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劳技课
- 格式:doc
- 大小:1.70 KB
- 文档页数:2
劳动技术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技术》教材第四章“生活小技能”,详细内容为第四节“实用绳结的打法”,教学过程中将围绕如何正确打结展开,涉及平结、接绳结、八字结等生活中常用的绳结打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绳结打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结、接绳结、八字结等绳结的基本打法。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绳结解决实际问题,如捆绑、固定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绳结样品。
2. 学具:每人一根1米左右的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使用绳结的实例(如捆绑行李、固定帐篷等),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和教学视频,详细讲解平结、接绳结、八字结等绳结的打法,强调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绳结打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相互检查,教师评价并给予反馈。
5. 应用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绳结,并分享成果。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实用绳结打法2. 内容:平结接绳结八字结3. 结构图:展示各个绳结的结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平结、接绳结、八字结的打法。
(2)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绳结,并尝试用所学绳结解决问题。
2. 答案:(1)见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2)例如:用绳结捆绑衣物、固定帐篷等。
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找并尝试使用绳结。
(2)开展绳结创意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2.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和生活应用。
初中劳技课程教案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制作简单的木质手工艺品。
通过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木工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对劳动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木工技能,如锯、钉、削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基本的木工技能。
难点:动手操作的熟练度和创新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木材、锯子、锤子、钉子等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3. 示例作品和制作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制作任务,展示示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制作图纸的含义,演示基本的木工技能,如锯、钉、削等,强调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设计。
5. 总结:展示学生作品,点评制作过程和成果,总结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木工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木质手工艺品。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
同时,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得到了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也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安全,确保操作规范,避免意外伤害。
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基本的木工技能,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发挥创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水平。
劳技课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与技术》教材第五章“生活中的技术”,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简易电路的组装与应用”。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组装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电路的组装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原理的理解、电路组装的技巧。
教学重点:电路的应用、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箱、演示电路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导线、电池、小灯泡、开关、绝缘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电路应用,如家庭照明、手机充电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路是如何工作的?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讲解电路的组成部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简单的电路为例,讲解电路组装的步骤和技巧。
4.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路组装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电路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简易电路的组装与应用2. 内容:(1)电路的基本原理(2)电路组装步骤与技巧(3)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现小灯泡的亮灭。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简易电路的组装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电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可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实践情景引入的贴合度和吸引力。
2. 理论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
3. 动手实践的安全性和指导的针对性。
劳动技术优质课教案模板及反思教案标题:劳动技术优质课教案模板及反思教案模板:课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使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 熟悉劳动技术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手工制作中使用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 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手工制品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中了解到劳动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与展示(10分钟)1. 讲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展示使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的过程,并向学生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三、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示范使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制作,并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教师巡视并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并加强学生对劳动技术的理解和重视。
2.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3. 教师提供反馈和鼓励,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制作技巧。
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对劳动技术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手工制作的实践,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引导。
另外,时间的掌握也需要加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手工制作。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在导入环节增加更多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例如展示更多的手工制品和实物。
在实践过程中,我将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他们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加强巡视和指导工作。
同时,我也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手工制作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我相信我的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术水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劳技课的教案(优秀8篇)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一一、提出问题1、你见过什么样的小木桌?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如果准备用木材做一个小木桌,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式的?二、技术探究与操作1、与小组一起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2、讨论:小木桌分为哪几个部分?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3、学生讨论,教师小结(1)下料:截取两块边长105毫米,宽65毫米的长方形木板做桌面。
(2)参照14页,画出木桌腿的样式和尺寸,然后按照画线一步一步的完成小木桌的'腿的割据工作。
4、按照设计尺寸,锯割材料,并进行修饰,然后粘结组装。
5、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践教师提示:支架的弧形部分可以分多次直线割据的方法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展示评议1、展示自己制作的课程表架,征求大家意见,能改进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改进。
2、在小组内进行评议,选出最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3、鼓励有缺点的同学的作品进行修改。
4、完成评价表。
四、课后延伸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搜集各种小木桌的样式,并把他们设计制作出来。
劳动技术教案篇二第一章水稻教学目标: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学习水稻的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早中晚稻软盘旱育秧、抛秧移栽、防治病虫害等知识第一课时:第一节种子处理水稻的基本种植情况在我省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
稻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稻草、米糠不仅是饲养家畜、家禽的饲料,也是医药、化工和轻工行业的重要原料;稻壳是生产天花板等建筑材料的原料。
因此,学习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对于改善人民生活。
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种子处理水稻种子在浸种催芽前,必须先对种子进行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清除种子中的杂质,选出健壮饱满的种子。
搞好种子处理工作,要求了解晒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消毒等种子处理技术,初步学会盐水选种的技术。
劳动技术课教案6篇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教学过程: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
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
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
3、作品评价学生选出代表性作品进行评价分析。
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纸绳的粘贴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纸绳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图。
2、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激发他们对纸绳工艺制作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各种纸绳的粘贴方法和技巧来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图;发挥想象、体现创意。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1、情境导入:小朋友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春的美景图片欣赏。
3、揭题4、引出本课节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二、纸绳的粘贴方法1、指导“漩涡式”2、指导“曲线式”3、指导“连续对折式”三、大显身手——纸绳的妙用。
1、纸绳作品欣赏2、出示“海报”——制作要求。
3、师提供制作底板。
4、学生讨论构图方案。
5、四人小组合作制作春的美景图。
四、展我风采——作品展示、点评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
教学重难点: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
劳技课教案劳技课教案7篇劳技课教案1课题:钉纽扣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针钉纽扣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认识几种常见纽扣。
2、学会钉双孔、四孔纽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钉两孔、四孔纽扣的方法。
2、难点:是从背面穿纽扣眼。
教具:纽扣(双孔、四孔)若干、针、线、剪刀、棉布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交代学习目的。
1、出示实物-纽扣、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纽扣)?有什么用(衣服上用的)?2、交代学习目的衣服钉上纽扣主要使衣服需要闭合那部份連成一个整体、使人穿着整齐、美观、行动方便是。
钉纽扣是生活中常要做的事、我们应学会自己动手钉纽扣、不要让家长为这小事操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讲授新课。
㈠、板书课题:钉纽扣㈡、认识常见的几种纽扣:出示实物和纽扣图。
①纽扣的样式、②纽扣的正反面、③纽扣上的孔眼。
㈢、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1、选好钉纽扣的.线和衣服颜色相同的、取适当的长度在线尾打个结。
2、确定纽扣的位置、认清正反面、背面向着布面确定位置。
学习钉两眼纽扣的方法:(出示挂图)⑴左手把纽扣和衣服合拢对齐捏住。
⑵从布的背面进针、把针从纽扣的一个孔里穿出来、拉紧线。
⑶再从另一孔里把针穿到布的背面拉紧线。
⑷这样往返5-6次再打结、最后剪去多余的线。
学习钉四眼纽扣的方法:有二种方法(出示挂图)⑴“=”或“||”形钉法、再按钉两孔纽扣方法。
⑵“+”字钉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先在布上练习钉两孔纽扣、再钉四眼纽扣。
2、教师指导学生在衣服上钉纽扣。
四、讲评强调注意事项1、使用针穿布面时防止伤手。
2、拉线时、针尖向内、针尾向外拉线、以免伤着傍边的人。
劳技课教案2【设计思路】以“人”为本,在劳技课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谐发展,使学习过程更贴近生活。
课堂上有效利用文本这个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劳技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劳技课教案篇一:劳动技术课教案新课程《劳动与技术》教学概况:本册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技能着手,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每一篇课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是较强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实验教材。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是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教学课本。
课程篇目的设计与项目教学为载体每一项目都重视劳动技术和劳动情感因素的要求。
不仅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又拓展学生的思维需求。
如每一篇科目都设有展示台、巧手站、聪明泉,每一篇课文都为教师和学生施展广阔的空间准备。
纸工艺● 纸工艺包含的技术元素:编、粘、绕、盘、扎、捏、团等,其中编、织、盘、结的技巧使用多,编织时要求紧密,均匀,粘要牢固,盘时要紧凑,不留缝隙。
● 技术学习与创新:由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
关注兴趣、基础、思维、文化和生活层面,呈开放式。
在纸绳工艺的课程目中,三年级以平面粘贴为主,四年级以制作为主,都力求从简单到复杂,以一个作品来引导学生的劳动,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获得一些方法和技能。
同时还引导学生设计、评价,并进行作品的宣传活动,既有基础的内容,又激发学生思考,涉及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呈开方式。
● 教学内容分布:《各种各样的纸花》、《各种各样的花瓶》、《动物头形挂饰》、《别致的小包》、《漂亮的背包》● 教学目标:1、学生能探索、感受纸材的性质,学会选择最优材料、合适工具制作彩带、纸花、纸水果等纸制品。
2、掌握单卷、套卷、多色卷的基本原理,并创造出新的卷折花瓣造型和技术。
3、学会合理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和制作纸制品的计划。
4、尝试将纸花作品运用在合适的位置,美化生活环境。
5、学会与他人合作。
1 玉兰花教学目标:1、选择柔韧性较强的绉纸,学习绉纸折花的方法;2、掌握圆形卷、椭圆纸花剪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折绉技术;3、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并对他人作品的特点进行评价。
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技课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劳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劳技课的定义和特点;2.劳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3.劳技课的教材和学习资源的选择;4.劳技课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三、教学过程3.1 了解劳技课的定义和特点劳技课是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它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劳技课的特点包括:•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创新意识;•以项目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2 掌握劳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劳技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示范法和实践法。
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3.2.1 创设情境在教学设计中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业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2.2 确定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劳技课的目的和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3 分层次设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层次,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3.2.4 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劳技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真实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提倡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
3.4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劳技课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节劳技课]一节劳技课正文:
“叮铃铃……”急促的铃声已响了两次,可教室里依旧嘈杂,同学们仍旧说笑着,怎么回事?啊哈,今天的劳技课是同学们梦寐以求的水果拼盘,当然兴奋不已啦,一节劳技课。
老师迈着天鹅步走进了教室,教师里的喧哗小了下来。
老师面带微笑地讲述了要求,还没等老师说开始,大家早已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水果开刀……。
我们组的成员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金橘。
我提议说:“咱们用金橘围一个边吧。
”可一计算,差了两个,只好用橘子瓣来滥竽充数了。
华梦蝶比了比,说:“金橘可以放一个空一个。
”我们拍着脑袋自叹不如,接下来我们又一筹莫展了,还是马云天点子多,命令我们:我来用苹果做两个圆片,华梦蝶你来削梨,胡舒瑒你来削猕猴桃,小学四年级作文《一节劳技课》。
◆分享好文◆说完,他用刀在两个苹果突起的地方切下去,顿时,一大一小两个圆片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而我和华梦蝶则差远了,削出来的水果像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坑坑洼洼的,怪及了。
香梨只剩了一个核,猕猴桃还好。
我将猕猴桃切成长方形,立在大圆片上,又顶了一片,像个老翁,四周立起的橘瓣像一条小鱼。
我又切了一长条梯形的苹果块,切成片,铺在“老翁”的四周。
大家想了想,命名它为“鱼中的老翁”。
老师刚说可以吃了,我马上一把抓起老翁的帽子和身体,三口并做两口吞了下去,又逮了两个金橘,囫囵吞了下去,又咬住六七片橘子,嘴一边嚼一边像机关枪一样吐着核。
刚想再去拿,嗝——打了个饱嗝,只好抹抹嘴巴,意犹未尽地看着别人,他们还在饥不择食地狼吞虎咽呢,我羡慕地咽了咽口水。
不一会儿,一大盘水果拼盘被一扫而光,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盘子,希望能再变出一盘。
我眼疾手快,拿起桌子上剩下的大半块苹果,啃了起来。
别人见了,就像饿狼见到肉,扑了上来,我掰一块,你掰一块,一个苹果又只剩核了。
马云天从袋子里拿了一个香梨,大口一咬,梨马上缺了一小半,一个香梨被他三下五除二解决了。
看看别的组,他们也吃得肚子溜圆,嘴巴边尽是汁。
这真是一堂有意义的劳技课,它让我们了亲自动手劳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