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模前检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产品工作检讨书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某某公司产品部门的一员,非常感谢您给予我撰写这份产品工作检讨书的机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认真对照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同时也听取了团队成员和相关同事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我将以此检讨书的形式,向您汇报我的工作不足和对应改进措施。
一、对工作不足的检讨在产品工作方面,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 缺乏深入调研:在推出某个新产品之前,我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调查,导致产品的功能设计和定位存在一些偏差,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 沟通不畅:我在与设计、研发和测试团队间的沟通合作中,有时存在信息传递不清晰的问题,导致团队协作的效率不高,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质量。
3. 缺乏综合能力:作为产品部门的一员,我应该具备更强的产品策划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协调各个团队资源,但在这方面我仍然存在一些欠缺。
4. 忽视用户反馈:产品发布后,我未能及时、全面地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对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没有及时跟进,影响了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二、改进措施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市场调研:在产品规划和设计阶段,我将充分调研市场和用户需求,通过用户研究、竞品分析等方法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为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定位提供更准确的支持。
2. 提高沟通协作能力:我将积极与团队成员、设计师、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团队协作的高效进行。
同时,我也将主动向团队成员学习,增强自己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
3. 加强自我学习:我会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相关的产品策划和项目管理知识,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推动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4. 重视用户反馈:我将改变以往忽视用户反馈的做法,建立起更加全面的用户反馈收集机制,包括主动收集和被动收集等,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和优化。
产品开发检讨书近期,我们团队完成了一项产品开发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也获得了一些成功。
在这篇检讨书中,我将回顾我们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反思和建议,以便我们在未来的项目中能够更好地改进。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产品开发过程。
我们开始的时候,明确了产品的目标和需求。
我们与客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确保我们理解他们的期望。
接着,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分析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并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产品规划。
在设计阶段,我们团队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通过头脑风暴和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设计概念。
我们经过多次修改和改进,最终确定了一个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
然而,在产品开发的实施阶段,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在项目计划和时间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由于过于乐观的时间估计,我们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这导致了项目延期和资源浪费。
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地制定计划,并合理分配资源,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其次,我们在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我们进行了一些测试,但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
这导致了一些功能上的问题和用户体验的不佳。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用户反馈,并进行更全面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在市场推广方面也没有做得很好。
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来宣传和推广我们的产品。
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与媒体、社交媒体和行业合作伙伴合作,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在总结和反思过去的经验后,我提出以下建议,以便我们在未来的产品开发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项目管理和时间控制。
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里程碑和目标,并确保团队成员清楚任务的优先级和截止日期。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以便用户能够及时报告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产品开模前检讨第一篇:产品开模前检讨产品开模前检讨1.什么是产品检讨:产品检讨是指模具开发人员对客户(产品开发人员)的产品进行开模合理性分析,并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产品改善的方案进行汇总,并反映给客户2.为什么要进行产品检讨:为了能够使产品的模具顺利开出或低成本开出。
3.产品检讨的方法有那些:与客户当面检讨做成文字资料传给客户4.产品检讨包括那些部分?a.拔模角检讨:主要是对产品怎么样拔模进行检讨。
主要是拔模角大小的检讨,拔模角越大越好脱模,但太大的拔模角会造成产品的尺寸难以保证,公模面拔模角太大会导致产品拉母模等;b.产品肉厚的检讨:主要是考虑产品会不会缩水,及缩水是否对外观和功能产生影响;c.产品分模线检讨: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如果产品的分模线选择不好,会造成如下后果:产品外观面有明显分模线产品毛边方向影响装配导致模具分模面复杂,使模具难以加工和组配,影响模具寿命d.倒勾检讨:如果倒勾是产品设计人员不小心做上去的,并没有组配要求,可以要求去掉该倒勾;如果有组配关系的倒勾,可以考虑改为公母模*破插破,使模具结构简化;如果用滑块或斜销成型,机构是否有安装空间;斜销或滑块的分模线,客户是否接受?e.其他产品不合理结构检讨:如果能使模具结构简化并不影响产品功能,可以建议客户更改产品结构。
f.进浇方式检讨:主要考虑进浇点和结合线对产品外观和强度的影响;g.顶针排布检讨:有些透明件这个检讨很重要。
5.模流分析很重要吗?模流分析是特别重要的,尤其对于大型零件和外观件,产品检讨要附带模流分析;6.产品检讨有什么作用:a.可以使模具结构简单;b.预测产品缺陷,使客户凭要求做出合适的设计更改;c.可使客户承担一定风险:如果你在报告中做出的很明显的产品不合理结构客户未加理会,他将承担一定的责任。
7.产品检讨要做检讨报告吗?是的,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方便客户查阅,应图文并茂A.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B.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是否方便于拆装?C.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1.树脂名。
产品开发工作检讨书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写下这封产品开发工作检讨书,检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在产品开发工作中的不足和错误,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一、检讨过去的不足和错误1. 对市场需求的不了解:之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导致产品功能或设计与用户需要不匹配,在产品推出后出现了较多使用问题和退换货现象。
2.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我认识到自身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得不够出色,缺乏主动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这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畅通,团队成员间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 时间管理不当:我在过往的项目中对时间的分配和管理不够合理和有效,有时会出现进度延误和任务拖延的情况,给整个项目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压力。
二、改进措施1. 提升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为产品开发提供准确的需求数据和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2.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我将积极主动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交流问题,确保信息畅通,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3. 规划时间并严格管理:我会使用工具来规划和管理项目时间,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并定期回顾和调整工作计划,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此次检讨,我对自己在产品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产品开发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同时,我也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产品开发工作中减少失误和提高质量。
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进,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开发者,并为公司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作出积极的贡献。
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
此致敬礼**员工姓名**产品开发部门日期。
项目名称:XX智能手表项目编号:XX2023-001检讨日期:2023年X月X日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逐渐扩大,消费者对于产品功能、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公司决定研发一款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智能手表——XX智能手表。
二、检讨内容1. 市场调研与分析(1)市场调研不充分: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对目标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未能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导致产品定位不够精准。
(2)竞争对手分析不足:在分析竞争对手时,我们仅关注了部分竞争对手,对市场中的新兴品牌关注不足,未能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优势和劣势。
2. 产品规划与设计(1)产品功能设计:在产品功能设计上,我们过于追求创新,导致部分功能实用性不足,增加了产品研发成本。
(2)外观设计:在外观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导致产品外观与市场趋势不符。
3. 技术研发与生产(1)技术储备不足: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关键技术储备不足,导致研发进度滞后。
(2)生产过程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生产流程,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4. 市场推广与销售(1)宣传策略: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宣传策略不够明确,导致产品知名度不高。
(2)销售渠道:销售渠道单一,未能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扩大产品销售。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为产品定位提供有力支持。
2. 完善竞争对手分析,关注市场中的新兴品牌,学习借鉴其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3. 优化产品功能设计,提高产品实用性,降低研发成本。
4. 提高外观设计水平,紧跟市场趋势,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
5.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储备,确保项目进度。
6. 严格执行生产流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7. 制定明确的市场推广策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扩大产品销售。
8. 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您好!在此,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向您们递交这份产品不合格误检讨书。
近期,由于我在工作中疏忽大意,导致我负责的产品出现了质量不合格的情况,给公司造成了不良影响和损失。
我深感愧疚,特此向公司及同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一、错误回顾事情发生在本月某日,我负责的产品在出厂前进行了例行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执行,对产品的质量把控出现了失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瑕疵。
在检验某批次的零件时,由于疏忽大意,未能对零件的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导致该批次的零件存在轻微划痕。
2.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对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准确测量。
在测量某批次产品的尺寸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尺寸存在偏差。
3.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操作。
在检验某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时,我未能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测,导致部分不合格的原材料被误判为合格。
二、错误原因分析通过对此次产品质量不合格事件的回顾,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工作态度不端正。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产品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导致出现了失误。
2. 职业素养不足。
作为一名检验员,我未能时刻保持警惕,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做到精益求精。
3. 检验技能有待提高。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熟练掌握检验方法和技巧,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4. 团队协作意识薄弱。
在检验过程中,我未能与同事进行充分沟通,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改正措施针对此次产品质量不合格事件,我深刻反思,并制定了以下改正措施:1. 严于律己,端正工作态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合格率。
2. 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责任感。
我将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对产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时刻保持警惕,确保产品质量。
产品开模前检讨
一.定义:
模具开发商(供应商)对产品开发商(我方)的产品进行开模合理性分析,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并反映给产品开发商(我方)。
二.目的:
1.规避产品缺陷,提高产品合理性,提高产品质量
2.简化模具结构,缩短制作周期,节约成本
三.时间:
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模具开发商接收到产品最新图纸并查看确认后一周内
三.方法:
1.产品开发商与模具开发商当面检讨,并做检讨记录。
(省内)
2.模具开发商将自检讨内容做成文字资料传给产品开发商。
(省外)
四:检讨内容:
1.塑胶类:拔模角、料厚、材质、表面处理、分模线、进胶方式、外观(缩水印、料把等)、顶针排布、骨位、对手件配合情况、尺寸公差、变形、其他不合理结构等
2.压铸类:拔模角、料厚、材质、表面处理、分模线、进胶方式、外观(缩水印、料把等)、顶针排布、筋位、对手件配合情况、尺寸公差、变形、其他不合理结构等
3.钣金冲压类:成型工序(名称、数量、顺序)、成型工艺、落料排样、回弹问题、外观、材料利用率、压机吨位、材料,表面处理,尺寸公差、其他不合理结构等
五.步骤:。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深感愧疚地向您提交这份模具工作检讨书。
近期,在负责模具生产过程中,由于我的疏忽与不严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现将具体检讨如下:一、检讨内容1. 工作失误: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导致部分模具零件尺寸偏差较大,影响了模具的整体精度。
2. 交货延误:由于对生产进度把握不准确,未能及时完成模具组装和调试工作,导致项目进度延误,给客户造成了不便。
3. 质量控制不严: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对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检查不够严格,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导致部分模具存在安全隐患。
4. 团队协作不足: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未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导致团队协作不够默契,影响了生产效率。
二、产生原因1. 工作态度不端正: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些小问题不影响整体效果,从而放松了对工作的严谨态度。
2. 业务知识不足:由于对模具生产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无法迅速找到解决方法。
3. 沟通协调能力欠缺:在与团队成员、相关部门沟通时,我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工作效率。
三、改正措施1.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模具生产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 严谨工作态度: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模具质量。
3. 加强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4. 完善质量控制:加强对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模具安全可靠。
5.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四、今后的打算1. 认真反思此次失误,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改进。
2.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确保模具生产质量。
模具检讨规范1第一篇:模具检讨规范1模具检讨规范可以使模具结构简单;预测产品缺陷,使客户做出合适的设计更改;可使客户承担一定风险:如果你在报告中做出的很明显的产品不合理结构客户未加理会,客户将承担一定的责任一开模前分析1接到开模通知确认3D图或2D图,工艺图,BOM表资料是否全面(全新)2产品的表面要求:是省光?镜面?电镀面?晒纹?火花纹?等3模仁的材质要求:如抛光性、耐高温、耐腐蚀、韧性、强度等4产品的成型要求:产品取出方式(机械手取、手工取)、表面的特别要求(熔接痕)5产品的精度要求:通用公差或重要尺寸指定公差二3D设计1产品周边主要PL分型,a.有利于塑件脱模/拔模斜度.b有利于排气2浇注系统:进胶方式、进胶位置,流道形式及尺寸(缺陷,缩水、困气烧胶、披锋、冲胶不满)应力痕应力痕通常发生在薄胶位置和顶针或司筒的背面,3顶出系统:顶出方式和位置。
(行位下不能有顶针。
司筒)骨位卡斜顶4冷却系统:冷却方式和位置5镶件位置:有利于加工/结构强度/(如局部单薄易损伤)三.试模后模具检讨1认真记录产品存在的缺陷与模具存在的问题模具加工时与设计理论差距加工工艺时间,精确度四,图文管控1.2.3.4.图文规范存放。
一个机种一个文档/.年/月/日区分有设变的文档,设变后删除以前或明确指出已有最新图文发放要有审核签名。
图文到现场数据做到精确无误现场图纸保持完整一套模一份图纸(火花机同样)五,上班纪律1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2工作时间严禁睡觉、吃零食、看小说、六薪酬管理公平:激励:相同岗位的不同员工薪酬待遇;根据员工绩效、、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同,对职级薪级进行动态调整,第二篇:模具检讨规范--模具检讨规范1、目的:明确开模前产品模具结构检讨要点,使公司模具的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塑胶产品模具结构评审检讨。
3、内容:3.1图面的导入:产品模具结构检讨组接到业务部《开模通知单》的同时,接受产品3D图或2D图,工艺图,BOM表等,确认输入资料是否全面。
产品开模前的模具分析检讨
产品结构做完了并不是马上就拿去开模的,模厂需要对开模的产品进行检讨与确认,待双方达成一致后才会进行下一步,这样的一个过程会有利于减少后期试模出现的问题,提高模具设计以及加工的成功率,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模具试模成本。
产品开模前需要检讨和确认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本信息描述(开模需要的信息必须填写正确,避免否则后期出现问题);
2.浇口位置及尺寸(确定进胶口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影响到外观和装配);
3.型腔布局及结构示意(确定模具的穴数,即几出几,这个会影响模具大小和模具成本);
4.拔模分析(检查产品是否有出不了模的结构,还有某些结构或外观面拔模角度是否足够);
5.壁厚分析(检查产品平均壁厚是否均匀,检查存在缩水风险的地方);
6.主分型线(包括行位分型线、斜顶分型线、镶件分型线,这些夹线需要客户确认是否能接受,如不能接受需采取别的方法解决);
7.顶出系统(确认顶针位置以及采用的顶出方式);
8.产品存在的问题点及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产品或模具的开发,需认真检讨确认)。
下面以实例说明:
1.基本信息描述
2.浇口位置及尺寸
3.型腔布局及结构示意
4.拔模分析
5.壁厚分析
6.主分型线(包括行位分型线、斜顶分型线、镶件分型线)
2.顶出系统
8.产品存在的问题点及解决方案。
开模检讨名词解释
摘要:
一、开模检讨的定义
二、开模检讨的目的
三、开模检讨的过程
1.分析问题
2.制定解决方案
3.实施并跟踪改进
4.总结经验教训
正文:
开模检讨是一个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和反思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开模检讨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模具的持续改进。
通过开模检讨,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模具的运行状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开模检讨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分析问题。
这一阶段需要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找出存在的问题,如磨损、变形、松动等,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其次,制定解决方案。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可能包
括模具的维修、更换零部件、调整模具参数等。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然后,实施并跟踪改进。
将制定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对模具进行维修、更换或调整。
同时,对改进后的模具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最后,总结经验教训。
对开模检讨的过程进行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模具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
总之,开模检讨是模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模具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产品设计与开发失误的检讨书尊敬的领导/团队成员:首先,我要向您表达我对过去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失误感到深深的歉意。
作为产品设计与开发团队的一员,我深知我们的责任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犯下了一些错误,给公司带来了一些损失。
在此,我愿意就这些失误向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讨,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首先,我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出现了一些失误。
我们并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的真实需求,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收集。
这导致我们设计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用户并不满意。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市场调研,积极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反馈收集,确保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其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和时间成本。
我们过于追求创新和功能的丰富性,而忽视了产品的实际可行性和开发周期。
这导致了开发周期的延长和成本的增加。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技术可行性的评估,确保产品的开发进度和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此外,我们在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失误。
我们没有建立完善的测试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产品在上市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
这给公司的声誉和用户的信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建立起严格的测试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针对以上失误,我认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收集工作。
我们应该与用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反馈意见,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设计。
其次,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和开发流程。
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和时间成本,合理规划开发进度,确保产品的及时上市。
同时,建立严格的测试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我们应该加强产品的测试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此提升公司的声誉和用户的信任。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只有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任务。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深刻吸取这次失误的经验教训,积极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向您递交这份关于模具问题的检讨书。
近期,在我负责的项目中,由于我个人的疏忽,导致模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给公司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
在此,我深感愧疚,特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一、错误事实在本次项目中,我负责对模具进行检验和调试。
然而,由于我在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导致模具出现了以下问题:1. 检验不严格:在检验模具过程中,我没有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对模具的尺寸、精度等方面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导致部分模具存在尺寸偏差和精度不足的问题。
2. 调试不到位:在模具调试过程中,我没有充分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调试参数的设置不够准确,导致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卡模、漏料等问题。
3. 沟通不畅:在发现模具问题时,我没有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导致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进一步影响了生产进度。
二、产生原因通过深刻反思,我认识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工作态度不端正:我对工作缺乏严谨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模具问题对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导致在检验和调试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
2. 专业素养不足:我对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处理模具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
3. 沟通协调能力差:在发现模具问题时,我没有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导致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三、改正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决心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正:1. 提高工作态度: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2. 加强专业学习:积极学习模具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3. 加强沟通协调:发现问题后,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共同解决模具问题,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4. 定期进行自查: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此次模具问题给我敲响了警钟,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模具制作检讨书模具制作检讨书篇一:模具检讨与客户模具检讨要点及注意事项一、同客户进行检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重要尺寸及公差:(1)了解部品的组立装配,确认重要尺寸,并预留调整量;以模具上切削方向调整为考虑参考。
(2)检讨公差值是否合理,公差太小者,应提出修改。
公差范围0.05以内的通常指的是一些柱子和孔,以及绝对长度。
相对长度的公差范围通常要0.1或者更大。
与产品成型的稳定性及产品的变形程度有很大关系。
2.拔模斜度(1)根据部品的分模状况,提出拔模斜度,咬花面应有3o的斜度,斜销部分建议2o的斜度;(2)询问确认拔模斜度的基准点。
3.肉厚及缩水(1)肉厚是否合理、平均、易于成形,肉厚小于0.8mm者,难以成形;(2)肉厚较厚处,是否做逃肉以防缩水,确认偷肉的方式及尺寸。
如柱子,筋条,产品拐角处等。
(3)对于外观面反侧的筋条,要在外观面肉厚的0.8以下,同时注意充填的难易度。
4.塑胶材料及缩水率(1)对公司常用塑胶(ABS、PS、POM、PC、PPS、PET、PBT)的成型特性要熟悉;(2)检讨确认塑胶等级及原料供应商,确认缩水率的大小;结晶性原料一般在1.6%以上,非结晶性原料在0.3~0.6%之间。
(经验值供参考)(3)对结晶性原料并含GF(玻璃纤维)塑胶,其缩水率要特别注意。
含与不含GF,收缩率差别较大.(4) 对需要热处理塑料,需要将热处理后的收缩包含在设计中.(部分PPS,PA等)5.咬花面(1)确认咬花面的范围及咬花等级;需要设定3o以上拔模斜度(2)对于 0o咬花面以及高度较大的面要考虑设置滑块机构。
(3)在一些拐角处易出现缩痕,对咬花面影响尤为突出,要注意反面逃肉处理。
6.分模线(1)分模线应充分考虑部品的外观、产品留模以及加工难易度;(2)对难于加工的R角,建议客户取消或改变;(3)相插(破)面斜度希望在3o - 5o(不得小于2o);(4)考虑模仁及插破、靠破面的强度。
(5)靠破面及插破面上需要设定段差范围。
一产品的成型条件1. 检查产品是否适合做压铸产品○1产品的壁厚是否达到0.8MM以上检查内容○2产品的结构是否适合做压铸产品(不适合是否做机加工)○3Φ3以下的孔不易做出2.产品壁厚是否均匀(壁厚均匀厚度的比例不能超过一倍)不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缩水不均匀○2变形的程度不一样○3可能会形成很多砂孔二.产品的结构是否合理○1是否有倒扣(如有需要改善)○2是否与不易成型的位置(加过水或其他办法)检查内容○3是否有拔模(减胶或加胶拔模)○4有孔位的是否可以成型(避免后加工)○5拔模角度的大小不得小于0.1单边三.产品公差能否做得到○1位置尺寸公差是否可以做的到○2平面度公差是否做的到检查内容○3圆跳动公差○4圆柱孔径大小公差○5同心度公差是否做的到○6角度公差是否做的到(会不会影响到产品变形)四. ○1产品上的那些孔是否需要机加(保证在尺寸公差内)机加工内容○2螺孔机加(美制公制英制)是否做的到○3铆合(铆合柱的直径是否铆的住)○4倒扣是选择机加还是改产品五.外观○1最大毛边的尺寸要求○2气密性的要求(砂孔的要求程度)○3抛光(位置抛光面的尺寸要求)检查内容○4化镍(需要到达多少um)○5喷砂(需要表面层达到多少um)○6喷漆○7皮膜【二】模具○1分型面的位置(滑块位置)○2进料的位置.渣包的位置○3缩水率. 模穴数. 材质○4产品拔模角度分析检讨内容○5产品结构分析○6因结构无法达成产品形状分析○7产品顶出结构分析○8产品加工分析○9产品风险分析。
产品开模前检讨
一.定义:
模具开发商(供应商)对产品开发商(我方)的产品进行开模合理性分析,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并反映给产品开发商(我方)。
二.目的:
1.规避产品缺陷,提高产品合理性,提高产品质量
2.简化模具结构,缩短制作周期,节约成本
三.时间:
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模具开发商接收到产品最新图纸并查看确认后一周内
三.方法:
1.产品开发商与模具开发商当面检讨,并做检讨记录。
(省内)
2.模具开发商将自检讨内容做成文字资料传给产品开发商。
(省外)
四:检讨内容:
1.塑胶类:拔模角、料厚、材质、表面处理、分模线、进胶方式、外观(缩水印、料把等)、顶针排布、骨位、对手件配合情况、尺寸公差、变形、其他不合理结构等
2.压铸类:拔模角、料厚、材质、表面处理、分模线、进胶方式、外观(缩水印、料把等)、顶针排布、筋位、对手件配合情况、尺寸公差、变形、其他不合理结构等
3.钣金冲压类:成型工序(名称、数量、顺序)、成型工艺、落料排样、回弹问题、外观、材料利用率、压机吨位、材料,表面处理,尺寸公差、其他不合理结构等
五.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