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 学习第二部分
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又思之自
第
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
五
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 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 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
段 : 答 尹
何足惊骇,路中来修心
鲁
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 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
得
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 ?
作
及家人处之如何,莫
书 奉
苦相尤否? 六郎旧
问
疾平否?
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 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 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
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
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 又有梨栗,桔柚,大笋,茶壃,皆
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 参转运,作庭趋,始觉 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 昔时.
与尹师鲁第一书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 记.前在京师相别时,
第 一 段
约使人如河上.既受
:
命,便遣白头奴出城,
遗 憾
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
不
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
得
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
相
去而见绐.
送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
第
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 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
二 段 :
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
三 疑
其说也.
1、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 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 ——“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 ——“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 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 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 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 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 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 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 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 此君子之贼也。
•说起对人照的《性格第,二刚正教果材敢,》怯预懦习软弱自的读性格,都将受之于 天事, 情有不去关可 要勉 求内强 别容改 人变 一注。 定入虽办然到书是。本圣如中人今,您。也家不中会 有用 老办 母不 ,到 自的 身
又爱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 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 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虽然是朝 廷中的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而不会用必须办到 来要求您的。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 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 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 力争的过错。应该说,有能力而不敢去做,那只是愚 笨之人做不到罢了。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那就成了君子的敌人了。
与尹师鲁第一书
背景
宋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知开封府, 当时丞相吕夷简执政,想升官得重用 的多出其门。为人谠直的范仲淹看不 过去,出面进谏,被吕夷简反诬,宋 仁宗架不住吕夷简等一再鼓噪,就把 范仲淹贬知饶州。
处分决定公布后,本来和范仲淹关系一般的秘书丞 余靖第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范仲淹只不过是因 为得罪了吕宰相,就匆忙加以贬窜,这是不妥当的, 请追改前命。”吕夷简马上把他归入范党,于是余 靖也遭到贬职。太子中允尹洙听到这个消息,也上 了一道奏章,在其他人看来,这道奏章写得很怪, 简直就是自投罗网,尹洙是这样说的:“余靖和范 仲淹只是泛泛之交,我就不同了,我跟范仲淹可是 义兼师友,而且他还推荐过我,既然余靖都算范党, 那我就更不用说啦,请陛下您把我也一块儿贬黜了 吧。”这么着,尹洙也被贬为郢州税监。
1、齐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绐、贶、砧、镬、烹、藉、俟
2、再读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3、思考: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 但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 ——第5段
那么开头那一大段文字主要写什么? ——叙家常 4、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叙述二人别后情形; 第二部分(5-8)推心置腹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心
因书道修意以西. 始谋 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
中 挂 念
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
,
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
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 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不 得 修 书
及来此问荆人,云去
第
郢止两程,方喜得作 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
三 段 :
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
喜
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
•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 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希文的为人。我开头 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 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 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 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 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 得到罪责,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 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 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 了。
自投罗网的还不止余靖、尹洙。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 修才30岁,还是个热血青年,他看到左司谏高若讷也 跟着吕夷简一伙儿诋毁范仲淹,便写了封信去责备高 若讷身为谏官,不但不替无辜的范仲淹等辩白,反而 落井下石。高若讷这人学术上很有成就,特别是精通 医学,但人品实在不怎么样,他收到信后恼火极了, 把这封信当作罪证上交朝廷,于是欧阳修也被贬为夷 陵县令。欧阳修写信给尹洙,愤激地说:“五六十年 来,这批人就是这样沉默、怕事、畏缩在世间,忽然 看见我们这样行事,怎能不大惊小怪呢?其见识,顶 多也就相当于灶下烧火煮饭的大婶吧。”
让第 朋四 友段 勿: 挂此 。行
甚 幸 ,
前面四段记叙二人别后情形, 作者为何大段叙述家常琐事?
叙家常,显友情,也为后面剖 白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 垫。
背景:课后练习四
•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 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 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 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 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 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 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