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课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小学《劳技课煮鸡蛋》课件人教版小学《劳技课煮鸡蛋》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提高生活技能。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学会如何安全使用厨房工具,注意饮食安全。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食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劳技课的主题——煮鸡蛋。
2、知识点讲解:介绍煮鸡蛋的基本知识,包括鸡蛋的选购、保存方法、烹饪技巧以及营养价值等。
3、工具准备:让学生了解煮鸡蛋所需要的工具,如锅、水、计时器、鸡蛋等,并强调厨房安全注意事项。
4、实践操作: 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同学负责计时。
b. 每组同学按照规范流程,依次完成煮鸡蛋的操作。
包括洗鸡蛋、量水、开火、放入鸡蛋、计时、关火、取出鸡蛋等步骤。
c.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鸡蛋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讨论与分享:各组同学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和发现,总结煮鸡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煮鸡蛋的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7、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其他简单的烹饪作品,如蔬菜沙拉等,并将制作过程记录下来,作为课后拓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煮鸡蛋的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掌握煮鸡蛋的技巧,如火候掌控、时间把握等。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1、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记录学生的表现。
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分析学生在煮鸡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煮鸡蛋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劳技课《煮鸡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生活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劳技课课件
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要劳动与科技结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精
彩哦。
小学劳技课课件1:扣纽扣
【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在劳技课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
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谐发展,使学习过程更贴近生活。
课堂上有效利用文本这个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良好的家政服务
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实践中感受到动手
钉纽扣的乐趣,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钉纽扣所要准备的工具与材料,掌握简单的几种钉纽
扣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的
技巧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学会自己的事儿尽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
基础上力求完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以
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课前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
指铁箍、剪刀、布)
【教学过程】
(一)、现代纽扣欣赏(图片展示结合课本33页上的`小看台)
小朋友,不知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衣服上漂亮的纽扣?——图片欣赏。
你发现这些衣服上的纽扣有什么不同么?板书课题中相关词:纽扣
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留意并也收集了一些,赶紧拿出来相互看看吧!
(二)、传统纽扣展示
出示收集到的各类纽扣,欣赏并找出类别,小组合作人人填表:
我们发现了纽扣的多种类别:
纽扣的类别(可用图画表示,也可用汉字表示)
(三)、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
板书完整课题:钉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课本第32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选针——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四)、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动手动脑学会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在百宝箱里找到布和相应的双孔纽扣,人人动手操作,比一比。
2、交流存在问题,出示各种情况
讨论:在刚才钉的过程中,你遇到到什么困难?怎么样才能解决呢?
(欲设困难:线缠绕在一起了;结没打结实;钉反了;线太细了,需要钉
好几个来回;手指不小心戳破了;线穿到针眼里穿不进去;钉好后布显得皱巴
巴的……)
瞧!我的金点子:(畅所欲言,推广能干同学的经验之谈)
3、师简单归纳小结,并出示课件——四孔纽扣,思考:该怎么钉?
4、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纽扣,多种钉法)
找到四孔纽扣,在刚才的布上,选择其中一种钉法继续动手操作,有能力的同学可用不同的方法钉两粒。
5、、交流收获,收集金点子
根据学生回答,在大屏幕上随机显示图解:“十”字形和“=”号形
“□”形和“T”形
(五)、学生成果展示
1、个人的优秀成果(自选作品)
2、小组的得意成果(组内推荐)
3、最能干小组评比
(六)、延伸课外,回归生活
1、衣服上少了个扣子,在补钉这个纽扣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欲设:温馨小提示——最好找到原来的纽扣
——用上同色的线
——最好采用相同的钉法
——钉的时候注意与纽扣洞保持一致
——……
2、下次,当你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少了个纽扣,老师相信你会自信地说:我会钉,我能行!——回顾口号:动手动脑学会自理
小学劳技课课件2:编网袋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
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
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
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
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
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
⑺依次往下编,最后留下一定长度的绳头,合拢打个结,并修剪整齐。
⑻将口袋绳两头连结起来,完成编织。
3、思考尝试:你可以改变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编织。
如:
⑴对折线绳骑搭在口袋绳上时,可边骑搭边打结,搭一根打一个结。
⑵将线绳对折后双股骑搭在口袋绳上,将并拢的双线头从对折口中穿过,拉紧。
⑶先打好数排结,再设法把袋口绳围成环状(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用手撑着),一排排首尾合拢完成。
……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评比
1、依据教材中的评比标准,自评、互评,填上“☆”。
2、请得“☆”多的同学展示他们编织的网袋,大家议一议这些网袋好在哪里,并请他们说说编网袋的收获、体会。
(四)拓展活动
1、想一想: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怎样掌握网袋眼的大小?
2、课余收集一些不同质地的线绳,根据需要编结不同式样的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