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2 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篇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践……”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时间能力。
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达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有趣中练,在练习中达成活动目标。
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其中的生字。
主要培养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三、口语交际在创设情景中,引导学生展开互动的有趣的口语交流,并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识,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四、展示台在教学时,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时间机会,使得语文训练扎实而有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篇2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在导语中提前做了布置。
教师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要提醒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做好交际的准备。
话题可大可小,资料可多可少,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决定,同时注意同其他学科的联系。
由于教材的话题比较宽,教师要防止小组交流出现“自说自话”的情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和口语交际。
(1)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读读写写: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培养学生的语感。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我爱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培养学生的语感。
(3)积累名言警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理解短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培养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和口语交际。
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短文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复习。
2. 词语盘点(10分钟)(1)引导学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挑选几个词语,让学生造句。
3. 读读写写(10分钟)(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背诵,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4. 日积月累(10分钟)(1)教师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
5. 我爱阅读(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6. 口语交际(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讨论主题为本单元所学内容。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心:语文园地七2. 副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口语交际3. 内容:生字词、名言警句、短文阅读、口语交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及词语,巩固字词掌握情况。
2. 读写训练: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诗歌欣赏: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读写训练中,学生对阅读理解及写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诗歌欣赏以及读写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a. 学生自读词语,巩固记忆。
b.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检查掌握情况。
3. 读写训练:a. 学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短文结构,讲解写作技巧。
c.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诗歌欣赏:a.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
b. 教师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5.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
b.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本单元重点字词,标注易错字。
2. 读写训练: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短文结构,展示写作技巧。
3. 诗歌欣赏:诗歌原文及关键词句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词语,每个词语写3遍。
b. 根据短文内容,仿写一篇小作文。
c. 背诵诗歌,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描绘的景象。
2. 答案:见课本及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整体反思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
《古诗二首》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雾的变化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使整个想象充满童趣。
《雪孩子》则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激发学生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美好的心灵。
语文园地七安排的写话练习,以猫和小老鼠为话题,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进一步落实“想象”要素。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第一次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
作为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地读。
二、课标分析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
本单元课文在课标的指导下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形成自己的感受,进行思维训练。
三、单元教学效果基于任务群的单元教学设计总构想为:以单元核心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和任务情境,设计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开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达成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把握了各篇课文在完成教学重点时的训练点。
《古诗二首》中,我利用插图,让学生在朗读诗句后,想象画面。
《雾在哪里》教学时,借助课后第二题和第三题,让学生体会雾的淘气,发挥想象说话。
《雪孩子》中根据泡泡框的提示,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想象续编。
每篇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的点虽然不同,但是孩子都能根据要求发挥想象,达到了思维训练的目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七》,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词语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2. 课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大意。
3. 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课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的创意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词语学习: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3. 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大意。
4. 写作练习: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趣味。
3.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4.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
5.积累民谣《数九歌》;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词语。
(重点)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趣味。
(重点)3.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难点)一、识字加油站1.师出示与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相对应的图片。
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也可以先出示每组词语的第一个词语。
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自然风光,识记12个词语。
如:第一列词语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第二列词语介绍了代表性的植物;第三列词语除了贝壳,其他都是代表性的动物。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识字。
二、字词句运用1.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将这些字读准。
(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2)学生动手查“亏、申、丹”三个字。
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3)师小结,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2.学习描写天气情况的词语。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8个四字词语描写了云雾、风雨、冰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选用一两个词语,说说当时的情境。
3.读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1)请学生先读这两个句子,试着和同桌说说句子有趣在哪里。
(2)全班交流:第一句,着重引导学生从雾自问自答的语言中体会有趣;第二句,从风擦汗、滚走圆帽子等一系列淘气乃至有点恶作剧的行为中,体会有趣。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巩固部首查字法,了解描写天气的词语,感受天气的变幻莫测。
3.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写拟人句。
4.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5.背诵《数九歌》,了解数九节气。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独体字。
2.积累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结合生活体会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一两个词语;从语言、动作中感受雾、风的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有趣。
3.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
4.背诵民谣《数九歌》,读懂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展开丰富的想象,能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
教学准备:1.学生借助拼音和图画读词语、读句子、读《数九歌》和《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复习部首查字法。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咱们的祖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一下祖国不同地方的风景。
一、识字加油站教师点拨:1.出示风景图片,欣赏风景认识字。
(1)依次出示:海滩椰树贝壳沙漠胡杨骆驼高原雪莲骏马悬崖青松雄鹰(2)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我会认。
出示8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读,给生字口头组词。
3.内容归类。
不同地形及特色:海边:海滩、椰树、贝壳。
沙漠: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高原、雪莲、骏马。
悬崖:悬崖、青松、雄鹰。
二、字词句运用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答案示例:k uī2.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答案示例:寒风刺骨:北风呼呼地吹着,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手上,冻得人直打哆嗦。
电闪雷鸣:炎热的夏天,一阵狂风吹过,天空乌云密布,一道道闪电划破天空,接着轰隆隆的雷声从远处传来。
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共设了六个板块。
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把“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8个生字,巧妙地呈现在12个描写景色的词语中,让学生在认读词语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的美丽之处。
第二板块“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三项内容。
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考查的是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
②“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情景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让学生边读这两句话边想象这两句话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趣处。
第三板块“写法”编排的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展开想象写一则童话故事的内容。
第四版块“展示台”编排的是区分形近字的知识。
第五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数九歌”。
第六板块“我爱阅读”编排的是短文《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一、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词语读准确,然后借助图片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感受大自然的的美丽。
这次的“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三项内容。
第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我让学生回顾部首查字法的步骤,然后再用这种方法查字典完成习题。
学习②“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词语读正确,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个词语描绘的景象。
也可以选两个自己最熟悉的情景来说一说。
从而体会成语的特点。
学习第③“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的时候,我让学生先把句子读正确,然后同桌互相表演一下每句话的意思,从而体验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趣处。
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表演,去猜测,去交流的方法很有效。
二.成功之处:“写话”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再观察画面,最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经验来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试着写一写。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说一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示台”展示的是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
这些都是易混字。
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引导学生在正确朗读词语的同时细心观察找到加点字的不同点,帮助学生区分。
这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记忆。
学习“日积月累”的时候先让学生把《数九歌》读正确、流利并达到背诵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了解每九有什么特点。
教学“我爱阅读”的时候,先让学生自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着说一说通过阅读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
乐,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三、不足之处:讲授课堂知识的时间过长,忽视学生的掌握状况。
四改进措施:在实践中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
通过创设识字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