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开模检讨
- 格式:docx
- 大小:21.81 KB
- 文档页数:15
开模检讨名词解释开模检讨名词解释1. 开模开模是指制作产品的模具。
模具是用于大规模生产产品的重要工具,通过制造模具,可以批量生产出形状相同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检讨检讨是指对问题、错误、失误等进行深入反思和分析的过程。
在开模过程中,进行检讨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模具制作的顺利进行。
3. 开模检讨开模检讨是对开模过程中的问题、错误和失误进行反思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开模检讨,可以发现并解决模具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开模效率和质量。
4. 开模检讨的目的•发现问题:通过对开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检讨,及时发现模具制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升效率:通过检讨,优化开模流程,提高模具制作的效率。
•提高品质:检讨可以帮助发现模具制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提高模具的品质。
5. 开模检讨的步骤1.收集资料:梳理整个开模过程中的资料和记录,包括设计图纸、开模设备使用记录等。
2.分析问题:对开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因,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3.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
4.实施改进:根据改进计划,逐步实施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监控。
5.验证效果:对改进后的开模过程进行验证,评估改进效果,并进行总结和记录。
6.持续改进:开模检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检讨和改进,不断提高模具制作的效率和品质。
6. 开模检讨的意义•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模具制作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高效生产:优化开模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风险管理:通过检讨,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以上是关于开模检讨的相关名词解释和说明。
开模检讨在模具制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开模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检讨书篇一:模具检讨与客户模具检讨要点及注意事项一、同客户进行检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重要尺寸及公差:(1)了解部品的组立装配,确认重要尺寸,并预留调整量;以模具上切削方向调整为考虑参考。
(2)检讨公差值是否合理,公差太小者,应提出修改。
公差范围0.05以内的通常指的是一些柱子和孔,以及绝对长度。
相对长度的公差范围通常要0.1或者更大。
与产品成型的稳定性及产品的变形程度有很大关系。
2.拔模斜度(1)根据部品的分模状况,提出拔模斜度,咬花面应有3o的斜度,斜销部分建议2o的斜度;(2)询问确认拔模斜度的基准点。
3.肉厚及缩水(1)肉厚是否合理、平均、易于成形,肉厚小于0.8mm者,难以成形;(2)肉厚较厚处,是否做逃肉以防缩水,确认偷肉的方式及尺寸。
如柱子,筋条,产品拐角处等。
(3)对于外观面反侧的筋条,要在外观面肉厚的0.8以下,同时注意充填的难易度。
4.塑胶材料及缩水率(1)对公司常用塑胶(aBS、PS、Pom、Pc、PPS、PET、PBT)的成型特性要熟悉;(2)检讨确认塑胶等级及原料供应商,确认缩水率的大小;结晶性原料一般在1.6%以上,非结晶性原料在0.3~0.6%之间。
(经验值供参考)(3)对结晶性原料并含GF(玻璃纤维)塑胶,其缩水率要特别注意。
含与不含GF,收缩率差别较大.(4)对需要热处理塑料,需要将热处理后的收缩包含在设计中.(部分PPS,Pa等)5.咬花面(1)确认咬花面的范围及咬花等级;需要设定3o以上拔模斜度(2)对于0o咬花面以及高度较大的面要考虑设置滑块机构。
(3)在一些拐角处易出现缩痕,对咬花面影响尤为突出,要注意反面逃肉处理。
6.分模线(1)分模线应充分考虑部品的外观、产品留模以及加工难易度;(2)对难于加工的R角,建议客户取消或改变;(3)相插(破)面斜度希望在3o-5o(不得小于2o);(4)考虑模仁及插破、靠破面的强度。
(5)靠破面及插破面上需要设定段差范围。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谨以诚挚的态度,就近期在模具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刻的检讨。
现将检讨内容如下:一、检讨背景近期,我在负责某型号模具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对模具结构、工艺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现将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二、检讨内容1. 对模具结构理解不透彻在接到模具设计图纸后,我未能对模具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导致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关键尺寸和公差要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加工模具关键部位时,未能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导致模具尺寸偏差较大。
(2)在模具装配过程中,由于对模具结构理解不透彻,未能正确安装模具零件,导致模具装配质量不合格。
2. 对模具工艺要求掌握不足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对模具工艺要求掌握不足,导致以下问题:(1)在加工模具时,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导致模具加工精度不达标。
(2)在模具装配过程中,由于对工艺要求掌握不足,未能确保模具装配质量。
3. 缺乏沟通与协作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未能及时与设计、生产等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导致以下问题:(1)在设计阶段,未能及时将模具结构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部门,导致模具设计存在缺陷。
(2)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将生产问题反馈给生产部门,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加强学习,提高对模具结构、工艺要求的理解,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关键尺寸和公差要求。
2. 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确保模具质量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和装配,确保模具质量。
3. 加强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与设计、生产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模具生产顺利进行。
四、总结此次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给我敲响了警钟。
我将以此为鉴,认真反思,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同时,我也将以此为教训,加强对团队其他成员的培训,共同提高模具生产质量。
1.线路板模具质量问题检讨尊敬的XXX:您好!我已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为自己值班期间脱离岗位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因此,我向行领导做出深刻检讨:这件事后,我冷静的想了很久,我这次犯的错误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擅自脱岗给单位造成了及其坏的影响。
通过这件事情我真正领悟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明白了以后如何改进,因为做事不认真,自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还连累到单位,使单位在名誉上受到严重的损坏,这是用任何方法都赔偿不来的,但是事因我而起,我愿意承担责任。
同时也让我深刻的理解到“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处于麻痹”的含义。
在此!我深刻的检讨自己,此次错误的发生,针对了我安全觉悟方面的巨大不足,我必须认真、深刻地反省。
我所犯下的错误,我首先应该郑重地向单位领导表示深深地歉意。
并郑重地向领导表示愧疚!我思想觉悟不足,对安全值班规范没有极力恪守,从今往后,我决定要严肃对待自己,我须认真学习安全值班规范,在今后工作中时刻警示自己。
发生这件事后,我知道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弥补自己的过错。
因此,无论领导怎样从严从重处分我,我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希望自己的错误,给其他同事敲响警钟,擅自离岗影响是重大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
同时,我请求领导再给我一次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己的觉醒,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为我单位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请领导相信我。
此致敬礼检讨人:x年x月x日2.工作失误检讨报告检讨书亲爱的XXX领导:您好!这次是我不对,在这里我诚心的向您道歉:对不起!务必请您原谅!由于我一时糊涂,造成工作失误。
事已至此,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也是我平时不注意学习,自身素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这本不该发生的事情。
我想,只要你能原谅我,打我骂我,处罚我都行!我知道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请您相信我,给我改过的机会,我会改正错误,好好的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公司多作贡献。
开模检讨名词解释
摘要:
一、开模检讨的定义
二、开模检讨的目的
三、开模检讨的过程
1.分析问题
2.制定解决方案
3.实施并跟踪改进
4.总结经验教训
正文:
开模检讨是一个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和反思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开模检讨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模具的持续改进。
通过开模检讨,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模具的运行状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开模检讨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分析问题。
这一阶段需要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找出存在的问题,如磨损、变形、松动等,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其次,制定解决方案。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可能包
括模具的维修、更换零部件、调整模具参数等。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然后,实施并跟踪改进。
将制定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对模具进行维修、更换或调整。
同时,对改进后的模具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最后,总结经验教训。
对开模检讨的过程进行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模具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
总之,开模检讨是模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模具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检讨书模具检讨书篇一:模具检讨与客户模具检讨要点及注意事项一、同客户进行检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重要尺寸及公差:(1)了解部品的组立装配,确认重要尺寸,并预留调整量;以模具上切削方向调整为考虑参考。
(2)检讨公差值是否合理,公差太小者,应提出修改。
公差范围0.05以内的通常指的是一些柱子和孔,以及绝对长度。
相对长度的公差范围通常要0.1或者更大。
与产品成型的稳定性及产品的变形程度有很大关系。
2.拔模斜度(1)根据部品的分模状况,提出拔模斜度,咬花面应有3的斜度,斜销部分建议2的斜度;(2)询问确认拔模斜度的基准点。
3.肉厚及缩水(1)肉厚是否合理、平均、易于成形,肉厚小于0.8mm者,难以成形;(2)肉厚较厚处,是否做逃肉以防缩水,确认偷肉的方式及尺寸。
如柱子,筋条,产品拐角处等。
(3)对于外观面反侧的筋条,要在外观面肉厚的0.8以下,同时注意充填的难易度。
4.塑胶材料及缩水率(1)对公司常用塑胶(AB S、P S、P M、P C、P PS、PET、PB T)的成型特性要熟悉;(2)检讨确认塑胶等级及原料供应商,确认缩水率的大小;结晶性原料一般在1.6%以上,非结晶性原料在0.3~0.6%之间。
(经验值供参考)(3)对结晶性原料并含GF(玻璃纤维)塑胶,其缩水率要特别注意。
含与不含G F,收缩率差别较大. (4)对需要热处理塑料,需要将热处理后的收缩包含在设计中.(部分P PS,PA等)5.咬花面(1)确认咬花面的范围及咬花等级;需要设定3以上拔模斜度(2)对于 0咬花面以及高度较大的面要考虑设置滑块机构。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产品承制合约书
(以下简称甲方)委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制作模具(如下表)经双方友好协商,订立以下模具加工条款,共同遵守,以维
4年月日之前先付定金 %,金额计人民币:
经验收合格后,乙方依甲方要求开具□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收据,甲方须在日内付清余款。
5、乙方承制之模具,如遇甲方要求设变(以三次为限),则:
⑴ 如在模具加工之前,复杂程度同等之情况下,乙方不予另外收费,复杂程度较大者,
酌情补贴。
⑵ 如属重大设变,乙方可提出延长交模日期,但须经甲方同意;如属轻微改动,日期
不得延误。
⑶制程中设变,根据设变情况,甲方酌情给予补贴。
6、甲方要求模具寿命于正常使用保养之情况下,乙方所承制之模具必须能保证拾万模次以
上寿命,乙方承制时,须考核模材是否有能力。
7、模具因操作保养不当以致模具无法完成上述条件时,甲方要求乙方修改,乙方有义务配
合,修改费用双方协商给付。
8、乙方若无法如期交货,须于模具开发完成前1/3日程通知甲方。
如未经甲方许可,乙方
每延迟一日扣货千分之五,若延迟时间超过开发日程1/2时:
①甲方有权决定放弃模具之开发;
②由此引起的损失均由乙方负责赔偿之。
9、原则上乙方自行安排试模,如需到甲方厂里试模的,以三次为限。
超过三次以上试模费。
须由乙方负担。
但若因甲方设变、乙方不予收费之情况下,试模费由甲方负担。
10、本合约书一式二份。
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有限公司
(公章) (公章)
签约人:签约人:。
模具开模检讨开模检讨:1、模穴数、零件用什么材料、模穴号、日期章、T1时间;2、对制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制品改善的方案进行汇总;3、制品讨论的部分:a、拔模角检讨、b、制品肉厚的检讨、c、制品分模线的检讨、等等开模检讨注意事项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开模检讨注意事项,属于选择题类型。
中文名开模检讨注意事项类另U选择题A. 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B. 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是否方便于拆装?C. 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1. 树脂名。
2. 等级。
3. 颜色。
4. 成形收缩率。
5. 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厚、料管温度、模具温度等关系变化。
6. 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 / T比)和射出压力、模具温度、肉厚、料管温度等之对应关系。
7. 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
D. 是否可做逃气沟?(参考物性表或哪一种成形法),可作何种逃气法?E. 采用何种成形法?F. 拆模:1. 母模(制品表面侧)要设计于塑料机之固定侧或可动侧?2. 拆模线(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3. 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够?(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4. 制品表面的模仁线可有获得客户的承认?5•喇叭网孔脱模斜度是否足够其脱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G. 成品部是否会造成收缩之处?会收缩于哪一侧?可有应付的解决办法与判断对策了?1. 偏肉2. 局部较厚之肉厚缩水痕迹如何克服?3. RIB与侧壁(或板厚)相连处之肉厚比例,板厚,侧壁与RIB之比例为最之极限2/3。
4. BOSS根元处之肉厚与该处板厚之比例。
是否有作全周盗料?5. 局部之制品是否会因热集中,不易冷却而导致表面收缩?6. 是否可确实的判定出收缩于哪一侧(制品之表面或内侧)?7. 采用特殊之成形法是否可不用考虑收缩?例如发泡成形,或SINPRESS法等。
8. 设计盗料之小模仁或模仁梢时是否达到平均肉厚之要求?H. 短射:(充填不足)如何对策?I. 肉厚过薄无法成形时。
2. RIB过薄或过深。
3. BOSS根元处肉厚过薄。
4. BOSS肉厚过薄或过深。
5. RIB或BOSS是否会太接近浇口?6. 短射和逃气沟之关系。
(客户有提出排气之指示?)I. 短射和收缩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J. 流道、浇口系统:(含补助汤道、堵料道)。
1. 采用哪种流道(热流道、冷流道、其它)?2. 流道系统适切?(注道、流道之型式及尺寸,浇口之型式、个数、位置、尺寸等)流动平衡OK ?3. 流道距离/肉厚(L / T )适切?4. 流道系统对整个成品之重量百分比合理?5. 所采用的浇口型式是否会造成蛇纹或浇口附近产生色泽不均(如模糊、雾状等)之现象。
6. 浇口之进入成品处是否选择于较厚之地方。
(理想方式是由厚T薄)270开模,试模及检讨几个要点1. 开模前后及试模前准备事项:;•开模报价前要向厂商规定,模具材质、何种水口?•;•开模后要与厂商排定开模时程计划表,按计划表到模;若有进度耽搁要马上向上级反应;•当采购发出模具之合同后,要与模具厂商讨论水口位;•开模后要在最短之时间内取得模具排位图及模具尺寸;缺必须联络相关部门在最短之时间补足;•有必要时,得在七天前通知塑胶厂准备经确认颜色之;2. 试模时注1. 开模前后及试模前准备事项:•开模报价前要向厂商规定,模具材质、何种水口?•模具开模后要马上开始着手准备送色板给客户确认。
•开模后要与厂商排定开模时程计划表,按计划表到模厂追踪模具进度,若有进度耽搁要马上向上级反应。
•当采购发出模具之合同后,要与模具厂商讨论水口位置及进胶之形式。
•开模后要在最短之时间内取得模具排位图及模具尺寸。
•试模前十天要根据客户需求样品数及B.O.M上之部品逐项核对,若有欠缺必须联络相关部门在最短之时间补足。
•有必要时,得在七天前通知塑胶厂准备经确认颜色之塑料。
•在试模前必需通知模具厂,在不影响功能之位置,打上穴号。
2. 试模时注意事项:•务必要求啤机师傅做到不缺胶、不缩水。
•取最少六啤完整之塑料件回厂检讨。
•试模时要塑胶厂保留至少一组含水口之塑料件备用。
•若有外观要喷油之部品,在第二次试模时便要取最佳状态之塑料件,做为制作喷油模之用(至少要在连续啤出完整之外型后算起第10模到15模, 此时之前模必须是不再修改之状态)。
3. 模具检讨时注意事项•必需将所有不同穴号之部品作交叉组合。
•必需把所有相关之电子部品纳入,一起组合检查。
•所有线材或五金部品规格要与部品表相同。
•在锁螺丝之前所有部品是否有被定位?•锁螺丝时是否容易滑丝?•是否有缩水之现象?•可活动件与相邻物件之间隙是否小于5mm大于13mm •水口之位置是否适当?•组合后是否有段差之现象?•需要做滑动或转动之部品是否有干涉之现象?•组合后是否有松动之现象?•在外部可见之塑料件可否承受5kg以上之力道?•是否有会刺手之处?•部品配合时松紧度适当否?•是否有缺胶之处?•是否有变形之处?•是否有披锋之处?•是否有顶白之处?•是否有模具结构脆弱之处?•是否有塑料结构脆弱之处?•是否有孔位或轮轴偏心之现象?•螺丝柱位有否到位?•有段落感之部品其力道是否适当?•当决定要如何修改时,必须要制作Mock— UP验证正确性。
•有否给电子部门及外包部门至少一套试模品,请其协助提供意见?•有否给品管部门至少一套试模部品及组装好成品,给其检验各部品及组装之合理性,并作各项实验后请其协助提供意见?•寄样品给客人时要附上试模检讨报告。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32开模检讨注意事项;A.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B. 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C.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树脂名;2.等级;3.颜色;4.成形收缩率;5.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6.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T比)和射出压力、模;7.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D.是否可做逃气沟?(开模检讨注意事项A. 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B. 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是否方便于拆装?C. 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1. 树脂名。
2. 等级。
3. 颜色。
4. 成形收缩率。
5. 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厚、料管温度、模具温度等关系变化。
6. 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 / T比)和射出压力、模具温度、肉厚、料管温度等之对应关系。
7. 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D. 是否可做逃气沟?(参考物性表或哪一种成形法),可作何种逃气法?E. 采用何种成形法?F. 拆模:1. 母模(制品表面侧)要设计于塑料机之固定侧或可动侧?2. 拆模线(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3. 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够?(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4. 制品表面的模仁线可有获得客户的承认?5•喇叭网孔脱模斜度是否足够其脱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G. 成品部是否会造成收缩之处?会收缩于哪一侧?可有应付的解决办法与判断对策了?1. 偏肉2. 局部较厚之肉厚缩水痕迹如何克服?3. RIB与侧壁(或板厚)相连处之肉厚比例,板厚,侧壁与RIB之比例为最之极限2/3。
4. BOSS根元处之肉厚与该处板厚之比例。
是否有作全周盗料?5. 局部之制品是否会因热集中,不易冷却而导致表面收缩?6. 是否可确实的判定出收缩于哪一侧(制品之表面或内侧)?7. 采用特殊之成形法是否可不用考虑收缩?例如发泡成形,或SINPRESS 法等。
8. 设计盗料之小模仁或模仁梢时是否达到平均肉厚之要求?H. 短射:(充填不足)如何对策?I. 肉厚过薄无法成形时。
2. RIB过薄或过深。
3. BOSS根元处肉厚过薄。
4. BOSS肉厚过薄或过深。
5. RIB或BOSS是否会太接近浇口?6. 短射和逃气沟之关系。
(客户有提出排气之指示?)I. 短射和收缩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J. 流道、浇口系统:(含补助汤道、堵料道)。
1. 采用哪种流道(热流道、冷流道、其它)?2. 流道系统适切?(注道、流道之型式及尺寸,浇口之型式、个数、位置、尺寸等)流动平衡0&3. 流道距离/肉厚(L / T )适切?4. 流道系统对整个成品之重量百分比合理?5. 所采用的浇口型式是否会造成蛇纹或浇口附近产生色泽不均(如模糊、雾状等)之现象。
6. 浇口之进入成品处是否选择于较厚之地方。
(理想方式是由厚一薄)7. 是否会出现流痕?如何避免?8. 是否有必要追加汤道?(汤道的型式?)9. 是否有必要设置堵料道?(例如格子附近)10. 随着汤道、堵料道之设置,是否会对成品表面之色泽造成不良影响?(阴影、雾状等)11. 预期结合线出现之位置。
结合线处之排气考虑。
是否有必要设置节流阀?12. 浇口位置之选定是否可避免成品之变形?13. 是否有必要于格子孔之后,设置稳流道及逃气式模仁。
14. 流道系统对成形循环时间之影响—考虑?15. 是否要作模流分析?其结果为何?K. 倒勾:1. 倒勾部份在哪一侧?(制品之表面侧或内侧)2. 倒勾部份是否靠破?或非靠破?3. 倒勾排除之最适方法?4. 斜顶出块是否会横切到其它部份之成品?(RIB、BOSS孤形部)如何避免?5. 滑块拟配之方向(天、地、左、右)考虑了?v/PL. 离型:1. 拔模斜度足够?离型没问题?2. 成品图上无特别指示的拔模斜度是否有必要尽可能向客户要求加大?(公模侧、盗料孔等)3. 公、母模侧二者之离型抵抗力哪一侧较大?可否预判会留于所希望之该侧?如非所希望之侧则如何对策?(公模侧之侧壁是否需要咬花、放电?)4. 分模面、靠破面、插破面等对公、母模侧之离型抵抗是否确实加以研判了?5. 成品是否会被勾往滑块侧?如何对策?6. 透明成品(如亚克力、AS等)其拔模斜度是否必要做大一点?7. 悬空之成品、其离型没问题?如何对策?(挡拉片)8. 随着拔模斜度的增加(防止离型时成品拖伤),是否会造成收缩?如何对策?9. 浇口之偏置,致树脂压对模仁施以弯曲力短,使模仁倾斜,当冷却工程完了,模腔内压下降后,模仁又弹回原位,到离型时,因过饱和而造成离型拖伤。
M. 顶出:1. 客户有特别规定顶出系统?(方式、大小、位置、数量等)2. 透明成品有无特别注意其顶出位置?(外观要求)3. 密闭深盘状之顶出没问题?(需要空气顶出?)4•倾斜顶出时,顶出梢是否必要做防止横向滑动之设计?5. 客户有特别规定顶出梢可比公模面低凹(成品上是高击)?6. 客户有无针对局部顶出部位之E.P规定使用延迟顶出?(防止顶出白化)7•倾斜顶出块是否能避免于全顶出行程内受到成品之拘束?(此情况下会影响成品之拘束收缩、变形、拉伤等)N. 特殊加工之有无:1. 咬花加工:A. 咬花之花纹型式及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