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 模拟地 电源地
- 格式:docx
- 大小:13.76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电路设计中GND、PGND、AGND的相互关系
PGND、GND、AGND、DGND都是自己来定义的,
一般说来:
PGND是指电源地,POWER GND
AGND是指模拟地,ANALOGUE GND
DGND是指数字地,DIGITAL GND
GND,泛指地
之所以分开是为了避免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比如数字模拟之间,数字多为高频信号,如果和模拟混到一起会因互助干扰而工作不正常,电源部分通常引入很多纹波或高次谐波,所在电源地最好也要分开, 但最终所有的地还是要连到一起,一般用磁珠连接,磁珠的参数要根据信号情况来选择.
同一个系统只能使用同一个参考地, 类似一个参照物的意思, 多个人赛跑, 只能有一个参照物, 依此我们判断每个人的速度才有意义;
另外,如果同一系统中, 参考地有两个, 将会形成一个偶合天线
既然一个系统只能有一个参考地的话,所有的地最终还是要连接到一起。
那么他们之间是通过什么互联的呢?上面提到的磁珠是地与地之间互联的一种方式,磁珠在这里扮演的事什么角色?但像数字地和模拟地通过磁珠就能连接起来?而不会产生互助干扰的问题了吗?还有其他互联的方式吗?
我看到的现象是将PGND和GND,AGND之间直接相连,中间没有加磁珠?这种方式可行吗?
磁珠对高频信号才有较大阻碍作用, 因此可以吸收高频干扰,这就是磁珠在这里扮演的角色,这也是为EMC设计的;
各种地的连接也有用电感的,要求不高0欧电阻也可以;
直接相连必然会产生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窜扰;。
几幅图教你区分数字地、模拟地、电源地,单点接地
我们在进行pcb布线时总会面临一块板上有两种、三种地的情况,傻瓜式的做法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地,就整块敷铜了。
这种对于低速板或者对干扰不敏感的板子来讲还是没问题的,否则可能导致板子就没法正常工作了。
当然若碰到一块板子上有多种地时,即使板子没什么要求,但从做事严谨认真的角度来讲,咱们也还是有必要采用本文即将讲到的方法去布线,以将整个系统最优化,使其性能发挥到极致!当然关于这些地的一些基础概念、为什么要将它们分开,本文就不讲了,不懂的同学自己查哈!
一、对于板子上有数字地、模拟地、电源地这种情况: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模拟地和数字地是完全分开的,最后都单点接到了电源地,这样可以防止地信号的相互串扰而影响某些敏感元件,众所周知数字元件对干扰的容忍度要强于模拟元件,而数字地上的噪声一般比较大所以将它们的地分开就可以降低这种影响了。
还有单点接地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板子电源地的入口(起始位置),这样利用电流总是按最短路径流回的原理可将干扰降到最小。
二、对于板子上只有数字地、电源地这种情况:
从此图可以看出:只在电源地和数字地之间用一个0欧电阻或磁珠之类的单点接地就行了,同样单点接地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板子电源地的入口(起始位置)。
三、展示一些第二种情况的pcb系统
1、地线分区
2、0欧电阻单点接地
3、板子正面图
- END -。
模拟地与数字地的区别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分别接什么电
源?
电路系统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相应的数字电路中的地就叫做数字地;模拟电路中的地就叫做模拟地。
什么是数字地
数字地,也可以称之为逻辑地,为数字量、开关量提供零参考电位;
什么是模拟地
模拟地,主要为各种模拟信号提供零参考电位;
对于低速电路板或者对干扰不敏感的电路,数字地和模拟地即使不区分,也不会对电路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但是对于高速板、射频板或者弱信号板而言,一定要区分数字地和模拟地否则受干扰较大。
数字地和模拟地如何处理
单点接地
对于低频电路而言,线间电感相对弱一些,反而地环路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单点接地。
单点接地就是将所有数字地接在一点或者模拟地接在一点,然后再将该点接到电源地。
单点接地可以分为单点串联接地和单点并联接地。
多点接地
对于高频电路而言,线间电感相对严重,所以增加了地线阻抗。
适合多点接地。
所谓多点接地,就是各接地点按照就近原则,接入电源地。
采用何种方式接地
一般将接地点和电源地连接的时候,会通过如下器件实现:0欧姆电阻,电感、磁珠等。
他们各有优缺点。
我比较推荐0欧姆电阻接地。
因为0欧姆电阻和保证两端的地等电位,而且对全频段的噪声都有抑制作用。
有时候一个电路中既有数字电路又有模拟电路,这个时候画PCB的时候要注意区分这两个地,必要的时候要分离开来画PCB地线,但最终需要用0欧姆电阻连接起来,主要原因是让电路避免不必要的信号干扰这是非常important!!!可以这么说电路中的一切干扰均由于地线干扰。
听我一一道来:1:理论上我们一般认为只要是个地线电位就是0了,这是理论2: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从电源地开始后面都是负载,可以说电源地才是真的地,我们经常将一处电路的地经过一个导线接到电源地上,但是不可否认中间是有一段铜线的,这段铜线我们一般认为电阻为0,其实不然,理论是铜线越细越长电阻越大,所以到你电路上的真实地有可能都是0.3V了(注意:这只是打比方),在模拟电路中有时候只是电压高低而已,如果这个电平继续扩大,在数字电路中就危险了,有可能进来的是低电平,经过这个提压已经变成了高电平,造成信号不能正确识别。
3:所谓的数字地和模拟地只是概念,只要你能保证地的电平为真实的0V,其实数字模拟地都一样,但是印制PCB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让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都有一个统一的电平地,故意区分开来,避免电路信号干扰4:也许你想知道的只是:可以!两个都接到一起然后接到电源地就OK。
Do you understand?追问那要怎么保证真实地为0V呢?谢谢回答严格意义上没有真实0V,你要明白电压永远都是相对值。
但是我们可以假设电源输入的地就是0V,我们能发挥主动性的部分就是电路设计,比如加大电线的宽度,覆铜等等,或者数字地尽量做到一起保证大家都是同一个电位,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这个,因为你的板子上面永远是一个压差。
如果您想仔细理解,还需要多看模电和电工理论知识,做一个电路也会理解更多。
这个问题的扩展:电源地是哪里来的?欢迎你继续深入学习,祝您学业有成。
各种接地作用与符号表示时间:2011-10-09 22:50:42 来源:作者: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交流地、直流地、屏蔽地、浮地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
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
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
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
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
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 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
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
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
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
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
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
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
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
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
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
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
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
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
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
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别如何连接到电源地2009-1-12 21:22提问者:xiaobao学者|浏览次数:2681次采用一个开关电源,adc器件要求有:vddd(数字3.3v)和vdda(模拟3.3v)、vssd(数字地)和vssa(模拟地)。
请问:1、用一个开关电源如何产生vddd和vdda?2、vssd和vssa分开布线,最后vssd和vssa如何接到电源地?1、不用分别产生vddd和vdda,两者都连到3.3v上,注意两者的设备,在器件电源端附近加装100uF、0.01uF的滤波电容,有必要的话,在连到电源的通路中加33uH左右的电感加强滤波。
2、vssd和vssa分开布线,最后vssd和vssa分别连到电源主滤波电容接地端即可。
不要在此点以外的地方互连。
本人是搞EMC的.两地要分开LAY.最后选用O欧电阻或适当的磁珠接到电源地里!用一个0欧姆的铁丝连接两个地达到共地目的。
我们工程上是这么实现的,事实证明可以这么做。
1,vddd和vdda分别接到磁珠,再接电源地(正极?).2,vssd和vssa分别接到磁珠,再接电源地.3,注意磁珠对电流的限制,不够就多并联几个.0Ω电阻模拟连接地数字地??2010-10-7 16:30提问者:lilyalen299|浏览次数:577次下图是某成熟电路中的一部分,为什么要用0Ω电阻模拟连接地数字地啊?不是说模拟地要与数字地分开吗?我是电路忙,不懂,有谁能帮我解释下嘛。
谢谢!问题补充:下图满意回答所谓的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只是说两种地不能混接在一起,要单点接地,而不是完全分成两个地。
这个0欧电阻就是两种地的单点接地点。
数字地的连接直接加一个0欧姆的电阻再接大地,模拟地直接和大地连接,这样可行吗?满意回答可以啊,不过要看具体应用。
看有没有防EMI,防静电等需求。
有些设计喜欢在数字与模拟地间使用磁珠跨接,模拟地域机壳(大地)接追问我初次在画电路板,就是有个芯片是数字地想要接地和单片那里太远,就想可不可以直接接地,或者接个磁珠回答你的追问把我看糊涂了。
DGND PGND GND AGND各是什么意思DGND、PGND、GND和AGND在电子领域中都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和含义。
下面将对它们分别进行解释。
1. DGND(Digital Ground,数字地):DGND指的是数字电路的地(地线),即供电、信号与数字电路中各个元器件间的参考点。
在数字电路中,为了减少噪音干扰和电磁辐射等问题,通常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即将各个数字电路组成的地线连接在一起,形成DGND。
这样可以确保数字信号在各个元器件间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PGND(Power Ground,电源地):PGND指的是电源的地(地线),即供电系统的参考点。
在电路中,电源地与数字地(DGND)通常是相互隔离的,以便更好地进行电源管理和噪音屏蔽。
PGND通常与电源或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并用于连接各个电源引脚,以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3. GND(Ground,地):GND是通用的地(地线)标志,它可以指代任何地线或参考点。
在电子领域中,GND通常是所有地线的统一名称,涵盖了数字地(DGND)、电源地(PGND)和模拟地(AGND)等。
在电路设计中,合理地设置GND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信号的正确传输、减少噪音和干扰。
4. AGND(Analog Ground,模拟地):AGND指的是模拟电路的地(地线),即连接模拟电路的参考点。
在模拟电路中,要求电压信号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更高,因此通常采用与数字电路隔离的方式,采用单独的模拟地。
AGND用于连接模拟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地线,以保证模拟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之,DGND代表数字电路的地线,PGND代表电源的地线,AGND代表模拟电路的地线,而GND是统称所有地线的名称。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布线中,正确地使用和连接这些地线是保证电路正常运行和信号传输的重要因素。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
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
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
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
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
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
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
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
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
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
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利用低阻金属材料高导流而制成,可接大地。
磁场屏蔽用以防磁铁、电机、变压器、线圈等磁感应,其屏蔽方法是用高导磁材料使磁路闭合,一般接大地为好。
当信号电路是一点接地时,低频电缆的屏蔽层也应一点接地。
如果电缆的屏蔽层地点有一个以上时,将产生噪声电流,形成噪声干扰源。
当一个电路有一个不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输入端的屏蔽应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相反,当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不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放大器的输入端也应接到信号源的公共端。
对于电气系统的接地,要按接地的要求和目的分类,不能将不同类接地简单地、任意地连接在一起,而是要分成若干独立的接地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共同的接地点或接地干线,最后才连接在一起,实行总接地。
Q1:为什么要接地?Answer: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PE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随着电子通信和其它数字领域的发展,在接地系统中只考虑防雷和安全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
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大量设备之间信号的互连要求各设备都要有一个基准‘地’作为信号的参考地。
而且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化,信号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接地设计中,信号之间的互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否则,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近,高速信号的信号回流技术中也引入了“地”的概念。
Q2:接地的定义Answer:在现代接地概念中、对于线路工程师来说,该术语的含义通常是‘线路电压的参考点’;对于系统设计师来说,它常常是机柜或机架;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它是绿色安全地线或接到大地的意思。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接地是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道”。
注意要求是”低阻抗”和“通路”。
Q3:常见的接地符号Answer: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BGND或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GND-工作地;DGND-数字地;AGND-模拟地;LGND-防雷保护地;GND在电路里常被定为电压参考基点。
从电气意义上说,GND分为电源地和信号地。
PG是Power Ground(电源地)的缩写。
另一个是Signal Ground(信号地)。
实际上它们可能是连在一起的(不一定是混在一起哦!)。
两个名称,主要是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
进一步说,还有因电路形式不同而必须区分的两种“地”:数字地,模拟地。
数字地和模拟地都有信号地、电源地两种情况。
数字地和模拟地之间,某些电路可以直接连接,有些电路要用电抗器连接,有些电路不可连接。
Q4:合适的接地方式Answer:接地有多种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以及混合类型的接地。
而单点接地又分为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
一般来说,单点接地用于简单电路,不同功能模块之间接地区分,以及低频(f<1MHz)电子线路。
当设计高频(f>10MHz)电路时就要采用多点接地了或者多层板(完整的地平面层)。
Q5:信号回流和跨分割的介绍Answer:对于一个电子信号来说,它需要寻找一条最低阻抗的电流回流到地的途径,所以如何处理这个信号回流就变得非常的关键。
第一,根据公式可以知道,辐射强度是和回路面积成正比的,就是说回流需要走的路径越长,形成的环越大,它对外辐射的干扰也越大,所以,PCB布板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小电源回路和信号回路面积。
第二,对于一个高速信号来说,提供有好的信号回流可以保证它的信号质量,这是因为PCB 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一般是以地层(或电源层)为参考来计算的,如果高速线附近有连续的地平面,这样这条线的阻抗就能保持连续,如果有段线附近没有了地参考,这样阻抗就会发生变化,不连续的阻抗从而会影响到信号的完整性。
所以,布线的时候要把高速线分配到靠近地平面的层,或者高速线旁边并行走一两条地线,起到屏蔽和就近提供回流的功能。
第三,为什么说布线的时候尽量不要跨电源分割,这也是因为信号跨越了不同电源层后,它的回流途径就会很长了,容易受到干扰。
当然,不是严格要求不能跨越电源分割,对于低速的信号是可以的,因为产生的干扰相比信号可以不予关心。
对于高速信号就要认真检查,尽量不要跨越,可以通过调整电源部分的走线。
(这是针对多层板多个电源供应情况说的)Q6:为什么要将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如何分开?Answer: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要回流到地,因为数字信号变化速度快,从而在数字地上引起的噪声就会很大,而模拟信号是需要一个干净的地参考工作的。
如果模拟地和数字地混在一起,噪声就会影响到模拟信号。
一般来说,模拟地和数字地要分开处理,然后通过细的走线连在一起,或者单点接在一起。
总的思想是尽量阻隔数字地上的噪声窜到模拟地上。
当然这也不是非常严格的要求模拟地和数字地必须分开,如果模拟部分附近的数字地还是很干净的话可以合在一起。
Q7:单板上的信号如何接地?Answer:对于一般器件来说,就近接地是最好的,采用了拥有完整地平面的多层板设计后,对于一般信号的接地就非常容易了,基本原则是保证走线的连续性,减少过孔数量;靠近地平面或者电源平面,等等。
Q8:单板的接口器件如何接地?Answer:有些单板会有对外的输入输出接口,比如串口连接器,网口RJ45连接器等等,如果对它们的接地设计得不好也会影响到正常工作,例如网口互连有误码,丢包等,并且会成为对外的电磁干扰源,把板内的噪声向外发送。
一般来说会单独分割出一块独立的接口地,与信号地的连接采用细的走线连接,可以串上0欧姆或者小阻值的电阻。
细的走线可以用来阻隔信号地上噪音过到接口地上来。
同样的,对接口地和接口电源的滤波也要认真考虑。
Q9:带屏蔽层的电缆线的屏蔽层如何接地?Answer: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都要接到单板的接口地上而不是信号地上,这是因为信号地上有各种的噪声,如果屏蔽层接到了信号地上,噪声电压会驱动共模电流沿屏蔽层向外干扰,所以设计不好的电缆线一般都是电磁干扰的最大噪声输出源。
当然前提是接口地也要非常的干净。
-------------------------------------------------混合电路里面做标示用的,VCC表示模拟信号电源,GND表示模拟信号地,VDD表示数字信号电源,VSS表示数字电源地。
VCC主要表示Bipolar电路的电源,C表示Collector集电极,电源一般接在NPN的集电极(或PNP的发射极),集成电路刚出现时只有NPN管,后来才有集成进去的PNP管。
VDD/VSS一般表示MOS电路的电源和“地”,D/S分别表示MOS管的Drain(漏)/Source(源)。
一、解释VCC:C=circuit 表示电路的意思, 即接入电路的电压;VDD: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内部的工作电压;VSS:S=series 表示公共连接的意思,通常指电路公共接地端电压。
二、说明1、对于数字电路来说,VCC是电路的供电电压,VDD是芯片的工作电压(通常Vcc>Vdd),VSS 是接地点。
2、有些IC既有VDD引脚又有VCC引脚,说明这种器件自身带有电压转换功能。
3、在场效应管(或COMS器件)中,VDD为漏极,VSS为源极,VDD和VSS指的是元件引脚,而不表示供电电压。
VDD:电源电压(单极器件);电源电压(4000系列数字电路);漏极电压(场效应管)VCC:电源电压(双极器件);电源电压(74系列数字电路);声控载波(Voice Controlled Carrier) VSS:地或电源负极VEE:负电压供电;场效应管的源极(S)VPP:编程/擦除电压。
详解:在电子电路中,VCC是电路的供电电压, VDD是芯片的工作电压:VCC:C=circuit 表示电路的意思, 即接入电路的电压,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内部的工作电压,在普通的电子电路中,一般Vcc>Vdd !VSS:S=series 表示公共连接的意思,也就是负极。
有些IC 同时有VCC和VDD,这种器件带有电压转换功能。
在“场效应”即COMS元件中,VDD乃CMOS的漏极引脚,VSS乃CMOS的源极引脚,这是元件引脚符号,它没有“VCC”的名称,你的问题包含3个符号,VCC / VDD /VSS,这显然是电路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