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早期并发症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7
腹膜透析不同透析时间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分析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通过在腹腔内注入透析液,使体内废物及多余的水分通过腹膜进行排出。
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腹膜炎。
腹膜炎是指腹腔内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不同透析时间的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次腹膜透析的患者可能会更容易发生腹膜炎。
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膜内置入透析管,而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感染风险。
如果操作不当,透析师的手部卫生不达标,或者透析液的质量不合格,就有可能引入细菌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的发生。
腹膜透析过程中的个人卫生也是导致腹膜炎的一个原因。
透析液在腹膜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容易滋生细菌和病菌。
如果患者本身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或者在透析过程中没有保持腹部皮肤的清洁,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透析液的监测和管理也是防止腹膜炎的重要措施。
透析液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避免因透析液的质量不合格导致感染。
透析液的储存和运输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细菌和病菌的侵入。
患者的免疫功能也会影响腹膜炎的发生。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菌,并且难以对感染做出有效的免疫应答。
充分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是预防腹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除了以上因素外,患者的年龄、体质、疾病状态等也会影响腹膜炎的发生。
老年患者、体弱者以及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腹膜炎,因为他们的免疫功能较弱,抵抗力较低。
腹膜透析不同透析时间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包括首次透析的感染风险、透析液连接不严密或质量不合格、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透析液的管理和监测不到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疾病状态等。
为了预防腹膜炎的发生,透析医护人员和患者本人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透析装置,提高免疫功能,并及时治疗相关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一)植管及早期导管相关并发症1.切口感染: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影响植管的质量。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假单胞菌属。
防预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止血;缝合紧密不留死腔;术后及时换药更换辅料。
2.腹腔脏器损伤及穿孔:该并发症极少见。
植管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大肠、小肠、肠系膜动脉、腹主动脉、膀胱及其他腹腔脏器。
多见于穿刺植管(盲管),少见于解剖法植管。
预防性措施包括:术中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任何粗暴的动作;术前应嘱患者排空膀胱并证实膀胱是否充盈;采用穿刺植管时,切记先向腹腔内灌注一定量的腹膜透析液,有条件的应尽量避免穿刺植管。
3.血性引流液:此并发症少见,主要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
一般出血部位为腹前壁,如腹膜外或腹直肌内血管的损伤导致腹膜外仍有持续渗血,通过未缝扎紧的荷包口流向腹壁;如切除大网膜后,未予以充分肯定的缝扎或缝扎不紧,结扎线脱落亦可导致腹腔内出血。
血性引流液的处理方法:采用为加温的腹膜透析液反复冲洗腹腔,可达到使腹腔内的血管收缩,同时可减少出血部位的出血;避免使用抗凝药物;在向腹腔内灌注腹透液后,用腹带加压包扎腹膜;经过上述处理后,仍为血性引流液,则应打开伤口找出出血部位加以止血。
此外,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内可以出现血性引流液,当月经干净以后引流液变清,其原因为月经血流经输卵管伞端排入腹腔所致。
4.腹痛:腹痛可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痛。
植管后出现切口周围疼痛,可用镇定剂控制,其意义不大。
有3%~4%的患者可出项会阴部及肛周部位的疼痛,尤其在灌入腹膜透析液和引流腹膜透析液即将结束时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植管时导管腹内末端刺激该部位的腹膜所致,一般于植管后1~2周自动消失。
处理的方法:将灌入液体和引流液体的速度减慢,可减少这种疼痛;如果疼痛严重并持续时间较长应将导管腹内段向外拔出1cm左右,这种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
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引起弥漫性腹痛,因此最好将透析液的温度控制在37℃左右。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肾友们腹膜透析被迫中止。
腹膜炎的发生与无菌操作不严格、切口及管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免疫力低下、透析液污染、高龄等因素有关。
大家平时应重视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防治,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
腹膜炎的征象及症状1.透析液浑浊。
这是腹腔感染的第一征象。
所以肾友们应养成每次透析后观察腹透液的习惯,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疗。
2.腹部不适和疼痛。
这是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
通常为持续性的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且会随炎症扩散扩展至全身。
体位改变、咳嗽等都可加剧疼痛。
3.恶心、呕吐、腹泻。
此为早期出现的常见症状。
由于腹膜受到刺激,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有时带有胆汁,需注意与胃肠炎鉴别。
4.发热、寒颤。
若突发腹膜炎,体温会逐渐升高。
老年衰弱的病人,体温不一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
5.乏力,食欲减退等。
小部分肾友症状不典型,仅出现此类轻微症状。
腹膜炎的危害1.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感染可波及全身,导致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2.腹膜超滤功能减退,可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甚至心衰。
3.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腹腔丢失,引起严重营养不良。
4.损伤腹膜的微细结构,导致腹膜功能的改变。
5.严重出现腹膜对水和毒素的清除功能衰竭。
6.造成腹膜粘连、腹腔脓肿而永久性退出腹膜透析。
腹膜炎的应对处理1.一旦出现透析液颜色改变,及时取样检查,注意避免人为污染,了解透析液的细胞数是否增高。
2.反复腹透换液,使用1-3袋1.5%的腹膜透析液对腹腔进行冲洗,可减轻腹痛的症状。
3.尽早至腹透门诊就诊。
4.必要时应用抗生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2周。
5.拔出腹透导管。
若抗生素治疗5天后症状未改善,为了保护腹膜功能,可临时进行血液透析过渡。
大多数腹膜炎并不难治,早期规范的治疗可大大降低肾友们的痛苦,保护腹膜功能,降低死亡率。
因此肾友们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对肾友们病情的判断和身体状况的考虑,制定有效的用药计划和治疗方案,并且对透析的选择和治疗提出相应的调整和建议。
浅谈腹膜透析疗法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一)腹膜透析是腹膜血管与腹腔内灌入透析液之间弥散,超滤作用达到消除体内代射产物和某些蓄积药物及毒物。
它最大的优点是透析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对中分子量物质清除最为充分,患者感觉良好,血生化指标稳定,盆血改善,精神及食欲好转,因此被广大患者普遍接受。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达50例,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其主要缺点是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
现将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的患者50例,年龄32~76岁,男19例,妇31例,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尿毒性骨病7例,均采用百特标准尾端卷曲腹腆透析管,连双袋可弃式“丫”型管道系统,及百特腹膜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
1.1细菌性腹膜炎(1)病原学:表皮葡萄球菌引起者最多见,多经皮肤或隧道感染,全身症状,易于控制。
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全身症状重,易于复发和形成脓肿。
革兰氏阴性杆菌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约占20%~40%,部分与肠道感染有关。
厌氧菌及真菌感染较少,真菌可与细菌感染并存。
(2)影响腹膜炎发生的因素:有出口处及隧道口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夏秋季节操作消毒不严,透析液污染,特别是透析开始较晚的老年病例,肠道感染亦为重要因素。
(3)诊断标准:下列二项指标中符合两项者即可诊断为腹膜炎:①腹痛及压痛:⑦腹腔透出液含白细胞大于100及中性粒细胞大于50%;③透出液中培养出细菌。
只有①②两项,尚除外高渗腹透液刺激腹膜所致,若透出液外观浑浊,中性粒细胞为主则可诊断。
下列情况应疑似腹腔感染:不明原因发热和周围血白细胞增多,乏力、食欲减退,透出液纤维素增多早薄雾状物。
上述情况及或导管隧道口有炎症或分泌物溢出,局部压痛,应每日做透出液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
关于细菌培养阴性的无菌性腹膜炎,由于透出液中亦均可因已用过抗生索,未常规做厌氧菌培养,标本采取时间不当或目前培养力法不够敏感而未被捡出,应设法提高阳性率,使无菌性腹膜炎诊断的百分率降低。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标签:腹膜透析;并发症;护理对策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衰病人的第一线治疗方法具有透析效率高,生活质量高,保持残存肾功能等优点,它设备简单,因此,为了提高腹膜透析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血性透出液:手术置管过程中,手术野渗血漏入腹腔所致。
一般血性透出液可持续1-2天。
手术中应严密止血,术后连续冲洗,将肝素加入透析液,防止出血形成血块堵塞透析导管。
2 腹痛:置管早期导管末端对盆腔的刺激,可引起骨盆深处的疼痛或痉挛,改变体位或放慢速度,可以缓解这种疼痛3 导管周围漏液:导管周围漏液主要发生在透析早期,分析原因有以下情况:A.腹膜切口较大,荷包缝合时张力不严密,缝合不满意。
B.患者肥胖,有糖尿病、经产妇、60岁以上、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及高度腹膜水肿的病人易发生此并发症。
C.患者经常咳嗽、排尿困难、变秘等引起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
发生漏液后应分析其原因。
大多数漏口较小,应停止透析7-10天,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加强换药,纠正低蛋白血症,以利伤口愈合。
4 导管移位导管移位常在插管后一周内发生。
导管末端可随肠蠕动而离开骨盆底部,向上游离致脐平面甚至达肝下或脾下。
导管移位的最大弊病为网膜包裹,常表现为单向梗阻,如发展致完全梗阻,可在x线透视下试用探芯使导管向盆腔方向旋转,使其复位。
随后用手推透析液并观察其引流情况。
如复位失败则需拔除导管另插。
5 腹膜炎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腹膜炎使得经过腹膜的液体和毒素滤过减少,导致透析效率降低。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拔除导管,停止腹膜透析。
腹腔内部长时间严重感染可引起腹膜粘连,还可能丧失透析功能。
但是腹膜炎是可以避免的,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很容易治愈。
引起腹膜炎的原因:触摸了管路系统中的任何无菌装置,细菌就会浸入腹腔。
出口感染:出口部位的感染可以顺着导管潜入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