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 格式:ppt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四单元和解剂(一)概述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剂除和解少阳以治少阳病证外,还包括调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调和肠胃以治肠胃不和证。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和解剂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
(2)因本类方剂兼顾正气,故纯属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二)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和解少阳。
闫敬之教学:生芹菜炒大虾仁!【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配伍意义】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以入肝胆经的柴胡为君,轻清升散,疏透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
苦寒之黄芩为臣,清泄少阳之热。
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二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佐使。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大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闫敬之教学:大材要大志,小材无人干!【配伍意义】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而以少阳为主之证。
病在少阳,法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则当表里兼顾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