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适用范围也是有限度的
- 格式:pdf
- 大小:94.15 KB
- 文档页数:1
广金08行政管理专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班别:姓名:评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1、古典政治学时代的研究主题是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422、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203、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34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835、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137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887、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1248、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力的过程。
1719、法治也称“法的统治”,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外特权。
9910、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15311、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9712、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
14713、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是手段。
21614、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倡导的“第三条道路”将公共政策从以福利分配为核心转向以福利创制为核心。
22815、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系统阐述直接参与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民主权”学说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制的民主理论的典型代表。
27316、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和理性精神。
25417、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6218、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27419、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九年级民主知识点民主知识点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理念,它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实现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平等发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价值观和实践形式,民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民主知识点,包括民主的基本原则、民主的实践方式以及民主在中国的发展等方面。
一、民主的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民主要求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种族、性别、财富等条件,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参与政治决策。
2. 人权原则:民主保障每个人的基本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选择教育的自由等,保护个人的尊严和权益。
3. 多数决原则:在民主制度中,决策通常依据多数人的意见,但也要保护少数人的权益,避免多数压制少数。
4. 法治原则: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依法治国、依法决策,公正、透明、可预见。
二、民主的实践方式1. 选举:通过普选方式选择政府代表,让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权力运行,保证政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言论自由: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让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批评政府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
3. 组织自由:公民有权组织成立各种非政府组织,如工会、学生会、社团等,以实现对政府的监督、社会事务的参与和共同利益的维护。
4. 参与性决策:政府决策应充分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广泛的协商和参与,使政策更加贴近民意、符合社会需求。
三、民主在中国的发展1. “三民主义”的提出:在20世纪初,中国提出了“民主、民族、民生”三民主义的口号,倡导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和幸福,为中国的民主思想奠定了基础。
2. 民主改革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公民的参与权利和向群众负责的民主管理。
3. 乡村民主建设:中国积极推进乡村民主建设,通过建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让广大农民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高中政治民主制度解析民主制度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在一个民主国家中,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承担起管理国家的责任。
本文将对高中政治中民主制度的含义、特点和运行方式进行解析。
一、民主制度的含义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原则是人民的主权和平等。
根据这一原则,人民有权利参与政治活动并选择自己的代表。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可以通过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政府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对人民行使权力。
二、民主制度的特点1. 选举制度:在民主制度下,人民通过选举来选择自己的代表。
选举是民主制度的核心环节,它保障了人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选举制度的实施需要公正与透明,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2. 多党制:民主制度通常都采用多党制。
多党制能够保障政治多样性,允许不同政治观点和利益得到表达和争辩,避免一个党派垄断政治权力。
人民可以根据各个政党的政纲和表现来做出选择。
3. 政府责任制:民主制度要求政府对人民负责,必须依法行政,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及时回应人民的意见和需求。
4. 保障基本权利:民主制度还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例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宗教自由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使人民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政治讨论并以平等的方式享受法律的保护。
三、民主制度的运行方式1. 选举与表决:民主制度中,选举和表决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主要方式。
通过选举,人民选择代表,通过表决,在法定框架内做出决策。
这种方式确保了人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2. 议会制度:议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议会制度中,代表通过讨论和辩论来制定政策和法律,并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
议会制度保证了政治决策的广泛参与和民意的表达。
3. 司法独立:民主制度要求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关,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司法独立意味着法官不能受到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影响,可以根据法律来裁决争议。
民主制度解读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旨在通过公民的参与和平等的决策过程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人民主权,即政府权力的来源和授权者是人民,政策和决策应当反映出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本文将深入解读民主制度的含义、目的和运作方式,并探讨民主制度的优缺点。
一、民主制度的含义和目的民主制度是指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政治体制。
它追求政府权力的合法性、透明性和代表性,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民主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对各个社会群体和个体平等尊重的政治环境,确保政府权力不滥用,同时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和自我实现。
二、民主制度的运作方式1. 选举制度:选举是民主制度中最常见的决策机制。
通过公开、公正、竞争的选举过程,公民有机会选择代表他们利益的政治领导人和代表,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到和代表。
选举制度可以是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取决于具体国家的政治体制。
2. 三权分立:民主制度通常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相互制衡。
立法机构负责通过制定和修订法律,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法律,司法机构负责独立审判。
这种制衡机制可以避免权力集中和滥用,并保护公民的权利。
3. 公民参与:民主制度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过程。
公民可以通过示威游行、请愿、抗议、咨询和公共听证会等方式表达各自意见,并参与到决策的商讨和制定中。
公民参与的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政策的质量和合法性,也增强了民主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民主制度的优点1. 人民参与决策:民主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使人民能够直接影响和塑造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这有助于确保政府的决策代表公民的意愿,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包容性。
2. 保障人权和自由:民主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民主选举权等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多元化,尊重和保护不同社群的权益。
3. 制约政府权力:民主制度通过三权分立和政府制度的审查限制,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
初中政治民主知识点梳理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或其他形式参与政治决策的一种政治体制。
在初中政治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民主的概念、原则和民主的实践形式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政治民主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民主的概念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价值追求。
它注重政权由人民全体享有,通过广泛参与和平等竞争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合法化和合法性。
二、民主的原则1. 平等原则:民主要求所有公民在选举、被选举等方面平等待遇,没有特权和特殊待遇。
2. 自由原则:民主要求公民享有言论、新闻、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可以自由表达并追求其权益。
3. 人民主权原则:民主的权力基础在人民,人民有权通过选举、公民投票等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并掌握政权。
4. 多数决原则:民主决策倾向于尊重多数意见,但也要尊重少数意见,防止多数压制少数。
三、民主的实践形式1. 代议制民主:选民通过选举代表来行使权力,在代表大会上制定和修改法律。
2. 直接民主:选民直接参与集会、公民投票、公民倡议等形式来决策和监督政府行为。
3. 协商民主:政府与社会各界通过协商,征求各方意见,形成共识,推动决策执行。
4. 多党制民主:政治体制中存在多个政党,选举和选举后的政府决策都体现了多党间的协作和竞争。
四、民主的历史演进1. 古希腊民主:古希腊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公民通过集会和投票参与政治决策。
2. 美国民主:美国建国时制定的宪法确立了代议制民主,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对民主的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4.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注重民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
五、民主的价值和意义1. 切身利益:民主能够实现人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维护人民的权益,切实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2. 政治稳定:民主能够实现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避免政权滥用和不公。
初中政治民主知识点汇总民主是指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是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政治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民主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初中政治课程中的民主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民主的基本概念。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的主权和权利。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可以通过选举和公民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民主政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平等性、自由性、多数决定性、竞争性和制约性。
这些特点使得民主政治能够提供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且通过竞争和制约的机制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和制衡。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民主思想也有着丰富的积淀和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仁政”、“天下为公”的理念,主张君主应当以仁爱治国,臣民之间要有亲情和友爱。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思想家严复、康有为等对民主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倡导,为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民主的实践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
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常见的形式有全民公投和村民议事会等。
代议民主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参与决策的方式,代表则负责代表选民的利益。
在中国,采取的是代议民主的方式。
在学习民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民主相关的制度与组织。
例如,我们要了解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即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制衡和互相监督。
还要了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的组织和职能,了解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此外,还要了解法治的重要性,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民主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民主制度虽然有着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民主决策过程中可能受到操控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决策过程可能不够高效,容易受到极端意见的左右。
民主一、民主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
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二、浅谈民主是什么“民主是什么呢”?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民主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比如有 5 个人去旅游, 4 个人想游泳, 1 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一定是去游泳,如果最后的决策是去打球,那就变成专制了。
公元前六世纪,在民主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雅典,一个名叫克利斯梯尼的政治家发明了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的雏形贝壳放逐法。
所谓贝壳放逐法,就是雅典人为了对付某个破坏民主、实施专制的独裁者,可以召开公民大会,对其进行投票,如果这个人得票超过6000 ,那么对不起,立即离开雅典,去外面呆上 10 年再回来吧。
这种惩罚制度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流放,当然二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公民大会的集体投票,后者是专制君主的个人意志。
不过,在 " 贝壳放逐法 " 这座祭坛上,固然有独裁者的鲜血,也飘荡着无辜者的冤魂。
在古希腊历史上,曾经有多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贝壳放逐法”而被流放,客死他乡,比如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而著称,就曾被贪婪、腐败的地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
因此,有必要修正一下最开始的那个例子:有 5 个人去旅游, 4 个人想游泳, 1 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还是去游泳,但要加上个限制条件,就是想去打球的那个人,有说“NO”的权利,而且那 4 个去游泳的人,必须学会尊重这个“NO”。
民主的限度摘要:民主发展至今,其概念界定众说不一,马克思主义从阶级角度出发,科学定义了“民主”一词。
民主本身存在悖论,且如果不得民心,其存在的合理性将会被质疑,且民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多数暴政的危险。
所以,民主应当在法治的范围内,明确界分“公域”和“私域”,合理地限制最高权力以保证少数群体的权利。
关键词:民主;民主悖论;合理性;多数暴政;民主的限度一、何谓民主——政治民主什么是民主?从最初单纯的名词定义,到现代的价值探寻,从古代的小国城邦到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文明,人类对民主的探寻从来没有停息过。
现代民主已渗透入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但如果我们把民主视为一种原则或者一种价值,那么其最基本的要义还得从真政治层面来寻找。
我们理应从何谓“政治民主”开始。
1、古典民主理论西方“民主”最早出现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之中,在古希腊,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形式即政体,按近代政治术语,我们称之为民主政体、民主政治、民主制。
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先天性地包含着民主的元素。
雅典的“公民大会”,代表大多数人裁定政事,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人可以当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是在政体形式的意义上使用民主一词的,在他那里民主制即是多数人执政的政体,以此区别于一人执政的君主制和少数人执政的贵族制。
自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古罗马共和国灭亡之后,西欧历经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
17世纪的洛克沿袭了古希腊的民主含义,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
18世纪的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理论,认为人民的同意是在人民的共同意志基础之上形成的,据此,提出了人民主权原则,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的实现。
古典民主理论所主张的是一种适用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公民身份的限制,并没有实现民主最初的政治理想,即“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1]3122、精英民主理论20世纪的熊彼特认为“民主是某些人通过获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
”[2]395精英民主理论是西方民主理论的倒退,一方面,它把民主仅限于政治选择,大大削弱和减少了民主的政治含义,另一方面,它把少数政治寡头控制的社会政治称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对于民主的悖逆。
关于民主的名词解释民主,一词源于希腊语的“δημοκρατία”(dēmokratía),由“δῆμος”(dêmos,意为人民)和“κράτος”(krátos,意为统治)组成,字面意思是“人民统治”。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调平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基于人民的参与和授权,通过选举和决策的程序来实现权力的分配和治理。
在民主制度中,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力从人民而来。
民主的核心是人民,他们有权在政治和公共事务中参与决策的过程,而不是完全由少数特权阶层或者统治者决定。
民主制度中,人民的意愿通过选举来表达,选举是通过普选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广泛的代表性和公正。
民主制度追求公正和平等的权力分配。
在一个民主国家中,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无论其社会地位、种族、宗教或性别。
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政治决策、表达意见和参与公共事务。
这种平等不仅仅限于政治权利,还包括法律、经济、教育和社会领域。
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是言论和表达自由。
人民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无论这些意见是否与当权者相同。
言论自由的保障,不仅是尊重个人的权利,也是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社会的基础。
在民主国家中,媒体和公民社会组织有责任监督政府,通过调查报告,揭露腐败和不公正行为,维护公众利益。
民主制度还强调透明度和问责制。
政府机构和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应当公开透明,让人民了解和参与其中。
政府应向人民负责并承担责任,如果出现错误或滥用职权,应进行追责。
这种问责制的存在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并保证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享有法治的保护。
法治的原则意味着所有人,包括政府和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的平等适用保护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限制了政府的权力。
司法独立和公正是法治的基石,在司法体系中应当没有政治干预,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正的审判和法律保护。
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崇。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答: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3.权力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也被称作为”现实主义政治观”.4.管理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5.决策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答:1.游说2.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6.非常规方式. 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即作为统治者必须学好的两门“必修课”;3道家无为而治。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就无为,反之则需“有为”);4墨子“兼爱”、“非攻”,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纵队维持统治,但是缓和矛盾的手段,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其次,就是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等级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