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 格式:pptx
- 大小:5.90 MB
- 文档页数:34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教材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前面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和稳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认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
二、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决方法] ⑴利用教材图6-2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要概念图来逻辑推理某一论点的方法。
⑵结合资料搜集与分析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同上。
[解决方法] 同上。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
教具准备:图片、实例资料六、学生活动1、阅读相关内容,开展讨论。
2、小组交流。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复习种群数量变化相关内容,以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为例,讨论: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表现出“J”型增长?3、我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
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为什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设计若干个主题,例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等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
要求建立的联系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并区别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出生率高。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
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
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
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五、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1.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重点、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节的知识考查一般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选择题居多。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现状:1.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 人口基数大3. 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粮食、水资源、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生存空间、精神需求等。
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CO2、CH4、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组成温室气体层,阻止地球向宇宙释放红外线,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主要危害是造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2)臭氧层破坏(3)酸雨: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后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
(4)水(海洋)污染: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
(5)土地荒漠化:(6)水资源短缺。
(7)生物多样性锐减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②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2. 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等。
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
潜在使用价值:未知的价值。
构成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3.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一、______年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_______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____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___________: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2)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的________________,湿地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作用。
(3)___________:对人类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非实用意义的。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如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协调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还要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反对盲目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目标]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4、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自我做起的意义。
[知识梳理]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人口现状:〔1〕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长。
2、前景:〔我国人口目标〕2010年,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峰值15亿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3、人类的需求:粮食,水,森林、草原、燃料、矿物等自然资源,精神需求。
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均耕地减少;〔2〕自然资源大量消耗;〔3〕环境污染加剧。
5、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④推进生态农业等。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
危害:极地冰雪、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4、酸雨:SO2等的排放。
5、海洋污染: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及海洋运输时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
67、生物多样性〔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注意]生物多样性的:〔2〕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①潜在价值:尚不清楚的价值。
②间接价值〔生态功能〕③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姓名何莎单位铜川市一中新区校区课型听说课课时 1 教学对象高二是否采用是多媒体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是一节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本模块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理解,同时又有助于选修三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学习。
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应当关注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其中的一些环境问题与保护,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对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都有不少的了解。
所有这些知识、体验和信息,都是十分宝贵的,都是学好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学生收集的一些关于环境破坏及保护的资料策略:通过学生收集的一些关于环境破坏及保护的资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分析课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图片演示,创设情境,提出全球生态问题,列举分析各类生态问题,提出生态多样性。
根据红树林生态系统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学生讨论:现在生物多样性所受到的威胁及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讨论: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堂上热身,巩固知识。
布置课外作业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 过程与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关注全球性生态的问题。
②、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概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2. 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投影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地球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