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维修一体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程教案教案标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程教学目标:1.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故障及其修理方法;3.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检修和维修。
教学内容: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汽车发动机的故障检修和维修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引入一些与汽车发动机相关的实例或视频,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包括气缸体、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等重要部件的介绍;2.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四冲程循环、汽缸压缩、爆燃推动活塞等工作原理的讲解;3.汽车发动机的故障种类及其原因:包括缺火、烧机油、水温过高等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故障检修方法(40分钟)1.缺火的检修方法:包括点火系统检修、喷油系统检修等;2.烧机油的检修方法:包括曲轴箱通风系统检修、活塞环更换等;3.水温过高的检修方法:包括冷却系统检修、散热器清洗等。
四、实际操作(4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操作,熟悉发动机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2.学生根据故障表现,自行选择合适的检修方法进行实操,并记录下操作步骤和过程;3.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指导和点评,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五、总结与展望(15分钟)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展望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2.督促学生完成教学中的笔记和记录;3.设计小组讨论或个人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资源:1.汽车发动机相关的实物模型或图像资料;2.汽车发动机故障检修和维修的案例资料;3.教学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反馈:1.学生每节课的笔记和实操记录;2.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观感受和总结;3.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和个人报告。
汽车维护一体化教案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给车主们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维护知识,提高他们的维护技能,我们设计了一套汽车维护一体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基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 掌握汽车日常维护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护的兴趣和热情;4.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维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展示汽车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让学生了解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汽车日常维护方法介绍汽车日常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更换机油、轮胎保养、发动机保养等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维护技巧。
3. 汽车故障排除介绍常见的汽车故障及排除方法,如电瓶故障、刹车故障等,让学生学会应对突发故障的方法。
4. 汽车安全知识强调汽车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包括安全驾驶技巧、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图片演示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汽车构造和维护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掌握汽车维护技巧。
3. 实地教学法组织学生到汽车维修店或汽车展示厅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加深他们对汽车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组讨论或视频展示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分模块进行教学,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以致用。
3. 练习:设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检查:定期进行学习成果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1. 考试评估:设立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汽车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际操作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评估其维护技能水平。
3. 小组合作评估:组织小组合作维护汽车并评选最佳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名称电子点火系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对象18级汽修班课时80分钟设计者沈伟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1.电子点火系的特点2.电子点火系的分类3.电子点火系的基本构造与组成重难点重点:电子点火系的基本组成及构造难点:电子点火系的分类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子点火系的基本特点熟悉电子点火系的基本分类清楚电子点火系的基本构造能力目标:能对汽车电子点火系的基本构造及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对汽车电子点火系应用及工作特点进行掌握德育目标:汽车6S常规管理实训室卫生处理实训室安全注意事项课程体系架构图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的点火系汽油机点火系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冷却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点火系启动系电子点火系特点电子点火系的应用电子点火系构造“工学一体”示意图三、教学资源教案、教材、PPT 、图片、任务工单结束整顿总结评价实施任务任务分析明确任务学学学学学2、分析获取资料内容1、明确任务要求 3、完成任务工单内容 4、反思工作过程,改进不5、培养品德和素养工作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明确任务(15分钟)1.复习前面知识点2.领取工作任务3.组合小组成员,推选组长4.听取任务要求5.明确评价标准和要求1.考勤,宣讲安全与课堂纪律2.抽取学生提问,巩固学习前面知识点3.安排任务工单,讲解任务要求4.提出评价标准和要求1.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2.目标导向(对任务明确,更具针对性)任务驱动目标导向信息收集(20分钟)1.结合任务工单,头脑风暴思考需要收集的资料的内容2.向老师进行咨询所需信息3.做好资料收集的记录1.引导学生搜索任务所需资料2. 点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3. 播放图片解答学生提问1.图片展示(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资料内容)2.小组协助,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思考创造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头脑风暴引导分析任务实施(25分钟)1.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制定任务实施方案2.团结协作,按照决策流程进行实施3.过程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4.完成任务,进行总结1.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有加分)2.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构架梳理3.解答学生提问和难点分析4.控制课堂氛围,穿插进行安全、素养、德育教育1.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梳理、归纳、总结能力)2.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新和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头脑风暴探究学习总结评价(15分钟)1.小组互相进行成果观摩,进行讨论2.小组自评3.小组互评4.听取老师评价,进行记录5.反思工作过程,选取优秀作品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互相观摩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4.进行各小组点评,汇总成绩,提出表扬和鼓励,三全育人教育1.总结点评(梳理、巩固知识点,提出合理建议)2.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思考,找到差距,弥补不足)3.拓展创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在社会归纳教学教学评价表6.填写评价表 5.总结知识要点,给出学习建议活动中能创新立意)结束整顿(5分钟)1.记录作业,认真完成2.整理教室卫生环境3.下课礼仪4.关闭电器设备1.布置作业,提出要求2.安排学生进行教室卫生环境整理3.监督教室电器设备关闭4.下课礼仪1.素养锻炼(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2.思想品德(养成尊师重教、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全育人五、学业评价本次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围绕学习过程设计评价要点,依据理赔单证材料收集的正确性和流程的规范性,侧重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设计[摘要]一体化改革是未来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气门检测》这一课题为例,阐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气门检测;教学设计;教育教学依据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
任务设计环节将典型故障案例与实际工作任务相对接,以此展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教学,最终达到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乐于学的教学效果。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以《气门检测》课题为例(一)情景设定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发动机动力不足、发动机无法启动的问题,本次课程故障为汽车发动机气门组故障,那么作为维修工我们如何解决该问题呢?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我们应会规范拆装气门机构,通过规范维修解决发动机动力不足、无法启动问题。
本次课题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此次授课针对的是19-30班中级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处于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全班一共20人,均为男生。
根据课程安排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将全班分为4组,每组5人。
2.学生特点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适当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思路,最终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本次任务,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很高。
学生优势:1.对汽车发动机有初步认知;2.能正确选用拆装专用工具;3.动手实操能力强;4.分工合作,团结写作能力强。
学生劣势:1.学生学习持久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2.逻辑思想能力欠缺;3.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
利用:1.运用信息化教学,提前预习所学内容;2.重在职业能力培养,激发学习热情。
策略:1.设置工作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利用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法展开教学。
(三)学习目标1.课前目标:在学习交流平台上,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课前预习导案试题部分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以下是一个汽车维修一体化教案的示例:
课程名称:汽车维修一体化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汽车维修概述
2. 汽车底盘维修
3. 汽车发动机维修
4.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
5. 汽车车身维修
6. 汽车维护与保养
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维修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教学:讲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维修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1. 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对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