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50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本土企业家所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下面将介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首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在这个时期,许多国家开始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本土企业家也开始崛起。
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本土资本家主导了各个行业,从制造业到金融业都有了本土资本家的身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一些国家逐渐壮大。
这些国家在经济领域逐步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企业家的利益。
通过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和对本国企业的优惠政策,本土企业家得以发展壮大。
同时,政府还为本土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本土企业家也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取得了成功。
他们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市场需求,并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本土企业赢得了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
此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也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壮大。
一些国家在实行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本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这些政策包括减税、降低贷款利率等,为本土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总结起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本土企业家的
崛起、国家保护主义政策的实行、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发展概述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兴衰背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深远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二、发展过程(一)产生阶段1、产生原因(条件):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二.短暂的春天1.时间:1912—1919年2.背景: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反帝爱国运动(如1915年反对21条,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3. 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迅速,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3.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三.曲折的发展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面粉业、纺织业、化工业,橡胶业都有发展3.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民族企业遭受残酷打击。
沦陷区,遭日本摧毁和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全面控制。
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4.内战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国民政府与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取得特权,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产品滞销前言:中国民族火柴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兴起与清末,发展于民国,在内忧外患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顽强成长。
总结:1.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3.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民国时期,民族经济发展艰难曲折1. 1912—1919年,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该国或地区的本土企业家和资本家主导的经济体系。
它通常是在国家独立或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亚洲和非洲殖民地解放运动。
当时,许多被殖民的国家或地区试图通过发展本地企业和加强本国经济来摆脱外国的经济控制。
这些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
在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经济国家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地企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他们通过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外国企业的进入和投资,以及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手段来支持本土企业家和资本家。
这些举措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逐渐实现了经济的独立和工业化进程。
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制造业基地,并投资于关键产业,如石油、钢铁、电力和汽车等。
这些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并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在一些小规模经济体系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能较为艰难。
这些经济体系可能面临资源有限、市场小、技术落后等问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发展出适应自身特点的产业和经济模式。
总体而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
过程。
它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以及本土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努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民族资本主义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