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一)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2
课题:定量认识化学变化(1)主备人:马树国审核: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3、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总是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补充栏一、课前预习检测把一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改写成化学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2. 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再重新组合展开,导入化学反应不仅在质的方面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存在一定规律。
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活动与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酸钙和盐酸反应[讨论与思考] 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讨论与思考]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3、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吗?讲解: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4、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四、当堂训练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4、设有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到c 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A. (b-c)gB. (a+b-c)gC. (a-c)gD. (a+b+c)g5、化学方程式X2Y3+ 3P2Q = X2Q3+ 3M中,M的化学式为( )A、PYB、P2Y3C、P2YD、PY26、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五、学习体会,课堂小结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