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5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定义及概述高热惊厥是指体温超过38.5℃的儿童在发烧期间或发烧后不久出现的一种惊厥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并掌握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二、症状及体征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可能反复发作。
在发作期间,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青、口吐白沫等症状。
三、应急预案1、保持冷静:面对高热惊厥的儿童,家长和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2、侧卧位:将儿童放置在侧卧位,以防止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4、物理降温: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等,降低体温,缓解惊厥症状。
5、就医:在症状得到初步缓解后,应立即带儿童就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四、预防措施1、加强儿童保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儿童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3、避免诱因: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4、遵医嘱:如儿童有高热惊厥史,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随访。
总之,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定义及概述高热惊厥是指体温超过38.5℃的儿童在发烧期间或发烧后不久出现的一种惊厥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并掌握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二、症状及体征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可能反复发作。
在发作期间,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青、口吐白沫等症状。
三、应急预案1、保持冷静:面对高热惊厥的儿童,家长和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 ℃~34 ℃温水全身擦浴15 min。
浴后30 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 .5 ℃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避免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丢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给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4.保暖,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
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 ℃为宜,防止烫伤。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患儿,男,2岁,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2021年6 月20日16:30抱入我院儿科。
一、概述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
当儿童体温骤然升高至38.5℃以上时,可能会出现惊厥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等。
为保障患儿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症状(1)家长或保育员应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一旦发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2)观察儿童是否出现惊厥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等。
2. 初步处理(1)家长或保育员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
(2)迅速将儿童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3)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儿童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将口鼻堵住或误吸入肺。
(4)用手指掐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将儿童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5)对已经出牙的儿童,应在上下牙齿间放入牙垫,也可用压舌板、匙柄、筷子等外缠绷带或干净的布条代替,以防抽搐时将舌咬破。
(6)将针(如无消毒条件,可临时用白酒擦拭)刺入鼻和上唇正中间的人中穴或足心的涌泉穴,或用手指按压上述部位。
(7)儿童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
3. 寻求帮助(1)在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在注射镇静及退烧针后,一般抽风就能停止。
(2)切勿长途奔跑去大医院,使抽风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儿童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儿童智力,个别患儿甚至死亡。
(3)及时与保健医生联系,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双方面要同时进行。
4. 进一步处理(1)经过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将儿童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在医院,医生会根据病原进行抗感染治疗,并针对惊厥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三、注意事项1. 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
2. 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 不要强行撬开儿童牙关,以免损伤牙齿。
4. 不要在惊厥发作时给孩子灌药,以免发生吸入肺炎的危险。
5.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儿童。
当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时,家长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但此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希望能帮助家长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一、热性惊厥的表现热性惊厥通常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发生,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或阵挛抽搐,有时还会伴有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惊厥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 15 分钟。
二、急救处理原则1、保持冷静在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以免因紧张而采取错误的措施。
2、确保环境安全迅速将孩子周围的危险物品移开,如尖锐的玩具、桌椅等,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受伤。
3、让孩子侧卧将孩子侧卧,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4、松开衣物解开孩子的衣领、腰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5、不要强行按压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其他损伤。
6、记录发作时间家长要记录惊厥发作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这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三、具体急救处理步骤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孩子口中有食物或分泌物,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清除,以确保呼吸顺畅。
2、物理降温在孩子惊厥发作期间,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但要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擦浴,以免酒精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
3、及时送医惊厥发作停止后,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四、送往医院后的处理1、医生评估到达医院后,医生会对孩子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惊厥的原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2、控制体温如果孩子的体温仍然较高,医生会采取药物降温或其他措施来控制体温。
3、针对病因治疗根据惊厥的病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小孩特别是3岁以内的孩子,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烧上了39度,就容易出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咬、口角抽动、口唇发绀、全身痉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在医学上被称作叫“小儿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的急救原则
第一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使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同时用纱布或棉布条包裹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喂水以防窒息。
第二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合谷等穴位2-3分钟,并保持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引起再次抽搐或加重抽搐,注意在抽搐时切勿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损伤。
第三步: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1)冷敷
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时常更换部位,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同时也要注意给宝宝保暖。
(2)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以利散热。
(3)药物降温
意识未恢复前,可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意识恢复后,可口服退烧药。
第四步:及时就医。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摘要: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其发病突然,可能导致患者失去意识以及肢体抽搐等症状,因此需要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本文将介绍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症状、紧急处理措施以及常规护理,以帮助大家能够应对这一紧急情况,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护理。
引言: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但令人担忧的状况,特别是在幼儿中更为普遍。
高热惊厥通常指因发热而引起的癫痫发作,其主要在儿童中发生,尤其是在1岁至5岁之间的儿童。
高热惊厥虽然通常是临时的,但仍然需要及时采取紧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减少患者发作期间的风险,并保证他们及时得到妥善救治和护理。
一、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儿童发热。
其他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尿路感染等)、疫苗接种后发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代谢紊乱以及家族史等。
因此,了解高热惊厥的原因对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二、高热惊厥的症状高热惊厥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高热、意识丧失以及身体抽搐。
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是否出现高热惊厥:突然失去意识、肢体抽搐、浑身僵硬、呼吸不规律、面色苍白以及颤抖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分钟,但通常在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患者有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三、紧急处理措施1.呼叫急救:在发现患者出现高热惊厥时,应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以便专业医疗人员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治疗。
2.保护患者安全:在患者出现抽搐时,应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清除可能伤害患者的物品。
3.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头部处于侧倾位置,可以避免患者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4.稳定体温:使用适当的方法来降低患者的体温,如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5.争取医疗帮助:在等待急救到达的过程中,可以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更多的处理方法和应对措施。
四、常规护理1.监测体温和其他生命体征: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2.注意观察抽搐情况:观察患者的抽搐情况,包括抽搐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后,立即将患儿置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指压人中,合
谷穴,并同时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备
好急救物品(吸痰器、开口器及气管插管用物),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安定、苯巴比妥钠等抗惊厥药物止惊。
给予脱水剂治疗。
4.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5.给予氧气吸入,将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6.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8.抢救结束后及时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
9.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10.做好护理记录。
附: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图
通知医生,安置患儿于舒适卧位
↓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
↓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
↓
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
给予氧气吸入,行心电监护
↓
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舌咬伤、坠床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以及用药后情况
↓
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
做好护理记录。
幼儿高温惊厥紧急处理方法幼儿高温惊厥紧急处理方法高温惊厥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婴幼儿因身体无法及时散热引起的一种急性病症。
此病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身上,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所致。
高温惊厥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给儿童的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应对幼儿高温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
一、接触法散热当婴幼儿出现高温惊厥时,首先要迅速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要迅速将其脱掉多余的衣物,以促进散热。
同时,在婴幼儿的头部、腋窝、腹部等部位用冷毛巾或湿布进行冷敷,帮助婴幼儿降温。
二、迅速降温对于已经发生高温惊厥的婴幼儿,在以上的基础上,还要迅速给予降温处理。
可以用流动的自来水沿着婴幼儿的手臂和大腿内侧方向喷洒降温,同时用手指轻轻搓动婴幼儿的肢体,促进散热。
三、饮水降温高温惊厥时,婴幼儿由于大量的出汗,会导致体内出现血液浓缩,甚至引发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因此,及时给婴幼儿补充适量的水分十分重要。
可以给婴幼儿喝一些温开水,或者给他们吃一些富含电解质的饮品。
四、安抚情绪高温惊厥时,儿童可能会因为剧烈的抽搐而造成情绪紧张,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要尽量保持冷静,并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可以安抚儿童的情绪,给予他们安全感,避免其他儿童围观,以免增添恐慌情绪。
五、就医就诊即使经过以上的紧急处理方法,婴幼儿的情况得到了稳定,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及时带婴幼儿就医就诊。
因为高温惊厥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
医生会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最后,值得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特别注意的是,在高温天气中,应该尽量避免带婴幼儿在高温环境中暴露太久。
尽量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活动,并适时进行补水。
同时,要保持婴幼儿的室内空气流通,根据温度高低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以降低发生高温惊厥的风险。
总之,幼儿高温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它却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