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美国
- 格式:pptx
- 大小:8.74 MB
- 文档页数:31
第五节美国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实力领衔全球。
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经费投入之大、研究型高校企业之多、科研成果之丰富堪称世界典范。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一)领土组成1.领土组成:领土由三部分组成:本土(48个州和一个特区)、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美国领土主要包括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两个海外州,其中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
美国领土面积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
国旗:星条旗。
(50颗星,代表美国50个州。
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最初独立的13个州)2.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经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3.自然地理特征(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形: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东西两侧高,中部低,中部平原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自南向北流经其中。
其中平原面积占整个美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 o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五大湖。
气候:美国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侧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有热带沙漠气候,阿拉斯加北部有寒带气候,夏威夷有热带草原气候。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1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6. 0248万亿美元(2011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人均GDP为52147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9名)o%1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3/4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五节美国综合练习
知识巩固
一、选择
1.世界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是A.俄罗斯B.美国C.中国D.法国2.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
①夏威夷州②佛罗里达州③阿拉斯加州④加利福尼亚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美国聚居华人最多的城市,附近有一著名的“硅谷”的是
A.华盛顿B.纽约C.圣弗朗西斯科D.洛杉矶
4.分布在五大湖附近和东北部地区的农业带为
A.棉花带B.玉米带C.小麦带D.乳畜带
二、读图
1.读右侧“美国农业带”图,回答: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 B C
D E
2.读“北美五大湖”图,回答: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
A B
(2)五大湖中面积最大的是湖,图中字母代号是。
全部属于美国的
是湖,图中字母代号是。
(3)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连,湖水汇入河,注入洋。
三、综合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所在城市名称:
2.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为什么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能力培养
1.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工业为什么从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2.尼亚加拉瀑布位于
A.苏必利尔湖与密歇根湖之间B.密歇根湖与休伦湖之间
C.休伦湖与伊利湖之间D.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
第五节美国现实主义一.概述1861~1865的南北战争,无论在哪方面都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美国从此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美国文学在南北战争后开始进入现实主义阶段,比欧洲约晚半个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全盛期。
20世纪后,美国文学发展迅速,很快达到高度繁荣,获诺贝尔奖者达8人之多,各种流派不断涌现,最为突出的是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是席卷整个西方的文学运动,从19世纪末开始形成,至此已蔚为大潮,取代了现实主义的主流地位。
因为美国现实主义发展较晚,基本上是沿着欧洲现实主义开辟的道路前进,成就不如英、法、俄三国,但也是欧美19世纪现实主义运动重要的方面军。
在艺术上,美国文学对现实主义最突出的贡献是亨利·詹姆斯提出的“人物视角”(the point of view of a character)问题,突破了传统文学中全知全能的作者视角(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传统全能视角是只从作者本身的角度出发去叙述故事,而人物视角则强调从人物本身的角度出发去叙述故事,这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写作技巧,对小说形式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美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威廉·豪威尔斯(William Howells,1837~1920)。
他最先提出现实主义主张并反对浪漫主义,对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文学有重大影响。
他任主编的两份重要的文学刊物《大西洋月刊》和《哈珀杂志》发现并培养了包括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在内的许多日后成名的作家,号称是美国文学的司令部。
豪威尔斯的主要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赛拉斯·拉帕姆的发迹》(The Rise of Silas Lapham,1885)和《时来运转》(A Hazard of New Fortunes,1889,亦译《新财富的危害》),前者探讨资本主义的商业道德,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本家形象,后者则叙述了一个冷酷的资本家如何转变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来。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美国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美国本土东、西两面临大洋B.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C. 圣劳伦斯河纵贯美国中部D. 美国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2.下列关于美国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B. 高新技术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C. 汽车制造业是经济支柱D.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3.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位于热带B. 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程度很高C. 美国东北部是主要的乳畜带,没有工业基地D. 首都华盛顿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4.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的①是美国农业带(区)中的()A. 小麦区B. 乳畜带C. 玉米带D. 棉花带5.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的A是_____市。
位于该市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A. 纽约B. 旧金山C. 休斯敦D. 芝加哥6.牛仔裤是根据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牧民所穿裤子改造而来,选料多为粗棉布,非常耐磨耐脏。
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问题。
下列符合畜牧与灌溉农业区环境特征的是()A. 黑土深厚,土壤肥沃B. 距海较近,降水丰富C. 河网密布,水系发达D. 高原山地为主,荒漠广布7.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程度极高,为世界农业强国。
读图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大西洋B. ②为落基山脉C. ③为乳畜带D. ④为首都纽约8.有关美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西部是高大的山系②中部是广阔的平原③地势南部高、北部低④地势东西高、中部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9.下列关于美国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优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B. 利于大规模使用机械C. 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出口D. 效率高,产量大10.下列关于美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2010年,总人口为3.1亿B. 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C. 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D. 2010年人口增长率为0.97%11.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是()A. 信息技术产业B. 生物技术产业C. 新材料技术产业D. 航空航天制造业12.美国的华人和华侨主要分布在()A. 华盛顿、旧金山、休斯敦B. 芝加哥、华盛顿、西雅图C. 纽约、旧金山、洛杉矶D. 纽约、华盛顿、芝加哥13.下列关于美国居民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初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国B. 白种人的祖先来自亚洲C. 黑种人是美国的原住民,先辈们曾被无情地杀戮D. 华人的祖先作为修铁路的劳工来到美国,时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4.美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好处是()A. 高度的专业化,生产效率高B. 提高土地利用率C.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D. 有利于土地休养生息15.美国下列城市濒临大西洋的是()A.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B. 西雅图C. 洛杉矶D. 纽约16.下列关于美国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本国资源丰富,工业原料、燃料不需要进口B. 没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C. 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D. 注重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排放量少17.下列关于美国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B. 西部工业区因拥有“硅谷”,成为最大的工业区C. 1990年以后,传统工业发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D.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引领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8.关于美国工业分布的三大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南部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B. 西部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C.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学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D. 南部和西部地区集中了美国新兴的石油、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19.美国需要进口的农产品有()A. 咖啡,天然橡胶B. 玉米,稻米C. 小麦,大豆D. 棉花,肉类20.读“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美国在二战中的角色第一节:引言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许多国家在这场全球性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美国在二战中的角色,并分析其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第二节:前战争时期在二战爆发之前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保持了中立立场。
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才正式加入战争。
这一事件震撼了美国,引发了国内对日本的愤怒并迫使美国向日本宣战。
第三节:军事角色美国的军事力量在二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美国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能够迅速转换为军事生产能力。
美国在陆军、海军和空军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美国陆军在欧洲战场的诺曼底登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盟军在西线战役中取得胜利打下基础。
此外,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帮助击败了日本帝国海军,并在太平洋战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空军则通过战略轰炸日本的行动,对日本国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第四节:经济角色美国在经济方面的贡献也对战争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爆发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强大的产业和科技实力。
美国的工业能力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装备,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还通过 lend-lease计划向其盟友提供了巨额财政援助,帮助他们应对战争的挑战。
第五节:政治和外交角色除了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作用外,美国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并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充分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支持盟友的同时,也参与了二战后的国际协商和决策。
美国参与了制定《联合国宪章》,并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使得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第六节:战争结果美国在二战中的角色对最终的战争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参战使得盟军的实力大大增强,最终导致轴心国的战败。
同时,美国也在二战后的全球格局中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1、东亚岛国--位置、领土组成、轮廓特点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位于北温带。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其它岛屿组成。
哪个岛面积最大? 本州轮廓与人口:海岸线长而曲折,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地狭人稠的国家。
2、自然地理基本特点:(1)多山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为日本最高峰,著名的活火山。
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温湿的气候: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河流短小湍急。
为什么日本河流短小湍急?3、东西融合文化:①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樱花是国花。
②古代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日本,当代,兼有东西方文化特色。
4、发达的经济:(1)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大)。
主要贸易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2)日本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也利于出口工业产品。
(4)农业:发展农业的利弊是?弊: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利:农业生产水平高,农业三大部门是?稻米、畜产、蔬菜。
捕捞业、养殖业发达。
是世界上的渔业生产大国。
北海道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原因是?(寒、暖流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饵料充足,使这一带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形成较大的渔场) (5)主要城市:①东京――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②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和奈良③新兴的科学城――筑波第二节埃及1、地跨两洲:非洲东北部和亚洲的西奈半岛。
亚非的洲界线: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重要作用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沟通印度洋与北大西洋,大大缩短了从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
美国历史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观众、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一篇关于美国历史的演讲稿。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其历史却充满着荣光与辉煌。
通过回顾美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与人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成长与进步,以及美国梦的真正内涵。
第一节:殖民地时期与独立战争美国历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英国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经历了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种植园主经济的崛起以及殖民地对英国的不满逐渐积累。
这种不满最终爆发为独立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独立,并确立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
美国的独立不仅仅是对英国统治的一次反抗,更是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第二节:内战与废奴运动19世纪,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该战争的焦点是废奴运动。
南方的种植园主阶级坚决捍卫奴隶制度,而北方则有一支庞大的废奴运动力量。
内战期间,当人民的正义之声越来越响亮时,总统林肯最终于1862年颁布《解放奴隶宣言》,废奴运动获得巨大胜利。
这场内战不仅结束了奴隶制度,还标志着美国的团结与统一。
通过这次战争,美国进一步深化了其作为一个自由与平等的国家的内涵,并为后来的民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工业革命与经济崛起19世纪末,美国开始了一场工业革命,这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石油、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崛起,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工业革命给予了美国人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提供了经济基础。
第四节:世界战争与超级大国地位确立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超级大国之一。
美国在两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战后通过马歇尔计划和联合国的建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继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对抗,这是世界历史上一次重大的 ideologica 思想霸权与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