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A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1 KB
- 文档页数:6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畜牧、兽医科学知识: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与答案1、单项选择题鸡、狗在高温环境中的皮肤蒸发形式主要是()。
A.出汗蒸发B.呼吸蒸发C.渗透蒸发D.都对正确答案:B2、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可见光计量单位的是()。
A、cdB、lmC、lxD、dB正确答案:C3、单项选择题家畜环境的应激,目前认为主要受下列哪项的主导()A、体液调节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生长激素正确答案:C4、单项选择题下列不是应激猪DFD、肉特征得是()。
A、质地较硬B、切面干燥C、色泽淡白D、色泽较暗正确答案:C5、单项选择题净烟气的腐蚀性要大于原烟气,主要是因为()。
A、含有大量氯离子B、含有三氧化硫C、含有大量二氧化硫D、温度降低且含水量加大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决定采光系数的因素是()和畜舍地面面积。
A.天气情况B.开窗面积C.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D.畜舍跨度正确答案:C7、单项选择题在一天中,绝对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A、日出前B、日落后C、12:00D、14:00正确正确答案:D8、单项选择题声压级每变化20分贝,就相当于声压值变化()倍。
A.20B.200C.10D.100正确答案:C9、多项选择题有效温度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对()影响的综合评定。
A.气温B.气湿C.气流D.都不是正确答案:A, B, C10、单项选择题畜舍中冬季失热最多的结构是()。
A、地面B、外墙C、屋顶D、门窗正确答案:C11、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改善动物福利的措施的是()。
A、建立亲和关系B、循序渐进的管理制度C、适宜的生产水平D、清洁生产正确答案:A, B, C, D12、单项选择题畜舍自然采光要求,入射角应不小于()。
A.25oB.5oC.90oD.45o正确答案:A13、单项选择题粪便中含氮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的最终产物为()A.氨B.三甲胺C.硝酸盐D.亚硝酸盐正确答案:C14、单项选择题下列不是应激猪DFD、肉特征得是()。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试卷A专业:动物医学,日期:,时间:120分钟,总分:100,闭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光热效应2.露点3.入射角与透光角4.环境污染与环境自净5.贼风与主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家畜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
2.家畜的蒸发散热包括和。
3.家畜发生日射病的原因是。
4.家畜发生热病的原因是。
5.对动物具有抗佝偻作用的光线是。
6.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湿度(RH)的年变化受季风的影响,其最大值出现在季,最小值出现在季。
家畜适宜的RH为%。
7.作为畜牧场的水源可分为三类,分别为降水、地下水和。
8.漂白粉的杀菌能力取决于其所含的“”。
9.砂滤法净化水的基本原理是、和。
10.畜牧场的功能分区通常分为四大区,分别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和隔离区。
各大区应按地势和来合理配制。
11.畜牧场的水源应遵循;;和四大基本原则。
12.对每个需要采暖的建筑或设施自行设置供暖设备,如热风炉、空气加热器和暖风机,这种采暖形式称为。
13.采用蒸发降温使家畜散热或使空气降温的理论基础是。
14.通过风机抽出舍内空气,造成舍内空气气压小于舍外,舍外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的换气方式称为。
15.畜舍产生自然通风的动力主要是和。
16.畜牧场废弃物处理的原则有、和。
17.为保证畜舍内得到适宜的光照,畜舍设计时要求入射角不小于º,透光角不小于º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试简述紫外线对家畜有哪些有利和不良的影响。
2.利用氯化消毒法进行水的消毒,其杀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试简述有害气体NH3造成机体缺氧的基本机理。
4.适合建畜牧场的场地应具备哪些自然条件?5.试简述畜牧场绿化防暑的基本机理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试论述高湿与家畜疾病的关系。
2.试论述在高温条件下如何维护家畜的健康和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畜牧、兽医科学(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与答案解析1.【判断题】凡产热多,散热难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本题答案:对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问答题】环境对家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本题答案:①环境影响家畜的生产力:夏季高温产蛋率,音乐,迁移应激本题解析:①环境影响家畜的生产力:夏季高温产蛋率,音乐,迁移应激。
②环境影响家畜的繁殖季节:鸡对光周期很敏感。
光周期的变化是鸡产蛋出现淡季旺季的决定性因素。
③环境影响家畜的分布和育种: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家畜的适应性来决定的。
④环境影响家畜的生态特性:在生理、解剖和形态特征上的改变。
⑤家畜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应激综合征、无名热、口蹄疫。
⑥环境影响畜产品的品质: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stresssyndromesPSS):是猪在自然应激因子(如运输、高温、运动、争斗、交配、分娩等)的作用下,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高烧血管收缩,突然死亡,且死后迅速僵直的一种综合症。
这种猪往往以异常高的频率产生颜色灰白、质地松软和向外渗出水分的劣质肉(PSE 肉)。
⑦环境影响家畜饲养标准的制订。
3.【问答题】如何做好冬季畜舍的防寒保温工作?本题答案:㈠加强畜(禽)舍的保温隔热设计:①选择有利保温的畜舍形本题解析:㈠加强畜(禽)舍的保温隔热设计:①选择有利保温的畜舍形式;②增加外围护结构的热阻;③减少畜舍外围护结构面积;④畜舍的朝向:畜舍纵墙与当地冬季主风向平行或形成0°~45°角的朝向,减少冷风渗透,有利于畜舍的保温;⑤门窗设计:尽量少设门窗,加薄膜或窗帘等;⑥畜舍地面的保温㈡加强防寒管理:①适当增加饲养密度;②注意防潮;③铺垫草;④控制气流,防止贼风;⑤利用温室效应防寒;⑥寒冷时调整日粮、提高日粮中的能量。
㈢畜舍的采暖:畜舍采暖分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
①集中采暖由一个集中的热源(锅炉或其他热源),将热水、蒸汽或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舍内或舍内的散热器。
②局部采暖则由火炉(包括火墙、地龙等)、电热器、保温伞、红外线灯等局部产生热能,供给一个或几个畜栏。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2.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3.贼风:就是一般冷而大的气流。
4.风向频率:是指在一些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该时间刮风总次数的百分比。
6.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称为红斑作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A 3.C4.A5.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产热、散热3、5°4、8米5、太阳直射光线、地平面6、品种、私聊、防疫、环境7、净道、污道、1—3%、3—6米、1.5-3m排水沟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正压通风、零压通风、负压通风或者是横向通风、纵向通风、斜向通风、垂直通风)2、(1)。
棚舍(2)开放舍(3)半开放舍(4)有窗封闭舍(5)无窗封闭舍(6)卷帘式舍(7)塑料暖棚舍(8)高层畜禽舍3、原则是五化(1)工厂化(2)专业化(3)企业化(4)集约化(5)效益化4、用体温表测直肠温度,大型15厘米,中型10厘米,小型5 厘米注意事项:(1)涂点润滑油(2)测定时间选择,一般在采食以后或周围环境稳定以后5、必要条件:(1)有地方(2)有资金(3)有市场(4)有技术(5)有人才(6)有政策(7)有关系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区:办公区(产品初加工、饲料加工),生产区(饲料调制间)疫病管理区(兽医室、贮粪场、焚烧炉)遵循的原则由上风向向下风向建设布局:布局依据:主风向、坡度、生产上的最佳联系(配种、转群、运料、清粪、拾蛋、挤奶、防疫)布局形式:单列式、双列式、棋盘式、折线式、拼图式2、影响:红光下鸡安静,啄癖减少,成熟期略迟,产蛋量稍有增加,蛋的受精率较低,在蓝光、绿光或黄光下,鸡增重较快,性成熟较早,产蛋量减少,蛋重略大,饲料利用率降低,公鸡交配能力增强,啄癖极少。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 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家畜环境卫生学一、判断题1. 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加而下降。
()2.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家畜的采食量增加。
()3. 雏鸡生长的最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加而上升。
()4. 动物的采食量越大,产生体增热越多。
()5. 过度的红外线照射可以使家畜皮肤温度升高。
()6. 在自然条件下,鸡的产蛋规律是春季逐渐增多,秋季逐渐减少,冬季基本停产。
()7. 红外线具有光热作用,红外线灯可用于家畜的局部取暖。
()8. 红外线既具有镇痛作用,又具有消肿作用。
()9. 畜舍中的氨气主要来自于家畜的呼吸。
()10. 在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应远离传染源。
()11. 畜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部分来自于舍外大气。
()12. 加大畜舍的通风换气量可以降低畜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13. 畜牧场的各区之间没必要设置防护设施。
()14. 畜牧场的场址应当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方。
()15. 畜牧场内应设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雨雪水及生产污水。
()16. 畜牧场的场址选择时,地下水是畜牧场首选的水源。
()17. 畜舍窗户的透光角愈大,愈有利于光线进入舍内。
()18. 外墙之两长墙叫做纵墙,两端短墙叫做端墙。
()19. 畜舍窗户的入射角愈大,愈不利于畜舍的采光。
()20. 在畜舍内使用垫草的方法有常换法和厚垫法。
()21. 未经处理的家畜粪尿是造成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2. 家畜粪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不但能供给农作物养分,还能改进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3. 畜牧场的恶臭气味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厌氧分解。
()24. 化学耗氧量是衡量污水腐败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指标。
()二、名词解释1. 体温:2. 皮温:3. 传导散热:4. 温湿指数:5. 相对湿度:6. 光周期:7. 红斑作用:8. 色素沉着作用:9. 短日照动物:10. 微粒11. 有害气体:12. 灰尘传染13. 飞沫传染14. 地势:15. 地形:16. 场地规划:17. 建筑物布局:18. 联合通风:19. 机械通风:20. 入射角:21. 自然光照:22. 水体污染:23. 环境污染:24. 生化需氧量:25. 化学好氧量:三、简答题1. 动物体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哪几方面?2. 动物体内的热量是以哪些方式散失的?3. 气温对产蛋有何影响?4. 如何防制太阳辐射热对家畜的影响?5. 减少畜牧场有害气体的措施有哪些?6. 减少畜牧场微粒的措施有哪些?7. 减少畜牧场微生物的措施有哪些?8. 微粒对家畜的危害有哪些?9.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地形和地势的要求?10.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土壤的要求?11.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水源的要求?12.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社会联系的要求?13. 畜舍采用的蒸发降温措施有哪些?14. .垫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使用方法有哪些?15. 畜舍通风换气量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6. 机械通风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7. 畜牧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包括哪几方面?18.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需要哪些条件?19.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需要哪些条件?20. 水体的自净作用包括哪些方面?四、论述题1. 影响家畜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有哪些?2. 蛋鸡生产中恒定光照制度的控制与作用?3. 为什么要减少畜舍空气中的微粒?措施有哪些?4. 在进行养殖场建筑物布局时如何确定建筑物的位置?5. 如何提高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6. 请论述造成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家畜环境卫生学答案一、判断题1. 对2. 错3. 错4. 对5. 对6. 对7. 对8. 对9. 错10. 对11. 错12. 对13. 错14. 对15. 对16. 对17. 对18. 对19. 错20. 对21. 对22. 对23. 对24. 对二、名词解释1. 体温:指身体深部的温度,是衡量动物热平衡唯一可靠的指标,一般以直肠温度作为深部体温的代表。
(整理)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精品文档第一章1、家畜环境: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包括空气、水、土壤、饲料和其它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应激源: 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4、应激对家畜生产性能及健康有何影响?生产性能:①、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
②、应激对家畜繁殖有不良影响,一般认为在应激情况下,会导致幼畜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家畜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发育及成熟受阻,从而使家畜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
③、应激对母畜泌乳有不良影响。
④、应激对肉质的影响: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肉(,以及少数产生DFD肉。
健康:应激因子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生理或心理平衡而影响其抗病能力。
5、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1)、改善环境条件。
①避免环境骤变。
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
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
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
(2)、选育抗应激品种。
选育、推广抗应激的家畜品种,淘汰应激敏感家畜。
如仔猪的氟烷测验。
(3)、药物的应用。
①维生素类:如Vc、VB、VE 。
②镇静剂:氯丙嗪、利血平、刺五加等。
③抗应激制剂:琥珀酸盐、延胡索酸。
④电解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KCl ;5%NaHCO3静脉注射等。
⑤其它:微量元素等的添加等。
(4)、加强锻炼。
可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因子的耐受能力第二、三章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它跟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时间有关。
2、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
3、露点: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因温度降低而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4、舒适区:家畜的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进行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使机体保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试题(完整)家畜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
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气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气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称为小气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日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高,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称气温日较差。
(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大)10.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
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高温度: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动科072班《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参考1.家畜环境:是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2.影响家畜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3.小气候:是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
4.太阳辐射是造成温热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
5.体热的来源:1)基础代谢产热2)热增耗3)肌肉活动产热4)生产产热5)外源热。
6.体热的散发途径: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皮肤蒸发、呼吸道蒸发)5)加热饲料和饮水。
7.决定蒸发散热量多少的因素是:空气湿度;胡额定非蒸发散热量多少的因素是:空气温度。
8.等热区(TN):指恒温动物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9.温度应激的危害有哪些?1)体温上升2)呼吸循环系统急促3)消化系统(消化不良)4)繁殖机能下降5)泌尿、神经系统(运动失调、泌尿系统出现问题)。
10.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11.相对湿度: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当时饱和水汽压之比。
12.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用g/m3表示之。
绝对湿度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
13.防寒指标:冬季低限热阻防暑指标:夏季低限热阻.14.畜舍降温的四种形式:蒸发降温,冷风设备,地能利用装置,机械制冷。
15.根据二氧化碳,水汽,热能计算畜舍通风量。
16.负压通风形式: 两侧排风, 屋顶排风,横向负压通风,纵向负压通风。
17.畜产公害: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在畜产品中由于某些元素的积累和富集,药物的残留,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一定的危害,称为畜产公害。
18.生物富集: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污染物质,使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的含量超过其在环境中的含量,称为生物富集。
19.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允许的量。
20.负压通风(排气式通风或排风)是指通过风机抽出舍内空气,造成舍内空气气压小于舍外,舍外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
《环境卫生学》试卷班级:姓名:1、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
(√)2、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
(√)3、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4、大量研究表明,家畜基础代谢热量随体型增大,绝对值增大,按每千克体重计算,体型大的动物越高。
(×)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把皮温直接称作家畜的体温。
(×)6、在炎热高温环境中,为缓和家畜的高温应激,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用量增加粗饲料的量。
(×)7、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可附在灰尘、飞沫等介质上传播疾病。
(√)8、土质对畜舍建筑有较重要影响。
(√)9、水受到污染后,水的感官性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影响家畜传导散热的因素不包括(C )A.接触物的传导系数B.家畜体表面积C.空气的流动速度D.家畜与接触物的温差2.高温下,湿度对家畜哪种散热影响最大?(B)A.对流B.蒸发C.传导D.辐射3.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是(B)A.气湿B.气温C.气流D.气压4、下列属于红外线作用的是(D)A.杀菌作用B.光敏性皮炎C.红斑作用D.日射病5、下列动物中属于短日照动物的是(C)A.马B.野兔C.山羊D.猫6、高山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C)A.气压高B.低温C.机体组织缺氧D.紫外线过强7、正常情况下,畜舍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D)A.垫草B.饲料C.尿液D.粪便8、水的化学指标中,能表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是(C)A.溶氧量B.化学耗氧量C.生化需氧量D.总需氧量9、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没有的细菌为(A)A.结核菌B.大肠杆菌C.黄链球菌D.厌气芽孢菌10、判断家畜福利好坏的最明显指标是(A)A.疾病B.福利C.应激D.身体损伤1、畜牧场按功能通常分为不同区域,一般包括(ABCD)A.辅助生长区B.生活管理区C.生产区D.隔离区E.防火区2、下列对水的处理方法中,属于消毒方法的是(ABC)A.氯化法B.煮沸法C.超声波法D.砂滤法E.碱式氯化铝法3、地球大气的恒定成分包括(ABD)A.氮B.氧C.二氧化碳D.氨气E.水蒸气4、畜舍内产生量最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ACE)A.氨气B.氮气C.硫化氢D.甲烷E.恶臭气体5、一般来说,家畜辐射散热量与哪些因素关系较大?(ABCDE)A.体型B.被毛C.颜色D.体表结构E.空气状况1、简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答:研究对象:是以家畜为中心的环境。
精心整理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家畜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3.贼风:是冬季密闭舍内,通过一些窗户、门或墙体等处的缝隙进入舍内的一种气流。
5.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7.畜禽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需求。
9111315171921艺。
23.1357911131517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红外线灯19.根据畜舍内外气压差,机械通风可分为:()、()和()三种方式。
负压通风正压通风联合通风三、单项选择题1.波长在____ 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____ nm。
(C)A. 260,230—250B.300 230~250C. 300,253~260D.350,300~3503.为保证舍内的适宜光照强度,透光角一般不应小于(B )。
A.2。
B.5。
C.10。
D.1505.为防止仔猪被母猪压死,一般对母猪进行限位饲养,母猪限位栏宽度为(A ) cm。
A.60—65 B.55—60 C.50~55 D.45—55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11.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约占一,紫外线约占____。
( A)A. 50%—60%,1%B.50%~60%,2%C. 30%~40%,1%D.30%~40%,2%13.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_℃。
(C )A. 13—15 30-- 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15.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当外界温度超过(A )℃时,有些奶牛就开始进行热性喘息。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猪B. 牛C. 羊D. 马匹2.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家畜生长发育B. 家畜繁殖C. 家畜疾病防治D. 家畜生存环境与生产性能的关系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噪音A. 猪B. 牛C. 羊D. 马匹6. 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A. 猪B. 牛C. 羊D. 马匹8. 家畜舍内光照时间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舍内温度控制B. 饲料储存C. 粪便处理D. 家畜选种10. 家畜舍内风速对家畜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生长发育B. 呼吸系统疾病C. 采食行为D. 繁殖性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改善家畜生产性能和________的科学。
2. 影响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________和有害气体等。
3. 家畜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4. 家畜舍内光照时间过长会导致家畜________现象。
5. 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堆肥、发酵、________等。
6. 家畜舍内氨气浓度超过________mg/m³时,会对家畜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7. 家畜舍内风速过大,会导致家畜________现象。
8. 家畜环境卫生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家畜舍、________、粪便处理等。
9. 家畜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称为________。
10.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________和现场调查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2. 影响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及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家畜舍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家畜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养猪场冬季舍内温度过低,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疫病频发。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生产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学科。
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适应、应激、气候服、气候驯化、温热环境、小气候、散热调节、产热调节、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
适应是指生物体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而应激则指动物机体对各种非特异所产生的总体应答反应。
气候服和气候驯化则分别指动物对于某种气候环境的逐渐适应和对气候环境的长期影响导致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改变。
温热环境是指与家畜体热调节密切相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而小气候则指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导致局部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散热调节和产热调节则分别指在热调节中,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和产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则分别指一天和一年中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在物理调节的作用下能够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而临界温度则是指气温下降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家畜必须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或通过蓄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临界点。
过高温度则指因高温而导致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
舒适区则是指家畜在等热区内能够通过自身代谢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温度范围。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则分别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而露点则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开始析出形成露水的温度。
34.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细菌总数是指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过24小时在37℃下培养的1毫升水样中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大肠菌群限制在每毫升100CFU以下。
36.大肠菌群指数是指每升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量。
37.大肠菌群值是指含有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38.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改变水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家畜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3.贼风:是冬季密闭舍内;通过一些窗户、门或墙体等处的缝隙进入舍内的一种气流.. 5.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7.畜禽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需求..9.水生植物塘:就是在塘中种养一些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利用这些水生植物来处理污水;可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相当于二级、超二级和三级出水的水平..11.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密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密度的百分比;由于在温度相同时;水汽密度与水汽压成正比;所以相对湿度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13.风冷指数:又称风冷却指标;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它主要用于估计裸露皮肤的对流散热量..15.牛床:牛床是奶牛采食、挤奶和休息的地方..牛床的主要作用是奶牛在卧地的时候;乳房接触在清洁、干燥、松软的床面上;保证奶牛既舒适又清洁..17.家畜环境卫生:是指家畜饲养环境的条件;卫生状况是否适合家畜的生长与生活等..19.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21.人工湿地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经人为设计、建造的;在处理床上种有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一种工艺.. .23.水汽压指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它是大气压力的一部分;其单位用帕斯卡;简称帕Pa表示..二、填空题.1.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包括和两种形式..散热调节产热调节3.为防止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佝偻病5.人工照明一般以和荧光灯作为光源;来代替或补充自然采光..白炽灯7.机体散热主要有、、、等四种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9.畜禽尸体处理方法主要有、和 _深埋法高温分解法焚烧法11.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为.红斑作用13.四种散热方式中;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方式又称为“”;这部分热能使环境温度升高;故又称为可感散热或显热..非蒸发散热15.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有、和.臭气生产污水畜禽粪便17.畜牧业生产中;常用作为雏鸡、仔猪、羔羊和病、弱畜的热源;这不仅可以采暖御寒;而且还可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红外线灯19.根据畜舍内外气压差;机械通风可分为:、和三种方式..负压通风正压通风联合通风三、单项选择题1.波长在____ 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____ nm..CA. 260;230—250B.300 230~250C. 300;253~260D.350;300~3503.为保证舍内的适宜光照强度;透光角一般不应小于B ..A.2.. B.5..C.10.. D.1505.为防止仔猪被母猪压死;一般对母猪进行限位饲养;母猪限位栏宽度为A cm.. A.60—65 B.55—60 C.50~55 D.45—55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11.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约占一;紫外线约占____.. AA. 50%—60%;1%B.50%~60%;2%C. 30%~40%;1%D.30%~40%;2%13.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_℃..CA. 13—15 30-- 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15.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当外界温度超过A ℃时;有些奶牛就开始进行热性喘息.. A.20 B.22 C.24 D.2617.粪便是家畜的代谢产物;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C %..A.2~5 B.8—10 C.5~8 D.15~1819.当湿度低于A %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干裂等疾病..A.40 B.50 C.60 D.7021.母猪和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__℃;而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CA. 13~15 30—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23.鸡在38℃环境中;相对湿度超过或在41℃中;相对湿度超过____ ;均有热衰竭的危险.. DA. 55% 30% B.55% 15% C.75% 15% D.75% 30%25.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 B度为宜..A.10 B.15 C.20 D.2527.-般认为;在气温D ℃、相对湿度50%~80%下;猪的生长、育肥效果较好.. A.14—26 B.10—26C.10~23 D.14~2329.低湿的危害远低于高湿;当湿度低于 A%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干裂;增加舍内空气中颗粒物含量;从而使猪患皮肤或呼吸道疾病..A.40 B.50 C.60 D.70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32.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家禽产蛋的适宜温度范围为A ;高温可使产蛋量、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A.12—23℃ B.12—28℃ C.15—30℃ D.15—35℃33·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B 度为宜;而鸭蛋为50~55度、鹅蛋55~60度更好..翻蛋时动作要轻、稳、慢..A.10 B.15 C.20 D.2534.环境温度适宜时;机体的蒸发散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 A;家禽约占 ..但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则主要依靠蒸发散热排除体内多余的热量..A.25% 17% B.25% 20%C.30% 17%D.30% 20%35.试验证明;利用遮阳可使在不同方向上通过外围护结构传人舍内的热量减少B .. A.10~15 B.17—35 C.5~25’D.30~35四、简答题共40分1.什么是等热区和临界温度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家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机体可不必利用本身的调节机能;或只通过少量的散热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基本平衡;代谢率保持在最低水平..通常;把这一适宜的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4分将等热区的下限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等热区的上限温度为上限临界温度;为有别于下限的临界温度;常称其为过高温度..主要影响因素有:动物种类、年龄和体重、皮毛状态、饲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对气候的适应性、管理制度和空气环境因素等..3.说明你所了解的消毒方法及主要应用场合..答:1喷雾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饲养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畜消毒、畜牧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的车辆..2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3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ml、高锰酸钾21g;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h..甲醛熏蒸饲养舍应在空舍状态时进行..4喷撤消毒在畜禽舍周围、入口、舍内饲养设备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4.什么叫减量排放在饲养动物过程如何实现减量排放 10分答: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5分饲养过程中;通过品种改良;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如低植酸玉米等;采用有效的配方和低蛋白日粮;实行分阶段饲养法或干湿喂法;减少饲料浪费;以及适当使用酶制剂、植酸酶等;可实现污染物的减量排放..此外;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也是减少氮和磷排泄量有效手段..5分8.畜禽场对死亡畜禽尸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有几种处理方法8分答:对死亡畜禽的处理原则:第一;对因烈性传染病而死的畜禽必须进行焚烧火化处理;第二;对其他伤病而死的畜禽可用深埋法和高温分解法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深埋法、高温分解法和焚烧法等..1.高温对母畜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1高温引起体温升高..2高温减少采食量而影响母体的营养..3高温可使血液从内脏集中到体表;蛋白质合成减少及胎盘生长变慢;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 4内分泌平衡失调.五、论述题1、试述三种青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合..答:青贮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采用青贮窖、青贮塔、塑料袋青贮以及地面堆贮;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用量选择不同的青贮方法及相应的配套设施..1青贮窖是传统的青贮设施;多采用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方式..地下水位低、土质坚硬地区宜采用半地下式;地下水位高或砂石较多、土层较薄的地区宜采用地上式窖..每种方式的窖底应距地下水位0. 8m以上..2地面堆贮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选择干燥、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面..这种形式贮量较少;保存期短;适用于小型养殖规模..3塑料袋贮:采用塑料袋青贮方式有以下优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青贮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气味芳香;损失浪费极少;霉变损失;流液损失和喂饲损失均大大减少;保存期长;可长达1—2年;不受季节、日晒、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可在露天堆放;可集中收割、晾晒;短时间内完成青贮生产;储存方便;取饲方便;节省了建窖费用和维修费用;节省了建窖占用的土地和劳力;节省了上窖劳力;不污染环境;易于运输和商品化..必要的条件是将青贮原料切短、切细;喷入或装入塑料袋;排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可..如果无抽气机;应装填紧密;加重物压紧..畜牧业生产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源有: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臭气、生产污水和畜禽粪便..畜牧场臭气主要来自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在一定环境下分解产生;也来自粪便或污水处理过程..较臭的物质来自氨气、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臭气不仅影响人畜健康;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也有影响..畜牧业污水以规模化养猪场和奶牛场产生的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污水的数量及性质因采用不同的栏舍结构、冲洗方式和地板结构、材料以及生产规模而异..家畜的粪便是畜产废弃物中数量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污染源..粪便是家畜的代谢产物;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5%~8%..畜禽粪尿排泄量主要受环境生态因子、饲料质量、饮水量等影响..二、是非题1.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2.机体散热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四种方式..√3.从透光角来看;卧式窗户比立式窗户的采光效果好;但立式窗户散热较多;不利于冬季保温..×4.不论在寒冷的北方或炎热的南方;天棚上铺设足够厚度的保温层或隔热层;是提高天棚保温隔热性能的关键;而结构严密不透水、不透气则是提高保温性能的重要保证..√5.对因烈性传染病而死的畜禽必须用深埋法和高温分解法进行处理..×5.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可以选用一般的紫外线灯..×11.二氧化碳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有害的毒物..×12.畜牧场粪便和污水已经成为当前畜牧场被周围居民投诉的首要原因..×13.断喙机又称切嘴机;用来切断鸡嘴;是养鸡场必备的机具..√14.环境温度是影响畜禽生产和健康最重要的因素..√15.蒸发散热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和环境湿度的增加;因此;称其为非可感散热或潜热..×21.二氧化碳因由家畜呼吸排出;而且比重大;所以在畜舍下部、畜体周围的浓度较高..√22.堆肥发酵最适含水率60一65%;低于30%微生物增殖受抑制;高于70%空隙率低空气不足.. √23.断喙机又称切嘴机;用来切断鸡嘴;是养鸡场必备的机具.. √。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家畜环境卫生学(A)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
2. 家畜的体热调节有和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___________. 3.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到达_________________ ,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4.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 _____ 、 _______ 和 ___ 三个方面的内容。
5.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 ___ 、 __ 、______________。
6. 家畜被毛的隔热作用是因为:被毛的主要成分是 ___ ,导热性差;且被毛层中有许多不流动的 ___ ;被毛的光泽具有 _ 。
7.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升高,降低,____________ 所致。
8.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 _______ 、 ___ 和 ___ 三大类。
9.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 ___ 、等类型。
二、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
2.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缺氧所致。
()
3.高纬度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明显。
()
4.正常人耳听不到0分贝的声音。
()
5.增大风速,能促进散热,对家畜有利。
()
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
7.大肠菌群指数越小,说明水质越好。
()
8.采光系数大,畜舍自然采光效果一定好。
()
9.白肌病是汞中毒所致。
()
10.水俣病是镉中毒所致。
()
11.在低温环境中,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精确。
()
12.高湿能加剧高温和低温的危害。
()
13.赤道附近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很明显。
()
14.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次声。
()
15.阴雨天的气压比晴天低。
()
16.凡产热多,散热难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17.大肠菌群值越大,说明水质越好。
()18.为了防止太阳辐射畜舍,可加长挑檐至2.2m。
()19.坡度大于25%的地势,不宜建畜牧场。
()20.家畜被毛的脱落与更换主要是由光照强度的变化引起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属于短日照动物的是()。
A 马
B 鸡
C 羊
D 都不是
2. 鸡、狗在高温环境中的皮肤蒸发形式主要是()。
A 出汗蒸发
B 呼吸蒸发
C 渗透蒸发
D 都对
3. 在一天中,日出前()最大。
A 相对湿度
B 绝对湿度
C 水汽压
D 饱和差
4.有效温度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对()影响的综合评定。
A 气温
B 气湿
C 气流
D 都不是
5.COD是评价水体()污染的指标。
A 微生物
B 有机物
C 重金属
D 都不是
6.畜舍自然采光要求,入射角应不小于()。
A 25º
B 5º
C 90º
D 45º
7.在低温环境中,能加剧危害的因素是()。
A 气流
B 气湿
C 太阳辐射
D 气压
8.下列家畜,临界温度最高的是()。
A 犊牛
B 青年牛
C 泌乳牛
D 育成牛
9.畜舍自然通风,是以()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A 风压
B 热压
C 水汽压
D 都不对
10.下列属于改善动物福利的措施的是()。
A 建立亲和关系
B 循序渐进的管理制度
C 适宜的生产水平
D 清洁生产
五、简答题(共35分,每题7分)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2.简述等热区的实践意义?
3.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为什么?
4.圈养的行为学问题有哪些?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5.什么叫畜产公害?有何危害?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A)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 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丘脑。
3.下丘脑、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垂体前叶,4.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
5.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6. 角质蛋白,空气;隔热性。
7.海拔,气压,导致机体组织缺氧。
8.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
9.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
二、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X 2.∨3.X 4.∨5.X 6.X 7.X 8.∨9.X10.X 11.∨12.X13.X
14.X 15.X16.∨17.X 18.∨19.X 20.∨
三、选择题
1. C
2. B
3. A 4.ABC5.A6.A7.D 8.A 9.AB 10.ABCD
五、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
1.导致蛋鸡氨气中毒的原因?危害?预防的措施?
答:(1)原因:畜舍中的氨气来源于畜粪、腐败饲料残渣与垫料等含氮有机物的厌氧分解。
其浓度高低与畜舍的卫生状况、饲养方式、通风条件等有关。
(2)氨气的危害:刺激粘膜,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导致眼炎或呼吸系统疾病;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呼吸中躯反射性兴奋;NH3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的运氧功能,引起机体缺氧。
低浓度:暂时吸入少量氨,能被机体转化而排出体外。
长期而少量的氨刺激机体会使家畜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敏感,采食量、日增重及生产力下降(称之为氨的半中毒)。
高浓度:当氨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浓度时,会引起家畜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症状。
主要表现为: 组织溶解坏死、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
(3)预防措施:保持畜舍干燥,加强畜舍通风。
2.简述等热区的实践意义?
答:(1)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散热增加,维持需要能量大大增加,家畜进食量虽有增加,但日粮通过肠道快,消化率低,且吸收的能量多用于代偿产热,入不敷出。
所以,用于生产的能量少,生产力低。
饲养于低温环境中的瘦肉型猪,脂肪含量增加,使廋肉率下降。
(2)在炎热环境中由于散热受阻,家畜进食量下降,为了加强散热,维持需要量大大增加,使用于生产的能量下降,生产力降低。
饲养于高温环境中的肉牛,肉中所含的脂肪较低,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下,会出现PSE肉。
(3)在等热区内,家畜采食正常,用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少,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被大量用于合成畜产品,因而,饲料利用率及生产力水平最高、最为经济。
3.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为什么?
答:佝偻病与Ca、P 代谢紊乱有关,缺乏维生素D是主要原因之一。
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肠道对Ca、P的吸收,保持血液中Ca、P的正常水平,促进骨基质钙化。
机体缺乏时,肠道对Ca、P的吸收减少,血液中Ca、P 不足,骨组织中Ca、P分解进入血液,成骨作用受到影响,以致幼畜出现佝偻病,成年家畜出现骨软症。
作用机理:紫外线(270~320nm)能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青草中的麦角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2,供机体利用,因而具有抗佝偻病作用。
4.圈养的行为学问题有哪些?
答:(1)咬尾、咬耳、咬蹄,多见于哺乳仔猪和生长猪,环境单调所致。
(2)嗜血症、母猪食仔。
过度紧张、躲避、护仔。
(3)无食咀嚼、咬栏、吮吸。
妊娠母猪限位饲养所表现的异常行为。
妊娠母猪以精料为主,加上限制饲养,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有一种饥饿感,以此来缓解采食欲望。
吮吸常见于早期断奶的犊牛,因过早的强制性断奶,哺乳的欲望使其对同伴身体的突起部位产生兴趣。
被吮吸部位溃疡、吸入口内的毛吞下在瘤胃内形成毛团而影响消化。
(4)肛门按摩和食粪癖。
育肥猪环境单调所致。
(5)犬坐。
圈养公牛、笼养犊牛、无垫草条件下的妊娠母猪常有的姿势。
时间过长,因尿道感染而引发膀胱炎和肾炎,继而导致流产和尿毒症。
5.什么叫畜产公害?有何危害?
答:畜产公害是指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粪尿、污水、尸体等废弃物对人类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畜产品中某些元素的累积和富集、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
危害:①引起家畜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②引起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③环境污染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如二恶英、氯乙烯污染等。
④影响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包括:
a.有机农药残留;
b.重金属残留;
c.兽药与饲料添加剂残留;
d.霉菌毒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