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 格式:docx
- 大小:344.70 KB
- 文档页数: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正处于殖民地统治的压迫下,他们为了争取独立和发展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这些国家的精英阶层开始寻求建立独立的国家和经济体系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采取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试图通过自主控制国内经济、发展本土产业和增强国家实力来实现国家独立和发展。
然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
首先,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几乎完全依赖殖民国家,他们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此外,由于历史上的长期殖民统治和剥削,这些国家缺乏国内产业和技术基础,也缺乏国内市场和劳动力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政府的干预和支持。
这些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补贴和优惠条件来吸引外资和发展本土产业。
同时,他们还鼓励国内企业家和富裕阶层投资和创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国家的企业往往面临低效率和质量问题。
此外,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这些国家的产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另外,政府干预和支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部分国家的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不必要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过度依赖外资和技术转让也使一些国家陷入了对外资和跨国公司的依赖性,进一步削弱了民族经济的独立性和竞争力。
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成功实现了从民族资本主义到工业化的跨越。
他们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渐摆脱了对外资的依赖,建立起了自己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基础。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过程。
虽然最初面临诸多问题,但通过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以及国内企业家的努力和创新,许多国家成功实现了从民族资本主义到工业化的转变,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发展概述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兴衰背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深远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二、发展过程(一)产生阶段1、产生原因(条件):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夹缝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19世纪末)----------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2—1919)------------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从合理调整到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时间、表现和影响。
1、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3、表现:(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4、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表现、和结局。
1、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8年)3、表现:(1)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470多家;(2)投资总额增加: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4、结局: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短暂春天的逝去,昭示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私人或集体所有的民族企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二、初期发展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当时,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这些企业在缺乏国外投资的情况下,凭借本土资源和市场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改革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对私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壮大和壮丰。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各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挑战和困境然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与国际资本主义企业相比,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竞争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影响。
五、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同时,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消费升级也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众多企业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质量,逐渐跻身国内外市场,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六、结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以上是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文档。
本文由智能助手生成。
结合相关文字列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特点1)19世纪60、70年代(2)甲午战后到二十世纪初(3)民国初年到一战结束(4)1927年到1936年(5)抗战结束后到1949年之前。
2)兴衰过程:19世纪60.70年: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作用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到二十世纪初: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民国初年到一战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给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927年到1936年的十年间: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继续发展。
抗战结束后到1949年之前:官僚资本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合理调整商业,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两个显著特点。
地主、官僚和商人为利润所趋,把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资本原始积累极不充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是商品经济水到渠成的产物,自然经济在列强侵略势力的冲击下解体,但其解体是极其缓慢和不彻底的。
这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
由于受外国企业的刺激而产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生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行业分布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无从发展。
这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天畸形”。
2、历史地位: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⑵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并进行早期的资本输出,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当时,中国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出现。
60年代开始,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军事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的近代企业,民用工业基本上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但仍具有封建性。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两大进步潮流。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时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民族工业同时也受到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压迫。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加上战争的破坏,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并与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来看,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从实力来看,民族工商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从产生原因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不是中国自身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到足够程度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下提前产生的一个“早产儿”。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展历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阻碍因素:1.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2.中国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积累和准备。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4.重工业基础薄弱,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推动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
量的源泉。
启示:1.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只有取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健康发展。
2.稳定的政局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要条件。
3.要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民族科技,鼓励自主研发。
做到科技独立。
4.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
1、从产生看: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
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膝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欧风美雨)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
(面粉,纺织等)。
重工业基础薄弱。
3、从分布区域看: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资金准备不足,缺乏;?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
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
5、从发展过程上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发展缓慢。
(外国资
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的阻碍、主义的压榨)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发展有利
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
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无产阶级)。
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
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
资本主义,难以得到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