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的病例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32
中医腰痛病历模板范文# 中医腰痛病历。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一、主诉。
“大夫啊,我这腰啊,疼得不行了,就像有个小恶魔在里面又扭又掐的。
”患者皱着眉,手扶着腰,一瘸一拐地走进诊室说道。
这腰痛已经断断续续折腾了[X]个月啦,最近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加重情况,如劳累后、晨起时等],那疼痛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着都难受。
二、现病史。
# (一)发病过程。
患者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觉得腰部有点隐隐的不舒服,就像有根小刺在里面扎着似的,没太当回事儿。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小刺就变成了大棒槌,时不时地猛敲几下,疼痛也越来越剧烈。
# (二)症状表现。
1. 疼痛性质。
这腰啊,有时候是酸痛,就像在醋坛子里泡过一样,酸溜溜的难受;有时候又像被火烧一样灼痛,感觉腰部要冒火了;还有的时候呢,像是被绳子紧紧勒着的刺痛,一阵一阵的。
2. 疼痛部位。
主要是在[具体腰部疼痛位置,如腰部正中、两侧等],大概一巴掌大的地方疼得最明显。
如果用手指按一按啊,就像碰到了痛点开关,疼得能让人叫出声来。
3. 伴随症状。
除了腰痛,腿也跟着凑热闹。
有时候感觉这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路都费劲。
偶尔还会有腿麻的感觉,就像有一群小蚂蚁在腿上爬来爬去。
另外,患者还说最近这腰一疼起来,就觉得整个人没力气,精神头也不好,就想躺着啥也不干。
# (三)病情发展与诊治经过。
1. 发展情况。
患者说这腰痛开始的时候还能忍忍,可是最近几个星期就像脱缰的野马,越来越不受控制。
以前休息休息还能好一点,现在休息也不管用了,疼得更频繁,程度也更重了。
2. 诊治经过。
在来咱们这儿之前,患者也去别的地方看过。
自己在家先贴了些止痛膏,就那种满大街都能买到的,贴上的时候感觉凉凉的,好像有点用,可过一会儿就又疼起来了,根本不顶事儿。
还去了社区诊所,医生给开了些西药,吃了之后感觉胃里不舒服,而且腰痛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中医腰痛病历范文
病例号码: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职业:
初诊日期:年月日
主诉:腰部疼痛。
现病史:患者自年月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疼痛部位位于腰椎部,性质为酸胀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伴有腰部活动受限。
曾服用一些止痛药,效果不佳。
既往史:无特殊外伤及手术史。
个人史: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嗜好一般。
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体态正常。
腰部无明显畸形及压痛,双侧肌肉对称,双下肢肌力、感觉及反射正常。
脊柱活动受限,前伸、后仰及侧屈均受限。
辅助检查:
腰椎线平片:腰椎生理曲度尚可,椎间关节轻度增生。
中医辨证:
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
症属"腰痛"范畴,本病属于"痹证",主因为"肝肾亏虚",病位在"筋骨"。
综合分析: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外伤、劳损、湿寒侵袭、肝肾亏虚等因素所致。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工作劳累,加之生活起居不当,导致肝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腰痛。
治则:补肝益肾,疏通经络。
处方:
当归 12 熟地 15 杜仲 15
黄芪 20 牡蛎 30 桂枝 10
红花 10 川芎 10 白芍 12
嘱咐:
1.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2. 适量活动,可做一些腰部放松运动。
3.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遵医嘱,按时服药,3周后复诊。
中医师签名:。
腰痛--腰椎病--娄多峰8病例
腰椎骨质增生--气阴两虚案女,30岁。
持续性腰疼一年余。
一年前因产后久坐引起腰疼,初起症状轻微,未及时治疗。
后每遇气候寒冷、潮湿则痛增,且逐日加重。
弯腰、久坐、久站时或劳累等均痛甚,晨起腰部强硬不适,活动后稍缓解。
舌质稍红,脉弦细数。
X线拍片:第5腰椎前缘唇样增生。
诊断:腰痛。
证属气阴被伤,邪恋经脉。
治拟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处方:黄芪30克、白术30克、薏米30克、忍冬藤90克、生地90克、灵仙15克、桑寄生30克、透骨草24克、老鹳草30克、白芍30克、香附24克、丹参30克。
5剂。
水煎服。
二诊(5月2日):疼痛减轻,晨起腰部处较前好转。
上方继服5剂。
三诊(5月7日):症状基本消失,唯久坐时骶髂关节有酸痛感。
改服痹证丸,每服80粒,1日3次,连服7天。
四诊(5月14日):左骶髂关节仍有酸痛感。
嘱其继服痹证丸20日,服法同前。
半年后随访,病已基本痊愈,未再发作。
[评析]产后正气虚,伤及肝肾,肾虚精亏,髓不养骨,风寒湿邪侵袭,使经络痹阻。
久卧则血行不畅,经脉阻滞更甚,故久坐、久站、劳累及晨起时加重,腰强硬疼痛。
治以滋阴清热,益第二卷390气通络。
方中重用忍冬藤、生地,是因舌质红有阴虚内热之象。
生地滋阴养血,填骨髓,除痹;忍冬藤清热通络治筋骨疼痛。
二药配合,滋而不腻,通不伐正,治热痹,多获良效。
实践证明,此二药须量大,方能奏效。
腰痛针灸病历
患者信息:
姓名:XX
性别:女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室职员
主诉:
腰痛持续三个月,加重一周。
疼痛位于腰部正中及两侧,伴有局部肌肉紧张和僵硬感。
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稍有缓解。
病史摘要:
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自行贴敷膏药及口服止痛药,效果不佳。
一周前疼痛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既往无腰部外伤史,无手术史,无其他慢性疾病。
体格检查:
腰部活动轻度受限,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受压症状。
诊断: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腰肌劳损可能性大)
治疗方案:
1. 针灸治疗:选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电针刺激,以增强疗效。
每周治疗三次,共治疗四周。
2. 中药热敷: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进行热敷,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3.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桥式运动、飞燕式运动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过程记录: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自觉腰痛有所减轻,局部肌肉紧张感缓解。
治疗一周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久坐、久站后疼痛不再加剧。
治疗四周后,患者腰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无压痛感。
治疗结果:
经过四周的针灸治疗及中药热敷、康复锻炼,患者腰痛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
建议患者继续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随访。
随访记录:
随访三个月,患者腰痛未再复发,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
腰痛门诊病历范文30份病历1。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35岁。
职业:办公室职员。
主诉:腰部疼痛1周。
现病史: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呈隐痛,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稍有缓解。
疼痛未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无下肢麻木无力。
自行贴敷膏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
既往史:否认腰部外伤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
体格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部肌肉稍紧张,L3 - L4、L4 - L5棘突间及两侧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双下肢肌力、感觉正常。
辅助检查:暂未行。
初步诊断:腰肌劳损。
处理意见:1. 注意休息,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
2. 腰部热敷,每次20 - 30分钟,每日3次。
3. 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50mg,每日1次口服,止痛。
4. 一周后复诊。
病历2。
姓名:王某。
性别:女。
年龄:42岁。
职业:家庭主妇。
主诉: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个月。
现病史:2个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随后逐渐出现右下肢放射痛,从臀部沿大腿后侧至小腿外侧,弯腰及咳嗽时加重。
休息后可稍缓解。
既往史: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3年,经保守治疗后好转。
体格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4 - L5、L5 - S1棘突间及右侧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右侧(+),加强试验(+),右小腿外侧皮肤感觉稍减退,右下肢肌力Ⅳ级。
辅助检查:腰椎CT示L4 - L5、L5 - S1椎间盘突出,压迫右侧神经根。
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处理意见:1. 绝对卧床休息3周。
2. 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3天,减轻神经根水肿。
3. 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口服,营养神经。
4. 腰部牵引,每日1次。
5. 定期复查腰椎CT。
病历3。
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50岁。
职业:建筑工人。
主诉:急性腰痛3天。
现病史:3天前患者在工地搬重物时突然出现腰部剧痛,活动受限,不能弯腰及直立行走。
针灸科腰痛症门诊病历腰痛症主诉:患者腰部疼痛不适时间加重时间。
现病史:患者时间前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受天气变化影响不大.时间前诱因加重,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
入院见症:腰部疼痛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月经及)婚育史、家族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长期旅居史,否认疫源疫区接触史。
无特殊不良嗜好,生活作息规律,适龄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
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双下肢无水肿。
腰部压痛并左下肢放射痛,叩痛并放射痛。
双“4”字试验体征,双直腿抬高试验体征。
仰卧挺腹试验体征。
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减弱。
巴宾斯基征体征.双下肢肌力Ⅴ级.深浅感觉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感谢聆听辅助检查:1腰椎CT2腰椎X线片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中年女性,劳作日久,筋脉不固,血溢脉外,形成瘀血,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腰腿痛,舌淡苔薄白脉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本病与痹症相鉴别,后者以肌肉、筋脉的麻木、疼痛及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为特征,且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故可鉴别。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腰腿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计划:1。
针灸科护理常规,完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2.针刺治疗为主,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日1次。
取穴:腰俞、腰阳关、肾俞(双)、三焦俞(双)秩边(右)、环跳(右)、委中(双)、承山(双)、太溪(双)太冲(双)3.给予微波,腰椎牵引,针刀松解、中药熏蒸等配合治疗...文档交流...。
中医肾虚腰痛病历范文# 中医病历。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具体日期]一、主诉。
腰痛老长时间了,感觉腰啊,就像被抽空了似的,酸得很,有时候还痛得厉害,都影响我正常活动了,这日子过得可真“腰疼”。
二、现病史。
这腰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刚开始呢,就是偶尔有点酸,我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干活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可是啊,这休息也没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
现在呢,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腰就像僵住了一样,得慢慢活动一会儿才能缓过来。
白天站久了或者坐久了,那腰就开始抗议,酸痛得要命。
弯腰捡个东西啊,都得小心翼翼的,就跟个老头子/老太婆似的。
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翻个身都得咬着牙,生怕把腰给扭了。
我自己也想过办法,贴过那些止痛的膏药,刚开始贴上的时候感觉凉凉的,好像有点用,可过一会儿就又不行了。
还试过用热水袋敷,当时舒服点,但是治标不治本啊。
我平常的生活习惯吧,工作有时候忙起来就一直坐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喝水也少,上厕所也不勤。
以前年轻的时候还经常熬夜,现在虽然熬不动了,但感觉身体已经被折腾得够呛了。
三、既往史。
以前身体还算可以,没得过什么大病。
就是偶尔感冒,吃点药就好了。
也没有做过什么手术。
不过呢,我感觉自己好像一直有点怕冷,特别是冬天,手脚冰凉的,我老婆/老公老说我像个冰块似的。
四、过敏史。
没有发现对什么东西过敏,吃的、用的都没发现有过敏的情况。
五、体格检查。
1. 望诊。
面色有点暗,不是那种红润的颜色,感觉有点没精神。
腰部看起来没什么明显的红肿之类的,但是看他/她走路的时候,腰有点直不起来,小心翼翼的。
2. 闻诊。
没有闻到什么特殊的气味,说话声音有点低沉,感觉没什么力气。
3. 问诊。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症状,大小便还算正常,就是有时候感觉小便有点清长,像水一样。
胃口还可以,但是吃多了感觉消化有点慢。
睡眠不好,主要是因为腰痛影响的,入睡困难,梦也比较多。
4. 切诊。
病案分享-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病案
患者,女,30岁,兰山区某公司职员。
主诉:腰骶部疼痛1小时。
病史:患者于1小时前因搬重物时用力不当,感腰骶部疼痛,随后不能直腰站立,来医院就诊。
查见:病人一般状况可,神情,表情痛苦,由人搀扶行走,腰骶部无明显压痛点,前屈,后仰时疼痛加重,动作受限,无腿部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特殊辅助检查未做。
诊断:腰痛(急性腰扭伤)
治疗:取穴腰骶部,皮下平刺,嘱患者起来活动,还需要搀扶,腰痛稍减;易象头针腰区,前额腰区,针后病人感觉疼痛明显减轻,不用搀扶可以自如行走;再加第一肋骨和胸骨交界出的压痛点,嘱起身活动,疼痛又减;最后加刺左手第二掌骨侧全息生殖穴,病人活动自如,病去九成,嘱留针30分钟,起针后病人腰骶痛全无,满意而归。
体会:全息易象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一改
常规治疗办法,边取穴扎针,便让病人活动,在不同的全息元上取穴针灸,使病痛逐次消除,方法简单,疗效直观,病人满意。
易象针灸
天人合一法天则地全息对应取象比类。
腰痛病例:患者,女性,21岁,间断腰痛2个月余于12月初住院。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痛,久坐或久站后加重,改变体位可缓解,未诊治。
1个月前,于前倾体位时腰痛加重,弯腰或转身时加重,直立位略缓解。
晨起有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对症处理:(1)体针疗法:取肾俞、委中,后溪。
寒湿加腰阳关、阿是穴,针后配艾灸及拔罐;劳损所致加委中刺血,局部刺络拔罐;肾虚加命门,志室、太溪,用补法加灸。
(2)耳针疗法:取腰。
腰椎、神门、皮质下。
腰痛是不同原因造成的腰部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
主穴:阿是穴【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国,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
【处方】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2.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委中3.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处方】命门、委中、膈俞、血海4.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处方】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关元、气海肾阴虚:绝骨、照海其它疗法:耳穴贴压:腰椎、骶椎、肾、神门头针:取穴:下肢感觉区、足运感区。
方法:1.5寸毫针沿皮刺入,捻转1~2分钟,然后通以电针,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
右侧加重原因可能是椎间小关节紊乱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椎炎等可以引起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肾虚腰痛病历范文# 中医门诊病历。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主诉:腰痛老长时间了,感觉腰啊,就像被抽走了力气似的,酸得很。
现病史:这患者说啊,这腰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刚开始呢,就是偶尔累着了才会痛一下,就没太当回事儿。
谁知道啊,这时间一长,这腰就越来越不给力了。
现在啊,每天早上起来那腰就酸得不行,就跟被人揍了一顿似的,得慢慢活动好一会儿才能缓过劲儿来。
白天呢,稍微站久一点或者坐久一点,这腰就开始“抗议”,那酸痛的感觉就像小虫子在骨头缝里钻一样,难受得很。
患者还说啊,有时候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翻个身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把腰扭到了,那滋味儿啊,真是苦不堪言。
患者想起来了,说自己平时工作那是相当忙,一天到晚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敲键盘,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连起来活动一下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啊,下班回家就想瘫在沙发上,也不爱运动,就这么一天天的,估计这腰就是这么被搞坏的。
既往史:患者以前身体还算可以,没什么大病。
就是偶尔感冒啥的,吃点药也就好了。
没有外伤手术史,也没有什么药物过敏的情况。
不过呢,患者说自己这肾好像一直有点虚,平时就比较容易累,精神头也不是很足,晚上还老是起夜,这是不是和腰痛也有关系呢?体格检查:咱先看看这患者的神色,有点面色萎黄,精神看起来是不太好,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再看这腰部,皮肤没啥异常,也没有明显的红肿啥的。
但是呢,一按这肾俞穴啊,患者就“嘶”的一声,说疼得很,这两侧的肾俞穴压痛都比较明显。
还有啊,轻轻叩击腰部的时候,患者也说感觉酸痛加重了。
咱又检查了下下肢,活动都还正常,也没有麻木的感觉。
中医诊断:肾虚腰痛。
你看啊,这患者平时工作劳累,又不爱运动,这就耗伤了肾气。
肾呢,在咱们中医里可是主骨生髓的,腰为肾之府啊,肾气一虚,这腰部就没了支撑,那不就开始酸痛了嘛。
再加上患者本身就有肾虚的一些表现,像容易累啊,起夜多啊,这都能佐证是肾虚腰痛这个证型。
腰痛针灸病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病历编号:20190315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0岁职业:办公室职员主诉:患者自诉腰部疼痛已有半年,疼痛感较重,尤其在早晨醒来时更加明显。
现病史:患者平时工作繁忙,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因此导致腰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造成腰部疼痛。
经过自行调理和按摩并未见好转。
既往史: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腰部活动受限,压痛明显,腰椎轻度僵硬。
辅助检查:腰部X光片显示腰椎生理弯曲不明显,腰椎间隙变窄,MRI示腰椎间盘突出。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L5)。
治疗方案:采用针灸治疗。
每次治疗包括局部穴位和远端穴位的刺激。
局部穴位主要是在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刺激,远端穴位主要是在四肢的相关穴位刺激,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
每周进行3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治疗过程: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后感觉腰部的疼痛明显缓解,能够自如活动,睡眠质量也有所提升。
在连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腰部疼痛基本消失,能够正常上下楼梯,工作也不再受到影响。
随访: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以观察病情的变化。
患者在随访中反馈腰痛未再犯,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第二篇示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腰痛的问题。
对于一些轻微的腰痛,人们可以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缓解。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腰痛症状,针灸疗法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腰痛针灸病历是指医生在诊治腰痛患者时所记录的病历,其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临床表现、诊断结果,以及针灸治疗的方案和效果等内容。
通过腰痛针灸病历的记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腰痛针灸病历中,患者的基本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判断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病史部分,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
中医腰痛病历范文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室职员。
就诊日期:[具体日期]一、主诉。
腰部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加重1周。
二、现病史。
患者3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腰部隐痛,未予重视,自行贴敷止痛膏药(具体名称不详)后疼痛稍有缓解。
此后腰部疼痛间断发作,每于劳累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1周前因连续伏案工作3天,腰部疼痛明显加重,疼痛呈刺痛,痛处固定,活动受限,转侧不利,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现症见:腰部刺痛,痛处拒按,活动受限,不能久立久行,伴有腰膝酸软,心烦失眠,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三、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否认外伤手术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四、个人史。
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久坐时间较长。
吸烟史10余年,平均每日10支;饮酒史5年,平均每周饮酒2 - 3次,每次白酒约100ml。
五、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六、体格检查。
1. 腰部。
- 脊柱生理曲度变直,L4 - L5棘突旁压痛明显,左侧尤甚,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叩击痛(+)。
- 直腿抬高试验( - ),“4”字试验( - )。
- 腰部活动度:前屈30°(正常约90°),后伸10°(正常约30°),侧屈15°(正常约20° - 30°)。
2. 舌象: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
3. 脉象:细涩。
七、中医辨证。
1. 病名:腰痛。
2. 证型:瘀血腰痛。
3. 辨证分析。
- 患者长期久坐,腰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腰部刺痛,痛处固定,痛处拒按。
- 瘀血阻滞,气血不通,筋脉失养,故活动受限,转侧不利。
- 久病及肾,肾阴亏虚,故腰膝酸软。
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郁而化热,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
瘀血内阻,津液输布失常,故口干不欲饮。
瘀血内停,肠道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结。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
验案分享——腰痛十余年
某男,33岁,8月8日初诊
腰痛十余年,自诉高中起即有腰部酸痛,未重视。
近年腰痛加重,不敢大声喷嚏或咳嗽,否则腰痛明显,受凉及久坐后腰痛加重,间断口服中药(四逆汤加减)及按摩治疗后,症状略有缓解。
现仍腰痛,左侧明显,腰酸冷,两目干涩,乏力气短,汗多,口干多饮,口苦,腹胀,纳差,眠差,大便日2—3次,不成形,小便调。
辨证:厥阴少阴合病
处方:乌梅丸加减
乌梅桂枝川椒附子
细辛人参当归黄连
独活寄生柴胡黄芩
干姜白术炙草茯苓
生地赤芍
七付,水煎服,日二次
8月15日二诊
腰部酸痛明显缓解,左侧腰痛消失,口苦明显改善,腹胀消失,目干涩基本消失,大便日1—2次,稍成形,仍眠差,阴痿不起。
上方去附子,加清半夏、酸枣仁、肉苁蓉,继服七付。
按语: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患者平素便溏、腰冷为阴寒之症;腰酸、乏力气短、两目干涩为阴弱之症;汗多、口渴多饮,口苦为阳热之症。
患者自幼大便溏泄,后天之精不足,则肾精难充。
腰者,肾之腑也,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前医以四逆汤加减温阳散寒通络,虽略效而犯虚虚之戒,附子、干姜等辛散燥烈,肾精愈亏则腰痛持续,故应散寒通滞、填精益肾并用,佐以利水渗湿之品。
六经辨证,春季酷寒,木气当至不至,则谓之厥阴风木不及,今患者少阴阳虚,故腹泻、腰痛,厥阴风木不得升发,故热郁于内而消
渴多饮、口苦、汗出;木气不及,则火气来复,故方选乌梅丸加减。
关于腰痛的中医病历腰痛病例:患者,女性,21岁,间断腰痛2个月余于12月初住院。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痛,久坐或久站后加重,改变体位可缓解,未诊治。
1个月前,于前倾体位时腰痛加重,弯腰或转身时加重,直立位略缓解。
晨起有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对症处理:(1)体针疗法:取肾俞、委中,后溪。
寒湿加腰阳关、阿是穴,针后配艾灸及拔罐;劳损所致加委中刺血,局部刺络拔罐;肾虚加命门,志室、太溪,用补法加灸。
(2)耳针疗法:取腰。
腰椎、神门、皮质下。
腰痛是不同原因造成的腰部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
主穴:阿是穴【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国,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
【处方】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2.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委中3.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处方】命门、委中、膈俞、血海4.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处方】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关元、气海肾阴虚:绝骨、照海其它疗法:耳穴贴压:腰椎、骶椎、肾、神门头针:取穴:下肢感觉区、足运感区。
方法:1.5寸毫针沿皮刺入,捻转1~2分钟,然后通以电针,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
右侧加重原因可能是椎间小关节紊乱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椎炎等可以引起。
腰疼门诊病历书写范文日期:[具体日期]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一、主诉。
“大夫啊,我这老腰啊,疼得我都快直不起来了。
就像有个小恶魔在腰上又掐又拧的,难受死了。
”患者一脸痛苦地说道。
这腰疼啊,已经断断续续有[X]天/周/月了,开始还能忍忍,现在是越来越严重,连平常走路、弯腰捡个东西都费劲得很。
二、现病史。
患者说这疼啊,也没个啥明显的原因突然就开始了。
不过细细想来,最近工作那可是忙得像个旋转的小陀螺,一天到晚不是坐着对着电脑敲键盘,就是弯腰搬这搬那的东西。
就像在和时间赛跑,身体都快散架了。
这腰刚开始就是隐隐作痛,就像有个小蚂蚁在上面爬一样,不怎么在意。
可谁知道啊,这小蚂蚁慢慢就变成了大怪兽,现在是疼得钻心。
尤其是早上刚起床的时候,那腰就像被定住了一样,得慢慢活动老半天才能缓过劲来。
坐久了或者站久了也不行,就像腰上安了个警报器,时间一长就“嘟嘟嘟”地开始疼。
三、既往史。
患者身体还算可以,就是以前偶尔有点小感冒啥的,吃点药就好了。
不过呢,这腰以前也闹过别扭。
[具体时间]的时候,不小心扭了一下腰,当时也去看了医生,休息了一阵子就没事了。
再就是有[X]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病史(如果有),不过之前通过保守治疗,症状也控制得还不错。
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乱七八糟的慢性病,也没有做过什么大手术。
四、体格检查。
1. 腰部外观。
让患者站着看了看,腰看起来没啥明显的畸形,也没有红肿啥的,就和平常一样,但是患者站着的时候明显有点歪着身子,说是这样能让腰稍微舒服点。
2. 腰部活动度。
向前弯腰,好家伙,患者刚弯一点就喊疼,感觉就像被什么东西拉住了一样,只能弯到大概[X]度的样子。
向后伸腰呢,也是疼得龇牙咧嘴的,只能稍微伸一点点,估计也就[X]度。
左右侧屈也受到了限制,左边能侧屈到[X]度,右边侧屈的时候还能听到患者“嘶嘶”地吸气,只能侧屈到[X]度左右。
3. 压痛。
在腰椎的[具体部位,如L4 L5棘突间及双侧椎旁]轻轻一按,患者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哎呀”一声叫了起来,压痛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