨迹为以点C 为圆心的单位圆,又OA →+OB →+OD →=(-1,0)+(0,3)+(x ,y )=(x-1,y +3),∴|OA →+OB →+OD →|=x -12+y +32. 问题转化为圆(x -3)2+y 2=1上的点与点P (1,-3)间距离的最大值.∵圆心C (3,0)与点P (1,-3)之间的距离为3-12+0+32=7, ∴x -12+y +32的最大值为7+1.11.已知圆C 经过P (4,-2),Q (-1,3)两点,且在y 轴上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3,半径小于5.(1)求直线PQ 与圆C 的方程;(2)若直线l ∥PQ ,且l 与圆C 交于点A ,B ,且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解 (1)由题意知直线PQ 的方程为x +y -2=0.设圆心C (a ,b ),半径为r ,由于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 -12=x -32, 即y =x -1,所以b =a -1.①由圆C 在y 轴上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3,知r 2=12+a 2,可得(a +1)2+(b -3)2=12+a 2,②由①②得a =1,b =0或a =5,b =4.当a =1,b =0时,r 2=13,满足题意,当a =5,b =4时,r 2=37,不满足题意.故圆C 的方程为(x -1)2+y 2=13.(2)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x +m (m ≠2), A (x 1,m -x 1),B (x 2,m -x 2).由题意可知OA ⊥OB ,即OA →·OB →=0,∴x 1x 2+(m -x 1)(m -x 2)=0,化简得2x 1x 2-m (x 1+x 2)+m 2=0.③由⎩⎪⎨⎪⎧ y =-x +m ,x -12+y 2=13得 2x 2-2(m +1)x +m 2-12=0,∴x 1+x 2=m +1,x 1x 2=m 2-122,代入③,得m 2-12-m ·(1+m )+m 2=0,∴m =4或m =-3,经检验都满足题意,∴直线l 的方程为x +y -4=0或x +y +3=0.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P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2,在y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 3.(1)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2)若P 点到直线y =x 的距离为22,求圆P 的方程. 解 (1)设P (x ,y ),圆P 的半径为r .则y 2+2=r 2,x 2+3=r 2.∴y 2+2=x 2+3,即y 2-x 2=1.∴P 点的轨迹方程为y 2-x 2=1.(2)设P 点的坐标为(x 0,y 0),则|x 0-y 0|2=22,即|x 0-y 0|=1. ∴y 0-x 0=±1,即y 0=x 0±1.①当y 0=x 0+1时,由y 20-x 20=1,得(x 0+1)2-x 20=1.∴⎩⎪⎨⎪⎧ x 0=0,y 0=1,∴r 2=3.∴圆P 的方程为x 2+(y -1)2=3.②当y 0=x 0-1时,由y 20-x 20=1,得(x 0-1)2-x 20=1.∴⎩⎪⎨⎪⎧ x 0=0,y 0=-1,∴r 2=3.∴圆P 的方程为x 2+(y +1)2=3.综上所述,圆P 的方程为x 2+(y ±1)2=3.13.已知M 为圆C :x 2+y 2-4x -14y +45=0上任意一点,且点Q (-2,3).(1)求|MQ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M (m ,n ),求n -3m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1)由圆C :x 2+y 2-4x -14y +45=0, 可得(x -2)2+(y -7)2=8,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2,7),半径r =2 2. 又|QC |=2+22+7-32=4 2. 所以|MQ |max =42+22=62, |MQ |min =42-22=2 2.(2)可知n -3m +2表示直线MQ 的斜率, 设直线MQ 的方程为y -3=k (x +2), 即kx -y +2k +3=0,则n -3m +2=k . 由直线MQ 与圆C 有交点,所以|2k -7+2k +3|1+k2≤22, 可得2-3≤k ≤2+3,所以n -3m +2的最大值为2+3,最小值为2- 3.。
§9.3 圆的方程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圆的方程的形式及应用;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熟练掌握圆的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特点;2.会利用代数法、几何法求圆的方程,注意圆的方程形式的选择.1. 圆的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 2. 确定一个圆最基本的要素是圆心和半径. 3. 圆的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r >0),其中(a ,b )为圆心,r 为半径. 4. 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D 2+E 2-4F >0,其中圆心为⎝ ⎛⎭⎪⎫-D2,-E 2,半径r =D 2+E 2-4F2.5. 确定圆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确定圆的方程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大致步骤为: (1)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2)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或D 、E 、F 的方程组; (3)解出a 、b 、r 或D 、E 、F 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6.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圆的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点M (x 0,y 0) (1)点在圆上:(x 0-a )2+(y 0-b )2=r 2; (2)点在圆外:(x 0-a )2+(y 0-b )2>r 2; (3)点在圆内:(x 0-a )2+(y 0-b )2<r 2.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1. 确定圆的方程时,常用到的圆的三个性质(1)圆心在过切点且垂直切线的直线上;(2)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3)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圆心三点共线. 2. 圆的一般方程的特征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若化为标准式,即为⎝ ⎛⎭⎪⎫x +D 22+⎝ ⎛⎭⎪⎫y +E 22=D 2+E 2-4F 4.由于r 2相当于D 2+E 2-4F4.所以①当D 2+E 2-4F >0时,圆心为⎝ ⎛⎭⎪⎫-D 2,-E 2,半径r =D 2+E 2-4F 2.②当D 2+E 2-4F =0时,表示一个点⎝ ⎛⎭⎪⎫-D 2,-E 2. ③当D 2+E 2-4F <0时,这样的圆不存在.1. 若方程x 2+y 2+ax +2ay +2a 2+a -1=0表示圆,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 ⎝⎛⎭⎪⎫-2,23解析 方程x 2+y 2+ax +2ay +2a 2+a -1=0 转化为⎝ ⎛⎭⎪⎫x +a 22+(y +a )2=-34a 2-a +1,所以若方程表示圆,则有-34a 2-a +1>0,∴3a 2+4a -4<0,∴-2<a <23.2. (2011·辽宁)已知圆C 经过A (5,1),B (1,3)两点,圆心在x 轴上,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x -2)2+y 2=10 解析 设圆心坐标为(a,0),易知a -2+-2=a -2+-2,解得a =2,∴圆心为(2,0),半径为10,∴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0.3. (2011·四川)圆x 2+y 2-4x +6y =0的圆心坐标是( )A .(2,3)B .(-2,3)C .(-2,-3)D .(2,-3)答案 D解析 圆x 2+y 2-4x +6y =0的圆心坐标为⎝ ⎛⎭⎪⎫--42,-62,即(2,-3).4. (2012·辽宁)将圆x 2+y 2-2x -4y +1=0平分的直线是( )A .x +y -1=0B .x +y +3=0C .x -y +1=0D .x -y +3=0答案 C解析 因为圆心是(1,2),所以将圆心坐标代入各选项验证知选C.5. (2012·湖北)过点P (1,1)的直线,将圆形区域{(x ,y )|x 2+y 2≤4}分为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A .x +y -2=0B .y -1=0C .x -y =0D .x +3y -4=0答案 A解析 当圆心与P 的连线和过点P 的直线垂直时,符合条件. 圆心O 与P 点连线的斜率k =1,∴过点P 垂直于OP 的直线方程为x +y -2=0.题型一 求圆的方程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1)经过P (-2,4)、Q (3,-1)两点,并且在x 轴上截得的弦长等于6; (2)圆心在直线y =-4x 上,且与直线l :x +y -1=0相切于点P (3,-2). 思维启迪:(1)求圆心和半径,确定圆的标准方程. (2)设圆的一般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解 (1)设圆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 将P 、Q 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2D -4E -F =20,3D -E +F =-10.①②又令y =0,得x 2+Dx +F =0.③ 设x 1,x 2是方程③的两根, 由|x 1-x 2|=6有D 2-4F =36,④由①、②、④解得D =-2,E =-4,F =-8,或D =-6,E =-8,F =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4y -8=0,或x 2+y 2-6x -8y =0.(2)方法一如图,设圆心(x 0,-4x 0),依题意得4x 0-23-x 0=1,∴x 0=1,即圆心坐标为(1,-4),半径r =22, 故圆的方程为(x -1)2+(y +4)2=8.方法二 设所求方程为(x -x 0)2+(y -y 0)2=r 2,根据已知条件得⎩⎪⎨⎪⎧y 0=-4x 0,-x 02+-2-y2=r 2,|x 0+y 0-1|2=r ,解得⎩⎨⎧x0=1,y 0=-4,r =2 2.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4)2=8.探究提高 求圆的方程时,应根据条件选用合适的圆的方程.一般来说,求圆的方程有两种方法:①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进而求出圆的基本量.②代数法,即设出圆的方程,用待定系数法求解.(1)已知圆C 与直线x -y =0及x -y -4=0都相切,圆心在直线x +y =0上,则圆C 的方程为( )A .(x +1)2+(y -1)2=2 B .(x -1)2+(y +1)2=2 C .(x -1)2+(y -1)2=2D .(x +1)2+(y +1)2=2(2)经过点A (5,2),B (3,2),圆心在直线2x -y -3=0上的圆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 (2)(x -4)2+(y -5)2=10 解析 (1)设圆心坐标为(a ,-a ), 则|a --a2=|a --a -4|2,即|a |=|a -2|,解得a =1, 故圆心坐标为(1,-1),半径r =22=2,故圆的方程为(x -1)2+(y +1)2=2. (2)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 则⎩⎪⎨⎪⎧-a 2+-b 2=r 2-a 2+-b2=r22a -b -3=0,可得a =4,b =5,r 2=10. 题型二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例2 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 +1=0.(1)求y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思维启迪:根据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借助图形来求最值.解 (1)原方程化为(x -2)2+y 2=3,表示以点(2,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设y x=k ,即y =kx ,当直线y =kx 与圆相切时,斜率k 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时|2k -0|k 2+1=3,解得k =± 3.故y x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 3.(2)设y -x =b ,即y =x +b ,当y =x +b 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 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时|2-0+b |2=3,即b =-2± 6.故y -x 的最大值为-2+6,最小值为-2- 6.探究提高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形如μ=y -bx -a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2)形如t =ax +by 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3)形如(x -a )2+(y -b )2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已知M 为圆C :x 2+y 2-4x -14y +45=0上任意一点,且点Q (-2,3).(1)求|MQ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M (m ,n ),求n -3m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由C :x 2+y 2-4x -14y +45=0可得(x -2)2+(y -7)2=8,∴圆心C 的坐标为(2,7),半径r =2 2. 又|QC |=+2+-2=4 2.∴|MQ |max =42+22=62, |MQ |min =42-22=2 2.(2)可知n -3m +2表示直线MQ 的斜率, 设直线MQ 的方程为y -3=k (x +2), 即kx -y +2k +3=0,则n -3m +2=k . 由直线MQ 与圆C 有交点,所以|2k -7+2k +3|1+k 2≤2 2. 可得2-3≤k ≤2+3, 所以n -3m +2的最大值为2+3,最小值为2- 3. 题型三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例3 设定点M (-3,4),动点N 在圆x 2+y 2=4上运动,以OM 、ON 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MONP ,求点P 的轨迹.思维启迪:结合图形寻求点P 和点M 坐标的关系,用相关点法(代入法)解决.解 如图所示,设P (x ,y ),N (x 0,y 0),则线段OP 的中点坐标为⎝ ⎛⎭⎪⎫x 2,y2,线段MN 的中点坐标为⎝ ⎛⎭⎪⎫x 0-32,y 0+42.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x 2=x 0-32,y 2=y 0+42.从而⎩⎪⎨⎪⎧x 0=x +3y 0=y -4.N (x +3,y -4)在圆上,故(x +3)2+(y -4)2=4.因此所求轨迹为圆:(x +3)2+(y -4)2=4,但应除去两点⎝ ⎛⎭⎪⎫-95,125和⎝ ⎛⎭⎪⎫-215,285(点P 在直线OM 上时的情况).探究提高 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 ②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 ③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④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等.点P (4,-2)与圆x 2+y 2=4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A .(x -2)2+(y +1)2=1 B .(x -2)2+(y +1)2=4 C .(x +4)2+(y -2)2=4 D .(x +2)2+(y -1)2=1 答案 A解析 设圆上任一点坐标为(x 0,y 0),x 20+y 20=4,连线中点坐标为(x ,y ),则⎩⎪⎨⎪⎧2x =x 0+42y =y 0-2⇒⎩⎪⎨⎪⎧x 0=2x -4y 0=2y +2,代入x 20+y 20=4中得(x -2)2+(y +1)2=1.利用方程思想求解圆的问题典例:(12分)已知圆x 2+y 2+x -6y +m =0和直线x +2y -3=0交于P ,Q 两点,且OP ⊥OQ (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 审题视角 (1)求圆心及半径,关键是求m . (2)利用OP ⊥OQ ,建立关于m 的方程求解.(3)利用x 1x 2+y 1y 2=0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或利用圆的几何性质. 规范解答解 方法一 将x =3-2y , 代入方程x 2+y 2+x -6y +m =0, 得5y 2-20y +12+m =0.[2分]设P (x 1,y 1),Q (x 2,y 2),则y 1、y 2满足条件:y 1+y 2=4,y 1y 2=12+m5.[4分] ∵OP ⊥OQ ,∴x 1x 2+y 1y 2=0. 而x 1=3-2y 1,x 2=3-2y 2.∴x 1x 2=9-6(y 1+y 2)+4y 1y 2=-27+4m5.[6分]故-27+4m 5+12+m5=0,解得m =3,[9分] 此时Δ>0,圆心坐标为⎝ ⎛⎭⎪⎫-12,3,半径r =52.[12分]方法二 如图所示,设弦PQ 中点为M , ∵O 1M ⊥PQ ,∴kO 1M =2.[2分]∴O 1M 的方程为y -3=2⎝ ⎛⎭⎪⎫x +12,即y =2x +4.[4分]由方程组⎩⎪⎨⎪⎧y =2x +4x +2y -3=0.解得M 的坐标为(-1,2).[6分]则以PQ 为直径的圆可设为(x +1)2+(y -2)2=r 2. ∵OP ⊥OQ ,∴点O 在以PQ 为直径的圆上. ∴(0+1)2+(0-2)2=r 2,即r 2=5,|MQ |2=r 2. 在Rt△O 1MQ 中,|O 1Q |2=|O 1M |2+|MQ |2. ∴1+-2-4m 4=⎝ ⎛⎭⎪⎫-12+12+(3-2)2+5. ∴m =3.[9分]∴半径为52,圆心为⎝ ⎛⎭⎪⎫-12,3.[12分] 方法三 设过P 、Q 的圆系方程为x 2+y 2+x -6y +m +λ(x +2y -3)=0.[2分]由OP ⊥OQ 知,点O (0,0)在圆上. ∴m -3λ=0,即m =3λ.[4分] ∴圆系方程可化为x 2+y 2+x -6y +3λ+λx +2λy -3λ=0.即x 2+(1+λ)x +y 2+2(λ-3)y =0.[6分]∴圆心M ⎝⎛⎭⎪⎫-1+λ2,-λ2,又圆心在PQ 上. ∴-1+λ2+2(3-λ)-3=0,∴λ=1,∴m =3.[9分]∴圆心为⎝ ⎛⎭⎪⎫-12,3,半径为52.[12分] 温馨提醒 (1)在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中,借助于圆的几何性质,往往会使得思路简捷明了,简化思路,简便运算.(2)本题中三种解法都是用方程思想求m 值,即三种解法围绕“列出m 的方程”求m 值. (3)本题的易错点:不能正确构建关于m 的方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计算错误.方法与技巧1. 确定一个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形式、定参数”是求圆的方程的基本方法,是指根据题设条件恰当选择圆的方程的形式,进而确定其中的三个参数. 2. 解答圆的问题,应注意数形结合,充分运用圆的几何性质,简化运算.失误与防范1. 求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所以不论是设哪一种圆的方程都要列出系数的三个独立方程.2. 过圆外一定点,求圆的切线,应该有两个结果,若只求出一个结果,应该考虑切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A 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若圆x 2+y 2-2ax +3by =0的圆心位于第三象限,那么直线x +ay +b =0一定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 D解析 圆x 2+y 2-2ax +3by =0的圆心为⎝ ⎛⎭⎪⎫a ,-32b ,则a <0,b >0.直线y =-1a x -b a ,k =-1a >0,-ba>0,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2.若点(1,1)在圆(x -a )2+(y +a )2=4的内部,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1B .0<a <1C .a >1或a <-1D .a =±1答案 A解析 因为点(1,1)在圆的内部, ∴(1-a )2+(1+a )2<4,∴-1<a <1.3. (2011·安徽)若直线3x +y +a =0过圆x 2+y 2+2x -4y =0的圆心,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3 D .-3答案 B解析 化圆为标准形式(x +1)2+(y -2)2=5,圆心为(-1,2). ∵直线过圆心,∴3×(-1)+2+a =0,∴a =1.4. 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A .x 2+(y -2)2=1B .x 2+(y +2)2=1 C .(x -1)2+(y -3)2=1D .x 2+(y -3)2=1答案 A解析 设圆心坐标为(0,b ),则由题意知-2+b -2=1,解得b =2,故圆的方程为x 2+(y -2)2=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5. 若圆x 2+y 2-4x +2my +m +6=0与y 轴的两交点A ,B 位于原点的同侧,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6<m <-2或m >3解析 令x =0,可得y 2+2my +m +6=0,由题意知,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且同号的实数根,即⎩⎪⎨⎪⎧m +6>0,4m 2-m +,解得-6<m <-2或m >3.6. 以直线3x -4y +12=0夹在两坐标轴间的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 (x +2)2+⎝ ⎛⎭⎪⎫y -322=254解析 直线3x -4y +12=0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 (-4,0)、B (0,3),所以线段AB 的中点为C ⎝⎛⎭⎪⎫-2,32,|AB |=5.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 ⎛⎭⎪⎫y -322=⎝ ⎛⎭⎪⎫522.7. 已知点M (1,0)是圆C :x 2+y 2-4x -2y =0内的一点,那么过点M 的最短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 答案 x +y -1=0解析 过点M 的最短弦与CM 垂直,圆C :x 2+y 2-4x -2y =0的圆心为C (2,1),∵k CM =1-02-1=1,∴最短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1(x -1),即x +y -1=0. 三、解答题(共22分)8. (10分)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1)经过点P (1,1)和坐标原点,并且圆心在直线2x +3y +1=0上; (2)过三点A (1,12),B (7,10),C (-9,2). 解 (1)设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由题意列出方程组⎩⎪⎨⎪⎧a 2+b 2=r 2a -2+b -2=r22a +3b +1=0,解之得⎩⎪⎨⎪⎧a =4,b =-3,r 2=25.∴圆的标准方程是(x -4)2+(y +3)2=25. (2)方法一 设圆的一般方程为x 2+y 2+Dx +Ey +F =0,则⎩⎪⎨⎪⎧1+144+D +12E +F =0,49+100+7D +10E +F =0,81+4-9D +2E +F =0.解得D =-2,E =-4,F =-95.∴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4y -95=0. 方法二 由A (1,12),B (7,10), 得AB 的中点坐标为(4,11),k AB =-13,则AB 的中垂线方程为3x -y -1=0. 同理得AC 的中垂线方程为x +y -3=0.联立⎩⎪⎨⎪⎧3x -y -1=0x +y -3=0,得⎩⎪⎨⎪⎧x =1y =2, 即圆心坐标为(1,2),半径r =-2+-2=10.∴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2)2=100.9. (12分)一圆经过A (4,2),B (-1,3)两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四个截距的和为2,求此圆的方程.解 设圆心为(a ,b ),圆与x 轴分别交于(x 1,0),(x 2,0),与y 轴分别交于(0,y 1),(0,y 2),根据题意知x 1+x 2+y 1+y 2=2,∵a =x 1+x 22,b =y 1+y 22,∴a +b =1.又∵点(a ,b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5a -b -5=0.联立⎩⎪⎨⎪⎧a +b =1,5a -b -5=0,解得⎩⎪⎨⎪⎧a =1,b =0. ∴圆心为(1,0),半径为-2+-2=13.∴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2=13.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若直线ax +by =1与圆x 2+y 2=1相交,则P (a ,b )( ) A .在圆上 B .在圆外 C .在圆内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条件1a 2+b2<1,即a 2+b 2>1. 因此点P (a ,b )在圆外.2. 已知圆C :x 2+y 2+mx -4=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x -y +3=0对称,则实数m 的值为( )A .8B .-4C .6D .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 圆上存在关于直线x -y +3=0对称的两点,则x -y +3=0过圆心⎝ ⎛⎭⎪⎫-m2,0,即-m2+3=0,∴m =6. 3. 已知圆的半径为2,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与直线3x +4y +4=0相切,则圆的方程是( )A .x 2+y 2-4x =0 B .x 2+y 2+4x =0 C .x 2+y 2-2x -3=0D .x 2+y 2+2x -3=0答案 A解析 设圆心为C (m,0) (m >0),因为所求圆与直线3x +4y +4=0相切,所以|3m +4×0+4|32+42=2,整理得:|3m +4|=10,解得m =2或m =-143(舍去),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y 2=22,即x 2+y 2-4x =0,故选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 已知圆x 2+y 2+2x -4y +a =0关于直线y =2x +b 成轴对称,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解析 圆的方程化为(x +1)2+(y -2)2=5-a , ∴其圆心为(-1,2),且5-a >0,即a <5. 又圆关于直线y =2x +b 成轴对称, ∴2=-2+b ,∴b =4.∴a -b =a -4<1.5. 若PQ 是圆O :x 2+y 2=9的弦,PQ 的中点是M (1,2),则直线PQ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答案 x +2y -5=0解析 由圆的几何性质知k PQ k OM =-1.∵k OM =2,∴k PQ =-12,故直线PQ 的方程为y -2=-12(x -1),即x +2y -5=0. 6. 已知AC 、BD 为圆O :x 2+y 2=4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 (1,2),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 5解析 如图,取AC 的中点F ,BD 的中点E , 则OE ⊥BD ,OF ⊥AC . 又AC ⊥BD ,∴四边形OEMF 为矩形, 设|OF |=d 1,|OE |=d 2, ∴d 21+d 22=|OM |2=3.又|AC |=24-d 21,|BD |=24-d 22, ∴S 四边形ABCD =12|AC |·|BD |=24-d 21·4-d 22=2+d 22-d 22=2-⎝⎛⎭⎪⎫d 22-322+254.∵0≤d 22≤3.∴当d 22=32时,S 四边形ABCD 有最大值是5.三、解答题7. (13分)圆C 通过不同的三点P (k,0),Q (2,0),R (0,1),已知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斜率为1,试求圆C 的方程.解 设圆C 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 则k 、2为x 2+Dx +F =0的两根,∴k +2=-D,2k =F ,即D =-(k +2),F =2k , 又圆过R (0,1),故1+E +F =0.∴E =-2k -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k +2)x -(2k +1)y +2k =0, 圆心坐标为⎝⎛⎭⎪⎫k +22,2k +12.∵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斜率为1, ∴k CP =-1=2k +12-k ,∴k =-3.∴D =1,E =5,F =-6.∴所求圆C 的方程为x 2+y 2+x +5y -6=0.。
高三圆的方程公式的知识点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图形,而在高三数学中,掌握圆的方程公式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知识。
下面将介绍高三圆的方程公式的知识点。
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其中,中心点是圆心,相等的距离称为半径。
2. 圆心与半径的关系对于一个圆,任意一条由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都是该圆的半径。
3. 圆的方程高三数学中,常用的圆的方程有一般式和标准式两种:a) 一般式:(x-a)² + (y-b)² = r²,其中(a, 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长度。
b) 标准式:(x-h)² + (y-k)² = r²,其中(h, k)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长度。
4. 圆的参数方程对于一个圆,除了以上两种方程形式外,还可以使用参数方程来表示:x = a + r*cosθy = b + r*sinθ其中(a, 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长度,θ为参数。
5. 圆的位置关系高三数学中,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 相离:两个圆的距离大于半径之和。
b) 外切:两个圆的距离等于半径之和,且两个圆相切。
c) 相交:两个圆的距离小于半径之和,且两个圆有公共部分。
d) 内切:两个圆的距离等于半径之差,且一个圆完全包含在另一个圆内。
e) 同圆:两个圆的圆心和半径完全相同。
6. 圆的切线高三数学中,对于一个圆,可以通过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来确定该点处的切线。
切线和半径垂直,且切线只有一个交点。
7.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高三数学中,当给定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时,可以有以下情况:a) 相离:直线与圆没有交点。
b) 相切:直线与圆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c) 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8. 圆的性质及应用高三数学中,圆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其中包括:a) 圆的对称性:圆具有轴对称性,即圆上的任意两点关于圆心对称。
b) 弧与弦的关系:一个圆上的弧对应一条弦,弦是弧的两个端点所在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