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古诗二首
- 格式:pptx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七单元第19课古诗二首内容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党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族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游戏、小组讨论、实践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理解诗题。
1.“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很熟悉了,大家一起背一背吧。
2.介绍诗人:(课件: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主题:二年级语文上册19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内容:1. 本课内容简介本课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9课,主要讲解了古诗二首《春晓》和《夜宿山寺》。
两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天清晨和夜晚在山寺的景色和情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2. 《春晓》课文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句简洁优美,富有韵律感,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文学造诣。
3. 《夜宿山寺》课文赏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诗人描述了在山寺夜宿时的感受和心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课堂讨论与思考在课堂上,老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引导我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共享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课堂讨论,大家对古诗的意境和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5. 对古诗的个人体会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我深刻体会到古诗的美和魅力。
古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好,也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欣赏,能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
6. 总结本课通过学习《春晓》和《夜宿山寺》这两首古诗,让我们对古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古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精品,更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表达。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多多欣赏古诗,感受其中的美和魅力。
7. 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古诗词大家的故事和作品,比如李白、杜甫、苏轼等,这些古代诗人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古诗的兴趣。
8. 古诗与现实生活的通联古诗歌苍劲婉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在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一、课文概要本课程的主题是古诗二首,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9课。
在本课文中,孩子们将学习两首古代的诗歌,了解古代诗人的诗意和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孩子们可以领略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掌握古诗中的基本意境和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二、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以雄壮的气势来写景的诗歌。
这首古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山河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的豪情,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第二首古诗《《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以写春景为主题的诗歌。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感怀,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领悟诗歌中的情感。
四、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孩子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提高语文素养;2.感受古诗中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魅力,培养自己对诗歌的爱好;3.领悟古诗中的诗意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4.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和意义,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
五、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学习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2.感悟诗歌中的意境和意义,培养自己对古诗的情感共鸣;3.模仿古诗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4.对古诗进行赏析和解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诗所描绘的情境和景色,激发孩子们的兴趣;2.运用故事、情境等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3.组织诗歌朗诵、诗歌创作等活动,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4.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境,引导他们感悟古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