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15.17 KB
- 文档页数: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干预新进展【摘要】在肾脏功能衰竭或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膜透析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
但是行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病程均较长,且病情较为严重,患者由于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再加上需要维持较长时间的腹膜透析治疗,长此以往,不仅仅会增加患者身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多的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这其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常见且病情严重的一项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再住院率、死亡率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肾脏功能衰竭;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护理进展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由于其所需设备比较简单,且操作比较方便,所以,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疗法中,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影响较小,因此普及度较高[1]。
但是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时,腹膜炎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除了需给予患者更优质、更具综合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之外,还应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2]。
而腹膜透析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治疗方案的理解程度不足,导致其自我护理能力较低,且会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给予患者更具科学性、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来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和自护能力,才能有效保证腹膜透析治疗的实际效果,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从根本上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3]。
基于此,本文特针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进行分析,就腹膜透析期间的护理要点进行了总结,现有如下综述。
1、开展专科门诊国内有大量报道显示,于院内设立相应的腹膜透析专科门诊,能够提供给患者专科指导措施,开设腹膜透析热线服务,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
强化腹膜透析患者门诊管理措施和治疗指导方案,通过开展专科门诊来促进患者日常指导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促进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
腹膜透析专科门诊给予患者严格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措施,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且规范性掌握相关操作技术,通过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来针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为患者设立针对性的随访计划,并与门诊开展腹膜透析热线服务,保证24小时畅通,提供给居家透析患者良好的护理保障和技术支持[4]。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对于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仍是透析疗法,透析疗法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由于血液透析受设备限制和费用较高,很多患者选择了腹膜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漫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1]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2]。
有资料表明,中断腹透或死亡原因中,腹膜炎占15%。
因此,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
1.腹膜炎诊断标准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指南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两项即可诊断为腹膜炎:(1)有腹痛、发热,PD引流液浑浊等临床症状;(2)PD引流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0/mm3,其中中性粒细胞数≥50%;(3)PD引流液培养出病原微生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膜炎则称多重感染性腹膜炎[3]。
2.腹膜炎的易感因素2.1腹透操作不当常年反复操作患者会产生心理松懈。
操作时无菌操作不严格不注意手卫生、换液前未冲洗导管、换液时接触接头及透析液口、或加药时污染加药口、接头脱落、反复使用碘伏帽及透析液检查不合格被污染。
其次隧道口感染、透析管口感染、透析管破裂、未及时更换导管发生了腹膜炎但未更换6寸短管等此外,糖尿病患者于腹透液袋内添加胰岛素时未消毒或消毒不当、操作时违反无菌原则也是污染的常见原因。
[4]2.2腹透管植入术时污染腹透管植入本身就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2.3导管相关因素导管隧道口周围存在感染;导管老化、导管破裂也可使患者发生腹膜炎。
2.4腹腔防御功能低下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腹膜局部防御机能减退。
2.5营养不良腹透患者营养不良时,容易发生感染3.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流行与危害腹膜炎的发生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27%~52%下降到近年的38.8%左右,它仍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是引起腹透技术失败的重要原因[5]。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
其相对于血液透析有着独特的优势。
腹膜透析技术日益成熟,但腹膜炎仍是PD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PD患者死亡的重要促成因素,因此了解PD相关性腹膜炎的细菌谱、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腹膜炎保护腹膜功能从而提高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研究引言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病和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居家操作简便、费用低、回归社会等优势。
但PD相关腹膜炎是PD患者在临床中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腹膜超滤和透析效能,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及无菌操作技术的改进,腹膜炎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仍然是患者退出PD甚至死亡的首要原因。
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腹膜炎是保证患者长期PD成功的关键。
1PD相关性腹膜炎细菌谱及其变化近年来国内的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016年ISPD指南建议各腹膜透析中心的腹膜炎感染率不应超过1/24例.月,近年来我国腹膜炎的发生率为1/69-1/33例.月,远低于以上标准。
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南北方无明显差别。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相比较,后者导致的腹膜炎的预后更差,与较高的住院率,导管拔除率,永久转移至血液透析率和死亡率相关。
对透析中心1984年-2010年26年间PD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谱进行研究发现,PD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谱出现新的变化,即革兰阳性菌仍是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有所上升,这是由于革兰氏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急剧下降导致,阴性菌感染的腹膜炎发生率仍相对稳定。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为控制腹膜透析的并发症,选择优等的腹膜透析管、杀菌能力较好的敷料、合适的腹膜透析液,教会患者及家属对皮肤和导管的自我护理,加强对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按照规范定期随访、持续的改进和提高腹膜透析质量,是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的关键。
[Abstract]To control the complication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rate of peritonitis,improvements in following aspects are to be consider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receiving peritoneal dialysis:choosing superior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s and dressing material of good sterilization ability;using appropriate peritoneal dialysate;instruction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family members on how to conduct care of the skin and the dialysis tubes;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of the patients’ nutritional status;regular follow-up and review. The improvement in the above factor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extend the lifetime of the patients.[Keywords]Peritoneal dialysis;Peritonitis;Nursing随着我国肾衰竭病人愈来愈多,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的广泛应用存在着着很多困难,加上腹膜透析技术成熟和材料改进,现在腹膜透析已开始进入肾衰竭患者的生活。
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腹膜透析作为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广泛开展。
随着透析管路和腹透液的改进、透析技术的日臻成熟,并发症逐渐减少,然而,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SuppurativePeritonitis,SP)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并已成为导致患者退出透析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2]。
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腹膜透析发生SP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进展,以期降低SP的发病率、提高患者透析疗效及生活质量。
1腹膜透析SP的诊断具备下列3项中2项即可确诊:(1)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和体征;(2)腹透引流液浑浊,检查白细胞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数>50%;(3)腹透引流液革兰氏染色或细菌培养找到致病菌[3]。
2腹膜透析SP的危险因素2.1患者自身因素2.1.1原发疾病患者原发疾病糖尿病为SP的独立危险因素[4]。
国内有研究对腹膜透析发生SP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占6成以上,提示与其他慢性肾病相比,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更容易患腹膜炎。
2.1.2营养不良腹膜透析影响患者的食欲及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腹透患者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长期如此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
此时,患者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性腹膜炎[5]。
2.1.3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弱长期腹透可使患者肠道处于水肿状态,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若患者因食用过期、不洁的食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泻,或者粗纤维食物摄入过少、不良的排便习惯出现便秘,此时肠道内细菌很容易穿透粘膜屏障移位至腹腔而造成腹膜炎[6]。
2.1.4其他因素有研究表明,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与腹透患者的依从性差、家居环境不卫生、年龄偏大等因素密切相关[5]2.2医源性因素2.2.1腹透管植入任何破坏腹膜腔完整的操作均会增加腹腔感染的机会,腹透管植入手术也不例外。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5-05T14:09:52.7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作者:陶珺珺
[导读]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中断腹透或死亡原因中,腹膜炎占15%。
因此,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 200040)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306-02 对于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仍是透析疗法,透析疗法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由于血液透析受设备限制和费用较高,很多患者选择了腹膜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漫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1]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2]。
有资料表明,中断腹透或死亡原因中,腹膜炎占15%。
因此,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
1.腹膜炎诊断标准
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指南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两项即可诊断为腹膜炎:(1)有腹痛、发热,PD引流液浑浊等临床症状;(2)PD引流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0/mm3,其中中性粒细胞数≥50%;(3)PD引流液培养出病原微生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膜炎则称多重感染性腹膜炎[3]。
2.腹膜炎的易感因素
2.1腹透操作不当常年反复操作患者会产生心理松懈。
操作时无菌操作不严格不注意手卫生、换液前未冲洗导管、换液时接触接头及透析液口、或加药时污染加药口、接头脱落、反复使用碘伏帽及透析液检查不合格被污染。
其次隧道口感染、透析管口感染、透析管破裂、未及时更换导管发生了腹膜炎但未更换6寸短管等此外,糖尿病患者于腹透液袋内添加胰岛素时未消毒或消毒不当、操作时违反无菌原则也是污染的常见原因。
[4]
2.2腹透管植入术时污染腹透管植入本身就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2.3导管相关因素导管隧道口周围存在感染;导管老化、导管破裂也可使患者发生腹膜炎。
2.4腹腔防御功能低下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腹膜局部防御机能减退。
2.5营养不良腹透患者营养不良时,容易发生感染
3.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流行与危害
腹膜炎的发生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27%~52%下降到近年的38.8%左右,它仍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是引起腹透技术失败的重要原因[5]。
外源性感染即接触性污染是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最主要原因[6]。
腹膜炎的发生,导致蛋白丢失增加,严重者导致腹腔脓肿形成、败血症及腹腔粘连。
4.护理对策
4.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腹膜透析应定期消毒护士进行操作时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范的无菌技术操作培训。
使患者能够认识到不规范操作的危害性,加强患者无菌操作观念和操作技术。
由于尿毒症患者每天需进行的腹膜透析次数相对频繁,由于经济原因而对腹膜透析了解甚少,肾内科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透析时间、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服用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对尿毒症患者进行随访,查看尿毒症患者的腹膜透析操作,并进行指导纠正。
[7]
腹透患者应吃些蔬菜、水果,需注意的是进食的食物必须是新鲜、无刺激的,避免进食隔夜、腐败、过冷、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膜炎。
4.3加强营养,增强自身防御机制众所周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PEW的发生率仍然高达18%~56%。
多种因素可导致PEW,包括炎症、透析不充分、残余肾功能的丧失、透析过程中蛋白质的丢失等,但是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原因[8]。
因此,腹透患者需优质高蛋白饮食(如鱼、瘦肉、牛奶、鸡蛋等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动物蛋白)。
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食入,特别是豆类及豆制品。
每日每日热量宜>146.3kJ/kg。
使用富含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
摄入适量的钠、钾、磷。
4.4保持清洁卫生,注意保暖环境整洁,每日开窗通风,做好个人卫生。
4.5心理护理腹膜炎发生后,教会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及松驰疗法,以消除患者因紧张恐惧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9]。
对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加强与其沟通,讲解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6健康教育顾赟等[10]研究表明, 建立一个适合腹膜透析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疾病的管理、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包括了在医院内的直接教育,病人在家中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医护人员咨询、讨论或通过教育手册自学, 通过社会中其他渠道如病友间、媒体信息的学习。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腹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与营养的控制与调整、药物的使用、合并症的预防与处理等。
5.总结
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住院全过程,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于预防腹膜炎的重要性的理解,而更人性化的优质护理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中医护理是护理中的特色临床上很多手术后为了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袁常配合中医护理方法:如灌肠法和按摩法,通过针刺刺激可促进小肠蠕动增加加快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益,而灌肠法用大承气汤,而按摩和红外线理疗则有利于加速胃肠血运促进气体排出,这些都是肾内科护理人员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护理人员在探索新的护理服务模式中求发展、求进步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爱荣,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76-1377
[2]杨杰,张炜炜,万成,9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耐药性分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1):590-593
[3]薄其凤,梅小斌,郭志勇,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分类及防治[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0(2)181-183
[4]吴洁,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4):3168-3169
[5]韩志敏,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41-242
[6]汪海燕,王铁云,边晓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调查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41-43
[7]张翠,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43-44
[8]张静娟,薛芃石,赵白雪,饮食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62-65
[9]田素革,刘瑞琳,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与护理对策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115-116
[10]顾赟,腹膜透析致感染性腹膜炎原因及护理干预现状[J].全科护理,2010(8)11:3084-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