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1.97 MB
- 文档页数:10
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面颈部瘢痕已成为整形外科经常使用的修复方法,随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1]。
扩张器I期并发症指扩张器置入皮下组织内至第二次手术取出前所发生的并发症,常见I期并发症有血肿、感染、外露[2]。
其中又以术后感染尤应引起重视。
本文统计了我科一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患者对其术后处理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行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术202例,6例发生扩张器感染,所用扩张器容积为300~600ml。
修复面积最小约3cm×5cm,面积最大约28cm×8cm.治疗方法是将扩张器置入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向扩张囊内注水,增加容量,获得额外皮肤,利用扩张后的皮肤进行皮瓣转移修复面颈部瘢痕。
1.2 感染的临床观察:按以下标准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①轻度感染:扩张器局部色红、触之温度高,外置注射壶[3-4]出皮孔处有淡黄色液体流出;临床中常见的血清肿亦属此类;②中度感染:扩张器局部红、肿、热、轻微疼痛,挤压扩张器时导管出孔处有少量粘稠液体流出;③重度感染:扩张器局部红、肿、热、痛,引流物为金黄色、脓性,体温在39℃以上。
临床多为慢性感染,有逐渐加重的特点。
极个别病例表现为急性感染,高热等。
2 护理对策2.1心理护理:患者因扩张器术后感染入院精神压力特别大,往往存在焦虑、紧张、恐惧、高度敏感,害怕孤独等情绪反应[5]。
因此,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患者入院后应尽快与其父母和患者进行交流, 减轻其恐惧感,让患者感觉到受到重视,耐心细致地听取他们的想法, 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
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介绍做过同类感染手术的患者, 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鼓励患者听音乐、看电视,消除紧张、戒备心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一)全身评估评估病人一般资料、现病史、有受伤史、既往史、过敏史。
(二)专科评估评估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溃、炎症。
(三)心理社会支持评估病人(家属)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病人(家属)对该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相关康复知识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方式、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并配合。
(2)皮肤准备:按整形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备皮,二期手术备皮清洗皮瓣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扩张皮瓣。
2、术后护理(1)按整形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面颈部埋置扩张器时应主要观察有无气道受压,有无颈动脉和颈动脉窦受压,有无面唇紫绀等,如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密切观察负压引流的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4)避免术区受压及锐器接触扩张器,以免扩张器破裂,造成手术失败。
(5)扩张器注水期护理:1)每次注水要听取病人的主诉,以局部皮肤稍呈苍白,扩张器变硬,病人能忍受为度,注水量一般为扩张器总容量的10%-15%。
2)注水后要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血运的情况,注意有无局部疼痛、压迫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每次注水后应准确记录注水量、注水时间。
4)避免局部皮肤受损,防止蚊虫叮咬。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按整形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并发症及护理观察。
(2)扩张器破溃、外露:观察扩张区皮肤有无破溃,发现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三、健康教育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碰撞、挤压扩张部位皮肤,避免锐器刺入。
2、注意扩张皮瓣的清洁,经常清洁局部,防止毛囊发炎,导致皮瓣感染。
3、术后应穿宽松、棉质、柔软的衣服。
四、出院指导1、勿烫伤或用力搓揉及挤压扩张区域。
2、冬季防止冻伤,夏季防止蚊咬。
3、二期术后切口可涂擦抑疤药物6-12个月,预防疤痕增生。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应用的手术室护理作者:陈跃英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第21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技术的一项重大进展,我院烧伤整形外科于1988年 4月开始将国产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于烧伤整形外科临床[1],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目前有关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术前、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经验的报道较多[2-4],但罕见有关术中配合和护理的经验介绍,本文重点介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共103例,使用了180个扩张器。
其中男性71例,女性32例;年龄 5~54岁,平均年龄26岁;使用的扩张器容量为15~800ml,平均238ml;面、颈肩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30例,烧伤后头皮瘢痕秃发28例,上肢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16例,下肢烧伤后瘢痕挛缩10例,全颜面III度烧伤鼻缺损行全鼻再造术6例,颅骨电烧伤、头皮全层坏死、颅骨坏死外露将新鲜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与后期秃发整形一次完成4例,头皮烧伤后瘢痕秃发合并颅骨缺损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及有血运的颞肌筋膜-骨膜-颅骨外板移植术修复3例,膝关节电烧伤后畸形、关节僵直2例,电烧伤后腹壁缺损2例,腹股沟瘢痕挛缩1例,皮管扩张拇指再造1例。
2 手术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手术置入扩张器:应使用传统方法切口,一般选择预扩张区与修复区交界处的瘢痕边缘,但对于新鲜的深度烧伤创面,为预防感染,切口应远离创面,可置于拟二期手术时形成皮瓣的游离切口缘;根据瘢痕等需修复的皮肤缺损面积和其周围正常皮肤的面积,选择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扩张器,并标记皮肤软组织下腔隙剥离范围;剥离腔隙满意后,用电凝止血或丝线结扎止血,检查无明显出血后,置入扩张器,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切口,适度加压包扎。
第一期手术切口愈合后,每周向扩张器内注水2次,每次注量为拟扩张容量的10%~15%,一般为20~50ml。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门诊注水的观察和护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内的液体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产生新的“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转移覆盖创面、修复缺损及瘢痕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是整形外科领域的一次革命,但其不足是治疗周期比较长,为缩短患者住院日,并为其节省费用,在行扩张器I期置入术后即出院在门诊行扩张器注水,这就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使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确保扩张器注水扩张阶段的安全,为实施H期手术奠定基础,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2月伤口治疗中心共接待扩张器注水患者6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6〜43岁。
应用一个扩张器者41 例,两个者23 例,三个者 3 例,扩张器容量为30〜400ml。
修复瘢痕34例,组织缺损2例,小耳畸形31例,扩张壶外置11 例,内置56 例。
除 1 例感染严重,扩张囊外露外,其余修复效果均满意。
2常规实施方法一般根据扩张囊容量的大小缓慢扩张,用20ml 注射器接 4 号半针头;注水初期每次注水量可适当增加一些,以每次约占总容量的10%-15%为宜。
当皮肤有一定张力后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注水量,平均间隔3〜5天注水一次,注液时不可使皮瓣的张力过大,以局部皮肤稍发白为宜。
注射后以无菌棉签压迫针眼,以防外渗。
并详细登记注水日期与注水量。
在皮肤注水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向囊内注水时不易过多过快。
注水到扩张容量后,要特别注意观察扩张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及时向医师反馈,如一旦扩张皮肤苍白,患者胀痛症状明显,适当回抽排液,以减轻囊内压力。
3注水扩张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护理3.1埋置扩张囊切口裂开:在扩张囊I期置入后首次注水时,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张力增大可能会由切口薄弱部位造成伤口裂开。
出现类似情况应停止注水并及时报告手术医师,将囊内液体完全抽出,立即行清创缝合,待创面完全愈合后再开始少量注水,逐渐增加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