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辅导材料(理论部分教学讲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培训与考试(教学人员·中级)辅导资料第一部分培训大纲一、编制和使用说明1.本大纲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对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编制。
2.本大纲注重贯彻终身教育思想,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教学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3.本大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指导原则,把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同时强调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发展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大纲采取主题设计的方式安排培训内容。
在每个主题中,目标、任务和成果是培训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活动举例作为对基本要求的补充。
4.在本大纲指导下开展培训的过程,是学员体验和交流的过程,是分析、总结、改进日常教学的过程。
需要处理好在活动中体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需要重视学员具有的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强调学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挥,真正使培训过程成为帮助学员利用技术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促使其养成应用技术的习惯。
5.本大纲是以《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为基础的提高性要求。
参与相关培训的学员,应具备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6.本大纲规定培训总课时约为50学时。
二、培训目标经过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学人员,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应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实施原则与途径。
2.掌握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媒体选择、教学模式与策略选择、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概念与方法。
3.结合案例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4.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征、基本环节。
5.掌握教育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式。
6.熟悉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设计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完成一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对教学设计成果加以展示、反思与评价。