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消费税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06.00 KB
- 文档页数:21
会计审计160 全国流通经济白酒企业消费税税收筹划———以五粮液集团为例刘 欣 周海龙(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白酒行业是公认税负较高的行业,较高的税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会阻碍其健康发展。
白酒作为应税消费品,在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都需要缴纳消费税,但消费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较高,会给企业造成较高的税负,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因此,白酒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情况,进行合法合理的税收筹划,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白酒企业主要的消费税筹划方式,并以五粮液集团为例进行研究,对白酒税收筹划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白酒企业;消费税;税收筹划中图分类号:F426.82;F406.7;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8-0160-03一、税收筹划概述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筹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节约税收成本,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
具有合理性、合法性、筹划性、综合性、时效性和目的性的特点。
税收筹划不同于避税,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是纳税人合理合法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自己的税负;而避税是纳税人通过钻税法的漏洞来规避税负,虽然算不上是违法行为,但与国家税收政策导向相违背,是对税法的滥用。
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税收筹划和避税加以区分,从而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消费税筹划方案1.包装物筹划(1)包装业务转移。
市场消费者繁多,每个消费者都有不同需求,为了满足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白酒企业一般会对白酒进行包装消费,从而使白酒的价外费用大大提高;同时,包装物是随白酒一同销售并单独计价的,因此会增加白酒企业的消费税税额。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白酒企业可以选择直接出售无包装的裸产品,或者进行必要的简易包装,然后销售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根据意愿进行包装,即将包装业务转移给下游企业。
五粮液企业价值评估案例一、背景介绍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
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白酒,包括五粮液、剑南春等品牌。
五粮液在中国白酒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品牌价值和企业价值备受关注。
二、企业概况1. 产品和服务五粮液主要生产高档白酒,包括五粮液、剑南春等品牌。
公司还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
2. 客户群体五粮液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国国内消费者。
3. 经营模式五粮液采用直销模式,通过自有门店和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4. 市场份额据2019年数据显示,五粮液在中国高端白酒市场中占有约30%的份额。
5. 财务状况2019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2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为81亿元人民币。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1. 直接资产法直接资产法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进行估值。
五粮液的主要资产是酒类生产设备、商标和专利等无形资产。
通过对这些资产的估价,可以得出五粮液的企业价值。
2. 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来确定企业价值。
五粮液的同行业企业包括茅台、洋河等。
通过对这些企业的市值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五粮液的市场估值。
3. 收益法收益法是根据企业未来能够带来的现金流量来确定企业价值。
通过对五粮液未来几年的营收和利润进行预测,并采用贴现率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最终得出五粮液的企业价值。
四、企业价值评估结果1. 直接资产法根据五粮液2019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总资产为约197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约1040亿元人民币。
考虑到无形资产如商标和专利等也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将公司总资产作为其最低估值,即约1970亿元人民币。
2. 市场比较法以2019年底的市值为基础,茅台、洋河等同行业企业的市盈率平均值为约45倍。
根据五粮液2019年净利润约81亿元人民币,将其乘以同行业平均市盈率,得出五粮液的市场估值约为3645亿元人民币。
3. 收益法根据五粮液过去几年的营收和利润数据,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预测未来三年内公司营收和利润分别为250亿元人民币和90亿元人民币。
案例分析:五粮液的股利之争一、五粮液的股利分配方案为什么会引起中小股民的强烈不满?(一)股利分配政策“一毛不拔”五粮液历年股利政策:年份实现净利润分配方案1998 5.53亿元每10股派现金12.5元(含税)1999 6.49亿元每 10股转增 5股2000 7.68亿元不分配、不转增、以10:2配股,配股价25元2001 8.11亿元每10股送红股1股、公积金转增2股、派现金0.25元(含税)2002 6.13亿元每10股转增2股2003 7.03亿元每10股送红股8股,公积金转增2股、派现金2.00元(含税)2004 8.28亿元不分配、不转增2005 7.91 亿元每10股派现金1.00元(含税)2006 11.67 亿元每10股送红股4股、派现金0.60元(含税)2007 14.68 亿元不分配、不转增2008 18.30亿元每10股派现金0.50元(含税)2009 32.32亿元10派1.50元(含税)2010 44.44亿元10派3元(含税)2011 61.80亿元10股派5元(含税)2012 99.25亿元10股派8元(含税)第一阶段:(1998年)慷慨的现金股利第二阶段:(1999年-2007年)以送红股为主,现金股利不连续且分配较少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现金股利分配,平稳发展从这个图,我们可以了解五粮液公司上市以来历年的分配方案,该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总体上是以送股为主,分红可以说是极为吝啬的。
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有分红派息的是在1998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8年,但是除了1998年的每10股派现金12.5元,算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现金股利分配以外,其余年份的低分红派现相对于当年高额的未分配利润来说,给投资者带来的只有疑惑。
之后的几年里五粮液公司的净利润虽然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但是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送股、转增和派现行为交叉出现,没有特定规律可循。
五粮液案例五粮液重塑品牌形象1994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公司携数百万现金与五粮液联姻,推出“福建与台湾”春”酒,拉开了五粮液品牌延伸的序幕。
随后,五粮液集团充分利用“五粮液”这一品牌优势成功的开发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粮神、五粮液、五福液等“五字头”的全国性品牌;同时针对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消费习惯、口味、经济条件都不一样的情况,开发了系列区域品牌,比如金六福、浏阳河、京酒。
在2000以前,五粮液的多品牌战略是白酒行业中最成功,的这些品牌为五粮液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利润贡献。
至2002年,五粮液家族已延伸出百余个品牌,创造了年销售70亿余元的辉煌业绩。
一时间,五粮液集团在业界开创了系列品牌经营模式被其他企业进行了极大效仿和复制。
然而,尽管品牌延伸成就了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但品牌的过度延伸也使五粮液的发展不堪重负,五粮液已经为自己的粗放型品牌延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五粮液品牌延伸始于1994年。
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公司已推广了五粮液、五粮春、五福液、金六福、六合春、浏阳河、北酒、铁满、甘一杯、四海春、盛酒、优酒、热酒、东方龙、遂乐等100多个品牌。
大多数品牌都不知名,需要“五粮液”的形象支持。
五粮液服务公司只有12个品牌的“娇贝”系列白酒,有12家企业在运营,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一些分子品牌在没有母品牌照顾的情况下消失了;由于控制不力,一些分子品牌相互勾结、诽谤,大大降低了五粮液的声誉。
五粮液本是高档酒的代名词。
然而,目前五粮液的品牌已经无限延伸到了低档酒的市场:既有一百多元又有几十元的五粮醇,也有几元钱的东方龙。
五粮液的一百多个延伸品牌价位主要集中在30-80元之间,产品的风格、个性和消费者群体没有什么差异,如此众多的同质产品挤在相同的市场空间,导致各品牌各自为政,同室操戈。
2001年5月,国家调整了消费税政策,对白酒实行复合评税。
随着白酒行业消费税的提高,五粮液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五粮液的收入水平急剧下降。
五粮液营销案例分析一、五粮液销售与运作模式五粮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之后经过历代的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五粮液。
在五粮液形成的初期,采用了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方式,并注重发挥意见领袖——著名诗人的作用。
提到五粮液,你可别以为它只有一个摸样哦。
其实五粮液有好多种类的。
二、五粮液的种类五粮液种类类型目前总共有35种。
五粮液一般分为:饮用型、精品型、珍品型、豪华型。
(1)饮用型主要分为: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一帆风顺系列、庆奥运、60%五粮液系列、五粮液酒王酒、系列酒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
(2)精品型主要分为:一马当先系列、一帆风顺系列、系列酒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庆奥运、60%五粮液系列。
(3)珍品型主要分为:一帆风顺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一马当先系列、五粮液商务礼品酒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
(4)豪华型主要分为:一帆风顺系列、五粮液商务礼品酒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一马当先系列。
9月17日,“2012(第18届)中国100品牌价值榜”在英国伦敦新鲜出炉,海尔、联想、五粮液三大品牌以绝对优势占据品牌前三甲。
五粮液品牌价值继2011年之后,再创新高,以659.19亿元再次蝉联100强第三名,连续18年稳居该榜单食品行业第一。
那么五粮液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呢?其实五粮液的崛起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三、五粮液——崛起背后的推手五粮液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其长期苦心经营和文化积淀的结果,其中“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价值创新、国际化路径创新”是其快速崛起背后的神秘推手,已经并正在推动五粮液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1)创新的商业模式1998年,五粮液开创了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即买断经营,同时部分实行“OEM模式”。
“买断经营”模式的创立改变了五粮液的产销规模、产品结构与渠道资源整合能力。
高峰时期的2001年,五粮液的子品牌一度达到120多个。
这一时期,五粮液品牌的无形资产也呈现“原子裂变”的趋势,从1994年的34亿元迅速递增到2007年400多亿元,品牌资产居全国第三、白酒行业第一,企业总营业额直线上升。
消费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5篇)第一篇:消费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消费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1.2月8日,宇丰汽车厂以20辆小汽车向宇南出租汽车公司进行投资。
按双方协议,每辆汽车折价款为16万元。
该类型汽车的正常销售价格为16万元(不含税),宇丰汽车厂上月销售该种小汽车的最高售价为17万元(不含税)。
该种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为5%。
该汽车厂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2.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信义公司采取多样化生产销售策略,生产粮食白酒与药酒组成的礼品套装进行销售。
2012年6月,该厂对外销售700套套装酒,单价100元/套,其中粮食白酒、药酒各1瓶(若单独销售,粮食白酒30元/瓶,药酒70元/瓶)。
假设此包装属于简易包装,包装费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该企业对此销售行为应当如何进行纳税筹划?3.某粮食白酒生产企业甲委托某酒厂乙为其加工酒精10吨,委托方甲企业提供粮食,成本为800 000元,委托加工的加工费为72 000元,缴纳增值税12 24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受托方乙企业无同类酒精销售价。
甲企业将收回的全部酒精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白酒150吨,每吨不含税售价50 000元,当月全部销售。
计算委托加工方式下甲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并提出纳税筹划方案以降低甲企业的税负。
4.红叶卷烟厂是一大型卷烟生产企业。
2013年3月接到一笔7000万元,计2 000标准箱的卷烟生产订单,原材料(烟叶)价格1 000万元。
如何生产这批产品,公司管理者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全部卷烟各生产流程均由企业自行完成;加工成本、分摊费用1 700万元。
第二,委托其他企业将烟叶加工成烟丝,收回后本企业再进一步加工成卷烟;双方协议加工费680万元。
加工烟丝收回后,红叶卷烟厂继续加工成卷烟,加工成本、分摊费用1 020万元。
第三,全部生产流程委托其他企业加工,收回后直接销售给客户;委托加工费用1 700万元。
红叶卷烟厂收回后直接销售给客户,售价7 000万元。
五粮液:怎么会这样输得一败涂地最近比较烦。
五粮液,这个中国白酒第一品牌面对去年的财报肯定会头痛和尴尬不已:主营业务收入远高于茅台,但净利润却足足比茅台少了三个亿!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更是分别下降了5.92%和4.43%。
五粮液啊,在和同是白酒巨头的兄弟企业的竞争中,你怎能输得如此一败涂地?翻开五粮液厂代理的品牌目录,长长的一串名单看得人眼花缭乱。
野心勃勃的五粮液多年来以实现“产业多元化”为自我标榜,不断地开枝散叶,扩张拓疆。
不仅其名下的子品牌酒类品种繁多,与酒业关联甚微的产业它也大张旗鼓地涉足。
制药,塑胶,服装,甚至汽车模具五粮液都“玩”过一把。
雁过无痕,其斥巨资推出的数个陌生行业品牌很快随风飘散,如同爆竹喧闹过后的安静,差距之中只留下隐约的火药味供人回味把玩。
许多龙头企业都愿意采取“集团”式的多元营销模式。
财大气粗后想“纵深”、“纵横”固然没错,但贪多嚼不烂,左右开弓往往会造成本末倒置。
良莠不齐的子品牌不仅拖住了五粮液研发主品牌的脚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其纯正高档的商标形象;“五粮神”,“翠屏春”,五粮液的100多个“子孙”为竞争互相厮杀,各自为政,更令消费者无所适从。
五粮液“玩”大了。
反观茅台,一直主推年份酒。
说其小心也好,说其保守也好,茅台的品牌确实更加坚实。
一个是“筑长城”,不断延伸;一个是“垒高塔”,层层升高。
究竟孰优孰劣?虽不可一概而论,但在“白酒”的这份试卷上,茅台显然做出了更令人满意的答案。
到了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
五粮液应该明白: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对手。
而他们最大的对手,恰恰就是自身。
但愿五粮液能把2005年的失利转化成浴火重生前的涅槃。
五粮液“壮士断腕”,经销商怨声载道退出低端市场,能解困?五粮液作为国内白酒旗舰企业,同时经营着国内最高与最低价位区间的产品,这对企业形象将有不可预测的负面效应,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据悉,低价酒每年可能给五粮液带来约1亿—3亿元的亏损,并影响其高端形象,五粮液公司横起了心,动刀要割掉这条“尾巴”。
1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简介素有“中国酒王”之称的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五粮液),是一家拥有近千年历史,以及千年文化沉淀的公司。
和茅台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拥有从封建帝国使用到尽头的老窖池群和一大批现代化的机械化酿酒车间,其公司总占地约12万km 2,拥有员工超过5万人。
2018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3亿元,同比增长32.61%;总税负50.8亿元;资产总额达1642亿元。
2白酒行业现状白酒的消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并因其超高的利润率备受政府关注。
在政府戒严、反腐败、反对公费吃喝的情况下,政府需求显著下降,由于限制公费吃喝导致以前一枝独秀的白酒遭到重创,企业对白酒的消费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而且近两年国民经济并不景气,且短期预计不会有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出台,因此需求提升可能性较低。
个人消费变化来源于消费升级,“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共识。
除去以上原因,国家从严征收白酒消费税等政策,也对白酒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年来,高利润的企业通常都是税务部门重点关照的对象,且白酒行业属于国家限制性行业,其税负相当重。
3五粮液的税收筹划本部分是讲解白酒企业以五粮液为例,对其生产经营中各项涉税业务进行筹划,又因白酒企业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3种税种占比较高,从这3种税种入手进行税收筹划。
3.1五粮液的消费税筹划白酒需要交纳消费税,白酒企业自然也是消费税纳税企业,消费税在白酒行业的税收构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限制性企业,国家对整个行业的税收都相当高。
白酒消费税的计算首先是从价征税税率为20%,还有一道从量税为0.5元/500g 。
生产白酒的企业下游一般都是各样经销商,白酒企业如果出售给经销商的白酒价格低于计税价格70%的,应由税务机关根据该白酒企业相应的情况,在经销商进行再次分销时价格的50%~70%自行核定计价。
收入消费税对比见表1。
3.1.1包装和酒分开计价市场上每个消费者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白酒生产商会对白酒进行包装消费,白酒的价外费用会大大提高,而且包装物是随白酒一同销售并单独计价的,所以会使白酒企业的消费税增加。
财务报表分析---五粮液风险分析小组成员:杨欢2010201050252张雅曼2010201050258刘巧丽2010201050259况秋平2010201050260陈蓉2010201050263杨艳涛2010201050313周洪2010201050316一、行业风险1、物价整体上扬对白酒行业的冲击白酒行业是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从2007年年初到2009年上半年,粮食价格一涨再涨,加上其他原材料如煤、电、油、包材用纸的疯涨,导致白酒行业整体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行业企业都受到了极大的成本压力。
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物价的居高不下不会有明显改观,这给白酒行业的生产造成的压力不会短时间缓解。
2、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改变对白酒行业的影响由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白酒受到啤酒、葡萄酒、进口酒等产品的冲击,市场将进一步萎缩,相同价格下可买的替代礼品很多。
通常白酒依靠广告来进行市场营销,但白酒广告宣传受到政策限制。
另外,公款挥霍型消费减少和政府自身对高档酒的限制也会促进白酒消费减少。
3、白酒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行业名称发展阶段03至08行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端白酒II—III 15.80%中低端白酒II 28.22%白酒作为一类产品,其生命周期较长。
受中国上千年酒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白酒的生命周期可能无限延续。
中国白酒业经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发展及过度竞争,应该说现在处于生命成熟期的中后期,表现为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稳中有降,潜在顾客越来越少,竞争逐渐加剧,市场呈现红海特征。
促销费用增加,整个白酒业的销售额及行业利润率都在缓慢下降。
4、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政策调控白酒企业生产,对白酒供给产生影响,引导了行业发展方向。
“开征白酒从量税”、“控制白酒总量”、“消费税调整”促使了白酒行业产品机构升级,向中高端路线发展。
二、市场风险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由于利息率的变化导致损失的风险。
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可以看出,财务费用的调节金额为0,说明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均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代理
研究与开发转移
许可协议
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
关键管理人薪酬
在进行关联交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联交易的真实性。
真实的关联交易是指有真实交易动机,且符合营业常规。
虚假的关联交易不仅背离公司利益,也常常隐藏着违规、违法等因素。
比如有些公司虚构并不存在的交易来转移收入和分摊费用,或者通过互拆借资金的方式调解利息费用。
一旦发现,企业就会面临处罚,公司的信用也会受到影响。
因而,公司应关注关联交易的真实性。
2、注重关联交易的披露。
关联交易的存在已不是关注的重点,对关联交易的及时、深入、完全、准确的披露已成为公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
公司只有坚持披露重于存在的原则,才能使公司更稳健的运行。
3、关联交易的必要性与公平性。
必要的关联交易多为公司存在及发展不可或缺的,比如:综合服务协议、主营业务所赖以依托的购买或租赁协议等等;这类关联交易也是公司持续性的关联交易,此时也要兼顾关联交易的公平性。
4、在关联交易中的注重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实践中,关联交易多发生在新、旧控股股东与其关联方之间。
虽然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在权利质量上并无不同,只是数量上的差别,但比普通股东的权利更为优越。
关联交易往往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如果此问题处理不好,会引起中小股东的不满,可能使企业陷入诉讼的泥潭,会影响到公司的信誉,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四届财务案例分析大赛真实的谎言五粮液财务案例分析团队名称:派派团队成员:姚毓、蒋婉琳、袁媛张潇枫、陈晓燕摘要2009年9月9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本文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分析其2006年~2009年期间的财务状况。
另外,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五粮液数据背后的问题。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粮液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
目录案例概述 (1)五粮液公司简介 (2)问题剖析 (3)1、财务报告的“秘密语言”在哪里? (3)手段一:不计提减值准备 (3)手段二:掩盖投资损失 (5)手段三:虚增收入 (6)2、关联交易之盘根错节? (8)3、内部控制之若即若离? (11)4、SWOT分析 (12)案例思考 (14)参考文献 (15)2009年9月9日11点30分,市场一切都很平静。
五粮液的股价在经历了六连阳后,上午显露疲态,一直围绕着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位,窄幅震荡,收报23.79元,微跌。
11点35分,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
报道称证监会稽查部门人员已入驻宜宾着手开始对五粮液进行立案调查。
13点下午开盘后,五粮液的股价于午后直线暴跌,大幅跳水,13点42分时一度跌停,最低价21.69元,随后跌停板被打开,最终收盘价22.60元,五粮液股票的成交量也创出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成交量22660万股,成交额达到50.95亿元。
我们不禁要问,五粮液怎么了?这其中存在着什么样的谎言呢?名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宜宾市岷江西路150号法定代表人:唐桥股票简称:五粮液控制关系方框图:四川省国资委宜宾市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五粮液集团五粮液事件爆发以来,种种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我们讶异于其涉及范围之广、金额之多,而他们又是如何使得事件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呢?它的财务报告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的要求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五粮液事件进行了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期末论文论文题目:五粮液PEST分析学生姓名:刘雨淋专业:会计学(CPA方向)学号: 41203539上课时间:第1-8单周,星期三第6-7节五粮液PEST分析一、五粮液介绍(一)概况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有“中国酒都”之称的四川省宜宾市,其前身为五十年代初由8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
1959年因其产品五粮液酒的优秀品质和声誉而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经营为主,现代制造业、现代工业包装、光电玻璃、现代物流、橡胶制品、现代制药等产业多元发展,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五粮液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二)发展从九五期间到2004年,公司创下了销售收入平均增长26%的超高速度。
公司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逐步提高高、中价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低价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实施1+9+8品牌战略(即1个世界性品牌、9个全国性品牌、8个区域性品牌),70余个品牌中打造出18个重点品牌,承载40万吨商品酒的销售量规模。
把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成为集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国际化于一身的特大型企业。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经营为主,同时生产经营精密塑胶制品、成套小汽车模具、大中小高精尖注射和冲压模具,以及生物工程、药业、印刷、电子、物流运输和相关服务业等多元发展,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2013年,股份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7.1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3亿元,二、五粮液PEST分析(一)、P—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己基本确立,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国家对企业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财产保护、市场经营行为等方面都通过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
重庆三峡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财务管理案例教程实验名称贵州茅台,五粮液股利政策案例分析实验类型验证学学时 4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年级班别 07级会计班开出学期 2009-2010 下学期学生姓名黎学海学号 200704080154实验教师权英淑成绩2010 年 5 月 25 日备注:此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实验内容,由学生独立撰写。
附:实验报告(论文)贵州茅台五粮液案例分析(第十二组)指导老师:权英淑组长:郎平学生姓名:200704080154黎学海演讲人: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报告日期: 2010年 5 月 6 日贵州茅台,五粮液投资案例分析(第十二组200704080154黎学海)茅台股利政策分析2009-05-25 94,380.00 94,380.00 2009年5月25日,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48867.9034万股上市流通,总股本为94380万股。
2008-05-26 94,380.00 94,380.002008年5月26日,公司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4719万股上市流通,总股本94380万股. 2007-05-25 94,380.00 94,380.002007年5月25日,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0561.295万股上市流通,总股本为94380万股。
2006-05-25 94,380.00 94,380.002006年5月25日,股权分置,总股本为94380万股。
2006-05-19 94,380.00 47,190.00 2006年5月19日,10转10(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是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一部分),总股本增至94380万股。
2005-08-05 47,190.00 39,325.002005年8月5日,10转2,总股本增至47190万股。
2004-07-01 39,325.00 30,250.002004年7月1日,10转3,总股本增至39325万股。
2003-07-14 30,250.00 27,500.002003年7月14日,10送1,总股本增至3025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