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课件】动医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19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周4学时共64学时系(部)动物科学系学期授课计划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周数: 16 周课时: 4 理论课总课时 64 教师:王志强课程及教材分析一、课程性质《家畜环境卫生》是高职(高专)动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行为学、气象学、土壤学、水质卫生学、建筑材料学等为基础理论,为畜禽生产、疾病防治、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专业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同时又与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按照家畜生理和行为的需要,并考虑社会和经济条件,为家畜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保持家畜健康,预防疾病﹑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实现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畜产品生产。
掌握粪尿﹑污水﹑恶臭和药物残留等畜产公害的控制和处理方法,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了解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
将家畜环境卫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工作实践,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养殖技术人才。
三、教学内容经过反复比较,我们选择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蔡长霞主编的《畜禽环境卫生》(第一版)作为本门课使用教材。
其理论教学包括三部分,一是家畜环境生理,讲述外界环境因素的组成,各种环境因素的特佂、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及其对家畜生理机能、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二是家畜环境的控制,阐述畜牧场选址、规划、布局、畜舍设计及畜牧场和畜舍环境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三是畜牧场的环境保护,研究如何消除外界环境对畜牧场的污染及畜牧生产对外界环境的污染,防治畜产公害。
全书共分五章,建议讲授56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家畜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畜禽的体温调节,太阳辐射、气温、气湿和气流与畜禽的关系,畜舍采光、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控制,畜舍空气污染及其控制,水卫生,畜牧场规划布局与公共卫生设施,畜舍设计与建造,畜牧场环保措施等。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说明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是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养殖类各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内学时90,5学分。
现代畜牧业正快速地由分散、小规模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迈进,舍饲畜牧业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流。
家畜饲养环境的好坏,工程技术应用是否到位,对能否充分发挥畜禽的优良遗传性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疾病产生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家畜环境与设施是一门涉及到动物生产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环境调节工学、建筑工程学及机械、电子等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
它主要包括动物生产所用的设施、装置和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和行为习性及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二是动物生产的设施与设备,如畜禽舍建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施工,饲养设备的选型配套;三是环境调节控制技术,如畜禽舍内采暖、降温、通风、照明等设备的选型配套、安装调试以及使用技术;四是粪污处理与利用、畜禽场公共卫生防护。
二、教材情况1、文字教材《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一版,主编李保明教授。
文字教材较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课程内容。
2、录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习题课、复习课在内。
由李保明教授主讲,每课内容安排如下:讲次章节(录像标题)内容学时1 第一章家畜环境卫生,畜产设施现状,畜产环境控制和环境保护0.52 第二章太阳辐射与畜禽,空气温度与畜禽,空气湿度与畜禽,气流、气压与畜禽,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13 第三章畜舍小气候特点,畜舍建筑与小气候环境,畜舍热湿环境的调控,畜舍采光、畜舍空气质量及其污染控制,畜舍通风换气24 第四章畜牧场环境污染,畜牧场环境保护,畜牧场环境管理,水源卫生,畜牧场环境卫生检测1 5 第五章现代养鸡生产的特点,养鸡生产工艺,鸡舍建筑, 13、根据教学进度、安排10次教学、难点提示、综合练习和部分答案,同时,网上可通过BBS回答问题:次数内容1 第一章2 第二章3 第三章4 第四章5 综合练习一6 第五章7 第六章8 第七章9 第八章10 综合练习二三、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教学内容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上辅导1 绪论;第一章√√2 太阳辐射与畜禽;空气温度与畜禽第二章第一、二节√√3 空气湿度与畜禽;气流、气压与畜禽;热环境因素的综合利用第二章第三、四、五节√√4 畜舍小气候特点,畜舍建筑与小气候环境第三章第一、二、节√√5 畜舍热湿环境的调控,畜舍采光,第三章第三、四节√√6 畜舍空气质量及其污染控制,畜舍通风换气第三章第五、六节√√7 畜牧场环境污染,畜牧场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一、二节√√8 畜牧场环境管理,水源卫生,畜牧场环境卫生检测第四章第三、四、五节√√9 现代养鸡生产的特点,鸡舍建筑第五章第一、二节√√10 鸡场设备,孵化场工艺与设备第五章第三、四节√√10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第六章第一节√√11 猪舍建筑,猪场设备第六章第二、三节√√12 现代奶牛生产的特点第七章第一节√√13 奶牛场选址和总平面布局第七章第二节√√14 奶牛舍建筑第七章第三节√√15 牛场配套设施与设备第七章第四节√√16 消毒设施,尸体处理设备,运输设备,辅助工具第八章√√17、18 复习四、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教学媒体主要内容主要作用时间安排文字教材系统介绍全部内容系统传授知识共16周,自学为主录像教材重点讲解;现场,参观讲授重点讲解根据教学进度收看网上辅导(电大在线)教学大纲,辅导教学过程辅导。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及开设依据(一)课程信息(二)课程开设依据本课程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卫生标准、卫生要求,提出利用,保护和改造外界环境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畜牧业发展,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畜产品的目的。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改善和控制环境条件,维护家畜的健康,提高生产力。
制订各种家畜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利用措施,兴建畜牧场和设计不同类型畜舍。
以家畜群体为对象,着重于改善和利用外界环境条件,以预防疾病,增进家畜健康。
二、课程目标(一)具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应:①掌握各种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利用所学知识,改善和控制环境条件,维护家畜的健康,提高生产力;②能根据不同饲养目的大体设计相应畜舍;③掌握畜牧生产种污染物的控制及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④掌握畜牧场及畜舍环境监测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测定方法,畜舍通风量计算,畜舍采光系数的测定,畜牧场内的微生物和常见的有害气体测定。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三、课程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的支撑(一)理论教学安排(二)课内实践教学安排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8学时以上(不含8学时)实践环节需单独设置大纲。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方式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内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的完成度、阶段性测验等。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二)成绩评定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2.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0%)=出勤率(10%)+课堂表现(20%)+阶段性测验(50%)+课内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20%)3.期末成绩评定期末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家畜环境卫生学英文名称:Livestock environmental health课程编号:802A0071-01课程类型: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开课学期:春季学时:32学分: 2.0前导课程: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卫生标准、卫生要求,提出利用,保护和改造外界环境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产力、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利用所学知识,改善和控制环境条件,维护家畜的健康,提高生产力。
制订各种家畜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利用措施,兴建畜牧场和设计不同类型畜舍。
以家畜群体为对象,着重于改善和利用外界环境条件,以预防疾病,增进家畜健康。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第一章(2学时)重点:家畜环境的概念以及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该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内容,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该门学科在畜牧兽医科研和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节家畜环境卫生学概念一、家畜与环境二、家畜环境卫生学概念第二节家畜环境卫生学发展史一、家畜环境卫生学在国外的发展二、家畜环境卫生学在国内的发展第三节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学科一、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主要内容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学习与研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意义一、家畜环境卫生学面临的主要任务二、学习与研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意义第五节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环境因子对家畜作用的一般规律(1学时)重点:阐明家畜环境因素、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调节性等,并且讲授环境因素的分类、环境因子对家畜作用的规律。
第一节家畜的环境一、家畜环境的概念二、环境的分类第二节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一、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二、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三、环境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四、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调节性第三章适应、应激与生物节律(3学时)重点:阐明家畜适应、环境应激的基本概念,并且讲授适应的种类、应激的基本过程和机制以及应激对生物生产的影响及检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