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操作流程资料

课堂教学操作流程资料

课堂教学操作流程资料
课堂教学操作流程资料

1、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

(1)提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 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2)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2)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小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约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走弯路,上岔道。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 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 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操作。

[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及时了解班上学生还存在哪些倾向性疑难问题。

[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

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小黑板)打出,供评讲时用。

(5)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操作] ①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操作的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④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时间] 约8—10分钟

[目的] 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

[注意点]

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6)当堂训练

[操作] ①布置课堂作业。

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时间] 不少于15分钟。

[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身强体壮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①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②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⑤要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我认为,想要学习实施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必须和他们的“四清”结合,否则,这种教学模式就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四清”是这种教学模式有力的支撑。作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配套工程:“四清”。其实质就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直到人人合格。

堂堂清:作业一般为课本上的练习;一般都是当堂完成,也有不少时候当堂无法完成,就由学科代表收集,及时交科任教师批改。

日日清:是为了落实"今日事今日做"的思想,方式是:一般用来做作业、练习册,更正当堂作业,当日检测题中存在的问题,或作特殊的辅导等。学生的作业图标规范,真让人佩服。

周周清:周周清实行的是周五验收制度,如数学验收概念时,就采用班与班对调,也就是我们说的"链锁"式方法。即:一(1)班的数学老师带本班的15名尖子生到一(2)班去验收,以此类推。课本例题、习题用同样的方法一一过关,验收有严格的制度,验收后都要统计、填写验收表,先汇总到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再上报教导处,最后反馈到任课老师,任课教师则必须对不过关的学生进行补课,根据验收情况,问题较多的科目在双休日要多安排时间有针对性“补课”。

月月清:就是我们的阶段性考试,但比我们更加严格。每月由教导处负责请人命题、统一安排监考,集体阅卷,组织评估。评估的指标分三项:平均分、及格率、优生平均分(优生指每班总分前16名)。教导处还要对各班级、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同级同学科差距大的则由备课组长组织教师深入该班听课,逐步进行解剖,分析原因。

“四清”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对课本的基本要求达到了百分之百的过关。使我真正理解基础差的学生到永威初中后,为什么成绩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的原因。

要注意:

首先,“四清”不是死记硬背。

所谓“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学习,当堂理解,记忆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形成能力,力争不把问题留到课后。所谓“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知识,该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做对,做错了的都要更正。“周周清”的内容不仅是知识点一一过关,该记忆的都会背,而且更要能力过关,能做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举一反三,做类似的课外练习题。“堂堂清”是“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基础,反之,抓了“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也就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

学习,提高效率,达到“堂堂清”。“四清”是目标管理,是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其次,要多练,精练。

练求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耳听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多练才能由懂到熟,熟能生巧,巧能升华,知识的潜能方可转化成能力。练求精。精,指练的内容要求精典,足以成为范例。练透种种类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一个个路标,那就不愁无路可走了。多练和精练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前者是指在讲和练的天平上,讲宜少,只讲精要的几步,练宜多,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后者则讲练的内容,不泛泛而练,要精选范例练,要练出门道,练出智慧,练出精彩。如果,这种教学模式能恰当地掌握和运用,就会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就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就把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

3、学永威,最重要的是学习永威的学生管理

永威中学的管理制度非常详细,从各班进餐厅吃饭的时间,去操场做操的路线次序,都做细致的规定,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把那些学习和生活上有惰性的学生,学习基础弱的“教不好的学生”强制性管理起来,统一的制度要求,将“教不好的学生”教好。

目标导引教学基本流程

目标导引教学基本流程 一、制定明晰准确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是“目标导引教学”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明晰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 1、明确《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来源于课程标准。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2、分析教材和学情 在明确《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深刻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及“最近发展区”。 3、目标分解 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教材及学生情况,把《课程标准》中的“单元教学要求”分解成课时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是按单元教学内容提出的一个整体单元教学要求,完成这一单元教学少则需要3-5课时,多者则需要6-10个课时。一课时的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需要从“单元教学要求”中分解出来,构成课时教学目标。 4、叙写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预期要求达到的结果(学生行为的变化)。通常具有可预测、可计

量等特点。而教学目的是教师对教学要达到的主观愿望设计。 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标,设计主体应是学生。教学目标对知识和技能的陈述必须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它与传统教学目标不同 第一,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师为本”,强调的只是“教师做什么”,教师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结果。而在上述教学目标的叙写中“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阐明学生通过怎样的学习活动,在行为上有什么变化。 第二,传统的教学目标是采用描述内部心理的词语来陈述,站在教师的角度,要求学生“了解…”、“理解…”、“掌握…”,什么叫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理解,不清楚,也无法观察和测量。目标导引教学目标的叙写要选用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行为动词来陈述,说清楚学生通过本节学习活动后有什么变化,学生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能达到怎样的程度,且这些变化可观察可测量。 二、设计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方案 (一)教学目标体现着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学生究竟是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的程度又如何,则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因此,检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方案设计成为“目标导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方案原则 1、评价设计要基于教学目标。规范的教学目标正是一把可供评价的尺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方能衡量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所以,无论过程评价(表现性评价)还是结果评价(检测性评价),都应该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紧密的联系。

(完整版)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与安排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 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教学环节设计是施教者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合理链接的设计。合理连接要考虑三点:1、教学容量(内容多少);2、教学课时(时间分配);3、课型(内容特征)。把握这三点是实施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 一般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三到五个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学会懂得取舍抓关键内容就是现在所说的“低碳”课堂:一、清减教学手段; 二、精选教学内容;三、简化教学流程);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 那么如下就是课堂教学环节五要素: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说课讲解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 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洪国娟 一、教学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图的特点: 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案)相比,教学流程图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2.简洁地呈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3.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1)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在流程图上展现。图中每一环节都具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反映教学的内容、方法、媒体使用。 (2)科研作用。可以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图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施教方案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3)美感作用。好的教学流程图可以给人以美感,规则的图形、或方或圆,图内准确的文字将教学环节、内容、策略、媒体应用等,表述得清楚明白,使人对教学活动一目了然。创作设计教学流程图,为教师的艺术潜质开辟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每节课、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流程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五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五环节”: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分组展示、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五个教学环节。 一、目标导学环节 【操作】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或读投影或导学案。 【时间】2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自学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围绕目标探索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投影或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地位】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模糊不清。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 ②要准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③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④出示学习目标的时间要适当,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⑤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学习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环节 【操作】1、教师进行自学指导; 2、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完成自学检测。 【时间】8-10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完成自学检测。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全过程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点拨讲解做准备。 【注意点】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检测。

211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211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的操作流程 该模式呈现的是一个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的读书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铺路架桥,指引方向。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都能始终处在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话分享的课堂情境中,学习语文即享受语文。简化的教学环节会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同样,也会给教师更多的自主调控,自检反思的空间,使她们明白自己在教什么。 “211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20分钟进行精读课文,用10分钟进行拓展阅读,用10分钟进行课堂练笔(该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精读课文(学习课文部分20分钟) 1、检查预习。有检查的预习才会有实效。 关于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有的在课堂上检查,也有的放在上课之前)。课前预习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理解一些有难度的词语的意思,掌握生字的正确写法,能用简练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就能解决。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示标自学。要求: (1)学习目标要少而精。要学会取舍。“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如果四十分钟走的都是“直线”,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无获。成功的语文课堂,既要避免把课堂上胖,追求“主线简明”;又决不把课堂上瘦,力求“细节饱满”。在研读教材时,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

课堂教学设计完整.docx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 65 页《认识分数》 学科数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数1 设计者彭锦荣所属学校晓阳中心小学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学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 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节课认识这样的几分之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 现实情境,根据 4 只小猴平均分 4 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 几的问题,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及已有的经验,理解把 4 个桃看作一个整体, 这样的一份表示这盘桃的 4 分之 1。教材又安排了“想一想”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2 份,提出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刚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3~6 年级 B 级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充分感知整体“1”的意义;明确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

几与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内在联系;经历、感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思想方法;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用几分之一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亲历构建分数“几 分之一”实际概念的探索过程,亲尝收获快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认识分数”的生活价值和数学价值。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1.认识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 或几份的数。 2.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对具体、形象事物兴趣浓厚,对生活充满亲切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弱。 初始能力:1. 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具有初步小组讨论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信息素养: 1. 懂得简单的信息知识。 2.具有初步的对具体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表达、评价等的能力。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教学教研基本流程

教学教研基本流程 第一周:依据各学科教学进度安排,以单元备课为途径,挖掘教材的艺术创造性因素,个人(报课)准备一节主题创意教学课,上报教导处。 同头课可以采用“个人构思——共同交流——各写个案——交流讨论——形成教案。 第二周:教导处根据教师报课情况组织听课(学科组长、教师),鼓励其它学科教师观课。(听课)课后写小结。 第三周: 各学科组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例,对学科渗透艺术教育的主题创意教学课的新模式(评课)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重难点的剖析和艺术性渗透实践等进行有效的交流、反思和提高。 第四周:经过研讨对发现的问题设计出要解决的方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行为后再次(再上课)上课。课后上交本课教案、教学反思。 指导思想 以基础课程为基础,以英语课程为龙头,以艺术课程为特色”三套课程是学校鲜明的教学特色,在保持和传承的基础上,本期确立“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让美育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艺术教育浸润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思路。“基于传统、体现多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与国际教育理念接轨,畅通“更新教育思想、拓宽教学思路、发展教师专业、多元培养学生”的四大渠道,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为主体的三级课程体系中探索“高效、快乐、开放”

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氛围。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教研组建设。建设并完善学习、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形成制度健全、形式灵活、过程扎实、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氛围,特别是做好三套系列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强化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即时性”和“规划性”教研方式,引领全体教师共同进入研究状态,使教师在研究中不断发现实质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教育的真谛,收获心灵的满足与快乐。 本学期学校要求各科组重点推进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引导学科组抓实单元备课。 二是引领教师开展校本主题式的教研活动。 三是完善科组月评估工作。 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为了便于落实和督查,学校对学期教研活动的内容原则上统一安排如下: --每月第一周教研活动为“单元备课”时间。 1、单元备课处理教材必须侧重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单元知识结构、理清知识线索、明确基本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强调教师要有全新的课程意识,具有教材的“个性化”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超越教材。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办学目标。 ----每月第二、三周教研活动为科组“校本主题式教研活动”、“反思性教学交流”时间。 (一)本学期校本教研主题创意教学课-----各学科渗透艺术教育。 目标: 1、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艺术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人的情感得到陶治,思想得到净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培养人、提高人素质的最根本问题。 2、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途径之一,主要任务是强化以审美为核心,加强基础能力培养,拓宽音乐文化视野。通过课堂教学、学科拓展活动等途径的有效探索,培养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稳定素质和能力,如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审美理想、想象力、创造力等,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以及对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1)确定主题创意课

语文课堂如何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语文课堂如何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何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真正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我认为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精心设计问题做起。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起点在哪里?笼统地说应在“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之处;具体地说,学生初读课文后,在谈感受时已知、已懂、已有所感悟的,就不必再讲再问了,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从学生都关心、从教师最担心的问题开始。也就是说“问题”、“疑惑”是“教”和“学”的切入点。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形。反之,没有问题、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才是虚假的、低效的课堂。 1.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想敢问。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走下讲台,蹲下身子,走进同学们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能够让学生更亲近,教学效果更好。这样的教师往往都把自己当成平等的

“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积极为学习共同体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与学融为一体。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加入学生小组,成为合作者,共同讨论对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学生就自然把教师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产生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教师按照备课预设的环节进行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即使有个别学生有问题要问,老师也害怕离题太远,一个手势就把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在摇篮里。新课改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过程,教师在备课是要预设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让他们真正体会和感受自我表现、互动交流和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参与了课堂的全程,不但学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让问题成为学生教与学的纽带。 2.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应边听边想,迅速判断:学生表述的语音是否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doc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 一、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概念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是近几年教科研活动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过程图示,具有设计科学、应用方便、美观明了等特点。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流程设计,也称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二、关于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设计的说明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流程图、教学活动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正处于宣传、推广、应用阶段,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结构 1、图本身的结构是完整的。开头(组织者、单位)、主体(执行者---师生------工作过程、内容)、结尾(对各进程的归纳---流程各环节的意义)。这种图称只是流程,为操作流程图。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设计要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因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不同使流程图的形式多样,各有千秋。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施教前在头脑中描绘的教学情景、过程、效果的蓝图,也称为教案。但是,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施教方案设计,又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案。因为,它要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及环境、媒体,要考虑教学资源。所以,称之为教学系统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大纲),在深入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3、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内容构成。 ■落实教学目标的环节、方法 ■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结构完整、节奏适中,保持知识的连续性,特别要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研究活动,体现“教育创新”的思想。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要充分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意义,不能因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认真研究学习任务、协作方式的特点;要积极贯彻“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资源、媒体的运用。音像教材、教学挂图、CAI课件、标本、学具、网络资源等,各具自身的优点和功能,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可以取代所有媒体。技术、设备、资源、环境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一切教学媒体的选择都应以实际需要为第一原则。 四、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1、设计的原则■教学性、■说明性、■规范性、■艺术性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复习课课堂教学流程

复习课课堂教学流程 很多教师经常抱怨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没劲儿,都是过去讲过的”,“老做题,我都做糊涂了”。教师与学生的上述反映说明了复习课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复习的内容是“老调重弹”,把复习课看成了补课,二是复习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在复习教学中长期这样做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 复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这种重复学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巩固提高、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数学复习课应该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我们要精心设 计教学内容与环节,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把复习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的再认识过程,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教学流程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学习、保持和再现.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过的知识必须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以便以后的提取和应用.如果学习之后不复习,那么,所学知识将随时间的变化自动逐渐向原有的观念还原.这样遗忘就会出现,记忆就不再保持,从而可能导致永久性遗忘.复习就是通过再学习,把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把过去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补上,防止还原过程的出现.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 二、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因为复习课内容多、综合性强、难度大,所以课前预习对复习课来说尤为重要,在预习过程中,要围绕本节课的有关概念,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以便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活动。其主要步骤为: ①教师精心准备预习提纲

(完整版)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1、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 (1)提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 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2)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2)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小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约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走弯路,上岔道。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 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精)

小学教案的基本内容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我们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为学习服务。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一设计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特别地,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更长目标。 (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个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一个是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科学习的心理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学习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进行任务分析,就必须改变“以本为本”处理教材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 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景、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模式,其中一个是探究发现式,一个是有意义接受式。 探究发现式的基本环节是:问题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FY]求解[FY]解释与应用[FY]拓宽、反思。 有意义接受式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有意义接受的情景[FY]采用接受式传授有关知识[FY]正反例解释应用[FY]巩固、强化[FY]小结、结束。 按照新理念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要将新的学科观、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要按照知识科学性、知识体系、编排特点、知识深度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情境、问题、背景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和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融合和优化。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 一、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概念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是近几年教科研活动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过程图示,具有设计科学、应用方便、美观明了等特点。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流程设计,也称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二、关于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设计的说明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流程图、教学活动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正处于宣传、推广、应用阶段,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结构 1、图本身的结构是完整的。开头(组织者、单位)、主体(执行者---师生------工作过程、内容)、结尾(对各进程的归纳---流程各环节的意义)。这种图称只是流程,为操作流程图。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设计要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因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不同使流程图的形式多样,各有千秋。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施教前在头脑中描绘的教学情景、过程、效果的蓝图,也称为教案。但是,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施教方案设计,又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案。因为,它要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及环境、媒体,要考虑教学资源。所以,称之为教学系统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大纲),在深入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3、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内容构成。 ■落实教学目标的环节、方法 ■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结构完整、节奏适中,保持知识的连续性,特别要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研究活动,体现“教育创新”的思想。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要充分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意义,不能因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认真研究学习任务、协作方式的特点;要积极贯彻“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资源、媒体的运用。音像教材、教学挂图、CAI课件、标本、学具、网络资源等,各具自身的优点和功能,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可以取代所有媒体。技术、设备、资源、环境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一切教学媒体的选择都应以实际需要为第一原则。 四、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1、设计的原则■教学性、■说明性、■规范性、■艺术性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应用提高——反思调节”四环节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问题情境,包括化学实验、模型、图表、习题、文字材料、动画演示、化学游戏等。可以是教师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利用化学实验、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 探究新知 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采取以下两个环节。 ㈠自主探究 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解五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问而不究是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解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追求和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学、思、疑、问、解有机连结,获取新知和能力。 在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探究性课题,设计教学个案,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参与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为主,实验基本步骤为:(1)发现并明确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和猜想(3)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查阅文献等各

种方法收集有价值的科学证据(4)对所有收集的证据进行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解(5)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完整性和问题理解的科学性,并对结论的可靠性做出合理评价。 ㈡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过程、现象、结论、体验不尽相同,合作交流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启迪学生的智慧,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交流是多向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究、交流、对话,获得成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交往,教学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合作交流策略有: (1)合理设置学习小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和个性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优化组合,组建“合作小组”。 (2)提出问题启迪思维。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且有思考价值,尤其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故一般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可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要组织学生按一定的分工、程序有效开展活动。 (4)开展竞争鼓励合作。如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对同一问题设计探究方案,比一比哪组方法既多又科学,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小组竞争。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研究教学过程,懂得怎样去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前如何设计好一份完善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计划方案,这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前,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教学大纲及教材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必须精心制定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编制教材教法程序,选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组织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拟订的设计方案,随时结合现状修正方案并将之实施。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研究,从思维类型来看,这种方法着重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引发的思考。 1.如何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以实现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目的? 从目前中考改革的方向来看,是逐步加强对能力的考查。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应该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解题教学,对新课的引入过程,对新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不够,将好多可以进行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机会放过了,认为课堂教学时间紧,能力培养见效慢,不如“精讲多练”实惠,对如何使用课本进行能力培养的问题,也有模糊认识,认为课本怎么写我就怎么讲,既省时又省事,更省力,这些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2.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 由于同一个内容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说明不同的教学设计一定有不同的考虑,会实现不同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一般容易单纯从教学内容出发,考虑如何掌握所教教学内容为主,对深层次的教学目的考虑不周或不去考虑。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经验只停留在知识内容或方法上,而忽视能力和素质要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淡化了过程。 1.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好坏,关键在于备课,可以说教学的过程是从备课开始的。因此抓好备课这个起始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真正把好备课关。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关系,又要突出能力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们认为教学过程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这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首先,要分析班级的整体状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速度、课堂气氛等都有差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考虑能力要求时,应随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所区别。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时所设计问题的大小、难易程度也要因学生而异。如果一个班级基础很差,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由学生讨论、发现、论证的完整的教学环节。相反,若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发言习惯,又有一批较好掌握论证技巧的学生,最有可能安排设计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归纳推导出某些数学命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总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