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不良的解决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电镀不良及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著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著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原),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原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原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 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壓傷:指不規則形狀之凹洞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本身在沖床加工時,已經壓傷,鍍層無法覆蓋平整2)傳動輪松動或故障不良,造成壓合時傷到 1)停止生産,待與客戶聯2)檢查傳動機構,或更換備品8白霧:指鍍層表面卡一層雲霧狀,不光亮但平整可能發生的原因:1)前處理不良2)鍍液受污染3)錫鉛層愛到酸腐蝕,如停機時受到錫鉛液腐蝕4)錫鉛藥水溫度過高5)錫鉛電流密度過低6)光澤劑不足7)傳致力輪髒污8)錫鉛電久進,産生泡沫附著造成改善對策:1)加強前處理2)更換藥水並提純污染液3)避免停機,若無法避免時,剪除不良4)立即檢查溫控系統,並重新設定溫度5)提高電流密度6)補足不澤劑傳動輪7)清潔傳動輪8)立即去除泡沫9針孔:指成群、細小圓洞狀(似被鍾紮狀)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操作的電流密度太 1.降低電流密度2.电镀溶液表面张力过大,湿润剂不足。
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电镀加工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使金属材料表面得到一层具有各种性质的金属膜,常用于保护和美化金属制品的表面。
然而,在电镀加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镀层不牢固、色差、氧化、气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 电镀层不牢固电镀层不牢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镀层剥落、起泡或者脱落。
主要原因如下:原因一:基材表面不干净基材表面存在油脂、尘埃等杂质,会对电镀层的附着力造成影响,导致镀层不牢固。
在电镀前需要对基材进行彻底的清洗、除油,并确保表面干燥。
原因二:电镀解决方案不当电镀解决方案是电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一些化学试剂、电解液等。
如果解决方案浓度不对、PH值不当、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电镀层的附着力造成影响。
解决办法:•在电镀前彻底清洗表面,确保基材表面没有油脂、尘埃等杂质。
•在电镀解决方案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例如促进剂、增容剂等,来增强电镀层的附着力。
2. 镀层色差在电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镀层色差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原因一:电解液浓度不均电解液浓度的不均匀会导致镀层颜色不均匀。
例如,电解液中某些添加剂如果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导致镀层颜色的不同。
原因二:镀层表面存在缺陷镀层表面存在气泡、孔洞等缺陷也会导致镀层颜色不均匀。
解决办法:•定期检查电解液浓度,确保其均匀。
•彻底清洗基材的表面,确保表面无污染和缺陷。
3. 氧化问题氧化是电镀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可以影响镀层的附着力和外观。
主要原因如下:原因一:电解液中的氧化物电解液中含有氧化物,而这些氧化物经常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从而导致镀层表面氧化。
原因二:镀层表面缺氧缺乏足够的电解气体氧分子也会导致金属离子表面氧化。
解决办法:•检查电解液中氧化物的含量,并确定其是否应该加入或减少。
•向电解液中添加抗氧化剂。
电镀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下:
1.针孔或麻点:这是由于前处理不良、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等原因造成的。
可以使用润湿剂来减小影响,并严格控制镀液维护及流程。
2.结合力低:如果铜镀层未经活化去氧化层,铜和镍之间的附着力就差,会产生镀层剥落现象。
因此,在电镀前应对基材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酸洗、活化等。
3.镀层脆、可焊性差:这通常是由于有机物或重金属物质污染造成的。
添加剂过多会使镀层中夹带的有机物和分解产物增多,此时可以用活性炭处理或电解等方法除去重金属杂质。
4.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有金属污染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应尽量减少挂具所沾的铜溶液,并在发现污染时立即处理。
5.镀层烧伤:这可能是由于硼酸不足、金属盐的浓度低、工作温度太低、电流密度太高、PH值太高或搅拌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
需要检查并调整相关工艺参数,确保其处于合适的范围。
6.沉积速率低:PH值低或电流密度低都可能导致沉积速率低。
应检查并调整镀液的PH值和电流密度,以优化沉积速率。
7.其他问题:如辅助阳极的铜条未与生产板长度一致或已发粗,不允许再使用。
全板及图形镀后板需在24小时内制作下工序。
图形镀上板戴细纱手套,下板戴棕胶手套,全板上板戴橡胶手套,下板戴干燥的粗纱手套。
在处理电镀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镀液成分、设备状况、操作条件等。
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十一章、电镀不良对策镀层质量不良的产生一般为1.电镀条件的设定不当、2.电镀设备的故障、3.电镀药水的异常、4.人为疏失等四大因素所造成。
通常在现埸车间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并予以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现或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
那是因为镀层及镀层的表面状态与大气中之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而造成的氧化或腐蚀作用。
有关腐蚀问题已经在第八章有详述过此处不再多谈以下本章就对电镀不良之发生原因以及改善之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一.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之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1.原因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通常发生在镍/金层。
对策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可以与客户协商是否使用素材抛光、镍层加厚或是改镀全光泽镍。
2.原因局部电流密度稍微偏高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对策降低电流或调整电镀位置。
3.原因镍药水温度偏低。
对策立即检查温控系统待温度回升再开机或是暂时降低电流生产。
4.原因镍pH值过低或金过高pH值。
对策立即调整pH值至标准范围。
选镀金电流过高选镀镍电流过高著作者ALLAN CHIEN版本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页次◎◎◎本教材之著作权乃属恒伸工作室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任意翻印◎◎◎第十一章、电镀不良对策5.原因脱脂剂腐蚀底材。
对策降低浓度、降低温度或是更换脱脂剂。
未伤←→已伤脱脂剂咬伤素材二.金层发红、红斑通常指金色泽偏红或局部红斑。
1.原因金药水中二价钴不足。
对策补足二价钴。
2.原因产速太慢、药水未清洗干净所造成的还原金。
对策调高产速、增设洗还原金。
还原金红斑 3.原因水质不干净所造成的金层红斑水斑。
对策更换水洗水并确认水质。
4.原因油性封孔剂混到水或是水性封孔剂被污染。
对策隔绝水与油性封孔剂见第十章附录或更换新的水性封孔剂。
5.原因金层的杂质过高造成单纯的金层腐蚀。
对策重新开新金缸并控制杂质含量通常为镍污染。
著作者ALLAN CHIEN版本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页次◎◎◎本教材之著作权乃属恒伸工作室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任意翻印◎◎◎第十一章、电镀不良对策金层腐蚀A 金层腐蚀B 金层腐蚀C 金层腐蚀D 三.端子熔融指表面受热熔成凹洞状通常是在铜素材镀镍前或锡电镀时造成。
电镀不良对策二内容:(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传动速度不稳定。
1.检查传动系统,校正产速。
2.电流不稳定。
2.检查整流器与阴阳极,适时予以修正。
3.端子严重变形,造成选镀位置不稳定。
3.检查电镀位置是否偏离,若素材严重变形制程无法改善,须停产。
4.端子结构造成高低电流分布不均。
4.调整电镀位置,增加搅拌效果。
5.搅拌效果不良。
5.增加搅拌效果。
6.膜厚测试位置有问题,造成误差大。
6.须重新修定测试位置。
7.选镀机构不稳定。
7.改善选镀机构。
16.镀层暗红:通常指金色泽偏暗偏红。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镀金药水偏离。
1.重新调整电镀药水。
2.镀层粗糙,烧白再覆盖金层即变红。
2.改善镍层不良。
3.水洗水不净,造成红斑。
3.更换水洗水。
4.镀件未完全干燥,日后氧化发红。
4.检查干燥系统,确定镀件干燥,已发红的端子,可以用稀氰化物清洗。
17.界面黑线,雾线:通常在半镀锡铅层的界面有此现象。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阴极反应太大,大量氢气泡沫浮于液面。
1.降低电流。
2.阴极搅拌不良。
2.调整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
3. 选镀高度调整不均。
3.检查选镀高度,重新修正。
4.镀槽设计不良,造成泡沫残存于镀槽液面,无法排除。
4.改善镀槽结构。
5.锡铅药水低电流区白雾。
5.修正锡铅药水至最佳槽况。
6.整流器滤波不良。
6.用示波器测量滤波度,确定滤波不良时,检修整流器。
18.焊锡不良:指锡铅镀层沾锡能力不佳。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锡铅电镀液受到污染。
1.更换锡铅药水。
2.光泽剂过量,造成镀层碳含量过多。
2.立即作活性炭过滤,或更换药水。
3. 电镀后处理不良(酸液残存,水质不佳,盐类生成,异物附着)。
3.改善流程,改善水质4.密着不良 4.解决密着不良问题。
5.电镀时电压过高,造成镀件受热氧化,钝化 5.改善导电设备。
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对于电子设备厂家来说,在进行电子加工活动的时候,电镀加工处理是少不的,电镀加工处理工艺中可能消失各种问题,给生产带来不便.电镀加工不平整是一个常见问题,下面来了解一下它消失的缘由:1、电镀件毛坯表面过于粗糙或不好。
过于粗糙的表面要各到优质的沉积电镀层相对更困难,特殊是一些压铸不良的产品就不能得到合格的电镀层。
一些素材表面的缺陷在电镀之前不能发觉与修复,良品率相对低些。
2、电镀加工工艺不合理或电镀时间不够。
比如塑料电镀在镀铜的时间太短电流太小,铜件电镀直上镍电镀时镀光亮镍的时间短或电流太小。
3、电镀液性能差,整平性能不好。
如光亮硫酸铜所用的材料杂质多,组成成分含量不对,所使用的光亮剂质量不好,都不能有良好的填平性能。
4、电镀件在前处理部分不良,如五金电镀件镀底铜或底镍层不良或有附着有机膜层等。
另外还会消失电镀加工渗漏的问题,无锡华友微电子有限公司在该行业已有15年的历史,已形成了肯定规模,具备肯定的加工力量,并拥有丰富的阅历,下面它给我们解析下如何防止苏州电镀加工活动中的渗漏问题。
1、严防镀液加温过高。
当镀液加温过高时,镀液会加速蒸发和分解,气雾中含有高浓度的溶质成分。
这时会严峻污染环境,尤其是酸、碱气雾,氰化物和铬雾对环境的影响和人体危害会更大。
2、严格防止镀液被排风机吸走。
当电镀加工中,排风机配备不当,镀液液位过高,这时镀液简单被吸走,在槽盖未启开之前尤为严峻,既引起环境污染,又会造成镀液损耗,消失这种状况时要准时实行措施予以解决,如降低镀液液位,调整吸风口宽度等。
3、防止镀槽、加温(冷却)管渗漏造成污染。
电镀槽或加温(冷却)管渗漏往往会造成严峻污染,其渗漏缘由随制造材料及不同镀种各有区分。
电镀不良对策之五
12.镀层烧焦:指镀层表面严重黑暗,粗糙,如碳色一般。
(指高电流密度区)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
1.操作电流密度过高。
1.降低电流密度。
2.浴温过低。
2.提高浴温,并检查温控系统。
3.搅拌不良。
3.增加搅拌效果。
4.光泽剂不足。
4.补足光泽剂。
5.PH值过高。
5.修正PH值至标准范围。
6.选镀位置不当。
(电子流曲线) 6.重新修正电镀位置,注意电流分布线。
7.整流器滤波不良。
7.检查滤波度是否符合标准,若偏移时须将整流器送修。
13.电镀厚度太高:指实际镀出膜厚超出预计的厚度。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
1.传动速度变慢,不准或速度不稳定。
1.检查传动系统,校正产速。
2.电流太高,不准或电流不稳定。
2.检查整流器与阴阳极,适时予以修正。
3.选镀位置变异。
3.检查电镀位置是否偏离,重新调整。
4.药水金属浓度升高,一般镀金较敏感。
4.调整电流或传动速度。
5.药水PH值过高。
5.调整PH值至标准范围。
6.荧光膜厚测试仪偏离,或测试方法错误。
6.校正仪器或确定测试方法。
7.浴温偏高。
7.检查温控系统。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发布日期:2013-09-04 来源:中国电镀网浏览次数:2097 关注:加关注核心提示: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塬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着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塬),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塬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压伤:指不规则形状之凹洞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本身在冲床加工时,已经压伤,镀层无法覆盖平整2)传动轮松动或故障不良,造成压合时伤到1)停止生産,待与客户联2)检查传动机构,或更换备品8白雾:指镀层表面卡一层云雾状,不光亮但平整可能发生的塬因:1)前处理不良2)镀液受污染3)锡铅层爱到酸腐蚀,如停机时受到锡铅液腐蚀4)锡铅药水温度过高5)锡铅电流密度过低6)光泽剂不足7)传致力轮脏污8)锡铅电久进,産生泡沫附着造成改善对策:1)加强前处理2)更换药水并提纯污染液3)避免停机,若无法避免时,剪除不良4)立即检查温控系统,并重新设定温度5)提高电流密度6)补足不泽剂传动轮7)清洁传动轮8)立即去除泡沫9针孔:指成群、细小圆洞状(似被钟扎状)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操作的电流密度太1.降低电流密度2.电镀溶液表面张力过大,湿润剂不足。
教育训练资料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电镀药水异常及人为疏忽所造成。
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予以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的就比较棘手,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也是需要注意的。
下面对电镀不良发生原因以及改善对策进行探讨。
一、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之表面,通常呈粗白状。
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若为素材不良,立即停止生产并通知客户2、电流密度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降低电流3、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发生待温度回升正常范围后再开机4、PH值过高(镀镍、镀金)调整PH值至标准范围5、前处理药水腐蚀底材检查前处理药水浓度或停机后前处理段产品全检二、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有脏污。
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清洗水洗槽2、沾到收料区机械油污将有油污的地方做遮蔽3、素材表面沾有胶状物,前处理无法去除用有机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在地上沾到泥土污物避免落地,数量多时需重新清洗5、导轮上结晶锡渣沾附到端子上浸泡导轮去除结晶物6、羊毛刷布或阳极布纤维检查刷布接触或阳极布有否挂到端子上三、密着不良:指镀层脱皮、起泡、断裂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加强前处理2、导轮打火或长镍、长锡检查导轮与端子接触是否良好,调整,有长镍长锡的导轮更换,定期保养3、产速太慢,表层钝化镀前再次活化4、化学置换反应避免停机5、电压太高(烧焦或发热氧化)降低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6、素材严重氧化先做除锈处理(如化学抛光)7、镀液严重污染更换药水或做药水处理四、刮伤:指镀层表面有刮划痕迹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素材冲压造成的刮伤停止生产,通知品管2、被电镀设备刮伤检查流程,调整治具3、脱脂槽电极打火导致凹洞调整电极五、变形(歪针):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原有尺寸或位置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素材在冲压运输中造成变形停止生产,通知品管2、被电镀设备,治具刮歪检查流程,调整治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停止生产,调整盘子4、挤压轮压歪(或打滑)调整挤压方式六、白雾:指镀层表面云雾状,不光亮。
电镀不良之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电镀不良是指电镀工艺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和问题,造成电镀层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电镀不良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提高电镀质量。
一、原料不合格电镀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合格的原料。
例如,如果使用了含有杂质、过高硬度、粒径不一致或含有过多镍离子等问题的电镀液,则会导致电镀层质量不良。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对电镀液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工作,确保原料的质量。
二、电镀工艺参数不合理不合理的电镀工艺参数也是电镀不良的一个原因。
比如,电镀液的温度、酸碱度、电流密度等参数都会对电镀质量产生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酸碱度不合适、电流密度过大或过小等都可能导致电镀层出现问题。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镀工艺参数,并严格控制每个参数的范围,确保电镀层质量稳定。
三、电镀设备质量不过关电镀设备的质量也会对电镀层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电解槽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电源的稳定性以及电极材料的选择等都会直接影响电镀质量。
因此,在选购设备时,要选择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四、工艺操作不当不正确的工艺操作也是电镀不良的一个常见原因。
例如,电镀工艺操作的速度太快或太慢,工件的浸泡时间控制不准确等都可能导致电镀层质量不良。
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电镀工艺操作时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并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工艺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电镀不良的原因可以从原料、工艺参数、设备质量和工艺操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为了防范电镀不良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优质的原料,并进行严格检验和筛选;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镀工艺参数,并进行严格的控制;3.选购品质可靠的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进行工艺操作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5.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电镀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处理不良产品;6.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料和设备质量的稳定性。
a.部品和镀层间原因: 1.三价铬含量过高对策: 1.调整三价铬含量b •铜层和其他镀层间原因: 1.活化不到位对策: 1.增加活化酸含量G. 镀层脆性大原因: 1.光亮剂过量 3. 金属杂质过高 2. 粗化时间过短 2.延长粗化时间 2.导电柱导电不良 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 2.有机杂质污染4. 六价铬污染3.加入 TPP 除杂剂4.用保险粉处理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A.麻点、杂质、颗粒原因: 1.镀槽内杂质太多2.过水缸太脏 对策: 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 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B.漏镀 原因: 1. 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 3.解胶不足或过度 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4.沉镍料不足对策: 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 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3.根据漏镀位置, 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4.沉镍加料C.针孔原因: 1. 润湿剂不足2.有机杂质过多 3 .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 对策: 1. 补加润湿剂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3.分析硼酸浓度,将镀液加温 D. 变形原因: 1. 素材本身变形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4.包装方式不合理对策: 1. 优化成型参数, 改善变形 2 .选择合适的挂具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E.烧焦原因: 1. 主盐浓度太底 2 .镀液温度太低3.硼酸含量不足, PH 高4. 润湿剂过量 对策: 1. 分析成分后补充2 .提高温度至 50-60 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 PH 值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对策:1•调整PH 值3.0-3.5电解消耗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H. 颜色偏亮或偏哑原因: 1 .光亮剂量的多少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对策: 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2. 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I. 毛刺原因: 1 .素材本身有毛刺2.水口设计不合理3. 镀液中有悬浮微粒4.铁离子在高 PH 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附在镀层中对策: 1.模具型修或优化成型参数 2.更改水口或增加外框保护3•连续过滤4•调整PH至5.5加入QF除铁粉,防止铁工件掉入槽中J•脏污、水渍原因:1•缸水未清洁干净2•后处理过热水不完全和时间短3•手直接接触部品 4.电导率太高对策:1•换水或用活性炭吸附2•部品要全部浸在热水缸中,时间延长至1分钟3•从产品下挂到包装入箱,杜绝用手接触产品,戴手套或指套,个别产品要包白纸4.调整电导率K.镀层结合力差原因:1•除油不彻底 2.亲水不充分3•酸活化不均匀4•三水洗缸水不干净对策:1•调整除油缸温度和浓度2•调整亲水缸温度和组份浓度,使其浸润充分和缸水浓度正常3•调整硫酸浓度、时间和电流至合理的工艺要求4•定时清理和更换缸水。
塑料制品外表电镀故障之成因与对策〔4〕采用硝酸银活化液时,活化液中银离子浓度太低,催化作用减弱,铜或镍离子就很难复原出来。
对此,应与时调整活化液中银离子的浓度。
在敏化和活化过程中,如制品的外表色泽不均匀,可重复敏化和活化2~3次,在反复的过程中需加强清洗。
既便于粗化和提高镀层的附着力,还可掩盖镀层外表的小伤痕和缺陷。
b、制品外表尽量不要设计盲孔,必须设计时,孔深只能为其直径的1/2~1/3, 孔深尽量浅一些,孔径尽量大一些。
槽与孔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其边缘部位应倒角。
c、制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壁厚不能太薄,最好大于3mm,至少为1.5mm,壁厚不要有突变,厚薄悬殊不能太大。
d、制品不应有锐角、尖角和锯齿形。
假如必须设计这种形体时,其边缘应尽量倒圆。
e、应尽量防止设计大面积的平面,因为大面积的平面镀层不容易得到均匀的光泽。
光泽。
f、尽量防止使用镶件结构。
假如必须设计这种结构时,壁厚应大一些,且边缘部位应进展倒圆处理。
g、制品上应留出装挂的工艺位置,以便获得良好、均匀的镀层。
h、用于电镀的制品,应完整无损,外表光滑,颜色均匀一致,无划痕、毛刺、飞边,以与种种外表丝纹和气泡。
塑件成型时的剩余应力要低。
对于剩余应力较高的制品,应在电镀前先进展退火处理。
完〔4〕制品成型条件控制不当。
制品的成型条件对镀层的结合力影响很大,判断两者关系的方法是在常温下用冰醋酸浸泡制品2min,然后水洗枯燥,如果此时。
制品外表产生白色粉末或产生裂纹,明确制品的成型不良,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不会太好。
一般来说,产生白粉的镀件,多数不能通过循环试验;产生裂纹多的镀件,多数不能通过剥离试验。
所谓循环试验,主要是采用冷热循环试验的方法来检查镀层的热稳定性能。
在试验中选用得上下温度X围和循环次数,是根据制品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的。
如汽车上使用的零件,在进展冷热循环试验时,先将镀件放入85℃的烘箱中保温1h,取出后在室温中放置15min,然后再放入40℃条件下1h,最后再在室温中放置15min。
电镀外观改善方案电镀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或者合金来达到美化外观、抗腐蚀、改善表面性质等效果。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因素,电镀表面常常出现缺陷,如边角生锈、气泡、孔洞、针眼等。
这些缺陷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和品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下面介绍一些电镀外观改善的方案。
1. 减少针眼的发生电镀时,如果工件表面存在较多的油污或者杂质,就容易形成针眼。
因此,要尽可能减少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清洗和去油工作,在电镀前对工件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去油处理;•控制电镀液的温度和pH值,适当增加电流密度,增强阳极的清洗作用;•选用合适的阳极和电镀液,并严格控制电镀参数。
2. 消除表面气泡表面气泡会严重影响电镀的外观和质量,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优质的电镀液,并根据使用要求加入适量的界面活性剂来降低表面张力,减少气泡的产生;•控制电镀液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保持液面平稳,以消除表面气泡。
3. 解决边角生锈问题边角生锈问题是因为电镀液对边缘处的阳极作用弱,阳极周围的部位被剥离后受氧化而生锈。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浸泡阳极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在阳极边界形成生锈;•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如适当降低电镀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提高电镀液的温度等;•采用薄膜电镀方法,将阳极遮盖,提高阳极的电镀效率。
4. 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控制是电镀工艺改善的关键所在,通过科学的产品设计和完善的生产工艺,使得电镀产品的表面得到进一步改善。
精细化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控制电镀液的配方和质量,保证电镀质量;•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生产误差,增强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外观;•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
5. 总结以上是电镀外观改善方案的一些基本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产品的特点进行细化和定制化。
电镀外观对产品的外观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这一环节,不断完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