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68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标导读]1。
结合教材P118中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曲线,简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
通过P119图6-2分析,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3。
结合P120~121资料搜集与分析,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重难点击]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方式一2015年,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更为重要。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呢?方式二2011年11月1日,“地球村”迎来了第70亿位村民。
这是地球上人口快速增长的又一声警钟。
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更为重要。
那么,我国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呢?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一、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与前景1.现状(1)采取的措施错误!(2)结果错误!2.前景(1)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2)目标①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②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问题探究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试分析其相互关系: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增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可以能动地控制人口增长,如实行计划生育,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点。
1.人口状况是制订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问题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B.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上升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答案D解析2010年与1953年相比,人口总量增长了(13.40-5。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生物科学是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
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
环境意识应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我尝试就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专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实施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课题动员与组织教师介绍“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环境保护。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我们身边的污染问题。
然后由教师提出要求:自拟课题研究环境问题,可以是用实验方法模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也可以是搜集资料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或危害,内容不限。
学生自愿组合成最多四人的研究小组,共同初步选定小课题,并收集与本小组选题有关的资料,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
二、制定研究方案确定课题并拟定整个活动计划。
有的实验小组写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预期实验结果。
有的小组选定了非实验课题,限定了资料来源、小组成员分工、研究进度等计划。
三、开题报告实验课题小组上交较成熟的实验方案。
例如: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调查生活中的污染、吸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香烟对家鸽精神状态的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酸雨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普通工厂的一般酸性污水对生物的危害、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香烟对植物的危害、探索酸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以及专题研究天津市水污染现状与其原因、关于大气污染调查简析、关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的调查报告、我国今年沙尘暴探源等等。
四、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准备工作。
然后由各课题小组分组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
由各组成员总结实验结果。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全章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2.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原材料 D.一笔财富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A.药用生物资源 B.是重要的工业原料C.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生态效率多样性5.鲎血制成的试剂在临床上用来诊断脑膜炎、肝硬化等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6.海带是提取碘和甘露醇的原料;芦苇是造纸的原料,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7.美国的玉米受一种病菌的危害,严重减产。
后来在墨西哥野生植物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的抗性基因。
用此改良了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
这说明野生植物的()A.基因库的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 B.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C.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D.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8.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下列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一组措施是()①大力植树、营造防护林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9.试分析野生动植物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1)野生动植物在自然界对起重要作用;(2)野生动植物可以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为改良现有植物品种提供。
(3)许多野生动物是医学研究的,许多野生动植物在医疗上具有。
第六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教材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增长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现实。
教材通过“资料搜集与分析”,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人口增长过快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二、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较熟悉,各种媒体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前景也比较关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陌生,学习难度不是太大。
五、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讲述法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节引入:学生阅读P117。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提示〗1.假如置身于图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3.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
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有两种方式,人口增长是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为什么?〖提示〗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而食物供应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J”型几何级数增长。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双基提要]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年,我国将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我国颁布了《》,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我国的人口和已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水平的国家行列。
2、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呈型。
3、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人将在较长时期内。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亿以内;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和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的资源、资源、资源以及能源等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5、我国在控制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和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防治;监控、治理;加强和,以及推进等。
[课堂反馈]1、我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关键()A、资源B、环境C、人口D、资源和环境2.当前中国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增长过快 B.粮食匮乏c.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危机3(2001年广东卷)下列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
图1 图2 图3下面是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4、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9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应训练1.(2009年茂名质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答案 B2.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答案 C对应训练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A.②④B.⑥⑦C.⑤⑦D.②⑤⑦答案 B4.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的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
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臭氧层耗损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多选)()A.人类的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 B.海洋浮游生物增多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D.农作物减产答案 AD对应训练5.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水平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